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改善、內澇緩解、品質提升 寧波海綿城市建設成效「看得見」

2020-12-25 寧波晚報
慈城新城
雙古渡公園
機場路海綿化改造

    試點區海綿城市建設成效「看得見」

    我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區濱臨姚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水體流動性差,自淨能力不足,面積30.95平方公裡,安排了8大類161項海綿城市建設相關工程,截至2018年12月底,試點區在建項目63個,已完工86個項目,完工面積23平方公裡,佔試點區面積74%。

    我市的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取得了哪些成就,給我市帶來了哪些變化?市海綿辦相關負責人表示:「海綿城市試點工作開展兩年多以來,已逐步顯示出建設成效,河道水質有所改善,小區、道路內澇得到了緩解,市民生活環境也變好了。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帶來了四大顯著變化:首先,試點區的整體水質有所提升,試點區內劣V類水質斷面由2015年的60%下降至2017年、2018年的10%。」

    「其次,試點區內澇有效緩解。試點前,慈城古城、裘市村、機場路東多個老舊小區存在內澇積水現象。遭遇50年一遇暴雨時,慈城古城積水可達60釐米以上,老舊小區內積水深度可達40釐米以上,裘市村積水可達25釐米以上。通過海綿化改造,試點區內澇積水大大緩解,已使約1.5萬居民受益。」

    再次,海綿化改造,讓試點區的生態品質明顯改善。通過對雙古渡公園、新三江口公園、謝家濱江公園、姚江啟動段濱江公園等一批高品質濱江景觀公園提升,面積超過43.69萬平方米,城市居民休閒遊憩空間大幅增加,城市變得更加生態宜居。試點區新增慈城新城生態區的人工溼地和溼塘、姚江保留區田園溼地、市委黨校的鏡湖等水面6.72公頃;新增城市綠地45.8公頃,形成了藍綠交織的雨洪蓄滯體系。

    此外,試點區海綿化改造讓居民的獲得感逐步增強。試點區中的天水謝家片區6平方公裡,涉及老舊小區19個,通過開展老小區「海綿+」綜合整治,結合雨汙分流、環境整治提升、停車位改造等,累計改造生態停車位2520個,新增生態停車位430餘個,近5萬社區居民直接受益。改造後,小區經受住安比、雲雀等幾輪颱風暴雨考驗,海綿建設成效顯著,獲居民點讚。

    海綿城市建設有哪些經驗可分享?

    慈城新城引入澳大利亞「水敏感」城市的建設理念,並結合慈城古城「半街半水」雙棋盤路網格局,於2009年基本建成。但開發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建設管控不到位,生態基礎設施缺乏有效的養護與管理,土壤固結、滲水能力下降、附屬設施受損等現象。在寧波海綿城市試點區建設的背景下,慈城新城以「目標」為導向,市海綿辦對慈城新城進行了一期和二期的海綿化改造提升。通過海綿化提升改造,有效降低了熱島效應,改善了水環境,提高了防洪排澇能力,提升了新城居住品質。

    慈城新區片區的海綿化改造,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市海綿辦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慈城新片區的海綿化改造注重規劃引領,通過合理的總體規劃和「滲、滯、蓄、淨、用、排」等技術手段的綜合應用,打造源頭—過程—末端的全過程雨水控制系統。

    其次,因地制宜,修復與建設同步開展。慈城新城自開發建設以來,該區域建成後的養管不到位,致使部分設施系統功能難以正常發揮,海綿城市的建設,對破損設施進行修復及擴容;同時,對未建設地塊積極融入海綿城市理念,修復與建設同步開展。

    第三,灰綠結合,有效改善水環境質量。通過生物滯留設施—生態河道—湖泊等構建的生態排水系統,對雨水進行有效處理,減少雨水帶來的汙染。經過三層滲濾過濾後的雨水,匯入雨水主管,最終匯入中心湖,再通過中心湖溼地的水生植物進一步淨化處理。

    第四,蓄用一體,積極探索雨水資源利用。中心湖是慈城新城的「綠肺」,通過中心湖的調蓄作用,能有效解決片區的內澇問題;地表水經人工溼地循環得到淨化,處理過的水重新分配用作綠化澆灌、道路澆灑,實現資源化利用。

    慈城新區規劃綠地與廣場用地佔建設用地的16.90%,植被覆蓋率高,城區熱島效應顯著低於中心城區。新區原有水面率為4.3%,經過水系梳理和人工湖開發,水面率達到10.36%,湖面魚躍鳥翔、生機盎然,為居民提供了優美的戶外空間。

    同時,老城區以「問題」為導向,經過海綿化改造後,謝家片區經受住了2017、2018年多輪颱風暴雨強降雨考驗,海綿化改造效果顯著。「謝家地塊是寧波舊城海綿城市建設連片效應的集中展示區,通過對榭嘉路和寧波技師學院等海綿工程的研究和實施,提升謝家片區的水安全、水資源、水生態和水環境的問題,為全市推廣海綿城市建設提供可推廣可複製的模式。

    「海綿化改造中,我市堅持問題導向,主要緩解內澇、停車緊張、景觀破損、公共設施欠缺等問題,以海綿改造為切入口,進行綜合提升。」市海綿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何建立海綿化建設的長效機制?

    我市下一步海綿化建設的行動計劃有哪些?據介紹,根據我市海綿城市的相關行動計劃,至2020年,中心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其他縣(市)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要求,實現70%以上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至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要求,實現70%以上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

    那麼,我市海綿化改造中如何建立長效機制?據介紹,我市積極探索激發基層黨組織治理功能的有效路徑,成立移動黨支部,構建「1+2+5」的和諧共建黨員聯絡小組,以「建設海綿試點城市,助力和諧幸福之城」為目標,充分發揮街道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

    我市堅持規劃引領,編制了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專項規劃以及各區縣(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加強指標體系管控,出臺了一系列規劃管控制度文件以及規劃、設計、施工、竣工、驗收等技術標準導則,為我市海綿城市建設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時,為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長效化、法制化,我市已開展了《寧波市海綿城市條例》的立法調研工作。

    此外,我市在海綿城市建設工作中,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充分與老舊小區綜合整治、綠道建設、城市更新、五水共治、城市主幹道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多項專項行動相結合,真正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的落實到城市發展中,讓市民共享海綿城市建設成果。

    記者 周科娜

    通訊員 趙晨辰 胡浩峰

相關焦點

  • 寧波開展海綿城市建設已兩年 居民這麼感嘆
    昨天,記者在多個海綿化改造試點採訪時,聽到許多居民對我市海綿城市建設的點讚心聲。記者從市海綿辦獲悉,自2016年4月寧波成功入選第二批中央財政支持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以來,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海綿城市建設已開工項目166個,完工項目51個。
  • 探訪海綿城市示範項目 揭秘寧波「下沉綠島」的奧秘
    寧波水系發達,但易受洪、澇、潮三重威脅,建設海綿城市尤為迫切。以寧波入選全國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為契機,今起推出「探訪海綿城市示範項目」系列報導,梳理這些項目的海綿城市理念和成效,為緩解城市防澇壓力、推進雨水資源化利用、改善城市生態體系、建設人水和諧環境提供借鑑和示範。  昨天早晨的一場疾雨,對於家住老城區的許多市民而言,或多或少會帶來一些「是不是又要內澇」的不安。
  • 寧諾學者助力全球海綿城市發展 將中國經驗分享給瓜地馬拉
    海綿城市這個概念大家並不陌生。自2015年至今,中國先後有30個城市入選海綿城市建設試點,而寧波也是其中之一。隨著各項建設工作的推進,寧波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海綿體」效果逐步顯現。而在距離中國一萬四千公裡之外的這個中美洲國家瓜地馬拉卻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考驗。
  • 精準發力 穩步推進 南山區海綿城市建設見成效
    同時建設了一批例如深圳人才公園、石雲村、萬科雲城、資本市場學院等深圳市海綿城市優秀項目。2019年,南山區按照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部署,結合公園改造、品質提升、河道治理等專項行動打造了一批精品海綿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對現有的河道兩岸綠化、原有步道及欄杆等進行品質提升,對現有的構築物以及設備等進行景觀美化,並貫通兩岸自行車道及漫步道,致力於營造一個舒適、宜人的濱河浪漫空間,並在建設內容中大量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採用「生物滯留溝搭配過濾植被」的生態岸線形式,在河岸兩旁道路綠化帶建設生態滯留溝收集和處理路面徑流;河岸斜坡使用過濾植被,去除懸浮固體。
  • 南寧市建設海綿城市 打造宜居環境
    過去,南湖公園曾飽受積水內澇問題的困擾,如今的變化源自南寧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而南湖公園的建設成果更成為廣大市民憧憬的樣板。2015年4月,南寧市獲國家財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評定為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並提出了「治水、建城、為民」的理念。
  • 固原市海綿城市建設
    固原市為落實海綿城市的建設要求、有序推進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固原市海綿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委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編制《固原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進行海綿城市建設條件分析,與相關的規划進行統籌協調,分別就城市排水規劃優化與防澇防治、水環境改善與水生態修復、供水損控制與雨水利用等方面提出規劃方案及建設管控策略。
  • 甘肅慶陽黃土塬探「海綿城市」:固保塬之夢 留雨水塑景
    圖為6月初,一座「會呼吸」的海綿城市,在甘肅慶陽市城區漸顯成效。 圖為6月初,航拍甘肅慶陽市海綿城市建設成效。 鄭裔楓 攝秦曉宏說,針對黃土高原溼陷性地質地貌特徵和日益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慶陽多方申報爭取,於2016年4月成功入圍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市,試點區域29.6平方公裡,實施項目256項,總投資47.35億元。
  • 基於問題導向的老城區海綿城市建設怎麼做?
    為推進海綿城市專項規劃落地,優化具體項目設計,保障海綿城市建設的整體實施效果,編制海綿城市系統化方案十分必要。以某城市老城區的海綿城市建設系統化方案編制為例,闡述系統化方案的編制目的、編制的技術思路,並對現狀本底分析、水環境改善方案編制、水安全提升方案編制及工程體系系統融合等方面對系統化方案的要點進行探討。在城市新老城區進行海綿城市建設,應採取不同的建設模式。
  • 海綿城市建設每年投入4000億「大城市病」如何緩解
    這些年來,我國的城鎮化發展速度迅猛,而且這一趨勢還在繼續,大城市向超大城市發展,中型城市向大型城市發展,城市的大規模擴張帶來了城市內澇、水體變質、河湖生態退化、熱島效應等「大城市病」的嚴峻挑戰,建設綠色、低碳、人水和諧的海綿城市也已成當務之急。
  • 海綿城市新沂試點,新戴南路或成未來網紅打卡聖地……
    本項目在原有排水系統設計的基礎上,統籌考慮道路及其附屬綠地,綜合採用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池)、生態旱溪、生態停車位和透水人行步道等多種海綿技術措施,起到了一定的淨化雨水水質、緩解城市內澇的作用;同時採用契合新沂城市景觀品味的植物配置,使得海綿設施兼具良好的生態效益和景觀效果,將新戴南路打造成新沂市高水平示範性的第一條海綿型道路,在新沂市海綿城市建設中起到了典型示範意義。
  • 椽筆水墨 書寫幸福城——湖南常德市海綿城市建設發展工作紀實
    自常德入選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以來,常德市海綿城市建設服務中心緊緊圍繞常德市委提出的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戰略目標和市政府工作要點要求,緊密結合城市建設發展實際,紮實做好海綿城市、節水城市及氣候適應性城市建設有關工作。在城市市政道路、節水、排水、汙水等建設、維護及管理方面,幹在實處,走在前列。
  • 今年烏魯木齊市探索建設「海綿城市」
    探索建設「海綿城市」已在為申報海綿城市做準備   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讓城市像海綿一樣能吸水……1月3日,在烏魯木齊市委十屆十四次全委(擴大)會 議上,自治區黨委常委、烏昌黨委書記、烏魯木齊市委書記朱海侖在明確2016年完善城市空間布局和基礎設施領域時提及:烏魯木齊探索建立城市雨雪水收集系統
  • 東陽市城市品質提升大會戰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市委十五屆八次全會精神,加快形成富有東陽特色的十大硬核成果,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與品質,改善城市形象,不斷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所需所盼,持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特制訂本行動方案。
  • 海綿城市建設材料——透水混凝土
    今天,透水混凝土廠家和大家聊一聊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材料——透水混凝土。為了改善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缺陷、補充地下水,緩解城市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帶來的地面塌陷問題以及維護生態平衡、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透水混凝土因其獨特的優點在全國各地廣泛使用。
  • 廣東梅州:治理黑臭水體建設海綿城市
    廣東梅州:治理黑臭水體建設海綿城市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日前,廣東省梅州市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黃文沐在梅州城區檢查調研黑臭水體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等工作。黃文沐先後來到周溪河和黃塘河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文化公園內湖排水系統改造、芹洋片市政人行道建設、江南水質淨化二廠、梅水南路雨汙分流改造等項目現場,實地檢查黑臭水體整治、城市雨汙分流、排水防澇、汙水治理提質增效等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情況,現場協調難點事項,明確工作要求。
  • 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呼吸」
    科技創新,協同發力,打造新時代蘇州水鄉之美——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呼吸」近年來,一場場大雨考驗著城市的防洪排澇能力和水生態環境治理能力,海綿城市建設被視為解決城市內澇的利器。「今年,姑蘇城在雨季中安然無恙,基本實現了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緩解入河徑流汙染,海綿建設在其中發揮了很好作用。」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蘇州面臨著水位落差小、水體流動性差的自然缺陷,近年來極端天氣頻發讓問題更加凸顯。海綿城市建設,則讓問題迎刃而解。姑蘇區的虎殿路和金築街,如今晴天綠意盎然,雨天井然有序。
  • 城市更親水 百姓得實惠(綠色家園·「海綿城市」怎麼建④)
    遂寧市海綿辦工作人員羅國富介紹說,這次改造解決了困擾小區居民多年的內澇問題,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同時改善小區整體環境,完善了小區功能,實現「路平、水通、燈亮」,老百姓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真正得到了實惠。「完工那天,小區居民自發擺了17桌壩壩宴宴請我們,我們沒去,居民們又送來了錦旗。」  經過兩年試點,遂寧海綿城市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 青島城市品質改善提升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落實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認真總結經驗,加強科學籌劃,持續攻堅克難,全力改善提升城市品質,積極為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貢獻力量。
  • 江蘇「海綿城市」試點工程成效如何?常州這樣作答
    (常州海綿城市試點工程在這個梅雨季成效顯著)記者了解到,「海綿城市」顧名思義,就是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城市的「海綿」既包括河湖、池塘、溼地等水系,也包括綠地、可滲透路面等城市配套設施,這樣才能使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彈性」,像海綿一樣會「呼吸」。豐樂公寓海綿城市改造項目是江蘇省級海綿城市試點片區樣板項目之一,改造內容包含雨汙分流、海綿設施、新建雨水管道、一體化泵站,改造後的小區實現了「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在水環境、水資源、水安全方面都得到明顯的提升。
  • 《寶業海綿城市建設指南》在上海發布,打造新一代綠建產品新標準
    發布會上,寶業集團上海研究院和上海建科院共同參與指南編制的專家,詳細闡述了「海綿城市」對緩解城市內澇、削減城市徑流汙染負荷、節約水資源、保護和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的重要意義,通過寶業創新實施的「寶業活力天地項目」重點介紹了海綿技術做法,如綠色屋頂、透水鋪裝、下凹式綠地、管道調蓄、雨水溼地、生態駁岸等創新設計和產品應用。虹橋商務區管委會開發建設處劉華偉在發布會上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