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佩德羅·阿塔卡馬
聖佩德羅· 阿塔卡馬 ,世界旱極,一年三百多天烈日暴曬,擁有最接近月球表面地貌的景觀,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中都教授最喜歡的觀星勝地。
「這是我們唯一沒發現生命的地方,是名副其實的死亡之地。」研究 阿塔卡馬 沙漠多年的 美國 地理學家克裡斯·馬凱說。「無論在南極、 北極 ,或任何其他的沙漠,鏟起一塊土,總能發現細菌。但在這裡,你什麼都找不到。」
這片區域,歷史上據說有過400年不下雨的階段,近代平均一年降雨也不過十幾毫米,局部地區只有1-2毫米,有些地區完全沒有水或是任何生命跡象,被NASA作為模仿火星環境的科研基地。
不過我的朋友一周前來到此地還有幸感受到了一場暴雨,我們在的兩天則連一絲水分也沒見著,任憑 日光 宰割。
然而,就是在這樣乾燥的地域,誰能想到沙漠裡的綠洲擁有如此景象?——在我們到達此地的第二天,絕美的高山湖泊顛覆了我們對沙漠的認知。
一邊是火焰,一邊是海水,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吧!
——————————————————————————————————————————
聖佩德羅· 阿塔卡馬 沒有機場,最近的機場所在地 卡拉馬 是中轉唯一的選擇。為了確保睡眠充沛,我們提前一天從聖地牙哥飛到 卡拉馬 住下,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後大吃一頓,再包車去 卡拉馬 的巴士站,坐大巴前往阿塔卡瑪。兩地距離不遠,中午從 卡拉馬 出發大約下午兩點半到達聖佩德羅阿塔卡瑪小鎮。
結果抵達阿塔卡瑪小鎮的邊緣,大巴車便直接把乘客們扔在巴士站了。我還幻想著巴士站能有計程車上客點,結果方圓100米望去連棵樹也沒有,全是土路平房,沙土飛揚烈日暴曬。我們給客棧老闆打電話,希望他能來接一下,我們願意付費,哪知老闆淡定地說,距離很近,你們自己走過來吧。又諮詢了兩個工作人員,也說距離只有700米,讓我們自己走過去。看著外面地面被曬的冒煙,我是堅決半步不邁,兩個村民過來問我要不要租車,果斷要,結果告知目的地後兩個村民笑了,估計是覺得距離太近,最後二十元成交,三分鐘送到酒店,避免了一場不必要的暴曬,完美。
我們提前讓客棧老闆幫忙報名了 月亮谷 的日落團,時間充裕,離出發還有一個多小時時間安頓行李和吃東西。
月亮谷 的團分三點出發和四點出發兩種,必選四點團。三點團是不包含日落的,純粹的沙漠硬曬。
日落團含四個項目,1. Cordillera de la Sal 鹽峽谷鑽巖洞;2. Sand Dune 沙丘360度觀景;3.Tres Maria 三個 瑪利亞 ;4. 月亮谷 觀日落
第一站,鹽峽谷鑽巖洞,十分坑爹,純屬歐美人喜歡自我折磨的項目,容易摔倒,撞頭,刮破衣服。
進入巖洞的開端,我還傻了吧唧地笑,完全沒想到後面迎接我的將是怎樣的困境。
導遊一路上一邊瘋狂地秀著 西班牙 語的彈舌音,一邊自嗨,偶爾夾雜幾句帶口音的英語,完全聽不明白他在說什麼。開始正式鑽洞的時候才發現同行的遊客都是赤手空拳上陣,只有我兩背了包和相機。這便是悲劇的開始,進入巖洞後,是需要四腳並用才能前行的,除了伸手不見五指,還經常要從兩米高的的巖石上往下跳。於是,一路上,我狗為了做我的肉墊,英勇摔跤,蹭破胳膊。
第二站:俯瞰 月亮谷 。景色不錯,但需要徒步一千多米和攀爬沙丘,全程妖風四起,一臉一口黑色的灰土,連內衣裡面都能灌進沙。
即使已經下午五點多鐘,太陽依舊暴曬,在如此曠闊的地方,怎麼也躲不掉。整個沙漠的溼度只有2%,每個人至少需要攜帶1升的飲用水。
第三站:Tres Maria 三個 瑪利亞 ,在風化的石頭旁邊拍照二十分鐘。
這裡遇到了一些騎行去 月亮谷 的人,他們的胳膊曬得跟烤裂皮的香腸似的。
借來一輛自行車拍照留戀,順便騎了兩下,發現被顛脫肛真不是玩笑,摔一跤扎一身仙人掌也不是玩笑。
第四站: 月亮谷 日落
無限熱愛拍攝黃昏的我們最期待的日落大戲上演。
這時,大部分遊客都會關注夕陽的方向,其實最美的景色在另一側,日落時會變成深邃的粉橙色。
上圖是夕陽的方向,下圖是夕陽的反方向,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太陽下山的速度很快,山上的平地全被遊客擠滿。我也管不了那麼多了,直接跳到懸崖邊上凹造型,我狗比較膽小,只敢站在山上面往下拍我。
最後一絲陽光消失時,所有的人開始歡呼。忽然穿越到 聖託裡尼 的日落,一天中最富有儀式感的一刻,是向送走美好一天的感恩,也是向空際迴響自己到來的表達。
日落結束,整片天空都變成了少女般的粉紅色。氣溫驟降十度以上,多帶一件外套太有必要。
月亮谷 行程結束,返回 阿塔卡馬 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