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創業開米線店,一天賣出上千斤米線

2020-12-15 創業家

50歲的李光全,原來是渝北區王家鎮的農民。自己說自己沒多少文化的他,16歲起就當家了,稚嫩的肩膀便勇敢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擔。之後,20歲結婚,22歲生下了女兒,年輕的李光全似乎要比別人家的孩子懂事得多。

女兒出世後,為了改善家裡的經濟困境,李光全攜妻帶女,進城來到了渝北區龍溪鎮,開始以擺地攤為生。後來,他還進工廠當過搬運工人,還賣過兩年的農藥。

1992年,李光全開始擺攤賣起了米線。當時就憑自己手頭的90元錢,李光全在龍溪鎮街邊支起了一張桌子,和妻子一起,開張賣米線。

他親自掌勺,烹飪方面他是能手,妻子幫忙打下手。從那時起,李光全便開始系統地研究起了米線,一直到現在,雖然他已經推出了幾十個米線品種,可是他一直沒有停下對米線的研究。由於李光全的米線味道好,分量足。來吃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回頭客也漸漸多起來。

不過,這樣的小生意除了養家餬口外,是不能掙到什麼大錢的。當李光全的攤攤米線做到一定的名氣後,他想著開一個店面,把米線做大一點。

1995年,李光全在龍溪鎮金龍路租了一個20來平方的當街門面,給自己的店取了一個通俗易懂的名字「李米線」。

自從李米線的招牌打出來後,李光全的名字漸漸被「李米線」所代替,現在,人們一見他便直呼「李米線」了。李米線非常精於廚藝,刀工也十分了得。他現在可以在短短的20來分鐘之內片十幾斤豬肝,懂行的人都知道,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多年來,李米線結合米線自身的口味特點,融入自己的廚藝,開發出了六十多種米線品種,凡是到李米線吃過米線的人,都會被李米線特有的口味所吸引,所以,由於李米線店堂不大,食客多的時候大量的顧客都得排隊等候,可是,儘管這樣,人們還是願意等。李米線讓食客們流連忘返,讚不絕口。

有一次,一個學生到李米線吃了一碗番茄米線,遂被其美味迷住。後來這個學生寫了一篇介紹李米線番茄米線的文章投到了重慶某報社,文章一出來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那之後的幾天,李米線的番茄系列米線真是賣瘋了,一天下來,光番茄都要賣出60多斤!

所以,人們凡是知道李米線的,都會不顧路程多遠,趕來吃上一碗。隨著李米線的分店陸續落戶重慶各地,生意好的時候,李米線僅米線一天都要賣出1000多斤。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相關焦點

  • 開了三十年依舊是「人從眾」的米線店,到底有多特別?
    這家開在老城區裡的老店,從門頭看起來就有些年頭了。門口掛著小黑板,是手寫的菜單。
  • 大鼓米線 給你一碗熱烈的米線
    大鼓米線,雖然還未吃過,卻早已經如雷貫耳,這間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的米線店,似乎是有什麼神奇的魔力,讓人們口口傳頌。還未走進大鼓米線,先看到一排紅紅火火的大鼓排列在店門口。正因為這習俗,加上食肆老闆為人忠厚,所烹之米線精工細作,貨真價實,店內生意一天好似一天,這種米線店便流傳了下來。這便是今日「大鼓米線」的由來。店長介紹,大鼓米線堅持選用原產地上等精米,米線始終保持「湯沸乃不糊,百煮仍有骨,入口自分明」。米線制湯考究,主要以湯、肉片、米線再加佐料做成。湯用老母鵝、肥雞、豬筒子骨等熬製,以清澈透亮為佳。當日店長推薦了招牌大鼓番茄肥牛米線。
  • 開一家米線店,怎麼做好服務?
    對於大部分想要創業的人來說,其實開一家米線店是非常可以的,需要的資金不多,開店的門檻也是比較低的,如果開一家米線店,只需要用心經營,相信你就能夠賺錢了。不過開一家米線店,如果你想生意興隆,那麼就要做好服務,服務做好了,你才能有客人。
  • 一道米線做出了名堂,西安這家米線,老闆店門口總是有等座的人
    一道米線做出了名堂,西安這家米線,老闆店門口總是有等座的人!米線在很多人心目中,可是一道特別有意思的食材,因為它是不少人夜市的首選,來上一份麻辣米線,再搭配上一份小籠包子,對於很多上夜班的人或者晚上出去玩的人來說,最愜意不過了。
  • 雲南過橋米線,真的是媽媽米線的味道,超級好吃!
    據說雲南過橋米線還是一個有故事的小吃,據說是因為當時男的在外邊地裡幹活,妻子怕丈夫在外邊吃不上飯餓著,然後就每天在家裡做一鍋雲南過橋米線給丈夫端過去吃,哦對了那時候好像還不叫雲南過橋米線,就是因為這個故事,因為有一條橋斷了,然後妻子歷經風險給丈夫把米線給送過去,丈夫飽餐一頓非常開心,然後就有了現在的雲南過橋米線。
  • 蒙自過橋米線--一碗流傳百年米線的秘密
    現在的過橋米線元素豐富,比臉還大的海碗加上幾十個裝滿配菜的小碟子,時蔬、素菜、牛羊肉、兔肉、海鮮等。在蒙自吃上一個月,都能吃上工藝、滋味不一樣的米線,那麼,傳統的過橋米線是什麼樣的呢?製作米線的稻米生產於當地的草壩鎮。
  • 農村老闆90元起家賣米線,如今一年收入300萬,創業經驗分享給你
    甚至還有一些「達官顯貴」,特意開車過來,就為吃一碗米線。【1】農村老闆的米線創業路,90元起家,篳路藍縷盡顯心酸李米線的老闆,名字叫做李光全,今年50多歲,原來是渝北王家鎮的農民。因為沒什麼文化,16歲就開始當家,扛著大家子人往前走。
  • 戒毒人員開米線店創業,他的故事拍成了微電影
    ▲戒毒康復人員就業創業幫扶暨職業技能培訓結業典禮現場開米線店創業戒毒人員現身說法據介紹,孫某軍是秀山人,1995年開始經營BB機生意,經濟寬裕對烹飪有著濃厚興趣的孫某軍一直以來有著一個創業夢,參加烹飪培訓,學會謀生技能,正好可以為出所創業打下基礎。他勤奮踏實、虛心求教,最終考取了人社局頒發的中式烹調師五級資格證書,以優秀學員的優異成績順利結業。
  • 雲南過橋米線
    第一次吃過橋米線那是在2005年,當時從字面上理解,難道吃米線還要「過橋」?朋友解釋過但解釋得不很清楚。「橋香園」是我吃到的第一家過橋米線店,坐落在昆明最繁華鬧市區的這家店,從第一次進去吃,直至以後多次進去吃,每次都是人滿為患。即使是過年初一,裡面也是座無虛席。
  • ...老品牌今又生輝|過橋米線|米線|蒙自市|萬裡|雲南|蒙自過橋米線
    近年來,蒙自市聚焦雲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決策部署,堅持守正創新,搶抓傳統優勢產業提質增效的契機,著力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充分挖掘過橋米線的產業功能、經濟功能、文化功能和社會功能,積極適應市場需求,讓老味道香飄萬裡、老品牌今又生輝。百年米線餘味悠長位於米線小鎮的「楊福友老飯莊」古色古香,下午到店的客人不多,老闆娘蔣曼莉有了難得的閒暇時間。
  • 王麗珠與蒙自過橋米線
    從此,雲南蒙自王記菊花過橋米線正宗好吃,以一傳十,十傳百的速度,很快在首都北京傳揚開去。如今,北京有人到雲南,特別是到蒙自,都打聽要品嘗王麗珠的王記菊花過橋米線。田華、王曉棠等眾多明星大腕聚集蒙自,尤其是臺灣著名演員王思懿在王麗珠的華光酒樓吃了王記菊花過橋米線後,讚不絕口。在一本16開的筆記本上,欣然寫下這樣的話:好吃的菊花米線,吃了還想再吃。採訪王麗珠時,我認真欣賞了王思懿寫的話,字寫得瀟灑大氣,龍飛鳳舞,很有看頭和嚼頭。
  • 這家蒙自過橋米線店又添全國「非遺文化」榮譽
    雲南過橋米線保護與傳承的代表企業之一——蒙自王記菊花過橋米線有限責任公司榮獲組委會授予的「全國飲食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示範單位」,這是在此次大會上雲南獲此榮譽的唯一一家餐飲企業。
  • 張一碗米線品牌創始人張洪利:不忘初心求上品
    現場,張一碗米線品牌創始人張洪利的主題宣講讓不少投資者潸然淚下,這位畢業五年創業五年的年輕人給眾位投資者上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創業引導課。那麼張洪利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呢?他的創業故事又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一同走近他,了解他。  近年來,餐飲業發展迅猛,投資者紛紛涉足,更有不少創業者將眼光放到了大眾餐飲上來,張洪利便是其中的一個代表。
  • 垂涎三尺——蒙自過橋米線
    今天帶大家了解過橋米線。過橋米線大家應該都聽說過,甚至都吃過。但今天身為蒙自人的我帶你了解什麼是真正的地道的本土過橋米線。首先,和大家說說過橋米線是怎麼來的。相傳以前有個秀才在林外埋頭苦讀,他的妻子明天早上給他送米線。
  • 開米線店真實利潤多少?酸辣煮義告訴你
    創業者在投資加盟餐飲行業的熱情是最高的,各類食品不斷湧現在人們面前,受到不少人的喜愛和追捧,米線是目前市場上非常熱門的項目,它的高利潤也吸引了很多企業家的投資關注。投資其中的創業人不少,而且目前的利潤也非常可期,準備好投資的資金。那麼,開米線店真實利潤多少?
  • 90後女孩辭掉穩定工作開起了米線店,她為什麼要這樣?
    位於濟陽縣城區商業街附近,只有20多平方米的米線店是由「90後」濟南女孩王婷辭掉實驗室的穩定工作,從濟南來到濟陽開的。米線店承載著她的夢想,王婷的理由只有一個「喜歡做飯,也想做給別人吃。」一開始,王婷辭掉穩定工作,自己創業的想法遭到家人的極力反對。
  • 不要以為雲南只有過橋米線,這些米線的打開方式將讓你大開眼界!
    在蒙自,米線過的不是橋,是一場生活。過橋米線的高湯,首先得用龍骨、筒子骨、瘦肉和老雞等精心熬製數小時而成,以保證湯頭的鮮美。再配上如菊花、豆芽、鵪鶉蛋、銀耳、脊肉、脆哨、火腿、腰片、肝片、魚片、香菜、韭菜等,葷素配合適宜。
  • 開家過橋米線店怎麼樣?學習米線的做法
    所有也有不少開始餐飲創業,可是餐飲行業真的那麼容易嗎?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米線這項美食!過橋米線是一種來自雲南的,美食小吃。 放置2分鐘後,再放入沸水燙過的米線,撒上香蔥即可正宗的過橋米線鮮香濃鬱,口味清香,別具風味、滋味鮮甜清香、鹹淡相宜,米線的味道勁道、爽滑有嚼勁,成為全國各地學員追隨的火爆項目!
  • 冬天裡一口米線一口湯,實在是太舒服了!萬達節日逛街備選店
    再一看,「豬肚雞瓦罐撈米線」、「豆花肉末米線」、「銅鍋肉醬米線」、「狀元金湯肥牛過橋米線」……還真是丹東米線店少見的品類選上三種比較有特點的嘗試
  • 西安,這碗「雞湯米線」,一份6元,出攤就排隊,一天賣出300碗
    西安除了好吃的泡饃還有好吃的雞湯米線,這家居民樓裡面的小店,吸引了好多人專門開車來吃,西安,這碗「雞湯米線」,一份6元,出攤就排隊,一天賣出300碗。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小店,沒想到排隊的人這麼多種,點一份最招牌的雞湯米線嘗一嘗吧~口味是麻辣的,一上桌就被滿碗的紅油嚇到了,聞起來是真的香。味道很香,辣椒的麻辣鮮香表現得恰到好處,不能吃辣的朋友們建議點清湯,這個辣椒是真的很辣,回味還是辣的那種,舌尖都麻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