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古稱永昌,地處雲南省西部,距昆明500公裡,與大理、臨滄、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鄰,全市國土面積19637平方公裡,轄隆陽區、施甸縣、騰衝縣、龍陵縣和昌寧縣1區4縣,總人口256萬人,年均氣溫為14-17℃,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有著「春城中的春城」之稱。
保山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境線長167.78公裡,處於中國與南亞、東南亞相連的結合部,溝通著中國與南亞30億人口。從保山經密支那到印度雷多,全長只有700公裡。從昆明經保山、瑞麗至皎漂,全程只有2558公裡,比從廣州經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減少4800公裡。保山周邊有片馬、猴橋、畹町、瑞麗和清水河五個國家級一級邊境口岸,是中國面向西南開放條件最優、路程最短、輻射人口最多的通道。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保山市作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節點,已由開放末梢變為開放前沿陣地,保山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商機和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保山工貿園區位於市政府所在地隆陽區,距市中心約10公裡,與保山青陽新城區融為一體,是雲南省61個省級工業園區之一。園區總體規劃面積為50平方公裡,分為五大產業片區,分別為輕紡產業片區、國際數據服務產業片區、五金機電小商品片區、建材片區、木材加工交易片區。截止目前,入園企業戶數達98戶。其中有:路華能源科技(保山)有限公司、山東浪潮集團以及彈性纖維生產企業雲南博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
保山輕紡產業園重點發展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鞋、箱包服飾等終端產品,著力打造保山輕紡全產業鏈,形成產業聚集,配套齊全的園區。到2020年,可實現產值100億元,解決就業10萬人,佔地1萬畝,最終將園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輻射南亞及東南亞地區的規模化、現代化,創新型、生態型輕紡產業集聚區,和以產促城、以城帶產、城鄉統籌良性循環的新型產業集聚區。目前,已有服裝、繭絲綢、包心紗、製鞋等32戶企業入園。2013年,保山輕紡產業園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列為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被評為雲南省第一批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
承接輕紡產業轉移的五大優勢
(一)全方位的基礎設施配套
一是便捷的交通
杭瑞高速公路和在建的繞城高速公路貫穿園區並設有開口;保山機場就在園區內;大瑞鐵路保山段已開工建設;園區內的青堡路、楊官路、青西路、沙丙路等現代化的立體交通網絡正在形成,交通極為便利;
二是水電配套
投資5.55億元的西水東調項目已通水,年供水量2350萬方,可滿足園區用水需求;保山水能資源豐富,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023.75萬kw,可開發利用821.6萬kw,現已形成以110kv為骨幹輻射園區,並與雲南電網公司220kv相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