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者張梁:空氣稀薄處,每往上走一步,就更接近自己 MAX獨家專訪

2020-09-15 MAX戶外


採訪張梁的時候,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介紹一下你自己吧?」

張梁沉吟了一會,說:「我是張梁,一個戶外愛好者。

時間回到兩年前……美國阿拉斯加時間2018年6月7日17時30分,中國登山者張梁在北美洲最高峰迪納利峰頂,展開了五星紅旗。

2018年,美國,迪納利峰

美國阿拉斯加時間2018年6月7日17時30分,張梁在北美洲最高峰迪納利峰頂。

山巔寒風如刀,但他的心頭溫熱——他終於實現了「14+7+2」的大滿貫夢想!

「14+7+2」

登頂全球所有

14座8000米以上山峰

7座七大洲最高峰

並以探險方式

徒步滑雪抵達南北極點!

這也是世界探險界公認的至高無上的榮耀。至此,全世界僅有兩位「戶外愛好者」完成了這項壯舉:2005年完成的韓國人樸英碩,和2018年完成的張梁,來自中國。

2011年,洛子峰

2011年5月26日,北京時間7:30分,張梁(右)成功登頂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

採訪中,二十年的攀登經歷張梁娓娓道來,手指凍傷、雪崩、滑墜、滾石、塌方、冰裂縫、破碎冰川……在此刻聽來就像是「別人」的故事一樣。

1986年,大學畢業,張梁進入了農行深圳分行,循規蹈矩的金融行業無法滿足張梁不安分的靈魂。當時,年輕的深圳是中國戶外運動最早興起的城市之一,他很快找到了組織,成了中國第一批戶外愛好者。

早期時候的張梁 ▲

2000年5月,青海玉珠峰山難的消息震驚國人,在遇難的攀登者中,王濤、周虹駿均來自深圳,是張梁平時一起玩戶外的山友……

早期時候的張梁 ▲

如今,張梁還記得攀登生命中第一座雪山的情景,記得隨著海拔的上升,嚴重的高原反應如何折磨著自己,頭痛欲裂、噁心嘔吐,痛苦地上升中,張梁發誓再也不來了。

可是在第二年,他又神使鬼差地又登頂了慕士塔格,從此一發不可收拾,6000米、7000米、到每年一座8000米。

早期參加戶外活動時的張梁 ▲

在14座8000米之中,安納普爾納峰就是張梁最嚴峻的挑戰。

安納普爾納峰位於喜馬拉雅山脈中段,海拔8091米,是世界第十高峰。1950年6月3日,法國登山者埃爾佐格和拉什納爾登頂此峰,使之成為世界8000米以上高峰中最先被登頂的那座。埃爾佐格在自傳《安納普爾納——第一座8000米》中說:「我們一無所有地走向安納普爾納峰,卻找到了讓我們餘生享用不盡的財富,一種新的生活正在開始,人類的生活會有更多的安納普爾納峰!

2015年,安納普爾納峰

張梁在世界第十高峰—安納普爾納峰 。

不過,最先被登頂並不能表明安納普爾納峰是一座容易攀登的山峰,事實恰好相反,因為地形複雜、天氣惡劣、雪崩頻發,它被所有攀登者認為是世界上最難、最危險、死亡率最高的八千米級山峰之一。

2014年3月31日,張梁抵達海拔4200米的安納普爾納峰大本營。經過半個月的等待後,攀登時機到來。張梁回憶稱,在他登過的所有山峰中,沒有一座攀登難度比得上安納普爾納峰。登頂路上除了陡峭冰壁,幾乎全是齊腰深積雪。夏爾巴(嚮導)只能一路用雙手刨開路,再跪著用膝蓋把雪壓實。

「最難的一段是在6000米到7000米海拔左右的2號營地到3號營地的攀登過程,那一段幾乎都是陡峭的冰壁,冰壁堅硬到冰爪也踢不進去,一不小心,就會墜入萬丈深淵。登山隊足足花了4天時間,其中一天只前進了100米。」

——山者張梁

2015年,攀登安納普爾納峰的證書 ▲

後來,連見慣了大場面的夏爾巴嚮導,都萌生了退意……當時,張梁每天都在想著死亡,這是從來沒有過的。

當他們費盡千辛萬苦登至7500米時,天氣變得更加惡劣。大片的烏雲從山谷湧來,暴風雪馬上就要來了。張梁意識到,儘管山頂近在眼前,但是必須下撤,否則就要把命丟在上面了。

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一同上山的隊友、65歲的挪威人Tore並不甘心,這是他人生最後一個登山目標,就差幾百米啊!可是,張梁仍然說服了他。

安納普爾納峰帶來的強烈身心刺激將張梁逼到了極限。

在風雪中,胡碴已經結冰的他在攝像機前說:「剛才經歷的一幕,使我重新認識了登山,安納普爾納峰也許是我的絕唱,我喜歡登山,非常熱愛雪山,但是我會更熱愛生活。再見,安納普爾納峰!再見,雪山!

張梁 ▲

在20年的攀登生涯中,這是張梁唯一一次想到退出。不過,他很快就明白,對他而言,生活即是登山。

僅僅3個月後,張梁又遏制不住內心的渴望,去攀登另一座8000米高峰——巴基斯坦的加舒布魯木II峰。

從此之後,他再未退縮後,8000米是世界的高度,也是人性的深度,這正是無數勇者痴迷其中的原因,而其中,能全身而退的人,卻沒有幾個。

2014年,加舒布魯木II峰

照片拍攝於2014年7月24日的加舒布魯木II峰。

攀登加舒布魯木II峰證書 ▲

張梁強調「撤退」也是一種自由,只有活著,才有一切。

他不像有的登山者,出門前把遺書都寫好了,也從來不說「死也要死在山上」之類的話,因為像是「壯麗的毀滅」、「雖死猶生」這些,對他完全沒有吸引力。

「有時候想起來,放棄,代表著這麼艱苦而折磨的過程明年又要再來一遍,再往前走幾百米就是頂峰。但我還是選擇放棄。」

——山者張梁

相比登頂,其實登山中的「放棄」,其實才是更難的,也更考驗一個人的內心。

2005年12月28日 ▲

張梁在南極點展國旗

由於天氣等客觀條件所限,張梁放棄過珠穆朗瑪峰、希夏邦馬峰、安納普爾納峰、K2和南迦帕爾巴特峰的登頂,十八年裡,張梁九次放棄。而理智和放棄,最後為張梁帶來了全身而退、捲土重來的資本,最終走向成功。

2005年5月22日中午12:20分 ▲

張梁成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

海拔8848米的珠穆朗瑪峰

完成了宏願之後的張梁,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了公益活動、講座演說和陪伴家人上。他想把這些年在雪山上的感悟分享給大眾,想彌補這些年來因為登山對兒子的疏離。他說:「這對我來說,是比攀登更大的挑戰」。

2008年,西藏希夏邦馬峰

張梁於2008年10月2日上午10點30分,成功登頂西藏希夏邦馬峰(8012米)。

2020年7月初,張梁帶著兒子一起,重新登上了他人生中也是兒子人生中的第一座雪山,玉珠峰。

在峰頂,他抱著兒子哭了,這是張梁攀過最矮的一座巔峰,卻意味著張梁人生另一個巔峰的開始。

張梁(左)與他的兒子(右) ▲

深圳地鐵裡有一塊公益廣告牌,其中是他的代表性的登山照——特有的雪山紅臉,黝黑濃密的鬍子,冷靜的眼神,旁邊是一句話:「空氣稀薄處,總有不一樣的風景。每往上走一步,一定更接近自己。我是山者張梁。

2017年10月,攀登南迦帕爾巴特 ▲

張梁很喜歡這個廣告定義的「山者張梁」。

他說:「雪山不生產房子、票子,不會帶給我財務自由,但是它讓我認識了自己,實現了自己,給了我人生的自由!

2017年7月28日,K2 ▲

【個人簡介】

即刻掃碼,關注MAX戶外TV

獲取更多驚喜!

相關焦點

  • 張梁:我不是天生的登山家
    當晚,他與大家分享了自己登山生涯中的部分驚險記憶——道拉吉裡山難、安納普爾納被困、南迦帕爾巴特下撤。  「不管是珠峰、K2還是道拉吉裡、安納普爾納,攀登歷程都充滿著艱辛。大多數人想的是身體上的煎熬,對我而言可能更多的是心靈上的洗禮。」
  • 中國登山第一人張梁是如何練成?
    根據公開數據,在張梁登頂迪納利峰前,全世界只有韓國人樸英碩一人在2005年完成。如今,這個代表登山界最高水平的榮譽榜添上了張梁的名字,「14+7+2」再也不是遙遠的夢想,張梁用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自身的堅韌意志,一步一步將心中的夢想化為現實。
  • 「中國登山第一人」張梁 X COLMO空調,空享家沙龍共話空氣未來
    高端AI家電行業的「攀登者」COLMO空調榮幸成為紀念中國人首登珠峰60周年攀登活動暨珠峰複測行動的唯一官方指定空調,與中國登山隊共譜珠峰壯麗史詩,勇攀空氣未來新高峰。8月8日,恰逢1786年人類首登勃朗峰紀念日,COLMO空調 · 空享家沙龍重磅登陸海內最具「攀登精神」的鵬城深圳。
  • 再次進入空氣稀薄地帶
    而冒險顧問公司探險隊的領隊兼隊長紐西蘭人羅布·霍爾,為了成全他人的夢想遇難在珠穆朗瑪峰上。這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絕命海拔》裡的兩位主人公。漢森是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小人物,也是1996年5月珠穆朗瑪峰那次山難中12名遇難者之一。電影《絕命海拔》讓我認識了這本書《進入空氣稀薄地帶》,電影就是根據這本書改編的。
  •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 攀登珠峰山難叢書[圖]
    這起著名的山難,被《戶外》雜誌的特約記者喬恩-克拉考爾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成了本書。   1997年,本書在美國出版後,不僅風靡美國,而且相繼被翻譯成24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出版。10年之後,隨著本書引起的轟動,《觸及巔峰》開始熱銷,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停留了14周。
  • 張梁:創造中國登山探險新歷史
    張梁在 2012 年 5 月成功登頂,「挺難的,差點沒下來」。下撤途中張梁出現胃痙攣,一度氧氣耗盡、體力不支,「當時特別想坐下來休息一晚再走,但恐怕坐下去就起不來了」,最終咬牙夜行,半夜 12 點多回到營地。
  •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絕命海拔》背後的珠峰故事
    進入空氣稀薄地帶:《絕命海拔》背後的珠峰故事 時間:2015.11.04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老飛宅    1905電影網獨家專稿 在還沒來暖氣的11月3日,一部講述珠峰山難的故事片《絕命海拔》「攀上」內地院線,一股「雪上加霜」的高冷氣息迎面而來,人們也終於能在大銀幕上體驗一把
  • 張梁:「14+2」中國第一人
    數據來源:維基百科現在,在人類登山探險的馬拉松長跑中,第一位中國民間登山者張梁進入了最高殿堂。張梁在登頂三座 8000 米之後才第一次聽說「14+7+2」,這名業餘登山者便決定將這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視為自己的目標。
  • 西藏-空氣最稀薄的旅途
    ,而我就只是想去看看別人口中最美的風景,只因為我不相信別人,我認為最美的風景就一定要在自己的眼裡,所以,沒有攻略,沒有安排,只帶著自己,也只有自己,我帶著自己進藏了,一個放浪不羈愛自由的自己,一個習慣孤獨的自己,一個要在三十歲還要瘋狂的自己,帶她去看最美的風景。
  • 直播預告丨張梁報告會:九次下撤 放棄比登頂更難
    明天(8月30日下午15:00)中國著名登山探險家張梁將在貴陽孔學堂明倫堂舉行報告會鎖定動靜APP,收看獨家直播「14+7+2」,人類登山探險的終極夢想——張梁實現了!張梁曾無數次想像和期盼,完成「14+7+2」那一刻的到來。登頂迪納利峰的瞬間,他覺得過去多年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他說:「能夠把國旗和行旗帶到地球的各個角落,我感覺非常自豪。」從一份對登山探險的熱愛,到整整18年的堅持,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動力,一直在支撐著張梁朝前邁進。
  • 築鼎獎評委張梁 | 創新設計 引領未來
    深圳洪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計二院院長 張梁 張梁, 築鼎獎評委; 深圳洪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計二院院長; 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常務理事; 哈爾濱工業大學客座教授
  • 穿越世界之巔 | 12歲女孩行走在空氣稀薄地帶之點滴記錄
    這個勇敢的中學生在父親和一群朋友帶領下,行走在空氣稀薄地帶,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抵達EBC目的地珠峰大本營,下文即為其每天的點滴記錄。該作者之前也曾就徒步EBC發表2篇小文《感謝的人 | 12歲女孩穿行EBC雪山之巔跟稚嫩的自己告別》、《堅持 | 12歲女孩行走在喜馬拉雅雪山之巔》,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結合一起閱讀。
  • 張梁:走心硬漢!不想當攝影師的鏟屎官不是好的登山家
    2008年,張梁在北極徒步600餘公裡和99.9%的人一樣,張梁也過著平凡的生活,但有0.1%的特別之處,一言以蔽之:2011年5月 夜攀洛子峰頂峰 過冰裂縫 「有很多次我回來後都曾發誓再也不登了可這些『誓言』卻從未能阻止我」張梁經常感慨自己非常幸運
  • 修行每一步——揭西瀑布群遊記
    一群人出遠門走馬觀花花錢購物,那是旅遊;拋棄了工作背起行囊上路,早上不知晚上在哪裡露宿,那是旅行;在旅途中自己和自己展開內心對話,思索人生大命題,那叫「修行」。       我們當然不是在旅遊,還沒那錢;我們自詡在旅行,只是沒丟掉工作;如果我說在修行,同行的人會對我說草泥瑪。但文學大溼的內心畢竟是強大的,強大到把出行的每一步都變成了修行。
  • 為「14+2」夢想 深圳人張梁挑戰道拉吉裡峰
    張梁於4月11日到達加德滿都,14日到達海拔4300M處進行適應性訓練,19日隨中國登山隊伍抵達道拉吉裡峰大本營(海拔4750米)。同時在大本營駐紮的還有來自瑞士和伊朗的兩支登山隊伍。  進入大本營後,由於無手機信號,張梁依靠衛星電話同深圳登協高山探險後勤保持聯繫。21日進行傳統拜山儀式,次日進行至C1營地 (5900米)進行適應性訓練。
  • 沒有更高去處了——評《進入空氣稀薄地帶》
    登上富士山對普通的登山愛好者來說是容易實現的,這就是我為什麼在橫濱那家戶外店買了那麼貴的登山鞋準備在採訪世界盃之後一試身手的原因。可是因為工作過度勞累,最終我放棄了新宿安田生命廣告牌下那輛預訂的登山旅遊巴士。回國後的一個月,心有不甘的我惡補了所能找到的所有關於登山的書。
  • 中國的這座山你去過嗎?遊客:每走一步都像是在花錢
    我們國家面積很大,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景觀,所以現在也能看到很多古蹟的自然風景, 另外,也能看到很多高山峰,在很多地方呈現出不同的風景和魅力, 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很多人空閒的時候旅行者增加,所以在我們旅遊勝地的基本假日裡人很多, 這些山很受歡迎,比如華山黃山, 全年這些山都很受歡迎
  • 學習勞模好榜樣|貴州省勞模張梁:鐵路貨運「營銷狀元」
    他沒有高學歷,沒有好口才,卻在競爭激烈的貨運市場中做得風生水起,屢創佳績,近年來多次榮獲成都鐵路局營銷能手、局建功立業先進個人、全路貨運營銷狀元、火車頭獎章等稱號,他是張梁,現任成都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貴陽南車站貨運值班員,今年12月被評為貴州省勞動模範。
  • 雅居樂香山灣:擁山,入海,藏盡世間美好
    夏威夷人始終認為,每座火山都是火山女神 Madame Pele 的駐地。所以,他們習慣在火山口上方投放一瓶威士忌,以表達對女神的敬意。自此之後,越來越多人對火山產生崇敬和嚮往,並把它稱作世間美景的最高等級。不得不承認的是,不論是活火山,還是休眠火山,都比普通山脈更具魅力。而濱海火山地質公園,則是在單調景別的疲憊生活之外,時間劃下的驚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