古人的立春鞭打土牛兒,土牛兒將春天載來

2020-12-16 小刀論詩曲

大家好,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曲貫雲石的《立春》。從曲標題上很容易看出,這是描寫一個大地回春,人們慶祝新年的歡天喜地。在現代的立春裡面,很多人都是以貼春聯,走親戚,而你是否也知道,古代的立春他們是怎麼過來的?這首曲中突出的表現出當時的氣氛,我們來欣賞一下。

雙調·清江引立春貫雲石金釵影搖春燕斜,木杪生春葉。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熱。土牛兒載將春到也!

在曲中的「金釵」指的是婦女的頭飾,插在髮髻上的兩股簪子,以金銀之類貴金屬打造,奢華大氣。「春燕」不是指燕子,而是婦女戴在髻上的燕形絲織物。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立春那天,婦女將此種燕狀絲織物戴在髮髻上,並貼「宜春」二字,又稱宜春髻子。「木杪」指的是樹梢。「火候」也不是寫時間,而是指節令。「士牛兒」古代習俗,立春前一天,在官署門口塑泥牛一隻,立春那天早晨人們用鞭子抽打士牛,稱作「打春」。

在本曲篇中主要描寫了這樣一個氣氛婦女們頭上的金釵搖動,宜春髮髻橫斜,村邊的樹梢萌發新葉。水塘解凍,春風吹起綠波,立春的節氣來到了,大地騰起暖暖的氣息。衙門口在鞭打土牛兒,土牛兒將春天載來了。

《立春》是一支迎春曲,又像一幅風俗畫。在短短五句三十一個字裡,描繪了立春之日大自然的景象和民眾的迎春活動,先是寫婦女們髮式的美化,接著鋪陳樹梢吐出新綠、水塘微波蕩漾、大地暖氣融融的光景,最後展示官民們鞭打土牛兒的祭春儀式,將春天的氣息和民間迎春的喜悅渲染得蔥蔥蘢蘢,有春風撲面而來的感覺。小令的語言精粹、準確、情趣盎然。作者在題下小注中說:「限金木水火土五字冠於每句之首,句各用春字。」貫雲石嚴格地實踐了這個要求,使小令在形式上顯得分外新穎別致。據《至正直記》所載,貫雲石赴一位朋友的安席,這天正值立春日,座上客人請他即席賦《清江引》,並提出如小注中提及的限制。貫雲石欣然命筆,一揮而就, 文思之敏捷,令人稱奇,「滿座皆絕倒」。

小編覺得在詞曲中並未使用很誇張的語氣,很平凡的幾句話刻畫出來了百姓的節日,但是平凡中透露著一種不平凡古人的立春是以正統的,節日氣氛,從婦女到寫到土牛兒,句句都描寫立春的儀式,說明作者對於立春這個傳統節日的看法與細節上面有很大的突破,觀察很入微,而且通過每一件事情都可以看出,作者對於平民百姓的關心,估計作者在篇寫這首曲的時候,可能體驗過平民百姓的心,有一種對民間生活的嚮往。好了,今天的鑑賞就到這裡,如果讀者有其他的看法或者想詳細的知道這首曲子其中的故事,可以在下方留言處進行留言,也可以關注小編和小編說說,關於我們立春的故事。謝謝!

相關焦點

  • 立春到了,遇見最美的立春詩詞
    農曆十二月屬呂,正月屬律,立春往往在十二月與一月之交,所以曰「律回」。從節氣上說,立春即是一年之始,但在歷算上,立春之日可能趕在上一年的臘月下旬,即在上一年未盡之時,新一年的春天就已經來到了。古人認為律屬陽氣,呂屬陰氣,各代表一年的六個月,律回陰往即言立春。 歲(suì)晚:年終。
  • 立春的詩句詩詞一覽、描寫春天的古詩:春山暖日和風
    立春的詩句詩詞一覽、描寫春天的古詩 立春三侯關於立春詩詞一、詠柳(唐代)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關於立春詩詞七、《漢宮春·立春日》【宋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嫋嫋春播。無端風雨,未肯收盡餘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閒。閒時又來鏡裡,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 詩詞賞析:賞最美立春詩詞,走進一年美好春光!
    每一個春天都意味著希望和新生,過去的種種,成為我們春天伊始,奮發的養料。立春之日,賞最美立春詩詞,願在這開春之際,所有的朋友都能開啟詩情畫意的一年。停杯不飲待春來,和氣先春動六街。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百花爭豔,摘一朵最美的,送給最愛的人。
  • 關於立春的詩詞背起來!
    今日立春,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小編為大家準備了15首立春詩詞,孩子們背起來吧! 東郊齋祭所,應見五神來。 賞析:古人立春之時,有祭五神的習慣,詩中的「五神」指勾芒、祝融、后土、蓐收、玄冥等五方神,后土居中,其它四神分別主管春夏秋冬。 這首詩寫了古人迎春的習俗,還表達了詩人對春的喜悅之情。
  • 立春是古人的「春節」嗎?立春習俗有哪些?
    立春在公曆每年的2月3-5日,4日立春最常見,3日或5日立春比較罕見。如立春恰逢農曆正月初一,謂「歲朝春」,民諺曰「百年難遇歲朝春」。二、立春是古人的春節立春其實是古人的春節。立春又名立春節、正月節、歲節、歲旦等。秦漢以前,以立春為歲首,立春意味著新的一個輪迴的開啟。
  • 立春的意思是春天來了嗎 立春詩話盤點立春的含義
    其實,立春是一個略帶轉折色彩的節氣,這種轉折不是十分明顯,但立春後白天漸長,最嚴寒的時期基本過去,天氣開始逐漸回暖,萬物漸次復甦。在南方,早春的氣息已撲面而來,在北方,立春,更多只能說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還沒有真正拉開。  古往今來,人們喜愛春季,認為它是新的生命序曲。歷經冬日的蟄伏,萬物都將重新煥發生機,一切美好也將漸次綻放。在文人墨客筆下,立春,是他們吟誦的重要意象。
  • 立春是幾月幾日,立春習俗有哪些,立春是春天的開始?還會冷嗎?
    大家好,這裡是「豬友巴巴」,每日分享農村新鮮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持續收看更多三農趣事,記得點擊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立春是幾月幾日,立春習俗有哪些,立春是春天的開始?還會冷嗎?生活在農村,俗話說「春生,夏耘,秋收,冬藏」,人們對於春天的喜愛,不僅是因為告別嚴寒回歸到溫暖,春天是孕育希望的季節,更是確保糧食豐收的關鍵,因此,也就有了「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如今,大寒節氣已經開始,距離「立春」也為時不遠了,那麼,今年立春是幾月幾日呢?在農村,立春有何習俗呢,立春是季節變化的重要節氣,立春了就步入到春天了嗎?
  • 今日除夕又逢立春,農諺「立春寒,一春暖」啥意思?立春後還冷嗎
    今日除夕又逢立春,農諺「立春寒,一春暖」啥意思?立春後還冷嗎?文/農夫也瘋狂盼望著,盼望著,春天的腳步近了。終於等到你了,在大年三十這一天,把立春盼來了。立春節氣一到,也表示寒冷的冬天即將過去,而溫暖的春天就要到來了。立春在過去不只單單是一個節氣,而且還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春節。而今年的除夕和立春「相撞」了,許多的老農民對這一年也是充滿了期待,在民間有著「百年難逢三十春」的說法,認為立春和除夕是同一天,預示著這是風調雨順的一年,糧食都會大豐收。古人也流傳下來了很多和立春節氣相關的農諺,那「立春寒,一春暖」啥意思?立春後還會冷嗎?
  • 立春節氣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幾個?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時至立春,人們明顯地感覺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趨於上升或增多。從氣候學上來說,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  自古以來,立春就是一個重大節日,叫立春節。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
  • 立春時間2020具體時間 今日立春祝福語 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
    ①17時3分,#立春#至;②三物候:東風解凍、蜇蟲始振、魚陟負冰;③此時節,天氣回暖,萬物復甦,冰化雪消,我們迎來春天的氣息;④此時節,冬寒向春暖過度,易患流行性感冒,注意保暖,經常洗手,多戴口罩,開窗通風,遠離人群…春天到了,一切都會好起來。
  • 立春來了,春卷花式吃法品味春天!
    立春,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意味著寒冬已過,萬物復甦,天氣轉暖。常言道:「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伊始,一道應時應季的美味菜餚不僅能補充營養、滋補身體,更能帶來一年的好運氣哦。春卷,又稱春餅、春盤等,皮薄酥脆、餡心香軟,別具風味,是立春時節一道經典美食,流行於中國各地,不同地方的做法也略有不同。除了大家熟知的傳統做法,春卷還能怎麼吃呢?
  • 無不平陂,無往不復:立春過後看三候,古人為何稱其「魚陟負冰」
    無不平陂,無往不復:立春過後看三候,古人為何稱其「魚陟負冰」 《易經》中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相傳,這句話裡,有兩則傳說。 上古伏羲時期,聖人伏羲始演先天八卦之初,苦思冥想,卻好無頭緒。
  • 立春|春風似剪 愛在枝頭
    立春日酬錢員外曲江同行見贈白居易北半球,明日立春。這一日,風從東方來。《尚書大傳》曰:「東方為春,春者,出也,萬物之所出。」立春,陽氣上升,風動雲鬢。古人講究,立春要梳「迎春髻」,戴春幡、春勝,根據時節的變化,所用的器物、所穿的衣飾都不一樣。從漢代開始,立春要「服青幘,立青旙」,飾品穿戴就開始別具特色了。
  • 立春吃什麼養生?2020關於立春的詩句著名詩詞立春諺語大全
    「問東風、消息幾時來」  何時立春  今年正月十一立春,聽起來很晚,有些年份臘月就立春了。可每年立春的公曆日期,大致相同,總在2月4日、5日左右。因為廿四節氣,本來是根據太陽運行周期制定,屬於「陽曆」,和體現月亮運行周期的「陰曆」,自然有些偏差。古詩經常寫到這點。
  • 正月十一日立春立春到了意味著什麼 立春後還會冷嗎冷多久?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對於農民來說春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在民間又一直把立春當作是春季的開始,認為立春節氣到了,春天也就來了。今天已經是正月初六了,馬上就要迎來立     原標題:正月十一日立春立春到了意味著什麼 立春後還會冷嗎冷多久?
  • 立春吃什麼傳統食物?四種立春傳統食物迎接春暖花開
    2020年立春時間是2月4日,農曆正月十一。立春時,鬥指東北。太陽黃經為315度。立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第一個節氣。其含義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從天文學上看,立春象徵著春天的來臨;但從氣候學上說,立春只是春天的前奏,是由冬寒向春暖過渡的時節。
  • 關於立春的作文:春天到來的標誌
    春天來了,立春是春天到來的標誌,真正的新年伊始。自從立春,太陽越發殷勤,把白天越拉越長,長得像溫柔的鞭子,高懸在我的頭上,催促著我在新的歲月裡更加不息,想偷懶都不敢。北方的春天比南方姍姍來遲,然而她卻有著獨特的魅力,清麗脫俗,又不乏柔情。
  • 【喜多家幼兒園】二十四節氣之立春
    立春:為二十四節氣之首,又名正月節、歲節、改歲、歲旦等。寓意著春天的開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2月3-5日(農曆正月初一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15°時。從這一天開始到立夏這段時間被稱為春天。立春是中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孟春時節的開始。
  • 2020立春是幾月幾日幾時 2月4號幾點打春 今年立春具體時間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北京時間2月4日17時3分迎來「立春」節氣。此時節,歷經冬日的蟄伏,天氣開始逐漸回暖,萬物漸次復甦,「柳色早黃淺,水文新綠微」。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立春又叫「打春」,就是冬至數九後的第六個「九」開始,所以有「春打六九頭」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