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義大利導演朱賽佩託納多雷1998年執導的第一部英語片《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時隔21年終以4K高畫質修復,將跨年饗以觀眾影像與音樂的最壯闊體驗。一位以「1900」為名,在豪華郵輪「維吉尼亞號」誕生的棄嬰,從小以海為家,後來竟成為一代天才鋼琴師,這位傳奇人物卻終生不肯踏上陸地。
本片描述鋼琴大師「1900」悲喜交集的一生,感人肺腑的劇情搭配,奧斯卡配樂大師顏尼歐莫利克奈的音樂更是深情飄逸,也是全片最大亮點,由音樂與畫面層層堆疊,逐一勾勒「1900」的人生悲歡、情感宿命,和他遇見的芸芸眾生與世態炎涼。
1998年上映的《海上鋼琴師》時隔21年以4K數位技術修復,全新復活當代經典再上映。本片劇情雖以發生在歐洲駛向紐約的往返航程上展開,電影卻其實在黑海的奧德薩(烏克蘭)及地中海的羅馬,搭建了包括美國紐約、英國南安普敦、義大利那不勒斯等三大商港及30 多處外景拍攝。
而片中的主場景,也就是「1900」誕生的豪華郵輪「維吉尼亞號」,雖是由一艘165公尺長的俄國退役艦艇搭建而成,卻歷史上是確有其船的(1904─1954)。更驚人的是,該船當年航行大西洋時,還接收過「鐵達尼號」沉船的求救信號:1912年4月,鐵達尼號沉船之際,維吉尼亞號就剛好在其附近,甚至還曾接收到它的求救信號。
這兩艘歷史知名郵輪,不論故事實虛、竟先後被拍成電影上映,戲裡戲外都成就了不朽的地位。於1998 年電影《海上鋼琴師》作為主要舞臺的豪華郵輪「維吉尼亞號」,史實上的確存在過,更曾收過鐵達尼號的求救訊號。
另一方,本片中與「1900」交鋒競技的「爵士巨匠」傑利羅莫頓,在樂史上也是真有其人,不但是90年代初期推廣爵士樂的關鍵人物之一,更是爵士樂成形發展以來的首位編曲家,是近代爵士樂的一代大師!
如此揉合真實事件與創作故事的動人電影,《海上鋼琴師》竟一度無法順利誕生?其實本片也曾因製作費過於龐大,導致一度停拍。幾乎是當時義大利電影平均預算六倍之高的製作成本,本片僅在羅馬拍攝時,竟就動用2500套服裝並出動一萬多名臨演;到了奧德薩拍攝時更為因應當地文化、花錢宛如流水,經費提早揮霍耗盡,導致電影一度停拍。全片總計費時110天才拍攝完成。
在CG視效還不普及的20多年前《海上鋼琴師》以超高成本打造浩大場景與幾近真實的豪華壯闊畫面。召集龐大群眾,重現昔日豪華郵輪啟程的萬人空巷畫面。幸好這部英語發音的電影,最終還算爭氣,總算成功從歐洲駛向美國,不僅橫掃義大利奧斯卡及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等22座電影大獎,網站迄今仍高居8.3分好評,並在影迷心中建立永恆不滅的傳奇。
曾經感動全世界,被喻為史詩電影的本片,不論電影藝術或內容涵養,都堪稱是劇情與音樂的完美結合之作。這次以絕美高清4K修復版姿態再度來到世人的眼前《海上鋼琴師》將佐以現代高科技影劇設備,讓影迷看見經典電影的迷人魅力。度過21個年頭後再看本片,更讓人能在茫茫人生中,重新思索生命定位與情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