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工貿園區: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產業新區

2020-12-12 九龍網

   保山古稱永昌,地處雲南省西部,距昆明500公裡,與大理、臨滄、怒江、德宏四州市毗鄰,全市國土面積19637平方公裡,轄隆陽區、施甸縣、騰衝縣、龍陵縣和昌寧縣1區4縣,總人口256萬人,年均氣溫為14-17℃,這裡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有著「春城中的春城」之稱。

 

 

  保山與緬甸山水相連,國境線長167.78公裡,處於中國與南亞、東南亞相連的結合部,溝通著中國與南亞30億人口。從保山經密支那到印度雷多,全長只有700公裡。從昆明經保山、瑞麗至皎漂,全程只有2558公裡,比從廣州經馬六甲海峽到印度洋減少4800公裡。保山周邊有片馬、猴橋、畹町、瑞麗和清水河五個國家級一級邊境口岸,是中國面向西南開放條件最優、路程最短、輻射人口最多的通道。隨著「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實施,保山市作為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重要節點,已由開放末梢變為開放前沿陣地,保山迎來了千載難逢的商機和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保山工貿園區位於市政府所在地隆陽區,距市中心約10公裡,與保山青陽新城區融為一體,是雲南省61個省級工業園區之一。園區總體規劃面積為50平方公裡,分為五大產業片區,分別為輕紡產業片區、國際數據服務產業片區、五金機電小商品片區、建材片區、木材加工交易片區。截止目前,入園企業戶數達98戶。其中有:路華能源科技(保山)有限公司、山東浪潮集團以及彈性纖維生產企業雲南博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

  保山輕紡產業園重點發展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鞋、箱包服飾等終端產品,著力打造保山輕紡全產業鏈,形成產業聚集,配套齊全的園區。到2020年,可實現產值100億元,解決就業10萬人,佔地1萬畝,最終將園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輻射南亞及東南亞地區的規模化、現代化,創新型、生態型輕紡產業集聚區,和以產促城、以城帶產、城鄉統籌良性循環的新型產業集聚區。目前,已有服裝、繭絲綢、包心紗、製鞋等32戶企業入園。2013年,保山輕紡產業園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列為全國紡織產業轉移試點園區,被評為雲南省第一批小企業創業示範基地。

  承接輕紡產業轉移的五大優勢

  (一)全方位的基礎設施配套

  一是便捷的交通

  杭瑞高速公路和在建的繞城高速公路貫穿園區並設有開口;保山機場就在園區內;大瑞鐵路保山段已開工建設;園區內的青堡路、楊官路、青西路、沙丙路等現代化的立體交通網絡正在形成,交通極為便利;

  二是水電配套

  投資5.55億元的西水東調項目已通水,年供水量2350萬方,可滿足園區用水需求;保山水能資源豐富,水能理論蘊藏量為1023.75萬kw,可開發利用821.6萬kw,現已形成以110kv為骨幹輻射園區,並與雲南電網公司220kv相連接。

相關焦點

  • 「開放+創新」 雲南保山:南方絲路再起徵程
    雲南保山,地處滇西咽喉,與緬甸相鄰,歷來是我國面向西南開放的重要門戶和樞紐。2300多年前,南方絲綢之路穿保山而過,中國的商品沿這一通道得以源源不斷地輸往沿途各國。2017年,雲南保山工貿園區與緬甸大海德集團合作,決定在緬甸建設「保山—曼德勒繆達經濟貿易合作區」,重點發展電工電器組裝、紡織品生產、日用品生產等工業以及物流倉儲等。到境外建設工業園區以延伸產業鏈和優化產業結構,成為了保山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打造開放創新之城的一大手筆。 入秋以來,投資40億元、佔地1905畝的保山曼德勒繆達經貿合作區標準廠房正在抓緊建設。
  • 雲南: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時明確指出,雲南的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希望雲南發揮沿邊開放區位優勢,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努力建設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5年來,雲南各族幹部群眾牢記囑託、砥礪奮進,努力推進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雲南開放的大門越來越大、領域越來越廣、步伐越來越快。擘畫新藍圖,鑄就新輝煌。
  • 保山汽車城建設項目
    堅持以整車為龍頭,以重點園區為依託,打造汽車產業集群,配套發展高效柴油發動機及動力總成、自動變速箱、車橋、內飾件、底盤件、鋁合金輪等零部件產業,著力培育和引進發展動力電地、車用電機、電池集成及整車控制系統、增程式動力單元總成等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保山工貿園區大力發展裝備製造等產業,項目建設符合園區發展規劃。
  • 【新徵程】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
    【新徵程】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加快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通信樞紐建設,推動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數字經濟產業先行示範區。加快推進與周邊國家高等級電力等互聯互通通道建設,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能源樞紐。科學合理規劃跨境物流網絡體系,建設跨境物流中心,提升通關貿易便利化水平,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國際物流樞紐。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 「新徵程」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
    【新徵程】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堅持內外統籌、雙向開放,把深度融入新發展格局同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有機銜接起來,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開放,構築對外開放新高地
  • 「壯麗70年 奮進新時代」雲南主題新聞發布會保山專場在昆舉行
    產業發展基礎更加牢固。在中心城市規劃建設了80平方公裡的保山工貿園區。提出了由5個縣(市、區)與保山工貿園區共建「園中園」的發展模式。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累計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51個、省級生態文明鄉鎮70個,保山榮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騰衝獲得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
  • 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成果豐碩
    加強政策溝通,開放合作機制建設邁出新步伐。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出訪南亞、東南亞國家,謀劃部署並引領推動中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交流合作。省委、省政府高位統籌推動、精心部署落實,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雲南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和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領導小組,先後制定出臺了《中共雲南省委 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實施意見》《雲南省建設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規劃(2016年—2020年)》等系列規劃和政策文件,搭建起了推進輻射中心建設的「四梁八柱」政策體系。
  • 臺企入滇攜手開拓南亞東南亞市場
    「我們希望把臺灣的技術帶到雲南來,除了和雲南一起發展產業外,也希望通過雲南開拓南亞、東南亞市場。」「雲南除了自身的廣闊市場之外,也是一個通往南亞、東協的窗口。這次博覽會剛開幕,就有一個緬甸的參展團過來,專門來看臺灣館,跟臺灣館的廠商做對接,希望和臺灣廠商合作,這證明滇臺的合作是非常成功的。」葉明水說。
  • 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成效顯著
    ,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成果豐碩,取得了顯著成效。開放合作機制建設邁出新步伐「十三五」期間,雲南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積極參與大湄公河次區域、雲南—寮國北部、雲南—曼德勒、中國—南亞合作論壇、滇緬合作論壇等多雙邊區域合作機制建設,在推動我國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中的主體省份地位進一步凸顯。
  • 雲南保山的開放創新作為
    6月26日,保山市人民政府通報開放創新之城建設情況:保山在建設生態園林城市、開放前沿城市、產業高地城市、智能信息城市、政策窪地城市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項目的建設,對完善高速公路網的銜接配合、提高公路網整體運輸能力、服務保山工貿園區和東城區意義重大。同樣將在年底通車的保(山)施(甸)高速,目前正在進行小官市隧道的貫通工作。「保施高速通車後,保山到施甸的裡程將縮短13公裡,行車時間將縮短30分鐘。雖然現在已進入雨季,增加了施工難度和安全隱患,但我們已經提前做好了各種應急預案,有信心保證按期完工。」
  • 雲南與南亞及東南亞交通網建設提速
    原標題:雲南與南亞及東南亞交通網建設提速 3條經濟走廊初具雛形中新社北京5月5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中國雲南省副省長劉慧晏5日在北京表示,雲南連接南亞、東南亞的立體式交通網絡建設全面提速。雲南地處中國與南亞、東南亞的結合部。劉慧晏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雲南正在積極打造連接南亞、東南亞的立體式交通網絡,一批重大項目正在加快推進。他介紹說,在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方向,目前共有2條鐵路和2條公路。鐵路方面,中越鐵路(泛亞鐵路東線)境內段已全線建成通車;中老鐵路(泛亞鐵路中線)已開工建設。
  • 雲南「五個新」加快推動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
    12月3日,據云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消息,「十三五」以來,雲南省持續加強與南亞東南亞國家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全力打造區域性國際經濟貿易中心、科技創新中心、金融服務中心、人文交流中心,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成果豐碩,取得了顯著成效。
  • 奮力譜寫中國夢的保山新篇章2021年01月19日 星期二06 專題_ 雲南...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時隔5年再次親臨雲南考察,充分肯定了雲南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希望雲南正確認識和把握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堅決貫徹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努力在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
  • 雲南祥雲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重要國際物流港
    近年來,祥雲縣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著力打造「滇西物流樞紐、面向南亞東南亞重要國際物流港」。 2016年8月17日,祥雲縣人民政府與全國規模最大的製糖企業籤訂了合作協議,大理州紫辰物流有限公司隨後正式註冊成立,經營範圍以倉儲裝卸、貨物運輸、貨運代理、貨運信息服務為主。採用貨物倉儲、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多級聯運等方式,提供倉儲物流方案。
  • 普洱茶小鎮:面向東南亞開放的世界級經濟文化聚合體
    玉磨鐵路路線示意圖「火車一響,黃金萬兩」。在高鐵作用下,這條從雲南貫穿東南亞的"泛亞鐵路",將帶動普洱走上一條全新的城市國際化之路。普洱作為面向東南亞全面開放的前延城市,勢必將成為"南方絲綢之路"國際大通道上的核心樞紐,釋放其國際級城市門戶的巨能量。
  • 印度洋出海口的希望,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春城昆明
    昆明在中國的位置 紅點位置昆明衛星地圖雲南是中國面向東南亞按最新《規劃》,將加強滇中城市群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網絡與國內其他城市群及南亞東南亞國家重要城市的聯繫,構建泛亞西線、中線和東線「三對外」主通道和京昆、滬昆、廣昆「三對內」主通道。其中,昆明是絕對核心。昆明的獨特區位,是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位於東協「10+1」自由貿易區經濟圈、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圈、泛珠三角區域經濟合作圈的交匯點。
  • 保山與昆明航空公司進一步深化合作
    本報訊 9月24日,市委書記趙德光在青華海官房花園酒店會見了前來洽談業務的昆明航空有限公司總裁曹波一行,並舉行座談會,決定進一步深化雙方合作的方式方法,推進保山航空運輸事業發展。截至目前,昆航公司在保山機場開通了8條航線,2018年保山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萬人次時,昆航公司佔30%以上。趙德光說,兩年多來,保山市與昆航公司的合作卓有成效。
  • 《南亞東南亞國家科技需求白皮書》發布
    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昆明)2020年度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工作會議召開《南亞東南亞國家科技需求白皮書》發布11月18日,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昆明)2020年度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工作會議在昆明召開。此次會議以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作為昆明科技對外合作交流的重要內容,以國內科技交流合作內循環促進金磚國家和南亞東南亞國家的外循環,旨在不斷強化昆明國際科技開放合作,加速先進技術成果轉移轉化,逐步提升和擴大昆明「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影響力,推動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 「古道文化」保山積極參與絲綢之路「南亞廊道」申遺
    保山境內尚存一批古道遺蹟,在這些遺存中,「南亞廊道」是絲綢之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保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國家層面正在自上而下推進 「南亞廊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前期準備工作,保山抓住機遇主動參與,加大對境內古道遺存調查和保護的力度,為申遺工作提供學術支撐的同時,大力挖掘古道文化遺產,打造古道文化旅遊品牌,推動旅遊產業與文化資源融合發展。
  • 雲南保山2018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向好
    保山古稱永昌,地處雲南省西部,內與大理州、臨滄市、怒江州、德宏州毗鄰,外與緬甸山水相連。有世居少數民族12個,華僑、僑眷、歸僑50餘萬人,是全國著名的僑鄉。同時也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中緬「人字形」經濟走廊的重要節點,處於昆明至瑞麗輻射緬甸皎漂、昆明至騰衝輻射緬甸密支那連接南亞兩大國際通道的交匯點,具有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獨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