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郵輪曾接收鐵達尼號求救,音樂大師確有其人

2020-12-14 貴貴帶您看娛樂

由義大利導演朱賽佩託納多雷1998年執導的第一部英語片《海上鋼琴師》(The Legend of 1900),時隔21年終以4K高畫質修復,將跨年饗以觀眾影像與音樂的最壯闊體驗。一位以「1900」為名,在豪華郵輪「維吉尼亞號」誕生的棄嬰,從小以海為家,後來竟成為一代天才鋼琴師,這位傳奇人物卻終生不肯踏上陸地。

本片描述鋼琴大師「1900」悲喜交集的一生,感人肺腑的劇情搭配,奧斯卡配樂大師顏尼歐莫利克奈的音樂更是深情飄逸,也是全片最大亮點,由音樂與畫面層層堆疊,逐一勾勒「1900」的人生悲歡、情感宿命,和他遇見的芸芸眾生與世態炎涼。

1998年上映的《海上鋼琴師》時隔21年以4K數位技術修復,全新復活當代經典再上映。本片劇情雖以發生在歐洲駛向紐約的往返航程上展開,電影卻其實在黑海的奧德薩(烏克蘭)及地中海的羅馬,搭建了包括美國紐約、英國南安普敦、義大利那不勒斯等三大商港及30 多處外景拍攝。

而片中的主場景,也就是「1900」誕生的豪華郵輪「維吉尼亞號」,雖是由一艘165公尺長的俄國退役艦艇搭建而成,卻歷史上是確有其船的(1904─1954)。更驚人的是,該船當年航行大西洋時,還接收過「鐵達尼號」沉船的求救信號:1912年4月,鐵達尼號沉船之際,維吉尼亞號就剛好在其附近,甚至還曾接收到它的求救信號。

這兩艘歷史知名郵輪,不論故事實虛、竟先後被拍成電影上映,戲裡戲外都成就了不朽的地位。於1998 年電影《海上鋼琴師》作為主要舞臺的豪華郵輪「維吉尼亞號」,史實上的確存在過,更曾收過鐵達尼號的求救訊號。

另一方,本片中與「1900」交鋒競技的「爵士巨匠」傑利羅莫頓,在樂史上也是真有其人,不但是90年代初期推廣爵士樂的關鍵人物之一,更是爵士樂成形發展以來的首位編曲家,是近代爵士樂的一代大師!

如此揉合真實事件與創作故事的動人電影,《海上鋼琴師》竟一度無法順利誕生?其實本片也曾因製作費過於龐大,導致一度停拍。幾乎是當時義大利電影平均預算六倍之高的製作成本,本片僅在羅馬拍攝時,竟就動用2500套服裝並出動一萬多名臨演;到了奧德薩拍攝時更為因應當地文化、花錢宛如流水,經費提早揮霍耗盡,導致電影一度停拍。全片總計費時110天才拍攝完成。

在CG視效還不普及的20多年前《海上鋼琴師》以超高成本打造浩大場景與幾近真實的豪華壯闊畫面。召集龐大群眾,重現昔日豪華郵輪啟程的萬人空巷畫面。幸好這部英語發音的電影,最終還算爭氣,總算成功從歐洲駛向美國,不僅橫掃義大利奧斯卡及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等22座電影大獎,網站迄今仍高居8.3分好評,並在影迷心中建立永恆不滅的傳奇。

曾經感動全世界,被喻為史詩電影的本片,不論電影藝術或內容涵養,都堪稱是劇情與音樂的完美結合之作。這次以絕美高清4K修復版姿態再度來到世人的眼前《海上鋼琴師》將佐以現代高科技影劇設備,讓影迷看見經典電影的迷人魅力。度過21個年頭後再看本片,更讓人能在茫茫人生中,重新思索生命定位與情感方向。

相關焦點

  • 《海上鋼琴師》砸2千萬重現豪華郵輪,可惜當年沒救到鐵達尼號
    當年耗資2千萬美元製作的史詩《海上鋼琴師》,時隔21年終以4K修復,將味觀眾獻上影像與音樂的最壯闊體驗。片中與主角1900競技的樂手在樂史上真有其人,就連他出生成長的「Virginian號」也在歷史上確有其船,且該船當年航行大西洋時,還接收過「鐵達尼號」沉船的求救信號。
  • 《海上鋼琴師》維吉尼亞號真實存在!接收過「鐵達尼號求救訊號」
    他在海上長大,後來成為一名有才華的鋼琴師,但他拒絕為他的餘生踏上陸地。他不僅是與1900年作戰的JerryRolmorton,在他的歷史上也有一個真正的人,甚至是維吉尼亞州,他出生在歷史上(1904-1954年),當他在大西洋航行時,他收到了微弱的信號。
  • 《海上鋼琴師》:成本2千萬美元的影片,上映後卻輸給鐵達尼號
    2019年11月15日,《海上鋼琴師》終於在內地上映了。這部影片有多經典呢?人們曾將它和鐵達尼號一起,比作19世紀最偉大的兩艘船。對於中國影迷更是,《海上鋼琴師》常年雄踞豆瓣top250的前20名榜,它與《天堂電影院》、《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一起,並稱為中國觀眾最愛的朱塞佩·託納多雷三部曲。許多人將其視為自己最愛的電影,而不是之一;將其視為自己的精神糧食,反覆觀看。
  • 經典重溫:《海上鋼琴師》
    Virginian號上,負責郵輪上添加煤炭的工人Danny Boodman在頭等艙上欲撿拾有錢人殘留下來的事物時,卻意外的在鋼琴上發現一個被遺棄的新生兒,裝在TD牌檸檬的空紙箱內。  海上出生的1900,在陸地上卻是個從未存在的人,沒有親人、沒有戶籍,也沒有國籍,大海便是他的搖籃,而他也隨著Virginian號往返靠泊各個碼頭,逐漸長大。
  • 海上鋼琴師,隱藏在經典中的彩蛋
    11月15日,經典的《海上鋼琴師》在國內上映,這部充滿傳奇色彩的電影帶著它優美的旋律,再次響徹銀幕。本片主要介紹了被遺棄在豪華郵輪上的男孩1900,靠著超凡的鋼琴天賦,成為了郵輪樂隊的靈魂人物。但他卻沉醉在自己的樂曲和航船上,甚至面對愛情和金錢的召喚,也終生從未離開輪船、踏足陸地的故事。
  • 宅男的極致《海上鋼琴師》
    因為人世間太多紛繁複雜,所以我們倍加珍視那些終其一生在同一個地方,做著同一件事的人。這種始終如一的品格讓人欽佩。我們總是被命運反覆捉弄,在不同的道路上猶豫不決。當一個出生在船上,終其一生漂浮在大海,從未離開的人出現在我們面前,他獨特的魅力是無法阻擋的。
  • 《海上鋼琴師》一輩子生活在船上,卻活出了最精彩的人生
    小夥伴們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海上鋼琴師》。《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該片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裡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 海上鋼琴師|這張20年前的船票,你可想重登郵輪?
    今天,這部豆瓣9.2分的電影《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登陸國內院線,這部被稱為「時空三部曲」之一的經典,很多網友重溫無數遍還是對它念念不忘,它的迷人之處究竟在哪裡?#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 豆瓣9.2《海上鋼琴師》:孤獨者心裡的維吉尼亞號
    導語:《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導演朱塞納.託納託雷於1998年導演的一部描寫維吉尼亞號上一個孤獨的鋼琴家,沒有國籍,沒有護照,沒有姓名,甚至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存在。1900是俗世裡不存在的人,他的傳奇是由一個落寞失意的與他有過交集的人麥克斯娓娓道來的,一個驚才絕豔的音樂天才,一個性格迥異的絕世大師,最終和維吉尼亞號共存亡。
  • 全球最大郵輪,比鐵達尼號大5倍多,仿佛一座海上城市
    導語:全球最大郵輪,比鐵達尼號大5倍多,仿佛一座海上城市一般出門旅行很多人選擇自駕遊或者是乘坐火車飛機,這幾種方式比較快捷,但是可能人們忽略了另一種代步工具那就是郵輪。這艘郵輪就是美國的海洋綠洲號,它是歸屬於皇家加勒比公司。這堪稱巨無霸的郵輪是迄今為止歷史上最大的一艘豪華遊輪,它完全可以媲美甚至超過曾經著名的鐵達尼號。在郵輪當中擁有16層甲板,2000多個客艙。其內部可以承載6000多名乘客,與此同時,船的內部還擁有大型購物中心,酒吧,飯店以及像足球場的戶外劇場和體育設施等等。
  • 解讀電影《海上鋼琴師》中體現的悲劇式的自我存在主義
    一、導語《海上鋼琴師》是由義大利的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一部敘述性影片。它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天堂電影院》並稱為「三部曲」。該影片講述了孤兒1900在郵輪上與鋼琴為伴,最終和郵輪一起消失在海上的傳奇故事。
  • 鐵達尼號 海上鋼琴師 龍貓……經典重映 究竟是懷舊還是撈錢?
    《海上鋼琴師》讓我們看到了經典重映影片的巨大市場,但同時也並不是每一部重製的影片觀眾都會買帳。而從實際情況看,在《海上鋼琴師》之前,中國內地大規模復映的「經典」均叫好又叫座,同時承載著許多觀眾的「情懷」。如詹姆斯·卡梅隆的《鐵達尼號》,該片首映是在1997年,當時中國內地觀眾尚未在影院看過「好萊塢大片」,該片可謂「啟蒙之作」。15年後,它的3D版復映依然盛況空前,最終拿下了9.46億元票房,遠超很多新片的成績。
  • 鐵達尼號上的一臺無線電報機引發人們關注
    【來源:海外網】鐵達尼號於1912年4月10日離開英國南安普敦(圖源:美聯社) 據加拿大環球郵報轉載美聯社報導,傳奇郵輪鐵達尼號上面的一件物品,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它是當年沉船事件發生時不停發布求救信號的馬可尼無線電報機
  • 英國 · 鐵達尼號博物館
    ,並把第二艘船命名為鐵達尼號。, 1912年4月14日深夜鐵達尼號與寒冷冰山縱情一吻使安逸多年的人們知道要對大自然有敬畏之心,也是為了紀念它沉沒百年之際開放的這座博物館繼續給人們以警示。白星郵輪公司曾宣稱過:鐵達尼號代表著船舶製造與機械工程的最高水平,彰顯盎格魯撤克遜民族在海洋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力。
  • 從「神童」到音樂大師之路究竟有多遙遠多艱難:從《海上鋼琴師》說起
    記者 | 潘文捷編輯 | 黃月1曾獲得歐洲電影獎、美國金球獎等諸多獎項的經典影片《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日前在國內熱映。影片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故事。
  • 《海上鋼琴師》:如果1900下船了,他還是1900嗎?
    1998年,《鐵達尼號》在中國內地上映,一時間風靡全國,「鐵達尼號」這艘載著滿滿一艙浪漫的客船,被少年少女們冠以「愛情啟蒙」之名。同年,義大利電影《海上鋼琴師》成為無數影迷心中的白月光,有另一艘名為「維吉尼亞號」的客輪也以雷霆萬鈞之勢叩擊著觀眾的內心,但遺憾的是彼時這艘船並未駛進國內的影院。時隔21年,《海上鋼琴師》4K修復版即將在15日全國上映。
  • 我坐上了曾營救鐵達尼號的奢華郵輪,原來普通人也能像王妃一樣去...
    1909年的鐵達尼號沉船事件,當天凌晨12點多冠達郵輪的卡帕西亞號(Carpathia)無線電接線員收到了來自鐵達尼號的第一批求救信號後,立馬開始迎接第一次海上緊急情況的挑戰。 卡帕西尼亞號距離鐵達尼號58英裡,需要4個多小時才可抵達。
  • 《海上鋼琴師》傳奇配樂大師走了,留下太多經典
    遺憾的是莫裡康內的傳記電影《音魂掠影》本來計劃今年八月份上映,這部紀錄片請來了王家衛作為監製,還有昆汀,柯林特·伊斯特伍德,漢斯季默等一眾莫裡康內的好友,來講述莫裡康內70年職業生涯中鮮為人知的一面,可惜片子還在後期製作,斯人已乘黃鶴去。斯人仙逝而去,然其音樂恆久流傳,不如我們一起乘此機會回顧一下這位偉大音樂家的一生,有時候記住便是最好的紀念。
  • 《海上鋼琴師》有限與無限的遐思,徘徊於存在與虛無之間自我放逐
    《海上鋼琴師》則是他執導的首部英文電影,榮獲第57屆美國金球獎最佳電影配樂獎,及義大利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歐洲電影獎最佳攝影獎,義大利影協獎與義大利金拍板獎等多項大獎。片中以現實與回憶交叉穿梭,「只要你有個好故事,能為人傳頌,就不致被人遺忘。」
  • 重溫《海上鋼琴師》,你看出多少梗?
    作為一部IMDB評分8.1分、豆瓣評分9.2的電影,《海上鋼琴師》自然誕生了不少經典場面。比如海上旋轉鋼琴、隔著舷窗的一見鍾情…… 海上鋼琴師原聲賞析 一部爵士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