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5歲的小外甥女又開始幻想了。
她幻想著自己有一處宮殿,她是宮殿裡唯一的公主。
宮殿的旁邊還有一座宮殿,那裡面住著王子。
當她幻想著興奮的跟我說著的時候,她媽媽突然插了句:「別聽她的,她又開始胡思亂想了。」
小侄女聽了顯然很不開心,氣呼呼的嘟著嘴。
我再問關於宮殿的故事的時候,她已經沒有了傾訴的欲望了。
我突然想到了《小王子》裡的飛行員。
在故事的開始,作者介紹了自己兒時的經歷。
作者6歲的時候,看完蟒蛇吞象,放飛思維畫了第一副作品。
當他拿給大人看時,大人說:「帽子有什麼好看的?」
他又畫了一幅畫來解釋剛才的那副畫。
大人建議他不要畫蟒蛇,要專心學習地理,歷史,數學,和語文。
他因此放棄了自己當畫家的志向。
你看,他小的時候本來有一個畫家夢,卻因為大人的批評而放棄了這個志向。
後來,他開始迎合大人的想法,開始討大人的歡心,漸漸地把自己真實的內心隱藏了起來。
這裡我想到了松直居先生的一句話:「語言可以成就夢想,也可以毀滅夢想。」
我們必須要承認,語言帶來的無形的傷害有時候比肉眼可見的傷口更深,更痛。
一句話,毀了孩子的夢,這對於孩子來說,是多麼殘忍呢?
《小王子》的作者是法國作家聖埃克蘇佩裡。雖然他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這本書,但卻有著深刻的創作背:它更是作者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生活和情感的積累,是厚積薄發的產物,是哲理與思考的「結晶」。它不僅是一部給孩子看的童話,更充滿了對人生的感悟。
整本書都是以飛行員的角度敘述的,故事通俗易懂,豐富有趣。讀完小王子的故事,不僅讀完一本書,更促使讀者開始一些關於人生的思考。
01想像力決定了孩子未來的高度
作者長大後當了一名飛行員。有一次飛機迫降在了撒哈拉沙漠。
在這期間,他遇到了外星來的小王子。
小王子讓他畫一隻羊。
作者畫的畫,小王子能讀懂。
在聊天中,作者知道,小王子所在的星球很小很小。
就算他不停的走,那也走不了多遠。因為空間小,所以施展的空間有限。不敢想,不敢做,未來怎麼敢可期?
你的想法會變成你的語言輸出,你的語言會變成你的行為;你的行為最終變成你的習慣;而你的習慣,又會影響你的性格。
有一句話說:性格決定命運。
我們想什麼,就能成為什麼。對孩子的影響亦是如此。
我有一個朋友,他本身沒讀過大學,也總認為讀大學沒用。還經常在自己孩子的面前流露自己的對學習的態度。
這種態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孩子從小學到初中全年級都是倒數。
所以呀,在某種程度上,父母的想像力會決定孩子未來能飛多高,能走多遠。
02珍惜當下
小王子的星球上有一朵帶刺的玫瑰花。玫瑰花總是假裝不舒服,以此來讓小王子感到愧疚。小王子每次都把她的話當真,直到有一次,小王子發現她的很多話都只是隨口說說,小王子很難過。
後來,小王子離開了星球,卻開始思念那朵玫瑰花。他說:「我應該看她的行動,而不是聽她的言語。」
小王子後悔自己的行為,那朵玫瑰花呢?因為自己的不真誠,導致小王子離家出走,也有後悔吧。
其實作者的這段故事跟他本身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玫瑰花是他的妻子康蘇羅的原形。作者1931年與康蘇羅結婚,因為兩個人性格上差異很大,一度陷入婚姻危機。雖然後來兩人之間矛盾激化,但他仍然認為他對妻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小王子離開自己的星球卻時時惦記那朵玫瑰,這也正是作者去美國以後對妻子康蘇羅無時無刻的牽掛。
不管做人還是做事,與其後悔曾經,不如珍惜當下,真誠待人,踏實做事。
03吾日三省吾身
小王子跟作者分享了自己一路上的見聞。
他在某個星球上遇到了一個國王。
國王看到小王子的時候,很慶幸自己終於有了一個子民。國王讓小王子當司法部長,巡視國家,但是沒有人民。國外說:「你可以自己審判自己。能正確的審判自己,才是聰明的人。」
正如曾子所說:吾日三省吾身,與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學會正確的審視自己,才能不斷進步,才不會止步不前。
04聽到誇獎不驕傲,聽到批評也不灰心
後來小王子遇到了一個虛偽的人。他要別人崇拜他,承認他是世界上最優秀,最漂亮最富有,最聰明的人。
其實,現實的人又何嘗不虛偽呢?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叫虛榮的人,她只喜歡聽誇獎,不喜歡聽批評。
可是這種人很容易固步自封,她又能走多遠呢?
唐太宗李世民悼念魏徵時所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失去魏徵才痛徹心扉,良藥總是苦口的,忠言總是逆耳的。
所以聽到誇獎不驕傲,聽到批評也不灰心,才是正確的處世之道。
05做事兢兢業業
一路上唯一被小王子稱讚並稱為朋友的是一個點燈人。
起初,這個點燈的人似乎很荒謬,每天重複做著同樣的事情。
可是他的無私奉獻兢兢業業的精神卻得到小王子的讚美。
我有一個朋友拿著5000塊錢的工資,卻總嫌工作多。殊不知,只有能力到了,工資才會漲。
與其抱怨生活,不如提高自己呀!
其實,小王子一路上還去了很多星球,也遇到了很多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有好的,有壞的。
讀他的每一段經歷都會令人產生一些對生活的思考。
所以看《小王子》的時候不僅讀文字,看故事,更要思考,只有思考才能領悟其中的哲理,哲理從來不是某一個年齡的專屬。
我是大神叨叨叨,喜歡記得點讚+關注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