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出嫁當天,詩人寫下一首贈詩,流傳千年,當父親的都該讀一讀

2020-12-16 解憂文史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亙古不變的生活規律,也是天經地義的人之常情,然而看似尋常無奇的背後,卻往往隱藏著為人父母的心酸與不舍。尤其對於父親而言,親手將上輩子的小情人送出嫁,內心該是千般不舍、萬般傷心。雖然古代有重男輕女的世俗思想,但這份對女兒的疼愛卻千古未變。

唐代著名詩人韋應物就曾經歷過嫁女之痛。韋應物與夫人元蘋共育有兩個女兒,由於元蘋因病早逝,而韋應物未再續弦,所以此後便與兩小女相依為命,父女感情頗為深厚。大女兒到了該成親的年紀,出嫁當天,在離別之際韋應物愁腸百結,寫下一首感人肺腑的詩,令人感慨萬千。

《送楊氏女》

永日方戚戚,出門復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爾輩況無恃,撫念益慈柔。

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

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

賴茲託令門,仁恤庶無尤。

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yóu)。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居閒始自遣,臨感忽難收。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因女兒嫁與楊家,所以韋應物冠以「楊氏女」的稱呼。這是一首極為溫情悱惻的詩,韋應物以自我感受起筆,表達了對女兒的留戀與不舍,同時又害怕到了夫家的女兒受欺負,所以情真語摯地反覆誡訓,千叮嚀萬囑咐,告訴她要好好勤儉持家、相夫教子。舐犢之情,躍然紙上。

「戚戚」是悲傷憂愁,「悠悠」形容遙遠,韋應物開篇就毫不掩飾自己的難過,直言整日都愁眉不展,因為女兒即將嫁去遙遠的地方。三、四兩句描繪了女兒遠行的畫面,將一、二句的悲傷情緒升華。「大江溯輕舟」,道路艱險,言外之意是說女兒再回來的話很不容易。

第三行到第五行可以看作一段,主要講述大女兒成長的不易,「無侍」,是指幼時無母。韋應物說:你倆兒從小就沒有母愛陪伴,所以我便加倍疼愛,但即便是這樣,妹妹也是全靠姐姐照顧,今天你們分別時竟泣不成聲。此情此景,我內心同樣愁不自已,可是女大當嫁,我也無法把你挽留。

「兩別泣不休」,可謂情真意切,韋應物借兩女兒之間的難分難捨,來隱喻自己的愛別離苦,只是他要繃住才好,否則會造成父女三人更大的悲傷。值得注意的是,韋應物將嫁女兒這件事稱之為「義」,「義往難復留」,有種不得已而為之的感覺。

第六行至第九行為一段,主要是韋應物對女兒的真切訓誡。「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韋應物擔心從小缺少母愛的大女兒,會不知道怎樣侍奉姑婆,可能會引起挑剔。「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韋應物用了四句提點女兒四種品德,分別是:安貧樂儉,孝敬長輩,遵守婦道,注重儀態舉止。

看起來,韋應物對女兒的要求比較高,但其實這嚴格背後滿滿包含的都是他的愛意,因為只有女兒成為一個優秀的家庭主婦,具備優良的品德,才能讓夫君認可、讓姑婆滿意,才不會受到委屈和傷害。

最後三行是最後一段,與詩歌的前兩句相呼應,韋應物再度表達了因與女兒分別而產生的悲苦心境。「居閒始自遣,臨感忽難收。」一個人的時候還能把離愁消遣分散掉,可真到了那個場面,還是控制不了自己啊。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這一句至性至誠,深情脈脈,令不少有女兒的讀者都難掩涕聲。韋應物送別返回,卻看到家中只剩下小女兒獨自一人,不禁悲從中來,再也控制不住,內心悲情噴薄而出,他只好抱著小女兒抽泣,哭得像個淚人。

這首詩非常有感染力,雖然已然歷經千年,但與今日嫁女的情形別無二致,同樣讓人感傷悲懷,同樣讓人感受到了那濃濃的骨肉親情。其父愛如山,其敦敦教誨,其情真意深,可為千秋典範也。

相關焦點

  • 白居易寫下一首詩,雖然不出名,卻很感人,值得我們一讀!
    與今人多種多樣的交友方式相比,古人就比較單一了,往往只是以詩交友。即把詩歌作為結識朋友的媒介,互相之間常常唱和,也就是所謂的「酬唱」。而當詩人有所表達、有所感受、有所思念時,也會常常贈詩給朋友,以明情言志,這也就是所謂的贈詩。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古典詩歌中的一大門類,酬贈詩。
  • 落魄才子寫首妙詩一詩成名,大詩人唱反調也寫一首,同樣流傳千年
    文壇有過不少有名的驚人一懟,細細數來也是頗有意思的。其中最出名的要數王安石的《疊題烏江亭》,詩中寫道:「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懟的正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在《題烏江亭》中的「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至今不少人還在為到底是王文公說得對,還是小杜有道理而爭論不休。
  • 韋應物在女兒出嫁時寫此詩,句句感人肺腑,令多少為人父者汗顏
    唐代就有這樣獨自撫養著兩位女兒的大詩人,他就是韋應物。在世人眼中,這是一個頗為清高的直男詩人,「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中他是最不怕落寞的翩翩君子,「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中他是最真摯的朋友。但除此以外,他還是一個早年喪妻,與兩個女兒相依為命的男子。這次要出嫁的是他的大女兒,面對自己的心頭肉,他寫下了這首詩。
  • 才女6歲寫下一首詩,被世人稱讚,父親卻將其逐出家門,送入道觀
    在中國古代社會,向來都有著「重男輕女」的現象,在當時,女性很難得到讀書和做官的機會,唐朝是封建社會時期的鼎盛王朝,那個時期也誕生了無數的才子與佳人,卻湧現出了很多著名的女詞人。李冶,唐朝著名的女詩人,雖然不像李白、杜甫、白居易那樣出名,但是她在女人裡面,算得上在當時最會寫詩的一位了。
  • 史上最好的一首女兒詩,寫盡女兒可愛情態,有女兒的一定要讀一讀
    俗話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現如今,許多爸爸愛女兒勝過愛兒子。其實,晉朝左思也是這樣一位「可愛的父親」。左思才華出眾,他有一首寫女兒的長詩,將女兒嬌憨可愛的情態寫得生動逼真,讀完這首詩,你會大聲驚呼:這不就我家的女兒嗎?
  • 南北朝時期很美的一首詩,短短的20個字,讀來卻是令人拍案叫絕
    南北朝時期的詩人,他們同樣是勇於創新,並且寫出了很多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另外對於後世也是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即使是李白和杜甫這些一流的詩人,那也是從中汲取養料,獲得了靈感,所以對於我們這些普通的讀者來說,對於南北朝時期的詩歌,也應當要去讀一讀,只要讀懂了,相信也是會有所獲。
  • 領悟穿越千年的詩詞之美:讀詩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讀人!
    在很多詩詞鑑賞的書籍當中,往往只是學術上的講評,比如一首詩的風格是沉鬱的還是明快的,是借物言志還是借景抒情,詩人到底是如何懷才不遇,又是如何超脫苦難得到心靈的解脫。誠然這種品讀詩詞的方法是正確的,但是其實並沒有靈魂,而是單純意義上的學術探討,而失去了靈魂的詩詞,一切都變得枯燥乏味,了無生機。是的,每一首詩詞都是古人心靈深處的吶喊,是一種可愛靈魂的演繹和迸發。
  • 王維和王勃各寫下首同名詩,一首空靈一首別具一格,都流傳了千年
    一位是站在山水詩之巔的摩詰居士,一位是傲視初唐的四傑之首,當二人寫下同名五絕《山中》時,又是怎樣的一場高手對決呢?讓我們來品一品這兩首詩。1.按時間先後,先來讀一讀王勃之作:《山中》唐.王勃長江悲已滯,萬裡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寫這首詩時,王勃22歲。此時的他因寫了篇《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自長安一路入蜀,登上高山寫下此作。
  • 蘇軾最神奇的一首詩,不管是正著讀還是倒著讀,都是千古絕唱
    現在很多人都覺得古言文學術極其複雜,但是古人卻能完美的領會其要點,利用那些文字作出不朽佳作。或用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或用來歌頌美好風景。李白杜甫等人留下的詩句大多已成了經典,被無數的後人學習吟誦,而蘇軾也是這些偉大詩人中的一員,很多人喜歡他的品性,喜歡他的才氣,喜歡他的詩。若是問小編最欣賞他的哪一首詩,小編會很肯定的說是最神奇的這首詩,不管倒著讀還是正著讀,都別有一番滋味。這首詩就是《題金山寺》。
  • 王昌齡很霸氣的一首詩,通篇描寫得氣勢磅礴,讀來令人熱血沸騰!
    《全唐詩》裡大部分的作品其實都值得大家一讀,有些經典的作品,它不僅文學性,思想性那都是一流,這也就是為什麼這些作品雖然距離我們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可是依舊能夠打動我們,能夠引起我們情感上的共鳴,這也正是文學最具魅力的一個地方。
  • 白居易想邀請朋友來家喝酒,寫下一首生動有趣的詩,越讀越有味道
    作為一位偉大的詩人,白居易也是天才,還在很年輕的時候便是寫下深入人心的《賦得古原送別》,相信對於大部分的中國人來說,只要一提起這首詩,可謂是耳熟能詳,要知道詩人在創作這首詩時,只不過是一個17歲的少年。大概現在的17歲少年可能連碗都不會洗,可是我們的白大詩人,卻是能夠寫出如此優美,並且有富有哲理的名作。
  • 我們也許都該讀一下海子的詩
    讀初中那會,自己的小炒本上總會記錄著幾首詩其中有一首直到現在我還能清晰地記得那首詩的位置是的我是因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首詩喜歡上海子的後來還特意去買了一本海子的詩那時候每天早上的早讀時間我總是會留一部分時間把這本海子的詩拿出來讀那也是我每天最快樂的時光因為讀海子的詩會讓人感受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 宋朝有一首古詩,男子必須順著讀,而女子卻只能倒著讀,聽著熟悉
    提到宋朝,人們記住的都是宋詞,詞也是一種音樂文體,所配合的音樂是燕樂也叫宴樂,這是北周至隋朝年間流行的一種西域胡樂,經過千年傳承,這種胡樂融入了民間裡巷,因此形成了詞。宋人王灼在《碧雞漫志》卷一說: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
  • 蘇軾結婚當天,寫下一首洞房詩,不料卻名傳千古,讀完讓人臉紅
    從夢中驚醒之後,他仍然難掩悲傷,揮筆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年的悼亡詩。蘇東坡年少成名,20歲便考中進士,蘇軾的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並且還擅長書法和繪畫,堪稱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有人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個蘇軾。
  • 韋莊寫給女兒的一首詩,滿滿的都是父愛,通篇寫得很是感人!
    韋莊年輕的時候也是一位風流才子,可是到了後來,由於經歷了各種變故,他對於人生也有了全新的認識,從而他開始發奮圖強,最終成為了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詞人和詩人,他的很多作品,也都描寫的很是深刻;他的這首《與小女》,通篇都是描寫了剛剛出生的女兒,把小孩的神態描繪的活靈活現,讀來更是令人讚嘆不已,讓我們感受到了一首很不一樣的作品。
  • 李賀只活了27歲,寫下一首詩,神秘而空靈,卻被傳頌了千年
    並且他才思聰穎,七歲能詩。 父親不知道這樣奇特的相貌到底對李賀而言是好還是不好。出於父親對兒子的愛,給兒子起名李賀字長吉,希望他能夠一世平安、萬事大吉,願望總是好的,而現實終是殘酷的。長吉這一生卻不長吉。他身為皇親國戚,仕途為何如此坎坷?
  • 27歲杜牧愛上13歲少女,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
    27歲杜牧愛上13歲少女,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27杜牧曾經在揚州有過一段風流歲月,認識了一位13歲的妙齡少女,兩個人一見鍾情,可是杜牧是浪子,天涯漂泊,在揚州生活了一段時間後要離開。離別時依依不捨,寫下一首情詩,千古流傳: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 李白寫了一首非常霸氣的詩,開篇便驚豔了世人,讀了令人熱血沸騰
    李白,唐代最為傑出的詩人之一,一生寫過了很多的詩歌,他的大部分詩歌都流傳了下來,成為了中華文明最為重要的一部分。由於李白在詩歌方面,傑出的成就,於是後人便稱他為「詩仙」。作為浪漫主義的代表詩人,他的詩或抒情,或充滿哲理。
  • 贈送李白,詩人唯一流傳下來的一首詩,深情厚誼的背後滿是惋嘆
    歷史就像一處大戲,眾生都是參與者,也是匆匆過客。寂寞旅途,尋伴侶,花前月下;覓朋友,嘯傲山林。百丈紅塵,多少故事;千仞江山,紛紜糾纏;萬裡江湖,諸般傳奇。且煮清茶一盞,輕撫胸懷;還溫濁酒一杯,馳騁過往。
  • 宋代最詭異的一首奇詩,男人必須順著讀,女人一定要倒讀!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的文人墨客,這些優秀詩人的詩歌流傳千年,現在仍然贏得很多人的喜愛。不過,今天我們要來說到的是宋朝的一個小詩人,他在歷史上雖然默默無聞,可但凡說起來有這麼一首詩,人們都會驚嘆於此人的才華,而這首千古第一奇詩,男人一定要順著讀,而女人則要倒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