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7時至22日8時,東莞出現強降雨過程,東莞部分路段出現不同程度的積水內澇現象,對道路交通造成了影響。東莞市水務局官方通報如下。
一、降雨情況
據市氣象臺統計,21日07時至22日08時,全市共30個鎮街降雨量超過50毫米,23個鎮街超過100毫米,8個鎮街超過250毫米,降雨量最大為高埗402毫米、其次為東城395.7毫米、萬江377.9毫米,最大陣風為中堂24米/秒(9級)。
3小時強降水破東莞歷史記錄。東城錄得最大3小時雨量351毫米(22日0時30分至3時30分),為有氣象紀錄以來歷史最高紀錄(2008年6月13日的3小時記錄),1小時最大降雨量也達到157.1毫米(高埗),歷史罕見。超過市政排水2百年一遇(每小時125毫米降雨)
二、主要預警信息及應急響應
5月21日22時34分,市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5月21日22時40分,市水務局發布內澇預警信息;
5月22日0時24分,市氣象臺發布暴雨橙色預警信號;
5月22日0時51分,市氣象臺發布分鎮暴雨紅色預警信號,肖清忠副局長回市水務局值班室在崗帶班。
5月22日1時08分,市水務局啟動市區內澇Ⅱ級應急響應,倪佳翔局長在市水務局值班室坐鎮指揮內澇應急搶險工作。
5月22日3時30分,市水務局升級為市區內澇 I 級應急響應,萬卓培副市長坐鎮市水務局值班室指揮內澇應急搶險工作。
5月22日7時22分,市水務局降級為市區內澇Ⅳ 級應急響應。
5月22日8時,分鎮暴雨紅色預警仍然生效,維持市區內澇Ⅳ 級應急響應。
三、工作開展情況
(一)根據市領導的指示精神,為加強強降雨期間東莞排水防澇管理工作,提升內澇應急工作效率,水務局於5月21日制定並下發《關於落實強降雨期間東莞內澇防禦工作清單的通知》 ,要求各鎮街、園區和城管、公安交警、公路等部門重點做好內澇防禦措施,落實環衛工人及時清理雨水箅子的樹葉垃圾,做好易澇點的交通疏導工作,在暴雨預警期間安排專人值守各內澇積水點,並做好個人防疫措施,確保人員安全。
(二)做好內澇點檢查、督導工作。為確保內澇點防禦準備得當,儘量降低此次強降雨對內澇點影響,水務局於21日下午由局分管領導帶隊到雍華庭、鴻福西路、君尚百貨等內澇點進行雨前檢查,為切實做好強降雨期間防內澇應急搶險工作,在市氣象局發布暴雨黃色預警後,市水務局成立了以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下屬單位有關負責人帶隊的4個工作組開展專項巡查,分別趕赴南城、莞城、東城、萬江、寮步,對綠色路世紀城、東陽小學,松山湖劉屋巷、雍華庭、君尚百貨、東江之星、莞長路凱旋門酒店、莞太路環城路立交、獅龍路、溫塘環城立交橋、港口大道莞深高速橋底等11個內澇點進行了巡查,從現場抽查的情況看,應急處置人員均復工值班,巡查車輛和應急處置工具配備完善,暴雨期間出現內澇能及時進行應急處置工作。
(三)加強值班值守。水務局落實了24小時領導帶班和值班人員值班制度,密切監視水雨情發展態勢,監測和收集江河水庫的水情信息。值班人員收到氣象預警後,及時發布內澇預警給各園區、鎮街及相關排水應急管理單位,督促各單位迅速做好內澇防禦措施,避免暴雨內澇發生。同時在收集各鎮街、園區及相關排水應急管理單位報送的內澇情況,並實時通過簡訊平臺實時發布積水信息,據統計,水務局共發布了8次共6187條預警簡訊。
本場降雨過程中,各園區、鎮街及相關排水應急管理單位及時開展了有效的應急處置工作。以上大部分路段的積水在降雨結束後的半小時內退去,交通逐步恢復正常。經統計,全市共出動巡查養護人員885人次,車輛214輛;其中,萬江、莞城、中堂、寮步等鎮街在降雨期間加強對各路段進行巡查,確保及時處理積水情況,認真做好排澇應急處置工作,保障了道路通行安全。
【來源:南方plus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