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一個約定,每天記錄歷史上的今天
廣東陽江海陵島試驗開發區的「十裡銀灘」上,矗立著一座建築。
在1987年8月,廣州救撈局和一家英國救撈公司合作尋找東印度公司沉船萊茵堡號時,意外發現了一艘宋代沉船,並打撈出一批珍貴文物,包括福建德化窯、磁灶窯、景德鎮窯系、龍泉窯系等高質量精品瓷器。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2007年5月開始,具有4000噸起吊能力的「亞洲第一吊」之稱的打撈船「華天龍」號開始了忙碌的作業。
經過精準定位,特製巨型下沉井被吊入23米深的海底,並在南海一號船體下方固定。
然後,將同樣大小的上沉井吊入海底罩住南海一號。
通過上沉井的底部穿入36根底梁,將南海一號整個「包裹」起來,保存其原生態。
最後,全潛駁船「重任1601」號下潛至與沉箱大約平行的位置,由華天龍號將沉箱平移至全潛駁船的甲板上,然後全潛駁船一邊上浮,華天龍號一邊起吊,實現了「雙保險」式的整體打撈。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全潛駁船慢慢駛向了水晶宮。
水晶宮內的水質、溫度及其他環境都與沉船所在的海底情況完全一樣。
而且參觀者可以在水晶宮艙體的水下參觀廊,觀看水下考古實時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