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登山第一人張梁是如何練成?

2020-12-21 金羊網

中國登山第一人張梁是如何練成?

金羊網  作者:蔣佳元  2018-06-19

四次山難距死神一步之遙;9次下撤成就「14+7+2」第一人

金羊網訊 記者蔣佳元,通訊員楊豔鑫報導:張梁,中國登山探險界代表人物,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行員工,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會長,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獲得者。

張梁向媒體介紹登山經歷,並接受採訪

從2000年到2018年間,18年,張梁35次攀登,攀登雪山26座,期間經歷了四次重大山難、九次下撤。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美國阿拉斯加時間2018年6月7日17:30,張梁終於成功登頂北美洲最高峰迪納利峰,成為完成「14+7+2」人類登山探險終極夢想的中國第一人、世界第二人,並成為了有史以來最成功的登山探險家之一。

深圳農行領導向張梁祝賀

19日上午,張梁在深圳向眾媒體詳細介紹了自己的登山歷程、感悟。

2005年5月22日中午12:20分,成功登頂珠峰

成就登山夢想「中國第一人」

在登山探險界,「14+7+2」(指登頂地球上全部14座8000米以上山峰、七大洲最高峰,並以探險方式徒步滑雪抵達南北極點)是公認至高無上的榮耀,是人類登山探險的終極夢想。根據公開數據,在張梁登頂迪納利峰前,全世界只有韓國人樸英碩一人在2005年完成。如今,這個代表登山界最高水平的榮譽榜添上了張梁的名字,「14+7+2」再也不是遙遠的夢想,張梁用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和自身的堅韌意志,一步一步將心中的夢想化為現實。

2008年5月6號早上7:15分,在北極圈惡劣的環境中,20天徒步600餘公裡,到達北極點

據介紹,張梁在2000年到2018年間,18年,35次攀登,攀登雪山26座,經歷了四次重大山難。2005年及2008年,張梁先後以探險方式徒步滑雪抵達南北極點,2017年10月完成登頂地球上全部14座8000米以上山峰,2018年6月完成登頂全世界七大洲最高峰。

2018年迪納利峰

2018年6月7日,登頂迪納利峰,展國旗

其中,張梁此次完成攀登的北美洲最高峰迪納利峰,雖然不為大家所熟知,但其攀登難度與珠峰相比,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攀登迪納利峰必須克服兩大艱難點:一是相對高度,二是極寒多變的天氣。從大本營到迪納利峰頂峰的垂直相對高度為4000米,超過了珠穆朗瑪峰,攀登路線更為漫長複雜,幾個營地間的海拔提升很大。因三分之二的山體終年積雪,從三號營地向上,必須使用冰爪和冰鎬;所處緯度極高,毗鄰北極圈,氣候惡劣,常有極端的大風和低溫出現,雖然頂峰只有6194米,但周圍景象卻酷似北極,即使是在夏天,山上溫度也可能降至-35℃,冬季最冷時氣溫低於-50℃,有時風速可達每小時160公裡。其峰頂的含氧量比珠峰更低,在海拔五千多米處,氧氣含量僅為海平面的42%。山間經常籠罩在濃霧之中,層層冰蓋掩住山體,無數冰河縱橫其中,如一時失足陷入冰縫,便可能成為致命的一步。在這種情況下,攀登者還需要背負近一百斤的裝備和食物行進,這些都對攀登者體力有著極高要求。

2005年12月28日在南極點

2018年5月22日,張梁從深圳家中出發,前往北京遠徵北美阿拉斯加州,歷經長途飛行,5月23日從西雅圖轉機,到達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5月25日到達塔克緹娜小鎮。張梁於5月27日正式進山,經過12天的漫長攀登,克服攀登迪納利峰會遇到的艱險環境及身心考驗,最終成功登頂,再一次讓五星紅旗飄揚在高海拔雪山之巔。

四次山難,距離死神一步之遙

張梁於1964年3月17日生於河北石家莊,1986年畢業於河北財經學院,懷揣夢想來到深圳,加入農行。

從2000年第一座雪山玉珠峰開始,張梁迄今共攀登雪山26座,35次。他一直朝著人類登山探險終極夢想「14+7+2」進發。期間經歷過4次山難,距離死神一步之遙。但這並沒有嚇退張梁追求夢想的腳步。

2017年7月28日,張梁成功登頂K2

據張梁回憶,他經歷的最近一次山難發生在2015年3月24日,被登山者視為「8000米中的8000米」的安納普爾納峰(8091米)海拔7000多米處。

當時,他們已經翻過了幾乎垂直的冰壁,跨過了近在咫尺的深淵,成功登頂。然而,下撤更加艱險,難度幾近攀巖。高山嚮導在黑夜中迷路,一行人被困在海拔7000米的一處相當陡峭的硬冰上,黑夜與寒冷吞噬了一切。一名嚮導和一位芬蘭隊員中途發生滑墜,長眠在安納普爾納峰。還在堅持的隊員體力嚴重透支,意識模糊,甚至陷入短暫失憶或睡眠狀態。作為當時唯一清醒的人,張梁知道,此時如果妥協閉上眼,就是永遠的告別。他要大家挺住。

2009年馬納斯魯峰(過冰裂縫)

張梁不惜消耗自己的體力,聲嘶力竭地喊著每一個隊友的名字,與每個人說話,他在喚醒大家已經瀕臨崩潰的意志。慢慢地,開始有隊友回應他,音浪越來越強。就這樣,隊友們彼此依偎、互相支撐,靠著最後一點頑強從夜裡10點熬到凌晨5點,直到天邊出現一抹微光。天亮了,他們知道,終於活了下來。

這一次,從出發衝頂到安全返回3號營地,用了整整30個小時!

回望過去十八年的登山經歷,張梁經歷的第一次山難發生在2010年5月13日。當時,張梁攀登尼泊爾道拉吉裡峰(8167米),下撤途中發生意外。攀登的高難度、隊員的準備不足和高山嚮導溝通不暢,使隊伍陷入慌亂。隊員分散逃生,最終,6名隊員有3人遇難,其中兩個是深圳人,成為深圳乃至中國登山史上的重大事件。

2017年10月2日,登頂南迦帕爾巴特峰

2012年5月11日,張梁挑戰攀登難度極大的馬卡魯峰(8463米)時發生第二次山難。張梁一行在下撤時迷了路,被困山上數十個小時,斷水斷糧,疲累交加,「差一點就回不來了」。直面生死的關鍵時刻,內心恐懼感作為一種本能,洶湧而至。在張梁看來,放棄也就是一瞬間的事,「躺那兒坐那兒,睡一覺就沒了,當時很想坐在那兒就不走了,但最後我還是挺住了。」

第三次山難發生在2013年5月20日,張梁挑戰攀登難度為珠峰十倍的幹城章嘉峰(8586米)。因冰裂縫較多,冰崩頻繁出現,登頂途中多次遭遇險情,整支隊伍嚴重缺氧、極度疲倦。雖然12人最終成功登頂,但有5名隊友在下撤時不幸遇難。

九次下撤 放棄只為實現夢想

十八年,26座雪山,被記住的往往是登頂的榮耀,但其實,最不應該被遺忘的是放棄的艱難。登山最精彩的故事不在於登頂,而是一次次的放棄與磨難,這就是登山的意義。

張梁暢談登山感悟

由於天氣等客觀條件所限,珠穆朗瑪峰、希夏邦馬峰、安納普爾納峰、K2和南迦帕爾巴特峰的登頂都沒有「畢其功於一役」,張梁不得已做出放棄的決定。這些九死一生的經歷中,張梁學會了敬畏雪山。

據張梁回憶,第一次刻骨銘心的「放棄」發生在2003年5月,張梁參加中國官方組織的「紀念人類登頂珠穆朗瑪峰50周年活動」,這是一次意義非凡的攀登。當時張梁已攀登至海拔8300米,他的夢想眼看就要實現。這時,一名外國登山者受傷骨折,在榮譽誘惑面前,張梁最終做出了艱難的選擇,主動協助傷員下撤,默默告別珠峰(8848米)。當其他隊員成功登頂後,胡錦濤總書記發來賀電讚揚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抗擊非典的決心」。

2006年9月,張梁嘗試攀登唯一一座完全獨立位於中國境內的8000米以上雪山—希夏邦馬峰(8012米),在攀登至2號營地時,因天氣惡劣,衝頂計劃被迫擱置。2008年,張梁再次向希夏邦馬峰發起衝擊,憑藉嫻熟的技術和絕佳的心態,最終順利登頂。

2014年4月在安納普爾納峰(8091米)時的放棄則是另一種情形。登頂路上除了陡峭冰壁,幾乎全是齊腰深的積雪。高山協作一路用雙手刨開路,再跪著用膝蓋把雪壓實。從2號到3號營地那段最危險的冰崩雪崩區,難到足足花了4天,每天只能前進100米。

衝頂當日,張梁一行從零點出發,當登至海拔7500米時,已是下午2點,錯過了登頂的最佳時機,且隊員因連續十日攀登,疲憊不堪,張梁根據經驗判斷,理智說服隊員下撤。下撤途中,意外發生了。張梁眼尖地看到面前的繩子突然飛速下滑,固定繩索的雪錐一個個崩開—有人滑墜!說時遲那時快,張梁一聲大吼,和隊友縱身撲上前,兩人一前一後死死拽住重達千鈞般的繩索。其他隊友跟著撲上來,大家吶喊著拼命往上拉,才拉回了共用一根繩子下降、險些滑墜的3名高山嚮導。

成功下撤後,張梁和隊友們回望頂峰,看著突襲的暴風雪,全部隊員都在慶幸的同時後怕不已,經驗豐富的高山嚮導朝張梁不停豎大拇指,感謝他的決定拯救了大家。此時,再次直面生死讓張梁的心理到了極限,他對著攝像機顫抖著說出了告別雪山的話:「剛才經歷的一幕,使我重新認識了登山,安納普爾納也許是我的絕唱,我喜歡登山,非常熱愛雪山,但是我會更熱愛生活。再見,安納普爾納!再見,雪山!」

其實,有很多次,張梁在登山回來後都發誓「再也不登了」,可「誓言」沒能阻止他。

2015年7月,張梁挑戰世界第二高峰巴基斯坦K2(8611米)—傳說中死亡率超過27%的K2。K2是國際登山界公認攀登難度最大的8000米以上山峰,在關於K2的電影與紀錄片中,我們可以深深感受到K2的壯麗與艱難。張梁的隊伍頂著惡劣的天氣,在齊膝深的雪中一步步挪動,雪崩和滾石不斷襲來,這一路異常艱苦。直到衝頂的關鍵階段,又一場雪崩徹底掩埋了全隊的技術裝備,此時天氣繼續變得惡劣,大雪紛飛,全隊人馬被迫止步。

2016年6月,張梁再次向K2發起衝擊。張梁一行沿著河谷,翻山越嶺,走過鵝卵石沙灘、破碎冰川,跨過冰河,到達了K2海拔7550米的三號營地。然而,隨後開始肆虐的大風大雪,讓登山隊伍不得不選擇下撤至大本營,將登頂的裝備暫留三號營地。

7月23日,張梁再次向頂峰發起衝擊,卻被告知因雪崩衝擊,三號營地已經被夷為平地,張梁和其他登山隊友搭建的十幾頂帳篷、登山裝備、公共物資和個人物品全部被淹沒。事實上,張梁一行已通過最難的路段,距離徵服K2僅一步之遙,無奈遭遇雪崩,再次遺憾放棄。「相信只要人在,就有機會。」張梁如是說。K2,後會有期!

2017年6月,張梁向海拔8125米,有「食人峰」、「殺人山峰」之稱的世界第九高峰南迦帕爾巴特峰發起衝擊。隊伍到達海拔6800米的三號營地後,由於嚮導預判頂峰有所偏差,導致線路非常漫長。張梁及隊友們依然不畏艱險,嘗試衝頂,次日傍晚已到達海拔7918米,接近頂峰的位置,離登頂只有一步之遙。但由於氧氣消耗殆盡,考慮到生命安全,只能暫時放棄衝頂,選擇下撤。

艱難的下撤途中,在無氧、天黑的惡劣情況下,隊員們體力透支,有人已出現幻覺,行動能力下降,有人因疲憊不堪在不小心睡著的瞬間險些滑墜。歷經磨難,經過了將近43個小時的攀登,隊伍最終安全回到了三號營地。

如果說,登山是對登山者體力、技術的考驗,那麼必須的放棄則體現了登山者的智慧、理性,它是勇氣的延伸。哪一個登山者不想登頂、領悟人生的巔峰體驗?然而,成功的背後總是堆積著遺憾。張梁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之所做出下撤的決定,主要是考慮到要活著回來,只有活著回來,才能繼續走向更高目標。」

未來目標 駛向大海,投身公益

正因為不斷堅持追求夢想,才令張梁成為完成「14+7+2」人類登山探險終極夢想的中國第一人、世界第二人。

談及未來的目標,張梁並沒有就此停止挑戰的腳步。張梁下一個目標將是環球航海。

其實,早在2012年11月,張梁的身影開始印刻在大海之上。從深圳到三亞的海面上,浪高6米,風速驚人,張梁駕駛的帆船以70度傾斜角逐浪航行。這次旅程歷時整整48小時,張梁吐得一塌糊塗,深切體會到航海的「苦」。但他愛上了大海。

2014年11月,張梁參加「泰王杯」帆船賽,駕駛帆船從香港出發,途經新加坡,航行2000多海裡,到達泰國普吉島,完成第一次遠航。

2015年11月,張梁所在的中國船隊Apsaras號參加了「大西洋巡航賽」,成功橫渡大西洋並奪得Cruising組別冠軍。這是該項賽事首次有中國船隊出戰。聖露西亞時間2015年12月5日12:05:09,Apsaras號最終有驚無險地完成3000多海裡的航程抵達終點,張梁完成第一次跨越大西洋的壯舉。

2016年5月12日,張梁所在的首支來自中國的Apsaras號大帆船參加著名的百慕達帆船賽,在航行了六天五夜後,以第一名的成績衝線。

大海上的無助和身處8000米高度的恐懼有相似之處。而張梁像是一名迎著自然徵召的勇士。登山夢還在繼續,環球航海的步伐才剛剛開始,他時刻準備著再度出發。


編輯: 陽揚

相關焦點

  • 中國登山第一人張梁,曬Mate 20隨手拍驚豔朋友圈
    來源:第一產經網近日,中國登山第一人張梁舉行了「登峰造極·張梁14+7+2分享會」, 對18年登山探險歷程進行回顧。今年6月,張梁成功登頂了北美洲最高峰迪納利峰,至此,他成為了完成登陸全世界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七大洲最高峰,以及南北極探險這個「14+7+2」 人類登山探險終極夢想挑戰的第一位中國人,也是全世界的第二位。張梁不斷挑戰自我極限、勇往直前的踐行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 張梁:「14+2」中國第一人
    在登山探險界,「14+7+2」(登頂全世界所有 14 座 8000 米以上山峰和 7 座七大洲最高峰,並以探險方式徒步滑雪抵達南北極點)是公認至高無上的榮耀,是人類的終極夢想。根據公開數據,迄今為止全世界只有韓國人樸英碩一人在 2005 年完成。 14 座 8000 米。
  • 張梁:我不是天生的登山家
    張梁原本是個普通的銀行職員,如果不是因為王石的一句話,他或許不會成為「14+7+2」中國第一人、世界第二人。當晚,他拋開那些榮譽加身的高光時刻,分享了身體和心理都無比平凡的普通人是如何跨越夢想,用登山實現人生的救贖,最終又洗盡鉛華,習得放棄的人生智慧。
  • 張梁:不來深圳,就沒有登山探險中國第一人
    就跟我登山一樣,如果一開始我就確定「14+7+2」的規劃,我可能都幹不成還記得您的第一次登山嗎?那時候,中國國家登山隊和西藏的登山學校已經開始活躍了,國家隊也已經組織一些民間的攀登。2003年,國家隊為紀念人類登頂珠峰50周年,然後找到中央電視臺張羅些事。他們來深圳找登過玉珠峰、慕士塔格的我們聊,問我們有沒有意向去登珠穆朗瑪峰。當時我們屬於懵懵懂懂的一個狀態:登,就登唄。
  • 張梁:創造中國登山探險新歷史
    張梁在 2012 年 5 月成功登頂,「挺難的,差點沒下來」。下撤途中張梁出現胃痙攣,一度氧氣耗盡、體力不支,「當時特別想坐下來休息一晚再走,但恐怕坐下去就起不來了」,最終咬牙夜行,半夜 12 點多回到營地。
  • 「中國登山第一人」張梁 X COLMO空調,空享家沙龍共話空氣未來
    每個人心中都有座無形的山峰,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勇於攀登心中的那座山峰——「中國登山第一人」張梁珠穆朗瑪峰,這座見證人類勇氣的天際極峰,千百年來,吸引著無數攀登者前僕後繼,挑戰自然的未知與極限。在勃朗峰頂作品牌首發亮相的COLMO空調再展卓越榮光,特邀中國第一個完成「14+7+2」人類登山探險終極夢想的「中國登山第一人」張梁,講述登峰造極的傳奇經歷,致敬攀登不止的探索精神。
  • 完成登山終極夢想中國第一人:34年前來深圳闖一闖開啟追夢歷程
    從2000年開始登山,到2018年完成「14+7+2」的人類登山探險終極夢想,每年,張梁都會有幾個月在雪山上,雪山是冰天雪地,是生死考驗,是前路未卜。但深圳不同,每次從雪山歸來,飛機落地深圳,車輛行駛在深南大道上,馬路兩旁樹影婆娑,高樓林立,張梁就知道自己到家了。
  • 中國實現人類登山探險終極夢想「第一人」:懂得放棄也是勇氣
    眾所周知,「上天入地下海登極」,這是人類徵服自然的四大壯舉,而其中的「登極」在很多人看來,也許就是去一趟南極和北極,其實各位忘了,這個世界還有「第三極」——那些以珠穆朗瑪峰為代表的終極山峰!那有沒有人既徵服了南北極,又把這些「第三極」踩在腳下呢?
  • 登山,普通人的壯舉
    《八山》畢竟寫的是一個虛構的故事,而閱讀非虛構作品《張梁我在地球邊緣》一書,則能夠帶來更大的感動,也讓人重新理解登山的意義。談論本書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登山運動中「14+7+2」的意思:「14」指全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7」指七大洲最高峰,「2」指用探險的方式(比如徒步、滑雪等)抵達南北極點。
  • 山者張梁:空氣稀薄處,每往上走一步,就更接近自己 MAX獨家專訪
    」時間回到兩年前……美國阿拉斯加時間2018年6月7日17時30分,中國登山者張梁在北美洲最高峰迪納利峰頂,展開了五星紅旗。至此,全世界僅有兩位「戶外愛好者」完成了這項壯舉:2005年完成的韓國人樸英碩,和2018年完成的張梁,來自中國。2011年,洛子峰2011年5月26日,北京時間7:30分,張梁(右)成功登頂海拔8516米的洛子峰。
  • 張梁:走心硬漢!不想當攝影師的鏟屎官不是好的登山家
    他就是中國民間第一個完成「14+2」登山探險的人——張梁!他曾為救人而放棄成功登頂珠峰的寶貴機會 2003年5月,張梁加入了中國官方組織的「紀念人類登頂珠穆朗瑪峰50周年活動」,第一次攀登珠峰。當年52歲的王石成為中國登頂珠峰年齡最大的一位登山者。
  • 為「14+2」夢想 深圳人張梁挑戰道拉吉裡峰
    張梁,深圳登山界代表人物,深圳市登山戶外運動協會副會長,2000年至今10年間攀登雪山10多座,已抵達過「世界三級」(珠峰和南北極)。目前正在完成「全球14座海拔8000M以上山峰攀登計劃」,至今已登頂4座,其中中國境內的3座已全部完成,尼泊爾境內1座,今年4月10日再次出徵,前往尼泊爾連續攀登道拉吉裡峰(海拔8167米)和洛子峰(海拔8516米)。
  • 張梁登頂南迦帕爾巴特峰 成為首位完登14座的中國民間登山者
    2017年10月2號上午12時(巴基斯坦時間)中國三名登山者成功登頂世界第九高峰: 南迦·帕爾巴特峰(Nanga Parbat 海拔8125米。這支隊伍是在6月11日的南迦帕爾巴特峰遭遇失敗後,同年9月20日再次啟程赴巴基斯坦進行第二次南峰攀登。
  • 直播預告丨張梁報告會:九次下撤 放棄比登頂更難
    明天(8月30日下午15:00)中國著名登山探險家張梁將在貴陽孔學堂明倫堂舉行報告會鎖定動靜APP,收看獨家直播「14+7+2」,人類登山探險的終極夢想——張梁實現了!張梁曾無數次想像和期盼,完成「14+7+2」那一刻的到來。登頂迪納利峰的瞬間,他覺得過去多年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他說:「能夠把國旗和行旗帶到地球的各個角落,我感覺非常自豪。」從一份對登山探險的熱愛,到整整18年的堅持,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動力,一直在支撐著張梁朝前邁進。
  • 中國無氧登山第一人宋玉江將衝擊無氧登頂珠峰
    每年4月-5月是攀登珠峰的最佳時段,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愛好者都將匯集珠峰腳下,向8848米的世界屋脊發起衝擊。2016年珠峰登山季即將開啟,記者日前獲悉,中國民間無氧登山第一人宋玉江將於今年4月衝擊無氧登頂珠峰,這在國內登山界無疑是一件備受矚目的大事。
  • 我國民間登山者張梁、劉永忠、靜雪三人成功登頂K2
    繼7月27日羅靜登頂卓奧友峰後,中國民間登山界再次傳來好消息:7月28日(巴基斯坦)K2登山隊大本營傳來信息:由Mingma gyalje SHERPA (Mingma.G 攀登隊長,尼泊爾率2017年K2登山隊:中國登山者張梁、劉永忠、靜雪於7月28日 (巴基斯坦時間15:30分)成功登頂世界第二高峰
  • 從窮小子練成健美明星,鹿晨輝將是中國奧賽健美第一人!
    ,他是中國健美界第一維度!   第2餐:雞蛋清10個蛋黃2個,燕麥150克。   第3餐:牛肉280克到300克(熟),米飯1碗,蔬菜1碗。   第4餐:牛肉280克到300克(熟),米飯1碗,蔬菜1碗。   第5餐:雞蛋清10個,燕麥150克。
  • 張梁登頂第12座8000米以上高峰
    巴基斯坦時間8月4日14:45,中國登山探險界代表人物、深圳農行員工張梁成功登頂海拔8068米的迦舒布魯姆I峰(G1),這也是其攀登生涯中第12座8000米以上高峰,距離實現「14+7+2」的終極目標又近一步。
  • 築鼎獎評委張梁 | 創新設計 引領未來
    張梁「設計沒有創新就沒有生命力」 深圳洪濤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設計二院院長 張梁 張梁, 築鼎獎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