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一號:海陵島上最值得駐足的地方

2020-12-14 我行山川異

很多年前就去過海陵島,並未留下太深的印象,自從有了南海一號的傳奇故事,心裡倒是多了些許期盼。2019年的盛夏,湖南同學選擇廣東聚會,目標指向了海陵島,於是有機會參觀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親近南海一號了。

清晨,十裡銀灘遠眺

清晨,站在宋康大道臨海最高處的觀海樓位置(破爛不堪,應該正在拆除中),十裡銀灘盡收眼底。海浪層層疊疊撲向海灘,一排排,一隊隊,前赴後繼,永不止歇,大自然就是那樣神奇。陽光透過雲層傾瀉到海面的時候,依稀能看到銀灘旁有一座形似堡壘的黑乎乎的建築物,不高,但是面朝大海,氣勢如虹,好像生就是迎著海浪,要把自己伸張進去一般。那就是安放著南海一號的水晶宮了——廣東省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博物館外觀近景
許鴻飛雕塑《盛世飛歌》組件之一
廣東海上絲路博物館

1987年,我國在陽江海域發現了第一個古代沉船遺址,距今800多年,當時因技術和資金問題未能及時發掘,直到2001年。因為這艘船是迄今為止南海上發現的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考古學家們給了個名號:南海一號。作為序數字的第一號名副其實,其它「最」字未必,要知道中國南海有350萬平方公裡的海域面積,有專家考證,這麼大面積的中國海域沉船估計超過2000艘。那個叫邁克·哈徹(Michael Hatcher)的英國探險家(其實就是個海上盜墓賊)不就是靠打撈1752年在中國南海沉沒的「南京號」而暴富的嗎?

1998年在印尼海域發現了千年沉船「黑石號」,打撈出來整理文物時竟發現了長沙窯瓷碗,上面還帶有唐代寶曆二年(公元826年)的銘文,加上其它佐證,沉船年代被確認為九世紀上半葉,海上絲路真是源遠流長。中國的英文之所以叫China,就是跟瓷器貿易密切相關,這些沉船大部分裝的瓷器,古老的東方就是瓷器的國度啊。

這座背山靠海、造型別致的博物館,坐落在十裡銀灘上,那長相真不好用什麼東西來形容,主體上由五個大小不一的橢圓體連接而成,但又不像奧運五環那樣環環相扣,像五重海浪?或五朵浪花?不知道。官方闡釋的設計理念是,幹欄式機構融入古代造船的龍骨結構,太專業了,我沒弄明白。

古商船模型
發掘現場
出水的瓷器文物

走進博物館,隨著講解員一路前行,能看的東西可真多,最有趣的當然是出海的眼花繚亂的瓷器和躺在博物館正中央的被封閉起來的南海一號船體,近距離觀看考古學家發掘南海一號的過程真是讓人大開眼界。長約22.15米,寬約9.9米,上甲板以下部分結構基本完好,這樣一艘宋代商船在海面以下24米處的淤泥裡躺了800多年。

鋼架下就是整體打撈出水的南海一號

匪夷所思的是,直到2018年,考古人員只是在甲板下的船艙內發現了也許屬於一具人類骸骨的碎片,經DNA檢測確認還不是黃種人。也就是說,這艘船沉沒之時,其他人也許都逃命了或者被海洋吞噬掉了,只剩下艙內的倒黴鬼來不及離開。有人據此推測,南宋時期或已有外籍水手,這也只能是一種猜測。

兩個美國人康拉德·希諾考爾和米蘭達·布朗寫了一部《中國文明史》,在介紹「南宋的城市和商業」中說到, 「到公元1160年時,出於財政的考慮,要求對財政政策進行轉變:一貫可以從對外貿易中徵得大量稅款的南宋政府,為了促進海外商業貿易,通過維修海港和運河、修建防浪梯、修建燈塔、管理貨艙、建設旅館和對可以將外國商船招進中國港口的商人予以獎勵等方式,來發展海外貿易。」南海一號的考古斷代也就是約公元1160年,這完全與歷史相吻合。

公元1160年,偉大的書畫家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趙構剛剛建立南宋王朝33年,宋、金達成和議放棄淮河以北地區也就19年,那位寫出「西湖歌舞幾時休」的詩人林升剛剛三歲,離陸秀夫背著宋末帝跳海而亡還差著119年呢!就在這一年,一艘裝滿瓷器也裝滿大宋王朝錦繡繁華的貨船,離開了中國東南沿海的港口,踏上了海上絲綢之路,船主是誰?大宋人,還是老外?沒人知道;它要去哪兒?東南亞?西亞?還是更遙遠的國度?沒人知道。我們能知道的是,它只是比南宋王朝早了一百多年,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或風高浪急的白天,沉沒在廣東陽江南部的南海海域。

出水的宋瓷
出水的宋瓷
出水的宋瓷

沉舟側畔千帆過——唐代詩人劉禹錫怎麼能寫出這麼好的詩句來?站在博物館前的十裡銀灘上,望著眼前茫茫一片大海,我不禁思緒萬千,在時間的面前,人類是多麼渺小,那深邃的海底,到底還隱藏著多少秘密?

相關焦點

  • 海陵島上的博物館,「南海一號」的前世今生,文物喚醒昨天的記憶
    來到海陵島,必須得看一下「南海一號」博。物館像一所醫院,靜謐、肅穆。站在高處,可以看到「南海一號」巨大的身軀,如被射中的鯨魚,無奈地躺在蔚藍色的海水裡。它只能依靠記憶去懷想崢嶸的昨天了。海陵島上的博物館 網絡圖片佇立許久,腦子裡出現了1987年的字樣,也就是「南海一號」被發現的日子。那時候,我是青年,羽扇綸巾,朝氣蓬勃,而今已是雪染雙鬢,目澀力短了。我當然知道,「南海一號」從1987年被世人皆知,到2007年才打撈出水,其間所經歷的正是中國人改革開放的最好年景。
  • 廣東陽江海陵島:「南海一號」宋代古沉船就是在這裡被打撈出來的
    從茂名開車至陽江海陵島 ,行程160公裡。海陵島是廣東的第四大島,四面環海,水碧沙淨,以遊海水、住海邊、食海鮮、買海味的特色馳名,是廣東著名的度假勝地。海陵島與陽江陸地通過海堤連接,汽車從海堤可以直接開上海陵島,上島後先遊 「大角灣」度假區,然後參觀「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又稱南海一號,「南海一號」宋代沉船1987年被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距陽江市海陵島30多海裡的海區意外發現,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商貿船。
  • 深度暢遊海陵島之十裡銀灘和人文景點南海一號博物館 玩海漲知識
    深度暢遊海陵島之十裡銀灘和南海一號博物館,南海一號是建在十裡銀灘上,位於海陵島中南部,裡面都是文物古蹟,想了解下宋代的歷史可以到裡面參觀下。這裡即可玩海,隨便還能漲知識,是一種不錯海邊度假選擇。博物館整個建築外觀很有氣派。
  • 海陵島上的博物館,「南海一號」的前世今生,文物喚醒昨天的記憶
    來到海陵島,必須得看一下「南海一號」博。物館像一所醫院,靜謐、肅穆。站在高處,可以看到「南海一號」巨大的身軀,如被射中的鯨魚,無奈地躺在蔚藍色的海水裡。它只能依靠記憶去懷想崢嶸的昨天了。海陵島上的博物館 網絡圖片佇立許久,腦子裡出現了1987年的字樣,也就是「南海一號」被發現的日子。那時候,我是青年,羽扇綸巾,朝氣蓬勃,而今已是雪染雙鬢,目澀力短了。我當然知道,「南海一號」從1987年被世人皆知,到2007年才打撈出水,其間所經歷的正是中國人改革開放的最好年景。
  • 海陵島風光無限,回憶前任往事,期待的是目睹「南海一號」的真容
    海陵島上的博物館,百度海陵島風光無限,當我踏踏實實地站在海島上,看點點帆影,聽陣陣濤聲,始覺這座地處南海的島嶼有別樣的經歷和別樣的色彩。在海陵島,面對「南海一號」就是這種心情。每年8月1日中午,伏季休漁結束,漁船從閘坡漁港啟航奔赴漁場。梁文棟攝海邊,一座由曲線交織而成的,又如波濤一樣翻滾起伏的建築,與我們遙遙相望。海藍與深藍的色調,把這座自由、浪漫的建築塗出幾分神秘。
  • 廣東陽江海陵島:「南海一號」宋代古沉船就是在這裡被打撈出來的
    從茂名開車至陽江海陵島 ,行程160公裡。海陵島是廣東的第四大島,四面環海,水碧沙淨,以遊海水、住海邊、食海鮮、買海味的特色馳名,是廣東著名的度假勝地。海陵島與陽江陸地通過海堤連接,汽車從海堤可以直接開上海陵島,上島後先遊 「大角灣」度假區,然後參觀「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又稱南海一號,「南海一號」宋代沉船1987年被廣州救撈局與英國海洋探測公司在距陽江市海陵島30多海裡的海區意外發現,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商貿船。
  • 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海上沉船:中國「南海一號」
    南宋沉船南海一號於20年前被發現,出於各種原因始終讓它靜臥海底,未加過分擾動。在沉沒800多年後的今天,它終於被整體「託出」海面。「南海一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它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陶瓷史提供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甚至可以獲得文獻和陸上考古無法提供的信息。
  • 遊海陵島,看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重溫古代航海的神奇
    去位於廣東陽江市海陵島和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看看,一直是我們的一個想法。終於在一個天氣非常不錯情況下,我們自駕遊起,從臺山出發,沿著廣海高速公路,我們一路向陽江方向前進。進入旅遊區,開始看到錢大媽飯店南海一號的廣告牌,路邊一會出現一個又一個賣遊泳衣的攤販還有很多賣菠蘿蜜的攤販,販賣的菠蘿蜜個兒非常大,據說還有紅心的。海陵島享有"南方北戴河"和"東方夏威夷"之美稱,被譽為一塊未經雕琢的翡翠。海陵島位於廣東陽江市西南端,是廣東第四大島。
  • 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南海一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它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陶瓷史提供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甚至可以獲得文獻和陸上考古無法提供的信息。沉船從被發現到確定方案到完全打撈上岸一共用了整整20年時間!
  • 南海一號
    >廣東陽江海陵島試驗開發區的「十裡銀灘」上,矗立著一座建築。2007年12月28日下午15點,南海一號古沉船完成整體打撈,正式移駐水晶宮。由於該沉船海域位於傳統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其歷史價值不可估量,後被命名為「南海一號」。經過前期的一些試探性水下考古,待得技術成熟,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確定。同時期,廣東省政府批准了「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建設項目。
  • 南海一號博物館引發旅遊熱
    」: 冬天裡的一把火  中新社記者 陳明  位於南海之濱廣東陽江海陵島十裡銀灘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二十四日迎來了正式開館對外開放的歷史時刻;被喻為「海上敦煌」的「南海一號」南宋古船,從此將徐徐揭開掩蓋了八百年的神秘面紗。
  • 「南海一號博物館」12月28日動工(圖)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昨日,陽江市文化局馮局長向本報記者獨家透露:舉世矚目、被稱為海上絲綢博物館的「南海一號博物館」將於12月28日在海陵島十裡銀灘動工。  同時記者還獲悉,與建築工程同步,廣州救撈局將對南海一號古沉船進行整體打撈。
  • 曾蔭權攜夫人參觀南海一號 對挖掘考古讚不絕口
    2008年10月20日,《南海驚夢——「南海一號」》在杭州南宋官窯博物館臨時展廳正式展出。據工作人員介紹這次展覽是自「南海一號」出水後第一次大規模展示出水文物。展覽展出的200多件展品均是遴選出的精品,大多是瓷器,也有小部分的金、銀器和銅錢。
  • 深度暢遊海陵島之十裡銀灘和人文景點南海一號博物館 玩海漲知識
    深度暢遊海陵島之十裡銀灘和南海一號博物館,南海一號是建在十裡銀灘上,位於海陵島中南部,裡面都是文物古蹟,想了解下宋代的歷史可以到裡面參觀下。這裡即可玩海,隨便還能漲知識,是一種不錯海邊度假選擇。博物館整個建築外觀很有氣派。
  • 海陵島遊記(最全版)
    按照旅遊景區熱度排名,分別是國家4A景區大角灣,十裡銀灘和南海一號,閘坡漁港,馬尾島,北洛灣,牛塘山等,當然還有一些較小和比較冷僻的景點,例如放生臺、太傅墓等,除了大角灣人非常集中外,其他地方倒也不多人,目前收費的主要景點也就大角灣海上樂園和南海一號
  • 「南海一號」進行第二輪尋寶 時間約一個月(圖)
    沉睡800年的「南海一號」,2007年底終於浮出水面。闕道華/攝資料照片  「南海一號」進行第二輪尋寶  新快報訊 記者 陳海生 通訊員 黃劉生 報導 13名具有國家資質的水下考古專業隊員,齊聚位於陽江市海陵島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開始對「南海一號」進行為期一個月左右的第二次試發掘。
  • 遊海陵島,看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重溫古代航海的神奇
    去位於廣東陽江市海陵島和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看看,一直是我們的一個想法。終於在一個天氣非常不錯情況下,我們自駕遊起,從臺山出發,沿著廣海高速公路,我們一路向陽江方向前進。進入旅遊區,開始看到錢大媽飯店南海一號的廣告牌,路邊一會出現一個又一個賣遊泳衣的攤販還有很多賣菠蘿蜜的攤販,販賣的菠蘿蜜個兒非常大,據說還有紅心的。海陵島享有"南方北戴河"和"東方夏威夷"之美稱,被譽為一塊未經雕琢的翡翠。海陵島位於廣東陽江市西南端,是廣東第四大島。
  • 南海一號
    >廣東陽江海陵島試驗開發區的「十裡銀灘」上,矗立著一座建築。2007年12月28日下午15點,南海一號古沉船完成整體打撈,正式移駐水晶宮。由於該沉船海域位於傳統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其歷史價值不可估量,後被命名為「南海一號」。經過前期的一些試探性水下考古,待得技術成熟,南海一號整體打撈方案確定。同時期,廣東省政府批准了「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建設項目。
  • 南海一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
    「南海一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它將為復原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陶瓷史提供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甚至可以獲得文獻和陸上考古無法提供的信息。沉船從被發現到確定方案到完全打撈上岸一共用了整整20年時間!
  • 南海一號海上絲路博物館可能年底開放
    八百年南宋古沉船「南海一號」在廣東陽江海域被成功打撈上岸、入住位於廣東陽江海陵島的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水晶宮」,至今已接近兩年時間。在此期間,該博物館何時開放、「南海一號」何時顯真容,一直受到各界的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