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資冰點時刻:有人大撤退,有人瘋狂進攻

2020-12-13 智門財經

  轉自公眾號:投中網(ID:China-Venture)作者: 馬慕傑

  「極度萎縮。」

  問及當前創投市場天使和早期投資的現狀時,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脫口而出。

  天使及早期投資正處於「冰點」時刻,這樣的感受可以說是直觀顯見的。

  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2020年,天使投資事件的數量為1238個,對比2016年降幅達83%。另一方面,近5年來,天使投資機構新成立的數量也在持續大幅下降,2020年甚至沒有任何新機構玩家加入。

  縱然天使投資千百倍回報的神話故事依舊上演,但大多數人似乎都不會再為之狂熱追趕。在認清「一九法則」的大勢下,保持波瀾不驚的理性,幾乎成為了大部分天使投資人的認知本能。

  而在持有理智與冷靜的心態之外,天使投資機構們也在同時尋找的「奔向頭部」的突破口。

  5年降幅超8成,天使投資迎「冰點時刻」

  於天使及早期投資而言,似乎沒有哪一年比2020年更冷了。

  數據對比的形式更為直觀。根據CVSource投中數據,2016-2020年這5年來,天使投資的事件數量持續下跌,從2016年的7332個下降至2020年的1238個,降幅超達83%;交易金額也於2020年迎來最低點。

  (來源:CVSource投中數據)

  早期投資階段的市場表現也是如此。2020年,早期投資機構的投資案例數量為180,對比2016年的727,降幅達75%。

  (來源:CVSource投中數據)

  市場黯淡的同時,玩家也在消失。

  「有些同行去做FA了,有些去追區塊鏈了,還有一些徹底轉型離開了這個行業。」2019年底,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曾對投中網如是描述天使投資的行業狀況。

  時隔一年,吳世春感慨,「我們看到的同行可能更少了一些。」

  怎麼個「少」法呢?以每年天使投資機構新成立數量的維度或可窺探一二。

  根據投中數據不完全統計,近5年來,天使投資機構新成立的數量持續下降。2016年的天使投資機構成立數量是16;2020年,這個數字則是0。

  (來源:CVSource投中數據)

  可以說,這一年沒有新機構玩家加入天使投資賽道,哪怕這個領域可以創造且曾創造過、甚至正在創造高回報高收益的傳奇案例。

  在市場不確定性愈發加劇的背景下,面對千百倍的暴富神話,那些天使及早期投資人早已將激情拋之腦後。

  人們反而更願意相信,天使投資快速「從億萬富翁變成千萬富翁」的故事。

  「早期階段的機構,基本10%掙錢,20%打平,剩下的都是虧錢的。如果是小盤子的早期基金,若能夠在三年之內把本金分完,還留有一兩個不錯的項目,LP就已經很高興了。更多的其實是延期退不出,或者全死掉。」某一線天使基金合伙人王翰池看得很清楚,不比早年「全民天使」的大熱潮,包括天使在內的早期投資門檻越來越高。

  這種門檻,一是來自募資,二是在投資端。

  募資「頭部效應」的邏輯不必多說,這種現象在早期階段亦是如此。在投資方面,不管是機構認知還是項目質量,天使及早期階段的要求都在普遍提高。

  「之前中上遊的項目也可能很快拿到非頭部早期機構的錢,但如今,60-80分的項目已很難拿到錢了。那些能快速拿到錢的項目,水準至少在80分或85分以上。」吳世春表示。

  「天使及早期投資行業處於提升水準的狀態。」如同英諾天使基金合伙人祝曉成所說,對於一家天使投資機構,客觀的評判標準是放在足夠長的周期內,看基金的回報以及投資項目成功的概率,而非個別項目或者一兩期基金的「運氣」。

  尋找生存「密碼」

  雖然一些天使機構不想承認或強調自己的投資觸角已往後期階段延伸,但這掩蓋不了現實洪流。

  根據投中網的調研,市場上大部分活躍的天使機構或已配置了相對偏後的資金,或表達了不排斥適度「往後移」的投資意向。

  更多的對外口徑是繼續以「早期」為主。

  那些相對坦誠的機構通常會給予這樣的解釋:不會去投資純後期的項目,而是要繼續加注自身基金在天使或早期階段已投資過的企業。

  但不論話術如何,一個事實則是,目前市場上單純只投天使階段的機構基本已經寥寥無幾了。

  用米磊的話說,「冬天來了,得多吃胖點,多點脂肪才能活下去。」

  換言之,擴充資金量、投資階段後移,已成為天使及早期機構心照不宣的策略。

  「在當前市場上,純天使的打法並不容易。如果基金規模太小,對於機構的生存是不利的。在堅持早期的同時,我們要通過後期的加注來提高整體規模與回報率。如果只有早期,最終可能回報倍數夠了,但往往創造的相對金額不夠。」米磊表示,一個頂級的投資機構也需要具備偏後端的抓手能力。

  於是,伴隨PE基金的同步「向前走」,創投市場便形成了這樣的發展態勢——投資範圍向兩端延伸。

  在米磊看來,這與科創板的設立有一定關係,也是投資機構適應市場的一種舉措。

  不過,在吳世春眼中,投資階段往後移,並不是天使或早期機構得以生存的「萬能藥」。

  「任何沒有優勢的投資都是瞎忙活。」吳世春直言,機構在「向後延伸」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有哪些本領可匹敵市場上的原有VC,「是投資能力增長了?還是項目比別人好?還是判斷能力投後能力比其他機構強?」

  說到底,每個投資階段都能掙到錢,但每個領域也都充滿了競爭對手。專注於自身的勝勢力爭做到行業TOP,才是機構突圍而出的關鍵法則。

  鎖定「確定性」價值,早期投資市場難壟斷

  「一九效應」對於創投圈的實際入侵程度,遠遠大於其出現在各大論壇與演講中的次數。

  身處其中的天使及早期投資,亦是無處逃遁。對於整個早期投資市場,呈現出的圖景便是「冰火兩重天」:一面是中後位天使基金的大撤退,另一面則是一線機構的瘋狂進攻。

  據投中網了解,梅花創投在2020年的投資案例達80多家,遠遠高於2019年的出手數量。而英諾天使基金與中科創星也都至少保持著以往的投資節奏。

  「我們2020年的工作量比去年大得多,每天都在不停的開會討論項目。2020年年初我還有時間發視頻號,現在已經完全沒有時間了。」吳世春表示。

  對於天使投資行業的至寒與極度萎靡現象,吳世春更願意將之稱為「回歸常態」。

  「中國早期投資機構的投資數量是美國數倍,不只是不合理,也造成了社會財富的大量浪費。」吳世春直言,市場上容納不了「全民皆天使」的浪潮,必然在大洗牌之後會歸於理性。

  祝曉成也認為,殘酷的淘汰賽再正常不過,任何行業都會歷經從亂到治到趨於穩定的階段,早期投資也不例外。

  「過去,大家都以為早期投資能掙大錢,於是都一窩蜂快速湧入。但要知道,早期投資的隱形門檻很高,當初那批匆忙進入的機構多數質地都很一般,不一定滿足天使或早期投資的運營條件。」王翰池稱。

  那麼,在「馬太效應」的催化下,那些中小天使投資機構的宿命就只能是倒閉或者逃離嗎?

  並不盡然。吳世春給出的答案是,「儘快進入頭部梯隊,適者生存。」

  可問題是,中小天使機構還有機會擠入「頭部陣營」嗎?多家機構發出的聲音均是——希望永遠都在。

  恰如吳世春所說,投資這個行當,錢可以多拿,但是投資判斷力不會壟斷。中小天使機構要主動出擊,多在市場挖掘項目。懶散悲觀地等著項目找過來,這顯然不是「求生者」該有的生存姿態。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王翰池為化名)

相關焦點

  • 逃離西貢:從「一廂情願」到「倉皇撤退」,美國在越南的最後時刻
    有人將之比作空中版「敦刻爾克」,確實...二者都有驚無險,卻也都狼狽不堪。那麼,從迅速撤軍到倉皇逃離,越戰的最後階段美國人都經歷了什麼?1973年1月,隨著「巴黎和平協議」的籤署,深陷「泥潭」的美軍終於等來了抽身的一刻,並在2個月內將數十萬大軍迅速撤回美國。
  • 1979年中越戰爭的2大謬論:東線打的不如西線,撤退比進攻傷亡大
    1979年中越戰爭的2大謬論:東線打的不如西線,撤退比進攻傷亡大有關於1979年的對越自衛還擊戰,感興趣的人很多,但是真正了解的人卻很少,不知為何,很多人對這場戰鬥普遍存在兩個錯誤的觀點:第一,東線打的不如西線;第二,撤退時的傷亡比進攻還要多
  • 印度圍城:有人在加速逃離 有人在瘋狂賺錢
    來源:《財經》新媒體印度圍城:有人在加速逃離,有人在瘋狂賺錢「投資還是該冒險就要冒險。人也一樣,只是你得明白自己在冒什麼險」文| 黎詩韻 餘洋洋10 月下旬,印度駐華使領館開始恢復部分入境籤證辦理。此時距離印度首次大規模屏蔽中國應用已近 4 個月。這已經和樓雲沒什麼關係。
  • 中街冰點:一支大果,四季難離
    變:從「華興冰果店」到「中街冰點城」瀋北新區輝山經濟開發區輝山大街131號的中街冰點工廠裡,懸掛著幾幅漫畫,上面講述著中街大果的故事:相傳19世紀末,山東棗莊的張錦宣在家鄉經營了一個3平方米大的小攤床,售賣自製冷凍飲料和冰棍。
  • 湯恩伯不聽調遣,李宗仁下令全軍撤退,日軍為什麼也撤退?
    02 李宗仁指揮不了湯恩伯在日軍進攻之前,綜合情報分析,李宗仁判斷日軍的主力將沿著襄花公路西進,進攻襄陽和襄樊。03 激戰塔兒灣4月30日,日軍經過試探攻擊,開始了大規模進攻。隨棗會戰正式拉開了帷幕日軍從湖北北部和西部兩個方向分多路進攻,積極尋找中國軍隊的主力,特別是31集團軍,企圖將中國軍隊的主力包圍殲滅。
  • 鄧超回應《惡棍天使》遭遇差評:這是有人潑「黑水」
    鄧超、俞白眉繼《分手大師》後,第二次聯合執導的喜劇電影《惡棍天使》上映已經一周,票房連連飄紅,目前已經超過5億。在豆瓣電影,《惡棍天使》的評分一度只有3.5分左右,昨天小有回升,達到了4分(滿分10分)。總之,評價跌入了谷底。   昨天,鄧超、俞白眉通過微信接受全國媒體採訪。面對種種質疑,兩位導演承認影片存在不足,但對於低至3、4分的差評,他們認為這是有人潑「黑水」,並堅決反對「年度爛片」的差評。
  • 《叛亂2》Outskirts地圖PvE模式超穩進攻路線分享
    (佔領所有目標點並且沒有死亡) 要求2:沒有PTFO則以「死亡天使」為主。(在整個回合中存活且至少獲得500分) 要求3:「佔領最多的目標點」,每一個點都要參與佔領。 這個進攻路線基本符合大部分隊員的前進路線,所以你的位置最好是作為二號突擊手(等第一個先送)來保證0死亡。
  • 印度圍城:有人在加速逃離,有人在瘋狂賺錢
    也有人為此興奮。一位中國創業公司的員工發愁拿到籤證也買不到機票,他急著去印度落地公司的現金貸業務。這個行業裡流傳的財富故事是,一個中資現金貸公司堅守在印度,幾乎全員感染新冠肺炎,但休息了幾天就回來上班,搶得先機。另一家中國創業公司躲過三輪封禁,還上線了新應用,抓住了一款中國應用被下架後空出的需求。
  • 有人扛不住了,有人抄底加碼
    在迎來營業額暴跌之後,一些現金流緊張、還貸壓力大的房東開始撤退,有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4月民宿業務的撤出件數約為4100件,達到2018年11月民宿新法實施不久時的(約200件)的約20倍。不過,同樣也有不少從業者迅速轉換經營策略,以期待度過這一關。
  • 堃之大,變態準度震中八;鵬之大,瘋狂進攻闖天下!
    東北有將,名一字為堃,堃之大,變態準度震中八;進夢之隊,名一字為鵬,鵬之大,瘋狂進攻闖天下!
  • 西瓜也瘋狂《天使之戀》秘境大亂鬥
    這個夏天,熱浪一浪高過一浪,很多地方甚至出現了多年難遇的旱災,這可讓天使國度的領導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西瓜,含有豐富的礦物鹽和多種維生素,是夏季主要的消暑果品。為了讓各位小天使們在《天使之戀》中能安全順利的冒險,天使國度的領導們特別為大家準備了大量的西瓜。
  • 英國脫歐公投後,外國建築師有人瘋狂想入籍,有人考慮離開
    英國脫歐公投後,外國建築師有人瘋狂想入籍,有人考慮離開 澎湃新聞記者 陳詩悅 編譯 2017-02-12 17:30
  • 國人外出旅行,為何有人瘋狂發朋友圈,有人卻一張不發?
    國人外出旅行,為何有人瘋狂發朋友圈,有人卻一張不發?現如今生活越來越好,人們口袋裡有了錢,閒暇之餘喜歡四處遊玩,有些甚至還喜歡到國外遊玩。出去遊玩,除了吃喝玩樂,還有一件事情,大多數人都會做,那就是拍照,自拍,幫別人拍,拍風景等各種拍。
  • CBA外援春節放假去向,有人不忘公益,有人卻現身酒吧瘋狂炫富
    最近,他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回顧了過去一年發生的事感慨萬千,從「NBA與國內跌至冰點的關係」、「 吉喆罹患絕症離世」還有「科比意外墜機事故」等,看得出林書豪的心情似乎已有一些悲觀。不過,在長假期間,他也並沒有放棄籃球訓練,尤其是針對三分球方面。另外,即使來到CBA,他依舊熱衷公益事業。不得不誇讚這一位優質外援。
  • 圖說二戰: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淪陷和敦刻爾克大撤退
    原標題: 圖說二戰: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的淪陷和敦刻爾克大撤退  1940年5月10日凌晨,按照「黃色方案」作戰計劃,納粹德國對三個中立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荷蘭國防軍在於莫登附近炸毀貨輪,封鎖航道,以阻止德國海軍入侵。
  • 張國鈞:國安法落地香港,有人觀望,有人瘋狂試探丨香港一線
    截至當晚10時,警方拘捕約370人,當中6男4女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其餘被捕人分別涉嫌非法集結、公眾地方行為不檢、瘋狂駕駛和管有攻擊性武器等。國安法落地實施之於香港有如久旱逢甘露,香港各界期盼已久。「港獨」分子一方面避其鋒芒一方面暗中觀察,更不乏極端人士公然挑釁警方,在危險的邊緣瘋狂試探。國安法將給香港社會帶來哪些改變,如何震懾「港獨」宵小與境外幹預勢力?
  • 圖文紀實 | 昆明各大商圈、購物中心的「冰點」時刻
    無論是閉店還是堅持營業,對於整個商場是一次致命的打擊,對於商場內的各大商家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昆明商業在這時到了真正的「冰點」時刻。   贏商網將帶大家透過鏡頭一起看一看平日裡我們常去的三市街、南亞、青年路、白雲路、東風廣場商圈,常逛的南亞風情第壹城、同德昆明廣場、昆明大悅城、昆明恒隆廣場、順城、新西南廣場等購物中心目前是怎麼樣一番景象?
  • 北京哪家醫院脫毛好 北京冰點脫毛價格
    因為那樣只會讓自己的汗毛更加瘋狂的生長,現在已經有不少女孩子都到醫院向醫生求助,各大整形醫院在夏天即將到來的時候,也是非常忙碌的時刻。  想要做脫毛的求美者一定都希望可以找到有信譽的醫院,因此大家總是會問:北京哪家醫院脫毛好?
  • 一寸山河一寸血,淞滬會戰日寇進攻劉家行老照片
    說到抗日戰爭,除了南京大屠殺之外,很多人應該都會想到淞滬會戰,有人用「一寸山河一寸血」來形容這場生死之戰的慘烈程度。當然,在抗日戰場上,在那個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刻,慘烈的戰鬥發生過無數起,老兵也不敢說淞滬會戰就是最慘烈的。
  • 有人說林強邦是水貨
    一般草根出身,都會被質疑,我上次寫林強邦的時候,就有人說林強邦是水貨,我當時不想多說什麼,我是一個只看結果的人,畢竟林強邦,一直很瘋狂,並且一直在勝利中成長,我個人覺得林強邦有兩把刷子。我就是看的他的瘋狂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