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羅湖口岸訪港人流急增

2020-12-12 人民網

人民網香港2月2日電 香港特區入境處今日表示,2月1日早晨9時至中午12時的繁忙時段,羅湖口岸深圳往香港的入境旅客量較前一周增加約24%,共有超過2萬名旅客入境,每小時超過6700人次。

入境處表示,已抽調人手增援,並於高峰期開設64個櫃檯及49條自助通道應對。同時在香港入境禁區範圍內實施分流,分開處理香港居民及入境旅客。

據了解,由於有大量內地旅客來港辦年貨,令上水港鐵站一帶人山人海,街道十分擁擠。而在沙田、屯門、元朗、旺角及銅鑼灣等購物區,針對內地旅客的零售店內人流如織,部分商店被迫實施人流管制。(陳瑤、郭曉桐)

相關焦點

  • 內地客赴香港辦年貨迫爆羅湖口岸 部分店人流管制
    原標題:內地客赴香港辦年貨迫爆羅湖口岸 部分店人流管制 圖自明報   中新網2月2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年關臨近,每日有數以萬計內地客湧到香港辦年貨,昨日羅湖口岸深圳往香港關口出現萬人迫爆情況,有港人稱要排隊逾1小時才能過境,耗時較平日超出逾倍
  • 內地訪港旅客激增 沙頭角口岸出境人數升逾七成
    今年首10個月,內地旅客出入境人次達3,803萬,當中3,072萬是經陸路進出香港,當中羅湖管制站仍是最繁忙的陸路口岸,出入境人次高達1,268萬。而今年國慶假期(即10月1日至7日)期間,內地出入境旅客為134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24.1%,其中109萬人次經陸路過關。
  • 深圳羅湖口岸往香港第一站——上水
    深圳的繁榮,來深者心有體會,社會主義好呀!由深圳羅湖口岸的訪港旅客前往香港乘坐港鐵的第一站上水站,相信大多數訪港旅客再熟悉不過了。它的奇蹟好像神話般的商業氣氛逆襲油尖旺區,是香港較為特殊的鄉下郊區。來過上水的訪港旅客,肯定了香港就是不一樣!鄉下區域都有那樣的人氣實在不簡單!
  • 深圳各口岸通關指南九大補帖:第一貼羅湖口岸
  • 深圳羅湖口岸見證國慶「回鄉故事」
    新華社深圳10月2日電(記者李曉玲)在香港從事廣告設計工作的楊達鋒1日一大早就帶著老婆孩子來到羅湖口岸,他們一家人從自助通道刷回鄉卡,十多秒就通關進入深圳。「今天國慶節休息,我們一家人準備去深圳東門市場買買東西吃點美食,我們經常過來的,深圳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他說。羅湖口岸與香港新界一河之隔。1950年,在雜草叢生的深圳河岸邊,十幾名邊檢戰士用木板搭起了一間簡陋的房子,將「廣東省公安廳邊防局深圳檢查站」的牌子掛在了門框上。從那時起,羅湖口岸就成了新中國的「南大門」。
  • 深圳羅湖口岸:昔日唯一「南大門」 蝶變口岸經濟帶
    深圳羅湖口岸:昔日唯一「南大門」 蝶變口岸經濟帶羊城晚報  作者:林園 宋毅  2018-08-13   深圳羅湖口岸被譽為連接香港與內地的「第一口岸」,半個多世紀來見證對外開放擴大
  • 深圳火車站與羅湖口岸擬升級徵集設計方案
    金羊網訊 記者林園報導:作為深圳市最大的人流集散地和重要的區域性交通樞紐,深圳火車站與羅湖口岸片區記錄著深圳的發展與繁榮。該片區即將迎來蝶變。記者30日從深圳市羅湖區獲悉,目前該片區啟動城市設計國際諮詢。入選的設計團隊可獲得100萬元的設計經費,而最終被評為一等獎的作品還將獲得300萬元獎金。
  • 深圳羅湖口岸 恢復通關
    羅湖口岸昨晨恢復正常通關,大批內地和香港旅客從羅湖口岸出入境。深圳特區報記者 丁慶林 通訊員 尹蕭 攝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吳德群)昨日早晨6時30分,羅湖口岸按時恢復正常通關,全天客流平穩,通關有序,海關、邊檢、檢驗檢疫等聯檢部門設施正常運作。  深圳市口岸辦負責人說,16日19時40分,羅湖口岸聯檢大樓西側B配電豎井發生火警,20時30分明火撲滅,至21時30分火情完全控制,現場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 香港東鐵服務受阻 深圳羅湖福田口岸人員滯留
    原標題:羅湖福田口岸人員滯留  1月15日中午,香港東鐵線服務受阻,導致部分出境旅客一度滯留深圳羅湖、福田口岸,東鐵線沿線月臺也擠滿候車人潮。  據港鐵(深圳)當天下午13時08分發布的信息稱,香港東鐵線列車服務受阻,紅磡-沙田站啟用接駁巴士服務,沙田-羅湖站維持8分鐘行車間隔,沙田-落馬洲維持20分鐘行車間隔。請前往香港的乘客安排好行程,選擇合理的出行路徑。但港鐵方面未就受阻原因作出說明。  雖事發突然,行車間隔延長了許多,所幸在工作日非尖峰時間段,並未給乘客造成嚴重的影響。
  • 深圳羅湖口岸無縫對接深圳地鐵
    2005-02-08 12:23:48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李南玲   全國最大的旅檢陸路口岸
  • 深圳火車站與羅湖口岸片區將啟動更新
    4月26日,「深圳火車站與羅湖口岸片區城市設計國際諮詢設計成果整合工作坊暨總顧問聘任儀式」在羅湖區商務中心召開,會上,深圳市人民政府原副秘書長、市軌道交通建設指揮部原副總指揮趙鵬林先生被正式任命為「深圳火車站與羅湖口岸片區更新統籌規劃」總顧問。另外,各合作單位還與入圍該城市規劃項目的6家設計機構圍繞「樞紐」、「深港關係」、「城區復興」三個議題展開熱烈探討。
  • 香港羅湖、落馬洲口岸往來人流減少 旅客稱高鐵暫停有助防疫
    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 (抗擊新型肺炎)香港羅湖、落馬洲口岸往來人流減少 旅客稱高鐵暫停有助防疫中新社香港1月30日電 (記者 阮曉)香港西九龍站等部分口岸30日凌晨起暫停服務,仍維持運作的羅湖、落馬洲口岸人流往來已見減少。
  • 羅湖口岸昨與深圳地鐵對接
    【本報訊】(記者吳德群通訊員尹蕭)昨日早晨6時30分,羅湖口岸一開閘,大批入境港澳居民首次從聯檢樓B層通道直接進入深圳地鐵羅湖站的A出入口,隨後便轉乘地鐵或其他交通工具,各自奔向目的地。這意味著羅湖口岸與深圳地鐵實現真正的無縫對接,大大方便了入境港澳旅客。
  • 【過境】「一周一行」首周末 「尾班車」人潮逼爆口岸
    圖:一周一行實施的首個周末,深圳口岸昨晨出現人潮,圖為當局宣布取消一籤多行當日深圳口岸的繁忙情況/資料圖片
  • 深圳羅湖口岸年出入境旅客數約8200多萬人次
    密集的人流並未使通關等候區排起長龍。只需幾秒,人們通過簡單的刷卡、按指模、核對面部信息,就可自助通關。口岸的海關、邊檢工作人員也有條不紊地履行著各自查驗職責。這裡是全世界最繁忙的陸路口岸之一,也是昔日中國唯一通往海外的「南大門」。
  • 羅湖第一口岸:從1到14看特區口岸開放史
    一個口岸的特區見證1978年,中國啟動改革開放深圳成為連接內地與香港乃至世界各國和地區的「門戶」與香港新界僅一河之隔的羅湖口岸,成為連接香港與內地的「第一口岸」和全世界最繁忙的陸路口岸之一,每年經由深圳經貿往來、旅遊觀光、文化交流、回鄉探親的人數與改革開放相伴相生
  • 《深圳記憶》| 深圳「國門」變遷:深圳口岸
    深圳口岸·變遷改革開放前深圳只是一個邊陲小城當時只有一個口岸——羅湖口岸1950年12月,邊檢站在羅湖橋附近開闢了檢查場地,用木頭和瀝青紙搭建了查驗棚。,開始動工建造的羅湖口岸聯檢大樓。1985年6月,深圳羅湖聯檢大樓,建築面積70623平方米,高12層,成為全國規模最大、接待出入境人員最多的旅檢口岸。
  • 深圳羅湖口岸不通關,周邊地區冷冷清清,實體商家:我們最倒黴
    深圳羅湖口岸,是深圳人流量最大的陸路口岸,高峰期時,每天出入境人數達到80萬人次,帶動附近一片商業繁榮,它也是深圳第一條地鐵線的終點站,交通特別方便,一時之間,羅湖口岸旁邊的商業城聚集了很多商家。人們想要在哪附近開店,以前可以說是一鋪難求,但是今年卻不同了,由於疫情的原因,羅湖口岸無法正常通關,羅湖商業城人流冷冷清清,除了地鐵一號線終點站在哪裡,它已經不在具備任何優勢,徘徊在倒閉的邊緣!
  • 廣東深圳口岸停車及通關詳細攻略——羅湖篇
    那麼隨著通關的人流量急劇上升,開車前往各個口岸的會面臨停車難,停車貴的無奈現象,而非本地居民,外地遊客也不是了解深圳目前到底有幾個通關口岸?鑑於此個熱點需求,我們將按照深圳幾個主要通關口岸,逐一介紹停車攻略及口岸通關詳細攻略,給網友們作為參考。
  • 清明節前深圳羅湖口岸3天逾18萬人次順暢入境
    清明節前深圳羅湖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