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博|中國古動物館推出「每天一隻中國龍」專題,敬請關注!

2020-12-17 北京文博

一起開啟2020年博物館之旅吧!來自北京文博00:0001:00

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縮影,走進博物館,如同登上一列穿越時空隧道的列車,我們懷著好奇心和求知慾,去觸摸城市輝煌的歷史,探索文化的變遷。

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北京地區博物館類型豐富多樣、資源特色鮮明,這些博物館如何攜手同行,展現平等多樣的觀點,為不同群體提供更有意義的文化體驗?又如何以包容、開放的姿態,與不同社會背景和年齡層次的公眾展開平等對話、暢談古今?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博物館之旅吧!

中國是世界上發現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在恐龍研究方面也佔據世界領先水準。截至2019年12月13日的中國古動物館統計數據,我國已經根據骨骼化石發現命名了322種各類恐龍,同時這個數字還在保持著每年約10種的速度增長。

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中國古動物館特別推出「每天一隻中國龍」專題。

從5月3日起,中國古動物館從中國探明發現的恐龍家族裡挑選出49隻最具代表特色的恐龍,用7周的時間帶領公眾每天認識一隻中國龍。

相關焦點

  • 北京文博|「博物館,有範逛」,帶你逛中國古動物館
    北京作為首都和全國文化中心,各類博物館從數量和種類上位列全國前列。這些博物館,不僅有豐富的館藏讓人大開眼界,其本身也是建築設計的精品。北京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博物館?這些博物館中又哪些珍藏?近期,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城市廣播《城市文化範》、民盟北京市委一起推出「博物館,有範逛」節目,邀請各具特色的博物館嘉賓做客直播間,為聽眾講述博物館的故事。
  • 中國古動物館
    撰稿:祝常悅   中國古動物館(以下簡稱古動物館)位於北京市西直門外大街142號,與北京天文館和北京動物園為鄰,構成了
  • 遊中國古動物館!
    中國古動物館位於北京西城區西直門外大街142號,就在北京天文館西邊不遠的地方,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古生物博物館。它的外形非常奇特,是一個大碉堡的樣子,有點兒意思。中國古動物館共三層,按照生物演化的過程,展覽內容分為兩個部分:樹華古人類館和古脊椎動物館。先來到第一層,這裡展示了人類進化簡史的樹華古人類館佔據了南面三分之一的地方。北面是古脊椎動物館中的第一部分:古魚形動物和古兩棲動物展廳,展示了古代動物進化最開始的形態。
  • 北京文博|敬請關注今晚「館長說」節目之「走進中國電影博物館」!
    2017年起,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電視臺《這裡是北京》欄目共同推出「館長說」系列節目,邀請博物館館長作為節目的主人公,為大家「導覽」博物館,講述博物館及藏品背後的故事,揭開日常看展覽不被注意的細節和幕後故事,展現博物館「人」的魅力。
  • 中國古動物館:恐龍特展在英倫
    近日,由中國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聯合新華公益推出的「平凡化石故事·非凡貢獻人物」活動,將發掘這些在古生物化石發現、科研、修復、宣傳、藝術展示、文化傳承以及保護等方面做出不朽貢獻的人物,揭開這些人物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 北京文博 | 敬請關注中國交通廣播「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之走進中國消防博物館
    為進一步展現各博物館為公眾提供的豐富數字文化資源,帶領公眾感受歷史文化,共享文物故事,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下,中國交通廣播央廣旅遊節目組推出了「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7月27日-8月14日,節目將走進北京地區十五家博物館,與大家一起了解文博背後的魅力。
  • 帶上這套百科繪本 探秘中國古動物館
    ,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及本書作者張平、葛旭等嘉賓出席新書發布會。中國古動物館兒童百科繪本是中國古動物館建館以來寫給孩子們的第一套少兒科普繪本,本次出版2冊:《探秘古魚王國》與《追尋中國恐龍》。中國古動物館副館長張平介紹,本系列將中國獨有的史前動物按照從魚到人的演化順序編排、梳理,帶領小讀者見證38億年的生命歷史,幫助孩子構建涵蓋生物、地理、歷史的全面知識體系。
  • 中國古動物館攜手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打造給孩子的官方首套百科繪本
    本網訊  8月17日,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動物館首套兒童百科繪本《探秘古魚王國》《追尋中國恐龍》新書線上發布會在中國古動物館隆重舉辦,本場活動由青少年博物館公共教育推廣人朋朋哥哥主持,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董枝明,審讀專家代表盧靜博士,中國科技館原館長、北京市科協副主席王渝生,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及本書作者張平
  • 中國古動物館90周年紀念展開幕,北京人頭蓋骨化石模型重磅展出
    為慶祝古脊椎與古人類研究所成立90周年,中國古動物館特展《90周年紀念展》今天上午開幕,從24萬件標本裡精心挑選出90件極具代表性的珍貴化石,再現了遠古中國的演化傳奇。此次特展將持續至2020年1月5日。
  • 端午節,中國古動物館正常開放
    傳統佳節端午節即將來臨,節日期間(6月25日至27日)中國古動物館館對外正常開放。上午九點開館,下午四點停止售票,四點半閉館。館方提示:疫情期間,為了讓廣大遊客健康、安全地參觀,請提前閱讀入館健康須知。
  • 中國古動物館:和史前生物來次親密接觸
    看上去並不太大的中國古動物館,其實已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古動物博物館。它低調的坐落在西直門外大街142號,就在北京動物園對面,北京天文館的附近。很多北京人都知道——「那個門口有恐龍(雕塑)的就是」。於是,這一片區域,也成為孩子們在娛樂中學習知識的樂土。
  • 北京文博|敬請關註明天北京城市廣播「博物館,有範逛」專題節目...
    明天是今年高考的最後一天,北京市文物局與北京城市廣播《城市文化範》欄目共同推出「博物館,有範逛」專題節目「那些特殊的科舉考試」,邀請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研究部館員李曉頔,與大家聊一聊科舉考試制度及歷史。敬請關注!
  • 北京文博 | 中國交通廣播「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之走進北京汽車博物館精彩回顧
    為進一步展現博物館為公眾提供的豐富數字文化資源,帶領公眾感受歷史文化,共享文物故事,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下,中國交通廣播央廣旅遊節目組推出了「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7月27日-8月14日,節目將走進北京地區十五家博物館,與大家一起了解文博背後的魅力。
  • 當文博園迎來「女兒紅」,是怎麼樣的精彩
    25日晚,由河源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細品河源 有聲有色」2020河源首屆文旅繁花音樂季「文博風·女兒紅」專場在河源恐龍文博園景區舉行。兩館一塔一公園,即河源市博物館、河源恐龍博物館(中國古動物館恐龍蛋館)、龜峰塔、龜峰公園,是展示河源恐龍文化和歷史文化、客家文化的重要窗口,是河源市著名的文化旅遊景點。
  • 中國古動物館設立臨時郵局,1.2億歲顧氏小盜龍亮相郵戳
    今天上午,中國郵政推出「顧氏小盜龍」郵資機宣傳戳,在西外大街郵政支局內的古生物臨時郵局亮相啟用。集郵愛好者可加蓋「古動物館(臨)」和「古生物(臨)」郵政日戳。下半年,西城郵政還會將有更多古生物被搬上郵戳。
  • 中國古動物館館長是如何煉成的
    圖/《生命的進化》「化石講一個探究精神,從神秘感引入,激發好奇心,再用化石作為證據研究,這就是科學的精神」——中國古動物館館長王原在一個透明的櫥窗裡,密密麻麻地擺放著上百塊湘西王冠蟲(三葉蟲的一種)的化石,雖然名字裡有蟲,但它們看上去並不駭人,圓滾滾的甚至有些可愛。
  • 探秘古魚、追尋恐龍,中國古動物館首套兒童百科繪本見證38億年生命...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這是一場舉辦地點特別對的新書發布會。8月17日下午,中國古動物館,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動物館首套兒童百科繪本《探秘古魚王國》《追尋中國恐龍》在此舉辦新書發布會。
  • 中國古動物館將於五一期間舉辦特展及科普活動
    五一期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國古動物館將為大家帶來一份特別的禮物。一、胡氏遼尖齒獸特展一件來自中國白堊紀地層已經絕滅的小哺乳動物化石標本的發現,填補了哺乳動物中耳形成之謎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 「中國恐龍的新家」第八站 走進河源恐龍博物館
    為進一步推廣中國的恐龍文化,讓全世界了解更多的有關中國恐龍的故事以及讓世人更加關注中國科學家的工作和中國古生物學的累累碩果,從今年3月份開始,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中國古動物館先後分兩個階段向外界宣傳推介了「中國龍」的故事。
  • 北京文博 | 中國交通廣播「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之走進中國科學技術館精彩回顧
    為進一步展現博物館為公眾提供的豐富數字文化資源,帶領公眾感受歷史文化,共享文物故事,在北京市文物局的支持下,中國交通廣播央廣旅遊節目組推出了「聽遊進行時——智慧文博」系列節目。7月27日-8月14日,節目將走進北京地區十五家博物館,與大家一起了解文博背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