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勝莊村:「羊經」念成致富經

2020-12-18 人民網

  晚秋落日餘暉下,烏蘭察布市興和縣大同夭鄉興勝莊村是一天當中最熱鬧的時候,遠遠近近的院落傳出「咩……咩……咩……」的羊叫聲,間或有主人餵食的吆喝聲,伴著家家升起的縷縷炊煙,整個村子瀰漫著祥和的氣氛。

  10月12日,記者推開貧困戶馬佔明家的院門,羊叫聲此起彼伏,在覓食的羊群中,一個身影忙碌著。「我剛從地裡拉回餵羊的草。你看,它們都眼巴巴地等著我餵食呢!」58歲的馬佔明一邊說一邊熟練地往餵料槽裡撒著飼料。此時,村裡的114戶村民都和馬佔明一樣重複著這樣的勞作。

  興勝莊村距離興和縣城僅20公裡,然而這裡屬於山區,全是坡梁地,一直以種植小麥、土豆和玉米等作物為主,產業結構單一,且水利設施跟不上,不旱則澇,3個自然村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5戶71人。

  自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包扶以來,投入了許多人力、財力,但僅有部分貧困戶收入有明顯增加。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駐村第一書記餘有德看在眼裡急在心上,經過調研發現,村民有種草玉米的習慣,發展羊產業是增加收入的唯一途徑,於是引入「母羊銀行」產業扶貧模式。

  「母羊銀行」項目依託扶貧龍頭企業,在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要幫扶對象的同時,也面向全體村民,使農戶直接享受集體經濟發展紅利的同時,也能夠通過自身勞作為村集體經濟添磚加瓦。依託村委會集體經濟,採取「政府+農戶」的「母羊銀行」自繁自育扶貧養殖模式。該模式由興勝莊村委會購置基礎母羊,提供給意向農戶(至少5隻)飼養管理,受體母羊所有權歸村委會,意向農戶每年按照每隻母羊200元向村委會交納租金,作為村委會村集體經濟收入。同時,村委會也提供純種杜泊羊種公羊租賃,意向農戶每年按照每隻500元向村委會交納租金,並免費為貧困戶提供配種服務和有關的技術支持。為保證合作期間意向農戶精心、妥善飼養母羊和種公羊,按時足額繳納合作費用,意向農戶需按照母羊500元/只,種公羊1000元/只向村委會交納養殖押金。此外,村委會還建立了「母羊銀行」養殖基金,專門負責進行羊群疫情防控工作,從而降低了養殖農戶的養殖風險。

  項目再好,群眾的內生動力是關鍵。為了發揮村黨支部的帶動作用,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機關黨委與興勝莊村黨支部建立聯合黨委,進一步加強村黨支部的工作能力。同時,協調資金用於改善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和村委會工作環境,還設立了興勝莊村紅色教育基地、公益藥堂和勵志超市,激發村民致富的內生動力。

  說起「母羊銀行」項目,馬佔明一下子就打開了話匣子。「羊圈裡那5隻黑頭黑蹄的羊就是『母羊銀行』扶貧項目給提供的杜寒(杜泊種羊和本地寒羊雜交)基礎母羊。這些日子,羊又長肥了不少,這些羊拉回來沒幾個月,該懷孕的都懷孕了。今年4月份,我參加『母羊銀行』項目租賃的5隻母羊已有兩隻下了5隻羔子,其中一隻一次就下了3隻羔子,按現在市場價格個把月後每隻羊羔就能賣700多元,這可比飼養本地羊掙得多。」馬佔明高興的算著這筆經濟帳。現在,馬佔明每天最開心的事,莫過於給羊餵草、飲水,數算著羊下羔帶來的致富好日子……

  截至目前,「母羊銀行」共籤約114戶涉及271人(貧困戶16戶19人),收取養殖押金29.4萬元,發放基礎母羊556隻,種公羊16隻,且採購和發放工作也已全部完成。目前初步統計有近一半基礎母羊已經產羔,均為多胎,個別基礎母羊有3胎和4胎,經入戶統計產羔約587隻,以目前的羊羔市場價每隻700元計算,已經產生收益約41萬元,可為每戶每年增收7000元,總增收將達70餘萬元。預計到年底產羊羔能增至1000隻,同時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2餘萬元。

  貧困戶劉三格2014年購置了3隻基礎母羊進行養殖,在政策支持和自身努力下,今年4月份又參加了『母羊銀行』,購買了5隻基礎母羊,現已擁有40多隻基礎母羊,年產羊羔近百隻,不僅脫了貧還成為了村裡的養羊能手,他逢人便說:「第一書記餘有德是我脫貧路上的領路人。」

  說起下一步發展,餘有德書記說:「我們正在引入專業養殖企業和羊肉深加工企業,讓農戶產得出、賣得出,讓『羊銀行』能夠羊生羊、羊生錢,把一本『羊經』念成致富經。」(記者 皇甫美鮮 實習生 鍾真君)

(責編:張雪冬、劉澤)

相關焦點

  • 講「羊經」算「羊帳」 麥麥提阿卜杜拉帶領村民共同致富
    我深知,躺在扶貧好政策上「等、靠、要」或許能脫貧,但永遠都不能致富,致富還得靠自力更生。  我通過科學養羊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實現增收致富。從那以後,我經常給缺乏養殖經驗的村民介紹「羊經」,給他們一筆一筆算「羊帳」,鼓勵他們也走養羊的這條致富路。如今,我們村20戶村民靠養羊、育肥羊實現了脫貧致富。
  • ...結合實際講、針對問題議,興和縣大同夭鄉興勝莊村——「今晚八...
    呼嘯寒風中,塞外鄉村的夜晚顯得分外漆黑,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興和縣大同夭鄉興勝莊村村委會辦公室的燈光卻格外地耀眼明亮……  11月8日晚上八點半,走進村委會會議室,只見燈火通明,座無虛席,「今晚八點半」小夜校第十一期課堂已經開始授課,響亮的聲音響徹各個角落,熟悉的、不熟悉的鄉親共聚一堂,正聚精會神地聽著課。  「我們現在搞的土地流轉,符合鄉村振興戰略嗎?」
  • 西藏日喀則宗措村:念好「羊經」向陽而生
    任村黨支部書記前,作為村裡的致富能人,索朗打過工、辦過公司,但這些經歷都沒有今天回到村裡帶領村民通過養羊增收致富讓他更安心、更踏實。「養羊這條致富路徹底改變了咱們村的貧窮面貌,這些多虧了自治區派來的駐村工作隊!」  旺青羅布就是索朗提到的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第八批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剛到宗措村時,看到村裡資源匱乏、產業不興,心裡沉甸甸的。」
  • 新疆和田:「羊倌」麥麥提阿卜杜拉•吾吉阿卜杜拉的致富經
    他致富後沒有忘記父老鄉親,帶動20戶村民靠養羊、育肥羊走上致富道路。墨玉縣本地的收購商就來到烏爾其鄉託格拉克阿勒迪村收購養殖大戶麥麥提阿卜杜拉•吾吉阿卜杜拉養的羊。由於他養羊的技術比較好,養的羊膘肥體壯,肉質上乘,受到了收購商的青睞。
  • 生態鹹水的致富經
    生態鹹水的致富經生態鹹水的致富經本網訊(通訊員 劉洋)初冬時節,在古夫鎮鹹水村大山深處,層林盡染,黃牆黛瓦,路邊流水潺潺。行走在鹹水村的美麗鄉村,所到之處皆美景,美麗鄉村正化繭成蝶。挪出窮窩練好「產業經」從「挪窮窩」到「換窮業」,從「搬得出」到「穩得住、能致富」,從「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到搬出深山天地寬。
  • 香湖村的三本「致富經」
    經過詳細了解,督查組發現該村貧困戶之所以能夠如期脫貧,離不開三本「致富經」。始終秉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走進貧困戶吳承榮的家中,迎接督查組的是一杯飄著香氣的熱茶。「茶葉都是自己家裡種的。」
  • [吉林新聞聯播]四平村:陽光牛舍的致富經
    [吉林新聞聯播]四平村:陽光牛舍的致富經 四平村:陽光牛舍的致富經。
  • 山東致富人物:張志龍的蓮藕種植致富經
    點擊"農村創業致富網"關注張志龍的蓮藕種植致富經別人賣藕,他賣蓮蓬;別人賣蓮蓬,他加工蓮花茶,賣蓮花盆景--張志龍念活蓮藕種植經更多山東致富信息點左下側閱讀原文創業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號:nccyzf▲長按二維碼「識別」添加到通訊錄
  • 新疆哈巴河:桃花樹帶來致富「新經」
    張成看到了致富的希望。眼下,正值春暖花開。走進張成家的大棚,滿棚桃花競相怒放,陣陣桃花香撲鼻而來,處處瀰漫著春的氣息。如今,張成的致富「新經」正引領著瑪依沙斛村的村民,共同奔跑在致富路上。(嶽美婷)
  • 念好「湖羊」經,盤活致富路!
    「法寶」趙芪學是村裡的青年致富帶頭人因為年輕精幹,又有經營頭腦被大家推選負責合作社養殖管理為確保合作社的穩定發展合作社與中天羊業集團>2020年3月首批出欄的191隻湖羊被中天羊業保底收購創收20餘萬元B.湖羊如何讓羅沙村群眾增收致富
  • 安吉縣村黨支部書記王國梁和他的「致富經」
    正是靠著獨有的「致富經」,在他的帶領下,義士塔村這列原本行駛緩慢的火車不斷加速、提速,向著致富奔小康的美好生活飛速馳行。  致富經一:要想富,帶領村民齊邁步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義士塔村以五輪轉椅配件為特色的小五金加工業就比較興旺,但很長一段時間,一直停留在家庭作坊式的規模上,發展不快。
  • 藏區脫貧 | 取好致富經 共建幸福戈德
    藏區脫貧 | 取好致富經 共建幸福戈德 2020-12-08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邊境線上支部強 引領邊民奔小康——富寧致富帶頭人的致富經
    這句話是富寧縣邊境村寨各族群眾的共同心聲,也從側面道出了:在富寧縣的邊境線上,不僅有一批產業興、邊民富的美麗鄉村,還有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致富帶頭人,他們心中都有一本符合村寨實際的產業經、致富經。
  • 袁州區金瑞鎮:以果為媒,唱響致富經(圖)
    他雖為平凡農民,卻在平凡之中造就不平凡,不僅靠雙手自主創業、勤勞致富,發展生態特色產業,還投身於脫貧攻堅,將自身的先進種植經驗、科學管理方法傳授給其他村民,形成了「一戶帶一村、一村帶一片」的發展新局面,為金瑞鎮農業增效、群眾致富做出了積極貢獻。  回鄉創業,找準致富路。1991年,他和村上大多數青壯勞動力一起踏上了外出溫州打工的徵程。
  • 莆田市城廂區下尾村 養殖「諸葛會」交流致富經
    當日,該村水產養殖致富能手林金秋家很熱鬧,20多名鄉親並未忙著鬧元宵,而是聚集一堂,共話養殖致富經。「榮華,你去年養對蝦的收成不錯,我們今年也想養,你給大家介紹一下經驗,讓我們分享分享。」村民林金坤先打開了話匣子。去年,該村黨員林榮華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幫扶下,建成了標準的養殖池,並帶動10戶群眾一起致富。
  • 碌曲縣落措村的「致富經」
    在雙岔鎮落措村,多松多村民小組帶頭實施了「百社帶千戶」行動,其中,桑吉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搶抓機遇、帶動群眾走上致富小康路。    2015年7月,桑吉才旦牽頭和10名農牧民群眾註冊成立了碌曲縣雙岔鎮桑吉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主要經營燕麥、青稞、黑花苜蓿等飼草料作物的種植與銷售,並提供生產資料購買、加工、運輸、貯藏以及生產經營相關的技術、信息服務等。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百香果裡的「致富經」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百香果裡的「致富經」 來源: 2020-12-25
  • 把致富經送到田間地頭
    貧窮山村裡,紅色火龍果成就致富帶頭人;希望田野上,紫色稻米走向廣闊市場;碧綠魚塘裡,青龍蝦上線電商平臺……2019年以來,響應省科技興農的號召,江門職業技術學院(下稱「江門職院」)累計11組共40餘位農村科技特派員對接雲浮市30條省定貧困村,開展包括紫米產業基地建設、新農村規劃、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信息化培訓、鄉村科普等11個項目的幫扶。
  • 蘭州市永登縣念起「致富經」播下「豐收種」
    原標題:念起「致富經」播下「豐收種」新春開局好,贏在行動早。3月27日,記者蹲點永登縣,連日來,該縣春耕「模式」開啟,田野裡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在永登縣龍泉寺鎮瑞芝村的高原夏菜生產基地,致富帶頭人曹延富正在為村民講解豆苗種植技術要點,在他的帶領下,高原夏菜已經成為瑞芝村的特色優勢產業,目前全村種植面積達1200畝,年收入600萬元以上,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942元。村裡的貧困戶蘇懷蘭很重視這次講解,她打算用學到的技術改種2畝豆苗。「曹延富是我們村的種菜能人,聽他的準沒錯。」蘇懷蘭對脫貧充滿信心。
  • 央視《致富經》走進感德「制茶大師」,陳兩固了解感德鐵觀音
    其製作的鐵觀音在各種級別的茶王賽中,多次獲得金獎茶王,並經層層選拔,榮獲安溪鐵觀音制茶工藝大師殊榮。經他研究實驗的「茶園梯壁種植黃花菜以及茶樹修剪新技術」等成果,在安溪縣數萬畝茶園推廣,影響廣泛。這種不施化肥、不施農藥,自然生長的放養方法製作出來的茶葉,味道原始淳樸、香氣十足、經久耐泡,很快就在市場上推廣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