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近期頻現極端天氣 專家解讀成因

2021-01-11 騰訊網

  近期,各地頻現 暴雨、冰雹、沙塵、大雪等極端天氣狀況,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脅。本網獨家專訪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中央氣象臺強天氣預報中心高工張濤,解讀這一輪強對流天氣的成因、特點及影響。

暴雨

  5月5日以來,四川、重慶、貴州、江西、廣東等南方部分省份相繼遭受 暴雨襲擊,重慶、貴州同時伴隨大風冰雹天氣。截至目前,這次災害過程已造成255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10萬公頃,因災死亡65人,失蹤14人(其中重慶因大風倒房死亡31人、失蹤1人),倒塌房屋近萬間。

  5月7日,在湖南省新化縣奉家鎮,一村民走過被洪水衝毀的房屋。5月6日凌晨至7日上午,湖南省氣象臺連續發出11個 暴雨橙色預警信號,6個 暴雨紅色預警信號。目前,湖南省有300餘個鄉鎮遭遇強降雨。災情最嚴重的新化縣,已有5人死亡2人失蹤,38萬餘人受災。當地多數學校已暫時停課,5300名學生回家避險。新華社記者 趙眾志 攝

  5月6日,重慶墊江縣桂溪鎮石嶺村的幾棵大樹被大風吹斷。新華社記者周衡義攝

  各地災情一覽

  廣東:

  重慶: 近90萬人受災

  湖南:169萬人受災

  江西:

  中央及各地採取緊急應對措施

  5月5日以來,四川、重慶、貴州、江西、廣東等南方部分省份相繼遭受 暴雨襲擊,重慶、貴州同時伴隨大風冰雹天氣。針對當前多個省份出現較嚴重的洪澇災害,國家防總根據《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於7日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並緊急派出工作組趕赴災區,協助地方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冰雹

  5月2日下午15時20分許,在甬臺溫高速奉化尚田路段及甬金高速洞橋出口路段,因為天空突降 冰雹致使在該路段行駛的車輛悉數被砸。簡先生駕駛浙C7958A號豐田牌小轎車由溫州上高速到嘉興,在途經甬臺溫高速奉化出口5公裡左右路段時遭遇 冰雹。(來源:新華網綜合)

沙塵

  4月26日13時40分左右,石家莊市區突然暗雲壓境,西部天空完全被昏黃暗紅的雲層籠罩,市區能見度霎時降低,有如黑夜即將降臨。中新社發 李光 攝

  4月26日13時40分左右,石家莊市區突然暗雲壓境,西部天空完全被昏黃暗紅的雲層籠罩,市區能見度霎時降低,有如黑夜即將降臨。至15時20分,天空重又豔陽高照。河北省氣象臺高級工程師郭迎春表示,這是受冷空氣影響所致,否認與市民擔心的地震或火山灰有關。據透露,當日下午,河北保定、石家莊、衡水、邢臺、邯鄲、張家口等地64縣市出現7到8級大風,陣風9級。

  大雪

5月5日,錫林浩特市民打傘冒雪走在錫林廣場上。新華社發(託日貝克 攝)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10時08分報導,5日是立夏,然而內蒙古東部的錫林郭勒草原卻是 大雪紛飛,驟降的氣溫使人們仿佛回到了冬天。

  6種天氣齊登場

一大片黑雲妄圖阻擋火燒雲現身。

  據北京晨報報導,剛剛迎來「立夏」,京城的天便開始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5日,從清晨到午後,6種迥異的天氣不約而同地趕來京城報到:先是一場中雨剛剛結束,大霧伺機又起。然後雨水再次現身,並伴隨著雷電的前奏,局地還砸下冰雹。緊接著,大風又登場。爾後,豔陽又搶佔了先鋒。

  專家解讀極端天氣成因

  近日,南方多省市遭遇暴風雨,廣東、湖南、江西、貴州等省市出現了強降水,重慶墊江、梁平、涪陵、彭水等12個區縣(自治縣)遭受了大風、冰雹、暴雨災害,至少40人遇難,12人失蹤。本網記者聯合中國氣象報記者顏昕,獨家專訪了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孫軍、中央氣象臺強天氣預報中心高工張濤,解讀這一輪強對流天氣的成因、特點及影響。

  5月5日,受中高緯大環流形勢的影響,重慶出現晴熱高溫天氣,氣溫迅速回升,各地最高氣溫普遍升到30-34攝氏度,本地不穩定能量急劇積累,同時,北方冷空氣達到四川盆地北部邊緣。5日夜間開始,快速南下的冷空氣觸發了重慶不穩定能量的強烈釋放。重慶自西向東不斷有強對流雲團生成,部分對流雲團前部形成了很強的下沉氣流,這些下沉氣流到達地面形成強烈的大風;部分地區由於不斷有對流雲團生成或移過則形成強降水。

  如此大風並不是龍捲風。市氣象臺副臺長陳貴川表示,從雷達監測、風力大小等綜合因素來看,認定此次發生的並非龍捲風。陳貴川說,龍捲風是從強對流積雨雲中伸向地面的小範圍強烈旋風,風力可達12級以上,中心附近的風速可達100~200米/秒。昨天梁平、墊江的暴風雖然威力驚人,但速度只有31.2米/秒和30米/秒,按風力分級標準為11級,稱為暴風。

相關焦點

  • 專家解讀極端天氣為何頻發
    央視網消息:今年入夏以來,酷熱、山火、熱浪……各種極端天氣在全球頻繁出現。近日,全球多地出現罕見高溫,多地遭受高溫炙烤、甚至引發災情。地球似乎發燒了。在炎炎夏日躲避酷暑的最佳方式無異於直接把季節調回到冬天。
  • 國家海洋局氣候專家解析我國極端天氣成因及趨勢
    專家解析我國極端天氣成因及趨勢熱帶海洋對我國南方大氣的作用力偏高  未來有減弱趨勢 發生嚴重雨雪冰凍災害可能性不大       2007年底至2008年初,我國南方發生了大範圍的嚴重雨雪冰凍災害,給社會經濟和生活造成嚴重衝擊。
  • 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現 天氣君為何變成「暴脾氣」
    這是又一起由極端天氣引發的重大災害。  近年來,「天氣君」的脾氣似乎變得越來越暴躁,一言不合就「出大招」,一會兒在四川廣元的江面導演一出「風翻船」,一會兒又用罕見的大冰雹砸向山西陝西境內。從6月14日起,入汛以來最大範圍暴雨過程也粉墨登場,接連發生的強降雨給防汛工作帶來了巨大挑戰。為什麼極端天氣呈現頻發態勢?是否可以提前預測極端天氣的發生?面對暴脾氣的「天氣君」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 極端天氣事件頻現 氣候變化近在眼前
    極端天氣事件頻現 氣候變化近在眼前
  • 世界多地區現極端嚴寒天氣 各國科學家解讀不一
    第二看臺  最近,極端嚴寒天氣成為了世界性的共同話題。一張張照片令人觸目驚心:義大利威尼斯結冰的河流,瑞士日內瓦湖畔冰凍的汽車,日本滿天的飛雪....。.對於歐洲和世界其他地區出現的嚴冬,各國科學家從不同角度給出了說法。
  • 北半球多國遭極端天氣 惡劣天氣頻發是否有關聯?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6日電 (記者 張尼)近日,中國中東部地區出現入冬以來最強雨雪天氣過程,有地區日降水量甚至突破當地月極值。此輪「最強降雪」成因何在?與北半球多國遭遇的極端天氣有無關聯因素?就上述問題,中新網記者日前採訪了氣象部門專家。
  • 氣候變化致極端天氣 今年北半球春季會更早
    解讀過去這個冬天北半球多個地區出現極端天氣,氣象專家認為,與氣候變化不無關聯。專家進一步預測,今年北半球春季會比往年更早到來,一些地區可能出現春季洪水等自然災害。因暖而寒「關注全球問題科學家聯盟」1日舉行電視電話會商,總結北半球這個冬天出現的一系列「瘋狂天氣」。
  • 京津冀等地遭遇重汙染天氣 專家解讀三大成因
    京津冀等地遭遇重汙染天氣 專家解讀三大成因 原標題: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正經歷一次重汙染天氣過程,截至目前,「2+26」城市中除北京外,27個城市發布了重汙染天氣預警。
  • 中國成為新高溫頻發地 極端天氣逐漸「常態化」
    高溫「禍首」為誰  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研究員7月28日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大氣環流的暖性高壓系統長時間穩定維持是近期北半球極端高溫事件的主要成因。  中國成為新的高溫頻發地  有關氣象專家介紹,在全世界範圍,有些地區或國家比較容易受到熱浪的襲擊,像印度、巴基斯坦等熱帶、副熱帶地區就是典型的高溫熱浪災害頻發地區,每年都有數千人因熱浪襲擊致死。但近年來,我國以及歐洲、美國、日本等原本較涼爽的中高緯度地區,天氣也日趨炎熱,極端高溫事件增多,逐漸成為新的高溫頻發地區。
  • 臺灣迎「秋老虎」天氣 專家解讀臺東水龍捲成因
    臺灣迎「秋老虎」天氣 專家解讀臺東水龍捲成因 2018-09-17隨著豪雨及大雨特報解除,臺灣進入「秋老虎」天氣,臺北、新北面臨36度以上高溫。颱風「山竹」外圍環流造成臺灣東部外海發生水龍捲。臺灣《聯合報》/臺東觀光管理處供圖  吳德榮指出,「山竹」的外圍環流提供較強的低層垂直風切,造成氣流旋轉,但旋轉軸是水平的,再通過對流的上衝、下沉氣流將此旋轉軸扭轉成垂直的,水龍捲於是形成。
  • 極端天氣頻發危及全球糧食安全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電 (王慶凱)全球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一場事關人類糧食安全的危機正在逼近。今年以來,全球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糧產區,均受到極端天氣影響。傳統的小麥出口國澳大利亞因遭遇嚴重乾旱,時隔12年後首次計劃進口小麥;玉米出口大國美國因受陰雨天氣影響,播種創歷史同期最低水平;同受乾旱影響,水稻出口國菲律賓也出現大規模歉收。海洋漁業情況也不妙,受厄爾尼諾現象影響,今年日本周圍海域海水溫度升高,海苔產量達到46年來最低點。
  • 美國上半年極端天氣頻發,專家稱跟氣候變化不大
    對美國而言,2011年上半年可謂多災多難,各種極端天氣接踵而來。幾個月來,龍捲風破壞了東南部很多城鎮、機場,造成幾百人死亡;密西西比河洪水暴漲,西南部大面積乾旱;東部前幾日遭遇高溫天氣,多地逼近或超過歷史同期紀錄;亞利桑那的森林大火已蔓延到新墨西哥。而從今年6月開始,美國又進入了颶風季。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氣候預測中心的首席颶風預報員格裡?
  • 全球高溫極端天氣頻發,德國媒體:都怪川普!
    希臘、瑞典、加拿大等多地出現持續高溫少雨天氣,森林火災頻發。據《紐約時報》,大火持續到24日,已造成76人死亡,180餘人受傷,上千人被迫轉移。26日,德國布蘭登堡地區突發山林大火,90公頃森林受影響,有專家認為,此次火災很可能是因為森林中二戰遺留的武器彈藥因高溫天氣起火。。。
  • 中央氣象臺臺長詳解近期強降雨高溫等極端天氣
    新華網北京7月28日電 近期北半球酷暑、南半球嚴寒,歷史罕見的極端天氣近日不斷折騰著南北半球,民眾飽受煎熬。中國同樣面對著嚴峻的挑戰:南方部分城市強降雨以及防汛工作、11省區持續高溫。
  • 美媒:印度頻發極端雷暴天氣與氣候變化有密切關係
    【環球網綜合報導】印度此前爆發的沙塵暴和雷暴天氣導致一百多人喪命,而且這種極端天氣在5月8日左右又襲擊了印度德裡等城市。美國「石英」網5月8日刊文表示,印度這種極端天氣頻發,與氣候變化有著密切關係。近期的氣象預報表示,包括哈裡亞納邦、昌迪加爾、德裡、北方邦、比哈爾邦等在內的13個印度城邦可能會受到雷暴和風暴的襲擊。文章說,惡劣天氣發生的頻度如此之高,也提醒人類,人們經常討論的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的未來,已經成為現實。
  • 極端天氣頻現!美東海岸極寒天氣肆虐 澳大利亞卻遭熱浪襲擊突破47...
    美國東海岸陷入「封凍」,澳大利亞卻成了一個大烤爐——氣溫高達華氏攝氏度117度,是80年以來最熱天氣。2018年初,這是南北半球兩端迎來的首波極端天氣。美東海岸遭遇極寒天氣 氣溫驟降近億人受凍美國東北部本周氣溫驟降。
  • 印尼雅加達極端天氣現象頻發
    抗災署還提醒民眾,近期,雅加達及周邊地區還將有雷雨大風天氣,部分地區仍存在再次發生洪澇的風險。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印尼的雨季,也是洪澇災害的高發期。從去年底至今,雅加達日均降雨量多次突破150毫米,達到了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所認定的極端降雨的標準。
  • 極端天氣頻發,誰叫你住在波士頓呢?該怎麼應對?
    根據《波士頓環球報》3月11日報導,近期的幾場暴風雪都已經給民眾發出了氣候變化就在身邊的警告。在極端天氣下,一位住在昆西的婦女在洪水中緊緊抓住孩子的手,成千上萬人經歷了幾天斷電生活,通用電氣在波士頓城中心的總部也難免遭受水淹的命運。
  • 瞭望專訪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極端天氣頻發,我們...
    「精準預報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是氣象工作的難點。」餘勇說,當前,中國氣象局正積極編制「十四五」氣象發展規劃,未來將助力提高我國應對氣候變化適應能力建設,促進氣象事業在國家發展、人民福祉等方面形成更高的經濟、社會效益和影響。重點做好四方面防範工作《瞭望》:入汛以來,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頻發,呈現出怎樣的特點?
  • 羊城為何頻現彩虹?看看專家怎麼說
    為什麼近期廣州總能得到彩虹青睞,成了「七彩之城」?彩虹頻現究竟只是單純的大氣光學現象,還是與近年來廣州空氣品質的改善相關?記者對氣象、環境監測的專業人士進行了採訪。  彩虹頻現與近期雷陣雨天氣有關  一早起來,家住越秀區米市路的林女士走出陽臺,意外看到了美麗的彩虹。雖然只有短短一兩分鐘,但激動不已的林女士還是拿起手機拍下了多張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