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落日餘暉下,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大同夭鄉興勝莊村是一天當中最熱鬧的時候,遠遠近近的院落傳出「咩……咩……咩……」的羊叫聲,間或有主人餵食的吆喝聲,伴著家家升起的縷縷炊煙,整個村子瀰漫著祥和的氣氛。
10月12日,記者推開貧困戶馬佔明家的院門,羊叫聲此起彼伏,在覓食的羊群中,一個身影忙碌著。「我剛從地裡拉回餵羊的草。你看,它們都眼巴巴地等著我餵食呢!」58歲的馬佔明一邊說一邊熟練地往餵料槽裡撒著飼料。此時,村裡的114戶村民都和馬佔明一樣重複著這樣的勞作。
興勝莊村距離興和縣城僅20公裡,然而這裡屬於山區,全是坡梁地,一直以種植小麥、土豆和玉米等作物為主,產業結構單一,且水利設施跟不上,不旱則澇,3個自然村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5戶71人。
自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包扶以來,投入了許多人力、財力,但僅有部分貧困戶收入有明顯增加。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駐村第一書記餘有德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經過調研發現,村民有種草玉米的習慣,發展羊產業是增加收入的唯一途徑,於是引入「母羊銀行」產業扶貧模式。
「母羊銀行」項目依託扶貧龍頭企業,在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要幫扶對象的同時,也面向全體村民,使農戶直接享受集體經濟發展紅利的同時,也能夠通過自身勞作為村集體經濟添磚加瓦。依託村委會集體經濟,採取「政府+農戶」的「母羊銀行」自繁自育扶貧養殖模式。該模式由興勝莊村委會購置基礎母羊,提供給意向農戶(至少5隻)飼養管理,受體母羊所有權歸村委會,意向農戶每年按照每隻母羊200元向村委會交納租金,作為村委會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村委會也提供純種杜泊羊種公羊租賃,意向農戶每年按照每隻500元向村委會交納租金,並免費為貧困戶提供配種服務和有關的技術支持。為保證合作期間意向農戶精心、妥善飼養母羊和種公羊,按時足額繳納合作費用,意向農戶需按照母羊500元/只,種公羊1000元/只向村委會交納養殖押金。此外,村委會還建立了「母羊銀行」養殖基金,專門負責進行羊群疫情防控工作,從而降低了養殖農戶的養殖風險。
項目再好,群眾的內生動力是關鍵。為了發揮村黨支部的帶動作用,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機關黨委與興勝莊村黨支部建立聯合黨委,進一步加強村黨支部的工作能力。同時,協調資金用於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和村委會工作環境,還設立了興勝莊村紅色教育基地、公益藥堂和勵志超市,激發村民致富的內生動力。
說起「母羊銀行」項目,馬佔明一下子就打開了話匣子。「羊圈裡那5隻黑頭黑蹄的羊就是『母羊銀行』扶貧項目給提供的杜寒(杜泊種羊和本地寒羊雜交)基礎母羊。這些日子,羊又長肥了不少,這些羊拉回來沒幾個月,該懷孕的都懷孕了。今年4月份,我參加『母羊銀行』項目租賃的5隻母羊已有兩隻下了5隻羔子,其中一隻一次就下了3隻羔子,按現在市場價格個把月後每隻羊羔就能賣700多元,這可比飼養本地羊掙得多。」馬佔明高興的算著這筆經濟帳。現在,馬佔明每天最開心的事,莫過於給羊餵草、飲水,數算著羊下羔帶來的致富好日子……
截至目前,「母羊銀行」共籤約114戶涉及271人(貧困戶16戶19人),收取養殖押金29.4萬元,發放基礎母羊556隻,種公羊16隻,且採購和發放工作也已全部完成。目前初步統計有近一半基礎母羊已經產羔,均為多胎,個別基礎母羊有3胎和4胎,經入戶統計產羔約587隻,以目前的羊羔市場價每隻700元計算,已經產生收益約41萬元,可為每戶每年增收7000元,總增收將達70餘萬元。預計到年底產羊羔能增至1000隻,同時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2餘萬元。
貧困戶劉三格2014年購置了3隻基礎母羊進行養殖,在政策支持和自身努力下,今年4月份又參加了『母羊銀行』,購買了5隻基礎母羊,現已擁有40多隻基礎母羊,年產羊羔近百隻,不僅脫了貧還成為了村裡的養羊能手,他逢人便說:「第一書記餘有德是我脫貧路上的領路人。」
說起下一步發展,餘有德書記說:「我們正在引入專業養殖企業和羊肉深加工企業,讓農戶產得出、賣得出,讓『羊銀行』能夠羊生羊、羊生錢,把一本『羊經』念成致富經。」(記者 皇甫美鮮 實習生 鍾真君)
(責編:張雪冬、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