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增進了解,促進西北地區食品學科快速發展,日前,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和葡萄酒學院承辦的「西北高校食品學科建設研討會暨首屆西北地區食品學院院長論壇」在西農大舉行,陝西省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及西北地區13所高校食品學院的院長及食品專家等參會。
西農大副校長冷暢儉對該校的發展情況進行了介紹。西農大本著「經國本,解民生,尚科學」的理念辦學,雖地處偏遠引進人才困難,但也正是因為位居西北擁有豐富的資源而得以發展學院特色,學校由於地處西北地區的重要戰略位置得到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冷暢儉強調,不能一味認為西北是劣勢,發揮各自學院的特色才是優勢。當前國家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這導致食品行業的未來發展方向也得到了根本性調整——從土地問題到餐桌問題,從餐桌問題到機體問題,發展核心也轉變到引領健康與營養方面。冷暢儉表示,此類學術交流論壇可以大力推進學科發展,希望在場的專家教授能以此為契機,抓住自身優勢,用良好的精神文化去指引更進一步的發展,為西北地區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建言獻策。
來自各個高校食品學院院長、學科專家介紹了各自學院及學科建設情況,西農大食品學院院長呂欣從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科研機構等六個方面對該校食品學科建設的基本情況了做專題匯報。呂欣表示食品學院秉承「行思至善,食安天下」的文化,堅持「質量立院、科技強院、人才興院」的發展戰略,突出產學研緊密結合,聚焦旱區食品重大科學和技術問題,努力建成集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培養、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新技術示範於一體的「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研究型學院。
西農大葡萄酒學院院長劉旭、西北大學食品學院書記劉曉忠、陝西師範大學食品學院院辦主任龐萬軍等12所高校食品學院的院長、專家相繼對各自學院和學科建設的基本情況做匯報交流,包括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產學研建設、國際交流、文化傳承等方面學科建設工作。
其中,青海大學農牧學院教授王樹林在匯報中著重突出了人才興院的問題。他表示,青海大學農牧學院近年來發展緩慢,人才引進困難,人才是限制院校學科發展的重要因素,缺少學科帶頭人,致使學院相關課題研究停滯甚至被迫取消,今後要更加著重強化致力於培養西北食品科技發展的高級人才,而不是一味依靠引進人才。
黨的十九大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更安全、更營養、更美味、更持續的食品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內涵之一,西北食品人肩負著培養高級食品人才,開展西北食品科學與技術重大問題研究,助力西北食品產業快速發展,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傳承「紮根西北,艱苦奮鬥,奮勇爭先,奉獻國家」的文化使命。
論壇最後,結合交流過程中的一些共性問題,參會13所高校食品學院院長專家聯合倡議:要致力於培養西北地區食品科技和產業需要的高級人才;解決西北地區重大食品科學與技術問題;強化與西北食品產業界合作,助力產業升級換擋;加強國際交流,特別是與「一帶一路」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建設「紮根西北,艱苦奮鬥,奮勇爭先,奉獻國家」的文化。
此次發出倡議的高校有:西安交通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陝西科技大學、陝西理工大學、蘭州理工大學、甘肅農業大學、寧夏大學、青海大學、新疆大學、新疆農業大學、石河子大學、塔裡木大學、西藏農牧學院等。
論壇期間,各高校食品學院院長、學科專家對所在學院學科建設等情況做專題匯報,就發展中所出現的共性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與會代表一致認為:西北地區高校食品學院應緊抓食品行業未來發展方向調整的機遇,發揮自身優勢,用良好的精神文化去指引更進一步的發展,在條件最艱苦的地方建功立業,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貢獻力量。
(王京臣童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