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擔心死後被誅九族,於是下達1命令,讓其子孫存活至今

2020-12-19 騰訊網

吳三桂擔心死後被誅九族,於是下達1命令,讓其子孫存活至今

吳三桂的出身非常的顯赫,父親是錦州的總兵吳襄,而他也是祖大壽的外甥。讓大明和大清都非常頭疼的李自成就敗在吳三桂的手中,所以吳三桂因此被封為平西王。而南明永曆帝也死在吳三桂的手中,大明徹底失去了復存的希望,而吳三桂就是大明滅亡的最大兇手。清朝為了籠絡吳三桂,所以給他封為藩王。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自稱周王、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發布檄文,史稱"三藩之亂"。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陽病逝。追諡為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孫吳世璠支撐了三年之後被清軍攻破昆明,三藩之亂遂告結束。

1687年吳三桂死于衡州,享年六十七歲。他死後,同時消失的還有吳家的子孫後代,據說當年清軍連吳家的嬰兒都沒有放過,一律打死。但是當時吳家的人有一個人消失了,就是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她一直下落不明,有人說她在雲南自殺了,但是沒有找到證據。

一直到了現代,他們的存在才逐漸被世人所知。專家曾組織人員到馬家寨考察,聽取村民陳述,考察吳家後裔墓和陳圓圓墓,最終確認這一族就是吳三桂後代,族中老者還記得家族曾保有黃傘、御賜簿等物。為逃避清朝追殺,這一脈的族譜都是口頭相傳,上世紀六十年代時已經傳了到第十代,族長叫吳永鵬。

相關焦點

  • 吳三桂起兵反清,臨死前怕兵敗後被誅九族,於是下達了一條遺命!
    吳三桂起兵反清,臨死前怕兵敗後被誅九族,於是下達了一條遺命! 說到明末清初的歷史,有一個必然會提到的人物,就是吳三桂。這個人在加速明朝滅亡,清朝入關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後世對他的評價又有很大的爭議性,有人說他是在歷史上算是榜上有名的大漢奸,也有人說他是一個能屈能伸的大英雄。
  • 康熙平息吳三桂之亂,誅滅其九族,三百年後貴州一邊寨有驚人發現
    公元1673年,康熙帝玄燁為了消除「隱患」,下達了撤藩令,具體來說就是將平西王吳三桂、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三大藩王撤除,並剝奪他們的權力,統一歸朝廷管理。消息傳出,平西王吳三桂第一個坐不住了,他決定先下手為強,起兵反叛。
  • 古代誅九族如此殘忍,被列入九族名單的人,為什麼不提前逃跑
    古代被誅滅九族的人,都是一些朝廷重臣和地方豪強,這些人都有穩固的家業,親屬朋友大多都在朝廷做官,很容易被官府捕獲。而且朝廷在誅滅大臣的九族之前,都會先把跟大臣有關係的人抓起來,等到判決誅滅九族的時候,大臣的家屬都已經被關押在監獄中,根本來不及逃脫。
  • 電視劇中的皇帝動不動就誅人九族,但正史上僅有兩人被誅九族而已
    在看到有皇帝、君王的影視劇時,只要有人惹怒到統治者,君王便會向侍衛下達這樣一道命令:「把此人拖出去誅他九族!」被誅九族者聽到這話,往往是面如死灰,仿佛被打入十八層地獄永不翻身一般絕望,乖乖的等著被拖出去執行殘酷的刑法。而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被誅九族的到底有多少人呢?
  • 誅九族的九族包括哪些人
    所謂「十族」,就是除了九族之外,又加上了「門生」這一沒有血緣關係的族群。但是同行的杜慎卿說,「夷十族」之說很不恰當,歷史上漢朝法律最重,也不過是「夷三族」,即父黨、母黨、妻黨。而方孝孺家被誅殺的,不過高、曾、祖、考、子、孫、曾、玄,等,只是一族,母黨、妻黨還不曾及,哪裡誅得到門生頭上?    聽他這意思,好像有點惋惜朱棣下手太輕,不夠狠。士人心思之凌亂可見一斑。
  • 「誅九族」是古代最殘酷的刑罰,那誅九族會殺多少人
    歷史上為什麼會出現,「誅九族」這樣的慘絕人寰的刑罰?誅滅九族是最殘酷的刑罰,關於「族刑」的最早記錄是在夏朝,夏啟和商湯在出徵之前警告將士,如果有人在戰場上違抗軍令,就會將犯罪者連同其子一起處死,這就是族刑在歷史上最早的記載。
  • 誅九族聽起來很嚇人,在正史中被記載誅九族的,到底有多少
    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不過這個解釋只是傳承方面的,畢竟不可能存在,一個人的高祖與玄孫同時在世的情況,更別說在古代人均壽命很低的情況下了。所以關於「誅九族」又有另一種說法。這些合起來並稱為「九族」。看起來,誅九族的確牽扯到很多親人,那麼在正史中被記載誅九族的,到底有多少人呢?其實會讓你大跌眼鏡,因為實際上僅有兩例而已。第一例是隋朝的楊玄感,他起兵叛亂,《隋書》記載他被「誅九族」。
  • 歷史上「誅九族」誅的都是哪九族?史上承受誅九族酷刑的都有誰?
    經常看古裝劇的,肯定對這麼一個場景不陌生:每當有人造反失敗,被皇帝擒拿,皇帝有時候就會憤怒地下旨抄其家,滅其九族,然後畫面一轉,數百位穿著囚衣,被腳鐐拷著的人,就被士兵押著前往法場斬首示眾。據史籍記載,族誅早在夏商奴隸社會時就已經出現,《左傳哀公十一年》引《尚書盤庚》云:「其有顛越不共,是劓珍無遺育,無俾遺種於茲邑」,意思是對於專幹壞事、不恭於命的叛臣,就要殺得他斷子絕孫,這也是歷史上有關株連子孫最早的記載。商末時期,族誅的對象由子孫發展到「一人有罪,刑及父母弟妻子」,此時父母、兄弟和妻子亦也納入到族誅的範圍內。
  • 古代被誅九族的家族,家人為什麼不逃跑,而是束手就擒
    古代刑法很多有,各種折磨人的方式,有時犯人罪過過深,甚至還會連累家族其他成員,誅九族就是如此,一人犯罪,全家被斬,從上到下老老少少一口不留,說來也是相當無情,這樣嚴厲的懲罰足以讓一個家族消失覆滅,但是為何誅九族的命令下達之後,家人都不敢逃跑呢?
  • 古代皇帝整天叫著誅九族,真被誅九族的其實只有兩人
    在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場景:當大臣幹下不法之事,或者惹皇帝生氣時,皇帝就會怒吼道:「給朕拉出去誅九族!」然後大臣便會面如死灰,等著被侍衛拖出去。那歷史上真正被誅九族的人有多少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僅有兩例而已。是誰這麼倒黴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 電視劇中常提到的「誅九族」,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呢?
    電視劇中常提到的「誅九族」,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呢?文|明明讀歷史「上查三代,下查己身。」中國有著淵源悠久的株連歷史,古時候剛開始是株連三族,到後來慢慢的演變成了株連九族,株連十族,並且將其學生也當成其中一族遭受株連。在古裝影視劇中相信大家對「誅九族」「滅九族」這種字眼不陌生吧,但大家知道歷史上「誅九族」中的九族到底是哪九族嗎?又為何會有「誅十族」的故事呢?下面聽小編細細道來。
  • 皇帝常說誅九族,那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有多少?其實只有2人
    影視劇中,我們經常見到這樣一幕,就是大臣犯罪後,皇帝龍顏大怒,讓人推出去將其誅九族。但實際上,在我們的歷史長河中,真正被誅九族的人很少,有歷史記錄的被誅九族的人,只有兩人。誅九族是古代的一項重罪,雖然古代有凌遲、車裂、腰斬等眾多酷刑,但這些刑罰主要針對犯罪者本人的,而誅九族,除了犯罪者本人外,還會牽扯到犯罪者的親屬,它的血腥程度超過了車裂、凌遲等酷刑,這是一種非常殘忍的刑罰。古代皇帝對誅九族的刑罰使用也是慎之又慎,除了謀反、謀逆等重罪外,很少會對大臣施行誅九族的重罪,所以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非常少。
  • 古代「誅九族」是指哪九族?要殺多少人?真實人數超出你的想像
    要說到古代刑罰中最殘酷的莫過於「誅連九族」了,那么九族是指哪些人呢?牽連人數又有多少呢?今天給大家一起解析《三字經》中對家族定義的四句話。「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孫。自子孫,至玄曾。乃九族,人之倫」首先我們來看這四句話的解釋:「從高祖父到曾祖父,然後祖父到父親,再到我們自己為止,自上而下一共是五代,然後再從我們自己傳到兒子、孫子,再傳下去就是曾孫與玄孫,一共是九代,也就是九族」。在中國傳統文化當中非常重視倫理傳統,而前五代人的長幼秩序是家庭倫理的基礎,因為血緣親情就是這樣一代一代傳承下來。
  • 「誅九族」誅的是哪些人?為何被稱為世界上最殘酷的刑罰?
    當然,歷史上也有被「誅十族」的例子,唯一一個被滅過十族的人就是方孝孺,所謂的「十族」就是在「九族」之外加上自己的師友。其實早在三代時,是沒有「滅九族」這麼殘酷的刑罰的,即便是敵國,將對方打敗以後也是「滅其國不絕其祀」。如周武王伐紂,商朝雖然滅亡了,但依然將商族後裔封為諸侯,讓其祭祀祖先。春秋時期的宋國便是殷商的後裔,否則也不會有後來的孔子了。那麼,「滅九族」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呢?
  • 古代的誅滅九族是哪九族?方孝孺誅十族,十族又指的是什麼?
    所謂的九族,其實有兩種理解方式。因為在我國歷史上,存在兩種解釋九族意思的派別。其中,以許慎為代表的一派認為,九族指的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具體來說,意思就是父方血親中的成員佔九族的四成,即包括自己這一脈、出嫁的姑母一脈、出嫁的姐妹一脈和出嫁的女兒一脈。
  • 古代誅滅九族 殺不殺女人?不殺女人的話她能做什麼?
    但近來查了一些資料,歷史上,滅三族、滅五族、滅七族、滅九族,等株連全家的大刑之中,女人往往都是不殺的,只誅戮男丁,女人往往會被沒官為奴,或者送入軍中和教坊司,在不就是強行婚配給平民百姓。往前的不知道,元明清,誅滅九族,女人都在豁免行列,也許跟農耕時代,人口增殖困難有關,大量殺女人,會造成生育率的大減。
  • 誅九族的範圍包括哪些?這人更慘被誅十族,七天七夜才殺完!
    看電視劇的時候,我們經常能夠聽到誅九族,除了誅九族之外,還有誅三族,誅七族等,不過後面兩種的慘烈程度都遠遠比不上誅九族。那麼到底是犯了什麼樣的大罪,才會被誅九族呢?中國人一直都比較注重親緣血統,誅九族堪稱最慘烈的刑罰。這項刑罰,會將犯罪者所在的大家族中從高祖,曾祖,祖父,父親,本人,子,孫,重孫,玄孫這九輩人全部殺光。
  • 古裝劇裡經常提到誅九族,那你知道是哪九族嗎?
    在古裝劇裡,無論是歷史劇還是武俠劇,我們都會經常聽到一個詞:誅九族。這是有人犯了謀逆之類的重罪,被皇帝處以最嚴厲的刑罰。影視作品中誅九族場景誅九族屬於最為嚴厲的一種刑罰,一般只有犯了謀逆、造反之類的重罪才會被皇帝誅九族。如果一個人分不清九族的概念,一旦被人株連,那豈不是做了冤死鬼?
  • 古代「誅九族」是指哪「九族」
    秦始皇開始有「族誅」的酷法,先是「夷三族」,後代越來越酷,由三族到五族再到九族,一般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株連最廣的是明成祖殺方孝孺,誅其「十族」,第十族屬於朋友、學生之類。但凡受此刑罰的,與你相干的人基本蕩然無存,更別提復仇計劃了。那麼這九族具體是哪些呢。
  • 歷史上的「誅九族」誅的是哪九族?和「滿門抄斬」有什麼區別?
    若是皇上還不解氣,那麼歷史上最為殘酷的刑罰--「誅九族」就會登場。生活在現代的朋友們對「誅九族」比較陌生,咱們今天就來看看「誅九族」誅的是哪九族。一般有兩種說法,比較靠譜的是分為父族、母族和妻族。父族包括父母還有父母的兄弟姐妹,以及他們生下的孩子。母族則是外祖父和姨母,以及姨母的孩子。妻族則是嶽父和嶽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