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極地特快》中,通向極地的特快火車票
關於火車票站票是否該半價的爭論,此前就有,今年顯得格外激烈。當我們想看看國外有沒有類似的情況,以尋求經驗或者教訓的參照時,才發現,如此之難。因為在很多國家,火車都不發售站票,而發售站票的國家,諸如印度、孟加拉國,鐵路運輸還不如中國,他們的一些民眾很羨慕中國,能把如此眾多的人「擠進」火車中。也許,關於站票的爭議,正在暗示一個拐點的到來,隨著高鐵的開通、航線的密集、公路的發達,鐵路運輸已經不再重要到是大眾出行的唯一選擇,我們終於可以對原來的規矩表達不滿並且指指點點了。也許有一天,當我們像很多發達國家一樣,列車不再那麼擁擠,站票將會打折,甚至消失。那時候再回望2013年的這場爭議,才能明白它在暗示些什麼。
1日本:自由席打九折日本無論是普通鐵路還是新幹線,車廂內都非常乾淨整潔,座椅也都比較寬敞,人坐下膝蓋離前排座椅還有很大的空間。新幹線上的座椅條件甚至比飛機標準還要舒適,車上的衛生間也很乾淨。
新幹線主要有指定席和自由席兩類票。指定席即對號入座的票,確保會有座位。而自由席即散席,是不確保座位的票。不過由於日本鐵路高度發達,運行非常稠密,同時飛機、普通火車等交通工具發展比較均勻,因此日本普通火車及高鐵的上座率通常達不到100%,即使自由席車票也基本有座位。因為指定席價格比自由席貴約10%,所以在日本,許多人常常購買自由席車票。日本新幹線專門有幾列車廂是自由席,雖然比較少,但只要不是高峰期,大部分時間還是有座位的。即便是高峰期,自由席的座位依據「先來先得」原則,也還是可能花更少的錢,獲得和指定席同樣的待遇。
記者在日本多年,幾乎沒見過在火車上站著的旅客,更不用說中國春運那般水洩不通、寸步難行的情況。
如果乘坐綠色車廂即頭等艙座位,需要支付附加費用。費用取決於乘坐的距離。如果乘坐使用長途夜間火車的鋪位或私人包間(類似中國火車的軟臥),也需要支付一定的附加費用,即日語中的寢臺火車鋪位費。
總之,日本火車票費用計算最大特徵就是首先都需購買代表基本費用的車票即「乘車券」,然後根據速度快慢、設施檔次等另行購買相應的「急行費」「特急費」以及綠色車廂費等。乘客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由選擇快慢火車和其他各種服務。
2印度:站票座票同價在印度,火車是最平常和最大眾的交通方式,按照票價依次為空調頭等座,空調特等座、一等座、二等座、三等座和普通座。印度也售賣站票,和普通座價格一樣。
更具印度特色的是,印度還有一種「掛票」即懸掛在火車車窗與車門外、或坐在火車頂上,是不需要買票的免費福利,這也解釋了印度火車常常出現車頂、車窗外人擠人的奇觀。居住在孟買的當地人告訴記者,由於坐在火車頂如果被警察抓住,就要罰款,所以現在在孟買等大城市很難見到這樣的現象。不過,在北方比哈、北方邦等貧窮地區還是存在這樣的現象。
大多數印度人選擇在冬天購買普通票,而在炎熱的夏天,性價比最高的空調三等座最受歡迎,但普通座也很搶手,一旦沒有座位了,多數人會選擇購買類似車次的普通座,趕時間的人會買票價相同的站票。
印度的火車票可以提前好幾個月預訂,網上訂票系統十分發達,也可以到火車站或者代售點。這種預訂一般都能買到座位票,如果買不到座位票,給檢票員一點錢,檢票員可以幫著找空餘座位(中途下車空出來的座位,印度不賣一個座位的中途票)。
印度也有黃牛,一般都是旅行社和訂票點,他們與鐵路部門串通一氣,如果實在買不到票,可以找他們,但會收取高額手續費。
總體來說,印度的火車票相對便宜。自從2001年以來,印度的火車票就沒有漲過價,此前多位鐵道部部長曾提出漲價,但都遭到民眾反對,其中一位還因此丟了官職。
印度中產階級喜歡開私家車出行,因而火車是收入較低的普通階層的中、長途通行常用的交通工具。火車票漲價對這些階層影響較大。
3孟加拉國:出發前一小時售站票孟加拉國的鐵路客運高峰期是在穆斯林最重大的兩個節日開齋節和宰牲節前後。其人滿為患的「盛況」與中國鐵路「春運」相比,堪稱有過之而無不及,車頂人山人海的畫面甚至已成為該國的一道獨特「風景」。
據多家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月20日,在孟加拉國達卡,穆斯林參加集會後擠火車回家,車站人滿為患,車頂都擠滿了人。據報導,超過兩百萬來自孟加拉國內外的穆斯林參加了此次為期三天的朝覲活動。與中國一樣,孟加拉國鐵路部門出售站票。站票票價與座票價格一樣,不同的是站票只在火車出發前一個小時發售。而買不到座票和站票的乘客,只能無奈地扒上車頂,開始冒險之旅。
根據孟加拉國的法律,火車車頂坐人是違法的,但孟加拉國鐵路運力遠遠無法滿足乘客的需求,鐵路部門長期以來也只能對此睜隻眼閉隻眼。甚至有些鐵路乘務人員藉此中飽私囊,因為扒車頂雖然不用買票,但通常需要給乘務人員一定的「賄賂」才能安心坐在車頂。孟加拉國人均鐵路裡程不足2釐米。多年前我國鐵路裡程短缺,曾被喻為「人均裡程還沒有一根香菸長」,那麼孟加拉國人均裡程還沒有一根香菸的過濾嘴長。
孟加拉國絕大部分鐵路是在英國殖民時期修建的,最早的一條鐵路建於1862年。1971年獨立後至今40多年,孟加拉只修建了一段鐵路。並且由於年久失修,鐵路事故特別是脫軌,成為家常便飯。孟鐵道部網站最新的數據顯示,2009~2010財年孟加拉國內總共發生2起火車相撞,403起脫軌事故,造成11人死亡,139人受傷。而這一年是1998~1999財年以來事故最少的一年。
雖然事故頻發,但客觀地說,平均傷亡並不算嚴重,這與孟加拉國火車的蝸牛速度不無關係。首都達卡與東南部港口城市相距約242公裡,鐵路部門開通的快速火車需運行6小時15分,慢速的火車則在7小時以上。
儘管如此,一旦從車頂跌落,非死即傷。在達卡市內,記者經常見到一些少年在火車頂上很瀟灑地逆向小跑,真為他們捏一把汗!來源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