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路4號被稱為「最美停車場」。
大學路綠草如茵的場地配上百年銀杏樹為停車場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禹城路人防停車場。
文/圖 半島記者 郭振亮
大學路4號停車場、瀋陽路23號停車場、延安三路109號停車場已經投入使用,禹城路人防停車場改造工程已經投入試運營,青島軟體園市南園核心園中心區停車樓9月份主體封頂,青島中大集團停車場建設工程預計8月份投入運營……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島城一大批停車場建設項目有了新進展。7月1日,半島記者對6大停車場建設項目展開了實地探訪。按照計劃,島城將組織各區及相關單位建設公共停車泊位8000個以上,突出解決老城區、醫院等重點區域停車設施缺口。
【寧夏路】
市區最大的停車樓項目年內使用
「目前,我們正在進行項目的主體施工階段,局部區域已完成主體三層的結構施工。」項目建設方青島軟體園發展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長鄭學峰介紹說。
7月1日,記者在項目現場採訪了解到,青島軟體園市南園核心園中心區停車樓項目由青島海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組織策劃,青島軟體園發展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規劃為地上四層、地下二層共六層,總建築面積約5.5萬平方米,概算總投資約2.4億元。項目設計平面停車位1700個,配置充電樁300餘個。一、二層預留300個機械停車位的設置空間,後期可根據實際需求增加,最大停車數量將達到2000輛。建設方根據項目東高西低的地勢環境,在負一層至三層設置7個出入口,方便車輛的快速通行和疏散。
「這個項目應該是青島市區範圍內最大的停車樓項目,建成後將極大地緩解周邊停車難問題。」青島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本項目建成後不僅滿足了青島軟體園園區停車需求,還可為周邊居民提供夜間錯時停車服務,將極大緩解軟體園及周邊區域的停車和道路交通問題。據悉,本項目計劃今年9月份主體封頂,年內全面交付使用。
【大學路4號】
被譽「最美停車場」已投入使用
記者探訪停車場的第二站來到了網紅打卡集中地——大學路,「這個停車場是東方飯店拆除後,利用閒置空地臨時建設的停車場,我們的原則就是使資源最大化利用,不能閒置浪費。」青島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大學路4號停車場緊鄰大學路網紅牆,是遊客、婚紗攝影必到的地方,在旅遊旺季可謂車位難求。7月1日,記者一踏進大學路4號停車場,就被一大片綠油油的裝飾草坪震撼到了,中央位置有一棵百年銀杏樹,遠處還有古典風格建築的襯託,讓人錯以為這不是一座停車場,而是一處拍照留影的旅遊景點。「在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及國信集團的大力支持下,華睿停車公司將大學路4號(原青島東方飯店)約6800平方米的地塊,建成了智能化停車場,在6月中下旬已投入運營。」華通華睿停車公司副總經理趙新偉介紹說,項目坐落於風景秀麗,環境幽雅的青島灣畔,綠草如茵的場地配上百年銀杏樹為停車場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被車主親切地稱為「大學路最美停車場」。
據介紹,大學路4號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周圍可達棧橋、海軍博物館、信號山公園、大學路網紅街等旅遊景點,停車場可提供停車位207個,能夠極大緩解周邊市民及遊客停車難問題。
【瀋陽路23號】
全市最大新能源汽車充電站
隨後,記者來到了市北區瀋陽路23號地塊(原青島市第一染織廠),該地塊現歸屬華通集團下屬青島華資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據悉,在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及臺東街道辦事處的大力支持下,將瀋陽路23號的零星片棚戶區徵收和拆違騰空的6000平方米地塊進行土地平整,盤活老廠房土地資源,規劃建設為停車場,2018年年底已投入運營。瀋陽路23號停車場可提供停車位136個。其中,與國家電網合作,投建新能源充電樁45臺,配套建設了光伏雨棚充電站,是目前青島市規模最大、設施條件最先進的新能源汽車充電站,也是企業利用自有土地建設停車場的樣板工程,大大緩解了新能源汽車充電難的問題。記者同時了解到,華睿停車公司推出的覆蓋停車全流程便捷支付的華睿碼支付新功能也正式上線,可杜絕人為因素亂收費,堵塞管理漏洞,避免停車費「跑冒滴漏」等問題。
「華睿停車公司通過該停車場項目的建設,不僅高效優化了瀋陽路周邊的停車環境,還最大程度解決了居民的停車難問題。公司運營數月以來,得到了車主無數好評,實現了零投訴,停車場運營率高達130%。」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說。
【延安三路109號】
見縫插針解決老城區「停車難」
記者了解到,華睿停車公司充分挖掘內部停車資源,利用華通集團位於市南區延安三路109號廠區的自有地塊(青島海珊製衣有限責任公司),盤活停車資源,規劃建設成智能化停車場,6月中旬已投入運營,可提供停車位77個,實現了APP購買包月、無人值守通道使用二維碼支付等功能,大膽探索解決老舊城區周邊餐飲、醫療、金融辦公、住房的「停車難」問題。
【禹城路】
全國首個人防改造立體停車場
記者了解到,為解決青大附院江蘇路院區及附近區域交通堵、停車難問題,市政府於2016年8月召開「部分醫院周邊綜合交通提升工作專題會議」,確定在禹城路原人防工程內改造建設停車場,並在市政府第122次常務會議確定華通集團以應急搶險工程標準,加快推進;且利用人防工程建設停車場已列入《青島市「十三五」城市建設規劃》中。
據介紹,禹城路人防停車場改造工程是華通集團智能停車場第一個示範項目,也是全國首例利用人防地下空間建設立體停車場的代表性案例。在缺乏成熟經驗借鑑的條件下,在市住建局、規劃、國土、發改、人防辦、財政等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華睿停車公司克服重重困難,積極推動項目落地,6月初項目一期已進行調試運營。項目全部建成後,能提供約300個車位,可極大緩解青大附院江蘇路院區及周邊交通壓力、完善市政設施功能,充分發揮早期人防工程的社會效益與民生效益。
【嘉定路5號】
首座智能立體停車塔庫8月投用
青島中大集團停車場建設工程位於青島市北區嘉定路5號中大工業園內,園區主樓主體為40米高的建築物,作為孵化產業園,目前院內平面停車40輛,遠遠不能滿足園區企業的停車需求,計劃在樓南側區域建設機械式立體停車庫。該機械式立體停車庫引進日本石川島生產的EP(塔庫),採用最新型設備及技術研發製造,設備佔用面積約50平方米,其結構形式為地上21層,可停放40輛車,預計8月份投入運營。設備佔用最小的面積,停放儘可能多的車輛,對外開放後能夠解決園區及周邊停車難問題,是一項利民便民項目。
華通集團為完善停車產業鏈,打造設備製造、建設、運營一體化,與IHI運搬機械株式會社合資成立青島華通石川島停車裝備有限責任公司,IHI運搬機械株式會社實力雄厚,是世界知名的大型企業集團,停車裝備在日本市場佔有率始終第一。本工程為華通石川島公司成立後建設的第一個示範項目。
華通集團及所屬華睿停車公司將不斷加快停車場建設步伐,加強運營推廣,除以上項目外,華睿停車公司先後在李滄區電腦刺繡機總廠停車場、寧夏路80號青島鐘錶總公司停車場、興隆路115號停車場進行智能化運營管理;對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區、市南院區進行交通組織、出入口智能化改造;完成青大附院東院一期停車場標識、標線、地坪漆及相關配套建設等。
1.市北區興業大廈立體智能停車場:項目總計5層,共66個車位,採用新式載車板平面移動類智能停車設施。目前正在進行外立面裝修,預計年內建成投入使用。
2.城陽區文體館、博物館、檔案館、劇院配套停車場:停車泊位420個,目前主體工程完成,計劃7月底投入完成。
3.即墨服裝市場停車場:按照停車規劃建設機械式和立體式停車場各一座,佔地1.5萬平方米,緩解服裝市場周邊停車需求。計劃新增泊位1207個,2018年10月開工,現正在進行設備安裝和樓體外立面施工,預計年內建成投入使用。
4.即墨國信藍谷孵化園二期:即墨區藍色矽谷核心區濱海公路以東、西繞山河以西、規劃路以北、科技路以南,東鄰青島國家海洋實驗室。主體結構已完成,正在進行配套設施建設,預計7月底完成建設,總計新增147個泊位。
5.即墨賓館停車場:項目位於即墨區朝陽路109號,對空地進行改造,建設停車場。新增60個泊位,目前已建成投入運行。
6.李滄區老舊樓院整治停車位泊位新增工程:結合海綿改造,對桃園路片區、北園路片區等老舊小區進行整治增加停車泊位。目前已完成泊位新增200餘個。
7.李滄維客廣場地下停車場:位於李滄商圈京口路、夏莊路交口,與地鐵2、3號線站點連通。配套建設停車場,總計泊位約900個,目前已基本完工,正在裝修及地面景觀施工。
8.李滄上王埠公園: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對上王埠綠地公園配套建設停車位,新增泊位30個,目前已完工。
9.李滄老虎山公園建設工程(一期):結合海綿城市,建設改造老虎山公園,新增泊位約300個,目前已完成一期項目建設。
10.西海岸新區金沙灘景區停車場:在金沙灘景區內建設一座大型停車場,停車場為地下一層,包括約1000個停車位,預計年內建成投入使用。
11.鳳凰之聲停車場:位於金沙灘路以南,鳳凰之聲東北面,建成後提供車位約1125個,預計年內建成投入使用。
12.地鐵13號線P+R停車場:結合地鐵13號線車站建設P+R停車場5處,包括大珠山站、古鎮口站、琅琊臺站、貢口灣站、中心路站,共計建設泊位346個。目前已建成投入使用。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