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張梁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張梁沉吟了一會,說:「我是張梁,一個戶外愛好者。」
時間回到兩年前……美國阿拉斯加時間2018年6月7日17時30分,中國登山者張梁在北美洲最高峰迪納利峰頂,展開了五星紅旗。
2018年,美國,迪納利峰
美國阿拉斯加時間2018年6月7日17時30分,張梁在北美洲最高峰迪納利峰頂。
山巔寒風如刀,但他的心頭溫熱——他終於實現了「14+7+2」的大滿貫夢想!
「14+7+2」
即
登頂全球所有
14座8000米以上山峰
7座七大洲最高峰
並以探險方式
徒步滑雪抵達南北極點!
這也是世界探險界公認的至高無上的榮耀。至此,全世界僅有兩位「戶外愛好者」完成了這項壯舉:2005年完成的韓國人樸英碩,和2018年完成的張梁,來自中國。
2011年,洛子峰
2011年5月26日,北京時間7:30分,張梁(右)成功登頂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
採訪中,二十年的攀登經歷張梁娓娓道來,手指凍傷、雪崩、滑墜、滾石、塌方、冰裂縫、破碎冰川……在此刻聽來就像是「別人」的故事一樣。
1986年,大學畢業,張梁進入了農行深圳分行,循規蹈矩的金融行業無法滿足張梁不安分的靈魂。當時,年輕的深圳是中國戶外運動最早興起的城市之一,他很快找到了組織,成了中國第一批戶外愛好者。
早期時候的張梁 ▲
2000年5月,青海玉珠峰山難的消息震驚國人,在遇難的攀登者中,王濤、周虹駿均來自深圳,是張梁平時一起玩戶外的山友……
早期時候的張梁 ▲
如今,張梁還記得攀登生命中第一座雪山的情景,記得隨著海拔的上升,嚴重的高原反應如何折磨著自己,頭痛欲裂、噁心嘔吐,痛苦地上升中,張梁發誓再也不來了。
可是在第二年,他又神使鬼差地又登頂了慕士塔格,從此一發不可收拾,6000米、7000米、到每年一座8000米。
早期參加戶外活動時的張梁 ▲
在14座8000米之中,安納普爾納峰就是張梁最嚴峻的挑戰。
安納普爾納峰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海拔8091米,是世界第十高峰。1950年6月3日,法國登山者埃爾佐格和拉什納爾登頂此峰,使之成為世界8000米以上高峰中最先被登頂的那座。埃爾佐格在自傳《安納普爾納——第一座8000米》中說:「我們一無所有地走向安納普爾納峰,卻找到了讓我們餘生享用不盡的財富,一種新的生活正在開始,人類的生活會有更多的安納普爾納峰!」
2015年,安納普爾納峰
張梁在世界第十高峰—安納普爾納峰 。
不過,最先被登頂並不能表明安納普爾納峰是一座容易攀登的山峰,事實恰好相反,因為地形複雜、天氣惡劣、雪崩頻發,它被所有攀登者認為是世界上最難、最危險、死亡率最高的八千米級山峰之一。
2014年3月31日,張梁抵達海拔4200米的安納普爾納峰大本營。經過半個月的等待後,攀登時機到來。張梁回憶稱,在他登過的所有山峰中,沒有一座攀登難度比得上安納普爾納峰。登頂路上除了陡峭冰壁,幾乎全是齊腰深積雪。夏爾巴(嚮導)只能一路用雙手刨開路,再跪著用膝蓋把雪壓實。
「最難的一段是在6000米到7000米海拔左右的2號營地到3號營地的攀登過程,那一段幾乎都是陡峭的冰壁,冰壁堅硬到冰爪也踢不進去,一不小心,就會墜入萬丈深淵。登山隊足足花了4天時間,其中一天只前進了100米。」
——山者張梁
2015年,攀登安納普爾納峰的證書 ▲
後來,連見慣了大場面的夏爾巴嚮導,都萌生了退意……當時,張梁每天都在想著死亡,這是從來沒有過的。
當他們費盡千辛萬苦登至7500米時,天氣變得更加惡劣。大片的烏雲從山谷湧來,暴風雪馬上就要來了。張梁意識到,儘管山頂近在眼前,但是必須下撤,否則就要把命丟在上面了。
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一同上山的隊友、65歲的挪威人Tore並不甘心,這是他人生最後一個登山目標,就差幾百米啊!可是,張梁仍然說服了他。
安納普爾納峰帶來的強烈身心刺激將張梁逼到了極限。
在風雪中,胡碴已經結冰的他在攝像機前說:「剛才經歷的一幕,使我重新認識了登山,安納普爾納峰也許是我的絕唱,我喜歡登山,非常熱愛雪山,但是我會更熱愛生活。再見,安納普爾納峰!再見,雪山!」
張梁 ▲
在20年的攀登生涯中,這是張梁唯一一次想到退出。不過,他很快就明白,對他而言,生活即是登山。
僅僅3個月後,張梁又遏制不住內心的渴望,去攀登另一座8000米高峰——巴基斯坦的加舒布魯木II峰。
從此之後,他再未退縮後,8000米是世界的高度,也是人性的深度,這正是無數勇者痴迷其中的原因,而其中,能全身而退的人,卻沒有幾個。
2014年,加舒布魯木II峰
照片拍攝於2014年7月24日的加舒布魯木II峰。
攀登加舒布魯木II峰證書 ▲
張梁強調「撤退」也是一種自由,只有活著,才有一切。
他不像有的登山者,出門前把遺書都寫好了,也從來不說「死也要死在山上」之類的話,因為像是「壯麗的毀滅」、「雖死猶生」這些,對他完全沒有吸引力。
「有時候想起來,放棄,代表著這麼艱苦而折磨的過程明年又要再來一遍,再往前走幾百米就是頂峰。但我還是選擇放棄。」
——山者張梁
相比登頂,其實登山中的「放棄」,其實才是更難的,也更考驗一個人的內心。
2005年12月28日 ▲
張梁在南極點展國旗
由於天氣等客觀條件所限,張梁放棄過珠穆朗瑪峰、希夏邦馬峰、安納普爾納峰、K2和南迦帕爾巴特峰的登頂,十八年裡,張梁九次放棄。而理智和放棄,最後為張梁帶來了全身而退、捲土重來的資本,最終走向成功。
2005年5月22日中午12:20分 ▲
張梁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
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
完成了宏願之後的張梁,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了公益活動、講座演說和陪伴家人上。他想把這些年在雪山上的感悟分享給大眾,想彌補這些年來因為登山對兒子的疏離。他說:「這對我來說,是比攀登更大的挑戰」。
2008年,西藏希夏邦馬峰
張梁於2008年10月2日上午10點30分,成功登頂西藏希夏邦馬峰(8012米)。
2020年7月初,張梁帶著兒子一起,重新登上了他人生中也是兒子人生中的第一座雪山,玉珠峰。
在峰頂,他抱著兒子哭了,這是張梁攀過最矮的一座巔峰,卻意味著張梁人生另一個巔峰的開始。
張梁(左)與他的兒子(右) ▲
深圳地鐵裡有一塊公益廣告牌,其中是他的代表性的登山照——特有的雪山紅臉,黝黑濃密的鬍子,冷靜的眼神,旁邊是一句話:「空氣稀薄處,總有不一樣的風景。每往上走一步,一定更接近自己。我是山者張梁。」
2017年10月,攀登南迦帕爾巴特 ▲
張梁很喜歡這個廣告定義的「山者張梁」。
他說:「雪山不生產房子、票子,不會帶給我財務自由,但是它讓我認識了自己,實現了自己,給了我人生的自由!」
2017年7月28日,K2 ▲
【個人簡介】
即刻掃碼,關注MAX戶外TV
獲取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