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陵石椅疑被盜 官方回應:椅子並非民國文物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綠色的林陰大道,幽靜的環境,整齊的石椅子……這是中山陵給每一個南京人的深刻記憶。

  老南京人都記得,從衛橋去中山陵的林陰大道的兩旁,相隔一定距離,總能見到一張西洋風格的水磨石椅子,它不僅可以讓走累的人休憩,也和中山陵的整體風格融為一體。

  然而,昨天網友「無票上車」在西祠胡同的論壇上發布帖子,稱這些漂亮的石椅子不見了蹤影。

  這些石椅子是逐漸消失的,讓網友痛心的是,前段時間,那隻僅存的石椅子也消失了,只留下一個印記……

  記者 周俊 於峰

  網友懷戀中山陵石椅

  「所有上一定歲數的人都應該記得,以前從衛橋去孫中山墓的林陰大道的兩旁,有很多具有西洋風格的水磨石椅子。幾十年來,我們的爺爺輩、父輩以及我們這代人,誰沒有在那樣的椅子上休息過?可它們卻在逐漸消失,現在僅存的一隻石椅子也消失了。」網友「無票上車」在論壇上以這樣的文字表達了自己的傷心和無奈。

  「無票上車」表示,從中山陵建成到現在,已經過去80多年了,這些西洋風格的水磨石椅子歷經風雨,它們承擔了為遊人提供休憩場所的責任,走到這裡,累了,就可以坐上這樣的石椅子,休息一下,再繼續向前面的目標前進……

  在網友發布上來的圖片上可以看到,這種石椅子採用的是弧形結構,椅子的腳上還有長方形的凹陷,對石椅子的整體進行了點綴,使得石椅子莊重又不失美觀和實用性。而網友發布的另一張照片,對比就很明顯,在同樣的地方,現在已經沒有了石椅子的蹤影,只留下一片青草……

  「無票上車」說,讓人難受的是,這些年這些石椅子正逐漸消失。「後來,僅剩下靠近四方城『國會酒店』出口的一隻石椅子,供大家小坐。8年多了,它依然承載著當初設計者和工匠的使命。最近中山陵修棧道,我還擔心毀了它。結果,謝天謝地,棧道修好後,它依然靜靜地躺在那裡。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幾天前,那隻僅存的水磨石椅子突然沒有了。」

  網友「無票上車」說,自己曾向相關管理部門反映此事,可得到的回答卻不能令他滿意。「不是說不知道,就是說那不是文物,不必大驚小怪。」

  這些椅子並非文物

  「網友多慮了,這些椅子並非文物!」昨天下午,中山陵園管理局文物處劉處長告訴記者。

  他說,經過專家鑑定,這些椅子並非民國文物,而是新中國成立以後才設置的,也沒有任何文獻、影像資料能夠證明它們是文物。網友說石椅子是文物,目前看也拿不出有力的證據來。

  中山陵園管理局宣傳處的李敏告訴記者,這些老椅子不是文物,也沒有文物價值,最多只能算是「老物件」。「我們之所以更換它們,是因為時間久了,有的椅子的靠背和腿部嚴重開裂,對坐在上面的人構成了隱患。為了遊客的安全考慮,我們才換掉了這些石椅子,並準備換上嶄新的、更適合遊客坐下來休憩的椅子!」

  據記者了解,中山陵園對紫金山範圍內的民國建築一直進行妥善保護,一些民國時候留下來的細節性的陵園配套設施、標誌也保護得很好。比如,中山陵園的一些界碑,至今還完好保存著。

相關焦點

  • 「肉身菩薩」疑為福建被盜祖師像 官方考慮追回
    佛像坐墊側面寫滿兩圈工整的毛筆正楷漢字村民此前翻拍的「章六全祖師像」在匈牙利展出的「肉身菩薩」  在歐巡展千年「肉身菩薩」疑為三明被盜  福建省文物局相關專家表示,他們已經注意「肉身菩薩」事件,但目前還沒有足夠證據證明,歐洲展出的佛像就是福建三明「章六全祖師像」,他們明日將派專業人士赴大田陽春村調查取證,如果證據證明確為被盜的「章六全祖師像」,將考慮通過相關途徑追回這一國家級文物。
  • 祖傳坤甸木木椅被盜 大媽200元贖回
    「這椅子就是自家東西,丟不了!」望著敦實、漆色完好的祖傳木椅,胡女士感嘆,能找回自家的木椅真的太幸運了。本月18日,胡女士家遭小偷撬門而入,家中一把祖傳的坤甸木椅被盜走。兩天後,木椅竟意外在舊家具市場現身,上演了一出祖傳家具回家記。  連結:坤甸木是什麼?  坤甸木得名於西加裡曼丹的首府坤甸。
  • 聲勢浩蕩,只因有你——中山陵
    中山陵自1926年春動工,至1929年夏建成,1961年成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列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6年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早在民國元年(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時,曾幾次到過紫金山。1912年3月10日,孫中山先生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之後,與胡漢民等人到紫金山打獵。他看到這裡背負青山,前臨平川,氣勢十分雄偉,笑對左右說:「待我他日辭世後,願向國民乞此一抷土,以安置軀殼爾。」
  • 一款經典椅子--溫莎椅的前世今生
    自誕生以來,溫莎椅以其獨到的設計和舒適性、實用性,徵服了各個階層。在英美國家,無論普通百姓的寒舍、農間小棧,還是上流社會的豪宅,處處都可以見到溫莎椅的身影。16世紀,就有工人開始以造車輪的方式來加工椅子腿。
  • 恭親王墓屢被盜僅剩牌坊 文物販子光天化日拆石獅
    由於歷史上屢遭盜毀,如今這位晚清風雲人物的陵墓僅剩一座矗立在地上的石牌坊,現為昌平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只見牌坊由三門四柱三樓組成,樓頂上四個小石獅子相對而坐。  麻峪村76歲的楊老先生祖上即是為恭親王守陵的,他尊稱恭親王墓為「六爺墳」。據他回憶,小時候家裡還有土槍,就是用來驅趕盜陵的土匪用的。那時除了恭親王墓,周圍還有幾個王爺的陵墓,可是後來都被毀了。
  • 涉縣文物:仰天虎被盜大案回顧
    第1頁 :清代仰天虎失竊背景2014年10月28日10時許,涉縣文物局塗家墳看管人員例行檢查時,發現塗家墳門樓內右側的一清代文物仰天虎石雕被盜。據了解,塗家墳是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規格和形制足以和王侯墓相提並論,尤其布局酷似南京朱元璋的明孝陵。
  • 南京中山陵美齡宮等民國建築開設文藝咖啡館
    中新社南京5月14日電 (記者 申冉)14日記者在民國歷史景點豐富的南京中山陵園景區內看到,各處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的民國建築開設「文藝範兒」十足的咖啡茶館,受到遊客與民眾歡迎。  位於南京中山陵園內的美齡宮,是曾久負「遠東第一別墅」美譽的國民政府主席官邸舊址。解放後由於管理方多次變更,造成美齡宮年久失修,破敗不堪。
  • 南京民國建築史--民國郵政博物館
    今年金秋十月的國慶節,我信步來到了中山陵風景區裡面的南京民國郵政博物館 ,探訪了修葺一新的中山陵老郵局, 它已經變身為全國首家民國郵政博物館
  • 探尋南京民國建築--民國郵政博物館(1)
    金秋十月的國慶節,我信步來到了中山陵風景區裡面的南京民國郵政博物館 ,探訪了修葺一新的中山陵老郵局, 它已經變身為全國首家民國郵政博物館,向市民免費開放了參觀.學習.瀏覽,。從今天起將陸續推出南京民國建築即民國時期在首都南京地區新建的各類建築風光史料, 南京地區興建的包括官方和民間私人各類建築的總稱,是中國近代建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南京民國建築不僅數量眾多,而且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
  • 極具東方感的孔雀椅,它是經典椅子設計中的經典之作!
    設計師漢斯·維格納於1947年設計的孔雀椅,它具有某種後現代主義的仿生特徵。孔雀椅的靈感源泉是17世紀流行於英國的溫莎椅,但他發現早期的溫莎作品的結構並不穩固,經過他獨特創新的思維,他為這一系列的作品重新定義並設計出更為堅固的整體結構性。
  • 西四牌樓建設方回應:新牌樓並非文物重建
    昨日,西四牌樓工程建設方的相關負責人回應質疑,他表示,新牌樓的修建並非是文物重建,僅僅是西四地鐵站後續織補工程的一部分。1月6日,本報通過《西四牌樓復建引「假古董」質疑》一文,報導了地鐵西四站東北口外再現西四牌樓一事,有騰訊微博網友認為重建的牌樓並非真的文物,是「假古董」。「這並非文物重建。」
  • 中山陵
    打造家門口微旅遊:精緻民國風,休閒慢生活中山陵空氣清新,環境清幽古樸,景區裡有好多來這裡鍛鍊的老人和小孩
  • 龍海石碼關帝廟一石制元寶被盜 龍海民警破案歸還
    原標題:【點讚】龍海石碼關帝廟一石制元寶被盜,龍海民警破案歸還10月30日上午,龍海市公安局刑偵大隊辦案民警向來自石碼、紫泥、角美等地群眾,返還在近期破獲系列特大盜竊廟宇文物案件中繳獲的被盜文物7件。前來接收文物的群眾自發送來了大紅錦旗,表達感激之情。
  • 北京市海澱區四處山野史跡獲文物認定
    率先獲得認定的四項文物,全部位於蘇家坨鎮的山區,最遠可追溯至元代,進一步豐富了北京西山文化帶的歷史內涵。  鳳窩摩崖石刻  民國文化名人的友情見證  寨口村南山的絕壁上,刻著繁體楷書「鳳窩」二字,字高近1米,筆力雄渾。落款:歲己巳(sì)清明日,倬(zhuō)盫(ān)為沅叔書。  2001年,張文大發現這處摩崖石刻。
  • 開封博物館文物被盜細節
    1992年9月18日,開封市博物館被盜後,公安局立即成立了「9·18」特大文物案指揮部,調集了200多名公安幹警,兵分5路,全面出擊,案情通報迅速傳向全國各地,各種線索不斷反饋回來。審問的結果是令人鼓舞的,不僅找到了幾件開封博物館被盜文物,而且獲悉了開封文物被盜案的主犯名叫劉農軍,現在可能藏匿在廣州。公安幹警立即趕赴廣州,可是狡猾的罪犯早已聞訊而逃。儘管此行未能抓住劉農軍,卻也有意外收穫,那就是廣州市公安局接到一個匿名電話,打電話的人願意交出藏在自己家中的55件開封被盜文物,但希望自己不被牽連進去。12月23日,55件被盜文物安然無恙地被送到了廣州市公安局,一時軍心大振。
  • 【乾貨】如何區分圈椅、交椅、官帽椅、靠背椅、太師椅……
    靠背椅 | 形式簡單,樣式不多 沒有扶手的椅子都是靠背椅。靠背椅的形制簡單,故式樣不多。 不同的椅式主要是「搭腦」和「靠背」的不同,其包含燈掛椅、梳背椅、屏背椅等等。
  • 中山陵風景區預約 - 中山陵預約公眾號
    中山陵陵寢試行遊客「預約」參觀點擊下方藍色字體進入預約↓↓↓👉點擊這裡在線預約中山陵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藝術2010年陵寢免費開放以來,遊客量呈突破性增長,為了進一步保護遊客安全、文物安全,營造莊嚴肅穆的瞻仰氛圍,提升遊覽舒適度,2018年6月1日起,試運行中山陵陵寢實施遊客「預約」參觀和「禁噪」管理。在試運行平穩基礎上,擬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山陵陵寢「預約」參觀和「禁噪」管理。
  • 民國政要泳池藏身中山陵密林
    文物專家建議,應保護好這些民國遺存,對泳池周圍的廢墟進行進一步整理,條件成熟時進行集中展示。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蔡夢瑩 餘樂/文 趙傑/攝  「時髦」的民國泳池,馬賽克瓷磚依然閃亮  7月10日,記者來到紫金山綠道陵園郵局,經中山陵苗圃場園林工人的指點,在郵局路上尋找當年陵園新村的泳池遺蹟。
  • 南安延平郡王祠珍貴文物被盜 警方追回文物
    閩南網5月23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吳雅靜 王惠敏 通訊員 蔡耀宗 文/圖)4名男子看到文物後覺得價值不菲,便心生歹念將其盜走。今日,南安警方通報,該文物被盜案被破獲,文物被追回,犯罪嫌疑人被抓獲。
  • 施琅將軍陵園聖旨牌被盜 之前曾丟一尊石虎(圖)
    近日,位於惠安黃塘的施琅將軍陵園內一塊「聖旨牌」被盜,被盜的「聖旨」牌寬1米、高1.3米,原本放置在5.2米高的石牌坊上。據悉,這是施琅將軍陵園第二次遭竊,上一次被偷的是一尊石虎,已追回。  目前,黃塘派出所已介入調查,文管部門建議,安裝監控以加強文物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