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上饒市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將全面提高 有力緩解看病貴...

2020-12-19 人民網江西頻道

全面提高我市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到2020年建成中心城區「10分鐘急救圈」、農村地區「30分鐘急救圈」,「十三五」期末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達到國家規定標準;逐步加強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引導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近日,本報邀請到上饒市衛計委副主任吳曉成就「十三五」期間我市如何建立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進行了解讀。 記者 王調翁

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和重性疾病患者管理人數

提高老年人體質辨識和兒童中醫調養服務覆蓋率

記者:「十三五」時期我市將如何擴大公共衛生服務覆蓋面?具體有啥舉措?

吳曉成:截至2015年,我市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已由35元提高到40元。在鞏固現有的服務項目基礎上,我市將進一步擴大服務覆蓋面,穩步提高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和重性疾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人數,對血壓、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增加隨訪次數;提高老年人體質辨識和兒童中醫調養服務覆蓋率。新增加結核病患者管理服務,開展可疑者推介轉診,對患者進行隨訪管理,監督其規範服藥。加強健康服務教育,提高個體化健康教育補助水平,加強預防接種服務,完善建立預防接種證、卡服務並給予相應的補助,提高每接種劑次補助水平。其他包括0至6歲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衛生監督協管(包括食源性疾病信息報告)項目暫不調整。

推進市人民醫院城北院區、市城東醫院等綜合醫院建設

建成中心城區「10分鐘急救圈」、農村地區「30分鐘急救圈」

記者:「十三五」期間,我市如何建立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公共衛生服務功能?

吳曉成:「十三五」期間,全市各級衛計委系統要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政策宣傳力度,提高居民知曉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在轄區顯著位置以適當形式公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免費政策、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適量和服務方式等,接受居民和媒體監督。同時,要建立健全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領導組織,完善協調機制,確定管理機構,強化組織實施。落實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中醫醫療機構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指導責任,在疾病監測、培訓指導、績效考核、效果評估等方面加強指導。推進上饒市人民醫院城北院區、上饒市城東醫院等綜合醫院等建設。加快完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公共衛生服務功能,加強醫療急救和院前救護培訓體系建設,到2020年建成中心城區「10分鐘急救圈」、農村地區「30分鐘急救圈」。健全項目進展監測和定期通報制度,實行項目進度月報告制度和季度通報制度。完善以健康檔案為基礎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系統建設。加強項目工作信息核查,保證項目數據真實,對弄虛作假的,取消機構服務資格,嚴肅處理責任人員。

力爭全市所有縣級人民醫院和中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以上醫院標準

完善「三調解一保險」制度體系,構建和諧醫患關係

記者:「十三五」期間,我市如何加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優化醫療機構布局,緩解人民群眾的看病貴、看病難問題?

吳曉成:「十三五」期間,我市繼續加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整體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加快城市和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堅持公益屬性,建立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優化醫療機構布局,適度增加中心城區醫療資源,積極開展城區二三級綜合醫院改擴建工程,適度擴大縣級醫院規模,爭取「十三五」期末全市所有縣級人民醫院和中醫院達到二級甲等以上醫院標準。加強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引導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鼓勵社會辦醫,規範民營醫院運營管理,優先支持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構築現代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加強衛生執法監督和醫療質量監管。推進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建設,實現市、縣、鄉三級醫療衛生資源信息互通和共享。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完善「三調解一保險」制度體系,即綜合運用醫院內部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和醫療責任保險賠付解決醫療糾紛。統籌推進健康管理、健康保險及相關服務,強化對嚴重威脅人民健康的傳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職業病的監測和預防控制,培育保健用品、綠色食品等健康產業。倡導健康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提高居民「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的保健意識,紮實推進中醫藥繼承與發展,推動全市中醫院在市民「治未病」健康保障中發揮更大作用。

相關焦點

  • 上饒市廣信區第五人民醫院醫改工作初見成效
    中國江西網/上饒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鄭小梅報導:為了讓廣大群眾得到更加優質、安全、高效的醫療服務,上饒市廣信區第五人民醫院自2020年4月1日起推行公立醫院改革,通過採取藥品零差價、耗材零差率、部分檢查類項目價格下調、推出新型績效模式、增加遠程醫療會診等方式,使醫改工作有力
  • 青海:藏醫藥有效緩解農牧民看病難和看病貴問題
    新華社西寧10月23日電(記者 顧玲 卜曉明)青海省近幾年致力於提高藏醫藥的服務能力,努力讓藏醫藥成為緩解農牧區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手段。從今年起,青海省將藏醫藥在農牧區新型合作醫療中的補償比例提高了5個百分點,此舉讓青海省300餘萬農牧民可以通過藏醫藥來減輕看病負擔,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 錫林郭浩特市基本醫療衛生領域服務水平大幅提高
    「十三五」期間,錫林浩特市統籌推進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著力提升醫療服務質量與水平,改善就醫環境。五年來,公共醫療衛生技術和服務水平的雙提升,使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也讓群眾更好地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衛生資源。
  • ...改善群眾看病就醫環境——青雲譜區京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中心承擔著為青雲譜區京山街道居民提供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等服務的重要職能,在醫療衛生服務網絡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網底作用。中心轄區京山街道共15個居委會,約6.4萬人口,下管社區衛生服務站6個,現有康復病床30張,開設內科、兒科、外科、中醫館、頸腰椎疼痛專科、預防接種門診等醫療活動以及輔助檢查的彩超、心電圖、DR數字攝影、檢驗室等業務活動。服務水平得到了轄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 武平巖前鎮多舉措為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加油」
    2018年08月08日 15:39:03 來源:福建武平網   巖前鎮把為群眾提供更加優質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作為日常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多舉並措不斷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人民群眾健康服務獲得感。
  • 廣覆蓋、兜底線 「十三五」期間我國保障水平不斷提升
    「十三五」期間,一項項保障改善民生的改革舉措,一筆筆增進人民福祉的資金投入,化為百姓心中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廣覆蓋、兜底線,保障水平不斷提升。 家住廣東省韶關市的李阿姨患高血壓10多年了,因為在當地參加了新農合,平時看病能夠報銷一半。
  • ...十三五」期間綜合醫改試點省份醫改典型經驗舉行發布會(實錄全文)
    「十三五」期間,四川省聚焦解決群眾「病多發、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統籌推進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監管體制等綜合改革,積極探索符合省情的醫改路子。截至2019年底,全省個人衛生支出佔衛生總費用的比重從2015年的29.67%下降至27.87%,在人均衛生費用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情況下,實現了人均預期壽命、嬰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等主要居民健康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平。
  • 青海:中藏醫藥特色服務進社區 緩解群眾看病貴
    針對社區慢性病日趨增多和人口老齡化日趨明顯的現狀,青海省近幾年大力推進中藏醫藥特色服務進社區,目前,中藏醫藥在為公眾健康服務、緩解群眾看病貴等方面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  近幾年,針對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發病人數日趨增多的現象,青海省著力推進中藏醫藥特色服務進社區。
  • 廣東農民看病一年最高可報銷15萬
    他感慨地告訴記者:「我在基層工作了9年,深知農民兄弟看病不容易,省裡將加大投入,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硬體和人才建設,進一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全省公辦基層醫院「吃公糧」「三年醫改,廣東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初步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框架。」
  • 【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浙江百姓看病就醫有了...
    【巡禮「十三五」·邁向全民健康這五年】浙江百姓看病就醫有了這些新變化!「十三五」期間,浙江堅持健康優先發展戰略,高水平健康浙江建設全面推進。第一時間啟動健康浙江26個專項行動,率先把區域健康發展納入市縣黨政領導班子目標責任制考核,率先實現國家衛生城市(縣城)全覆蓋,持續提升群眾健康水平,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接近或達到高收入國家水平。
  • 重慶市將提高社區醫院醫療水平及醫生待遇
    我市將提高社區醫院醫療水平,常見病、多發病在家門口就可治好     人才     醫生水平向大醫院看齊     劉進:社區醫院真正能起到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作用,關鍵在於社區醫院能有診斷常見病、多發病的合格醫生,來贏得老百姓的信任。這就要求國家建立對醫生進行統一培訓的長效機制。已經在社區醫院工作的醫生要定期參加針對常見病和多發病的培訓,直至合格。
  • 安陽市:基層醫療強起來 群眾看病不再貴
    近年,安陽市堅持「保基本、強基層,補短板、強弱項」原則,持續深化縣域綜合醫改,紮實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全市基層衛生工作實現穩步健康發展。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作為基層醫療衛生工作的「領頭雁」,全市各縣級醫院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現在,越來越多的患者選擇在基層就醫,在家門口即可獲得優質的醫療服務,極大降低了醫療費用。
  • 2019年底中國人均預期壽命達77.3歲 「十三五」提高1歲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28日電 28日,國新辦就「十三五」衛生健康改革發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於學軍介紹,從2015年到2019年底,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4年提高了1歲。
  • 上饒市人民醫院慶祝建院七十周年
    12月29日,上饒市人民醫院舉行慶典,慶祝建院70周年。市委副書記、市長董仚生發來賀信,市領導程建平、周華北、汪霞、李一帆出席慶典儀式。  董仚生在賀信中指出,70年來,上饒市人民醫院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方針,崇德精醫,救死扶傷,在醫療技術、學科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為保障群眾健康、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讓看病更方便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讓看病更方便  許多居民有個習慣,不管大病小病都願意到大醫院去治療,這導致大醫院人滿為患。而小醫院卻門庭冷落,業務清淡。醫療機構冷熱不均,造成了公共醫療資源大量浪費,也造成了不少患者看病難,出現了看病貴的情況。  隨著能刷醫保卡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出現,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深切感受到家門口醫院的貼心服務。
  • 渝北區全面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
    渝北區全面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城鄉醫療機構同步發展協調推進「現在孩子接種疫苗方便多了,而且衛生院設備很先進,都是數位化預防接種門診,沒想到公租房能有這麼好的公共衛生服務近年來,得益於渝北區公共衛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的全面推進,許多像陳婆婆這樣的群眾,切身感受到了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方便快捷。渝北區木耳中心衛生院。胡瑾 攝預防接種門診為孩子設置眾多兒童元素。
  • 鄉鎮衛生院拍片縣醫院診斷 看病省錢又方便
    政策解讀  縮小城鄉差距  建立更完善的城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從2003年城鄉統籌以來,成都的醫療衛生服務事業就圍繞著城鄉一體化展開,醞釀新一輪變革,通過優化衛生資源配置,提高醫療技術水平,縮小城鄉之間衛生服務的差距,滿足不同層次群眾的醫療保健需求
  • 全面放開二胎:明年一季度能實施全面二孩政策
    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婦幼保健、託幼等公共服務水平。  幫扶存在特殊困難的計劃生育家庭。注重家庭發展。  當前,我國人口結構呈現明顯的高齡少子特徵,適齡人口生育意願明顯降低,婦女總和生育率明顯低於更替水平。
  • 江西撫州智慧村醫工程緩解群眾看病難
    新華社南昌12月22日電 題:江西撫州智慧村醫工程緩解群眾看病難新華社記者閔尊濤「血糖測量、心電圖檢查……」在江西省撫州市廣昌縣頭陂鎮山下村衛健室的「智慧小屋」,這些以前只能在城裡做的檢查如今在村裡就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