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人在桐梓林,吃了一碗熱乾麵

2020-12-18 YOU成都

在成都的湖北人很多。

想來有點奇怪,小編作為一個學習、工作、生活在成都整十年的湖北人,因為疫情,過年期間不能回湖北老家而生出的鄉愁,全都在一碗熱乾麵上爆發了出來。

離開武漢來成都算起來已經整整十年,以前一直在成都的美食天地裡浪遊,從來沒有像今年這樣,單純地想吃一碗武漢熱乾麵!

宅在家的時候就在想,等可以出門了一定要在成都找碗熱乾麵吃。

嘿,還真給我找著了!

地鐵桐梓林站C口出來往前走幾步,左拐進入中苑巷,在一道的榕樹下往前走,穿過窄窄一條航中街,左手邊不遠處就是這家武漢熱乾麵烤吧

店名簡單、樸素、指向明確:老武漢人開的,主要賣熱乾麵和燒烤

熱乾麵+面窩+蛋酒=過早

熱乾麵,第一次吃的人可能大都吃不慣,卻是武漢人的過早首選:

鹼水棍棍面在滾湯裡汆燙幾下,往一次性紙碗一裝,淋上芝麻醬等等配料。無論男女老幼,面碗一端,一次性筷子一撇,一手持碗,一手握筷,在碗中翻花似地上下翻拌,撩起到半空中,隨後又翻回到碗中乾坤。

無名指指尖輕翹,優雅勾起甜豆漿、面窩、豆皮、糯米雞、歡喜坨……匆匆之間,看似狼吞虎咽,實則悠悠然也。上下翻飛,拌勻了端起就走——邊走邊吃沒問題,不怕吃得油湯滴水。

學生時代常常聽到的玩笑是,沒在武漢最「野」的公交車上吃過熱乾麵,就不是武漢人。(但武漢最「野」的公交車到底是哪趟,眾說紛紜各執一詞,多年以來竟也沒個定論。)

這家,第一次去吃是很激動的。一來,能在成都找到一家熱乾麵就不那麼簡單;二來,既然敢打上「老武漢」的招牌,就應該還是要有兩把刷子。

到店點了單,可以在還算寬敞的室內坐,最近也可以在戶外的樹下,佔一個小桌子。在外面坐下來,不多時,就喊我們自己去打調料。

自助打調料的事情,以前在武漢過早沒碰到過。不過也理解,口味可能有不一樣嘛。

面是加好了芝麻醬、生抽老抽香油這些基礎配料的,剩下5種料供自己選:辣蘿蔔、酸豆角、蔥、香菜、辣椒油,加哪樣不加哪樣,加多加少隨便選。

我一般就是加2勺酸豆角、1筷子香菜、2勺辣椒油。端到外面桌子上,趕緊開始拌。

拌熱乾麵是個短跑衝刺,從拿到的那一秒開始,必須越快越好地將其攪拌均勻。攪動時麻醬的氣味隨著初夏溫熱的空氣彌散開來,水分和醬料隨著每一次翻拌,逐漸附著在面上。

黃生生的面,每一根都用香油潤過一遍,再等掛全部上噴香的芝麻醬的時候,就可以開動了。

這家熱乾麵味道是對的。儘管離開武漢後已經十來年沒再吃過熱乾麵,第一口下去那種熟悉的味道,仍舊被喚醒了。

用的是黃芝麻醬和小磨香油,拌好之後不稠也不稀。雖然叫熱乾麵,但真說不上熱,吃起來是完全不燙口的,適合大口咀嚼。

芝麻醬和香油的配搭,對四川人來說可能多少有點陌生,吃多了容易打悶,所以要加辣蘿蔔和酸豆角來中和一下

即便如此,吃不慣甚至完全不喜歡熱乾麵的肯定也是大有人在。但熱乾麵在非武漢土著身上,第一遍要是吃不慣,如果願意多嘗試幾次,時常會印證那個詞:「真香!!」

前面說的武漢人的早餐裡,老武漢熱乾麵烤吧在賣的還有面窩

面窩是用中間有凸起的圓形鐵勺,盛上大米和黃豆磨成的漿,加點鹽、薑汁和蔥花,放在油鍋裡快速炸成一個中間有個小圈圈的粑粑,講究的一般還要在表面撒幾顆黑芝麻

▲圖源/樂活武漢

老武漢的面窩是限量供應,因為是每天現磨豆子和米,又是夏天,放久了就壞了。11點到1點之間去吃比較保險,經常中午偏晚一點去就已經沒了。

幾乎和所有的炸物一樣,面窩也是一炸出來端到桌上,就應該馬上送到嘴裡,才不得被辜負(不然可能就會悶油)。

面窩小小一個,口感卻很豐富:金燦燦一個面圈,比很多武漢的店都炸得pao。外圈和內圈都被炸得焦焦的,吃起來嘎嘣脆,中間是油酥香,再後面則是綿軟的嚼感。

混合著黃豆香,又被米漿綜合了豆腥味,偶爾碰到一粒黑芝麻,增加一絲異香。

一大口咬下去,酥脆、焦香、綿密,三層口感和諧相處,不油膩,也不哄搶,常常是還沒注意到就已經吃完了。

前面兩種早餐小吃都比較的紮實,老武漢也「一鍵三連」推出了熱乾麵和面窩的好朋友——

蛋酒跟四川的醪糟蛋挺相似,都是醪糟、蛋液和白糖的組合。分量足,喝著略微有點蛋腥味。

老闆最近還引入了在武漢本地很有名的鹽汽水「鹹夥計」,大家也可以嘗嘗鮮。

問了一下武漢的朋友,現在武漢過早,1碗熱乾麵+1個面窩+1碗蛋酒,三件套的價格大概是5+3.5+2=10.5元,像蔡林記這樣的老字號更貴上個幾塊。

老武漢的三件套套餐價是18元(春節前套餐價在13,漲了幾塊錢),對今年的情況來說,好像也不是不可以理解。當然,你也可以單點。

其他過早的小吃,比如牛肉粉、重油燒麥,這裡也都供應,我還沒來得及一一吃過,據說重油燒麥很不錯。武漢人的早餐真的是熱量炸彈、澱粉核武、扎紮實實,等過段時間老闆上了豆皮,那可真的是要人升天。

燒烤+時令菜=隱藏菜單

老武漢熱乾麵烤吧的菜單是分白天和晚上的。

由於疫情的關係,最近還沒有出早餐,一般從上午11點開始營業。主營的就是熱乾麵、面窩和蛋酒等等早點。到了晚上,大廚上場,除了熱乾麵,就還有更多的燒烤、炒菜。

城市不同,燒烤的個性也多少不一樣。

武漢燒烤,跟成都燒烤比起來,麻辣味少一點,多一些孜然味道——據說是新疆燒烤一脈。

這家的烤茄子是一絕:一顆大茄子被剖開,密密麻麻碼了細細的蒜蓉,再撒上一點小米辣和蔥花。烤得是四周的茄子皮出了焦香,而中間的茄子肉則是綿密細膩,在等下看著閃著油脂的光。

烤肉用的是細細的鐵籤籤,略帶點辣的孜然風味。豬肉和肉筋的混雙組合,肥瘦均勻、外焦裡嫩、肉質新鮮、筋骨分明,在成都初夏的露天小桌旁吃起來,格外愜意。

這家店更絕的是,時常會更新武漢的時令菜,比如冬天的菜單上就有大名鼎鼎的「洪山菜薹」

洪山菜薹對武漢人來說意味著什麼?可能比起豌豆尖之於成都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荊楚網-楚天金報》2013年的一則新聞裡,甚至提道:「『國寶級珍品』洪山菜薹因在武漢寶通寺的塔影鐘聲中長成而馳名……一種更為極品的洪山菜薹將於下周拍賣——它是寺內得道高僧親手培育種植的10份菜薹,每份起拍價9999元,每份約1200克,拍賣所得將用於慈善。」

▲洪山菜薹「塔影田」 ,攝影/萬多,圖源/網絡

當然了,現在不是洪山菜薹的季節,最近這家店的時興菜,成都的朋友可能沒聽過——藕帶

白色的長條,尖尖上翹,帶一點嫩黃色,看起來像毛筆尖,也像古人用的玉簪,所以藕帶也有一個文縐縐的名字,叫藕簪

你們看這圖,有沒有一點像是折耳根。

藕帶是武漢人夏天的限量美味,其實就是幼年的藕。初夏的時候,藕正瘋長,這個時候需要進行「間苗」,摘掉其中一些幼梗,好留出生長空間。

被留下的繼續好好生長,到了冬天再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是面面的排骨藕湯;而被摘掉的,也不浪費,武漢人十分懂得要珍惜這口美味。

老闆也是捨得下成本,直接從武漢空運過來。說是早上4點多從藕田裡摘了,冷藏,8點多上飛機,10點多就到了雙流,老闆開車去接回來,中午就可以吃到了。

回來仍然放在冰水裡,就在店門口樹下放著,陽光透過榕樹投下點點光斑,看著可不起眼,但味道很妙。

藕帶可以生吃、清炒,或者做泡菜,更受歡迎的是加泡椒炒,辣藕帶,成都人肯定喜歡。

猛火快速翻炒,把淅出來的水分鎖住。切成菱形的藕帶,在管道裡藏入了這新鮮的湯汁,吃的時候要格外小心,不然就漏出來了。口感是脆生生的,像是去了筋的菜梗,比脆藕又更多一些清甜。

一盤酸辣藕帶的價格著實不菲:48元!

粗略對比了一下,在這裡的價格,大概是在武漢本地兩倍多。但一個月不到的賞味期,再加上空運的成本,對於想嘗鮮的,或者就是好這口的人來說,也不是不可接受的。

老武漢的老闆發仔也是武漢人。幾年前來成都定居,也是苦於在成都吃不到喜歡的熱乾麵,就同幾個朋友一起,籌備著開了這家熱乾麵店。

店是去年九、十月份才正式開張,開了兩個多月,生意漸漸有了起色。十二月中旬,發仔早早就給員工們(多是湖北人或者武漢人)放了假,結果因為疫情,師傅們一直沒能回成都、等大家回來,又做過幾次核酸檢測,確認安全後,到4月底才重新開業。

來這家店吃的多是湖北老鄉和他們帶來的朋友,漸漸的朋友又帶新的朋友來。老闆還建了一個老鄉群,偶爾大家還組織一起喝喝酒,爬爬山什麼的。

老闆很健談,操一口武漢腔。以前在武漢的時候覺得武漢話聽著蠻兇,多年後聽著卻是格外熟悉、可愛。

他介紹說,熱乾麵的麵條是在成都一個縣上找的工廠做的,調了蠻多遍,運氣好遇到一個以前在廣東做過熱乾麵麵條的師傅,專門給製作。

店面也不大,十來張小方桌,分三列。兩面的牆上都有投屏,隱約有一種喝著夜啤酒吃著小龍蝦看世界盃的想像。

自從發現這家店,我已經去吃了三五次了。帶過兩位朋友,一位成都人,一位蘇州人,都是第一次吃熱乾麵。二人的評價如何呢?

蘇州人D:麻醬的鹹香,很適合(實際上)很重口的江南人的口味。

成都人Leslie:作為熱乾麵小白,反正也沒吃過什麼所謂正宗,體驗感是超過食物本身的。加佐料的過程具有社交屬性,和懂的朋友分享怎麼加,加哪些很有趣。口感上來說,本人還是很喜歡吃麵,吃到後面確實幹,有點挑不動。作為四川人,最開始很難接受麻醬這種東西,後來嘗試了北方火鍋逐漸愛了。麻醬的香味有支撐我繼續吃,編輯老師的問題,拍了半天,我面坨起了。(編輯老師:???)

在成都的湖北人,欠熱乾麵的湖北人,來桐梓林吃一碗熱乾麵吧。

探成都,走不停

老武漢熱乾麵烤吧

人均18元

武侯區中苑巷6號附14號

相關焦點

  • 湖北熱乾麵
    一、湖北熱乾麵據說湖北熟人早上見面的第一句話就是:今天早上你熱乾麵了嗎?可以而知,熱乾麵的強大了。自己一直沒動手做過,這次也試試熱乾麵一把,享受一下。其實做起來也很容易嗎,讓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吧。4.吃的時候取部分麵條用開水燙一下就可以撈在碗裡,倒上芝麻醬。拌勻,在撒上蔥、榨菜、胡蘿蔔丁即可。一碗簡單的熱乾麵就製作完成了。簡單方便,如果喜歡記得給小編留個關注哦
  • 在湖北「過早」,不止熱乾麵!
    湖北最具代表性的小吃自然是熱乾麵,最初它只在武漢流行,後來逐漸受到湖北很多地方人們的喜愛。在武漢漢口繁華的江漢路步行街上有多組城市雕塑,其中就有一組是熱乾麵,足見這份過早小吃在武漢人心目中的分量。圖/羊蔥兔豆魚湖北人的早點一般口味較重,熱乾麵比較幹,油炸類比較油,所以往往要配上喝的東西。除了豆漿外,湖北的特色早點裡還少不了一碗清酒或蛋酒。
  • 「最像湖北」的河南城市,當地人也吃熱乾麵,還覺得比武漢更好吃
    如果你來過河南信陽旅遊的話,就會發現信陽人原來跟湖北人一樣,也特別喜歡吃熱乾麵,你在信陽的大街小巷都能看見不少熱乾麵館,很多信陽人早餐都喜歡吃一碗熱乾麵,讓很多遊客還誤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個「假河南」。由於河南信陽的熱乾麵吃起來比湖北武漢的熱乾麵更爽口,也不會太幹,比較容易下咽,因此信陽人都覺得自己的熱乾麵比武漢熱乾麵更好吃
  • 武漢的人早餐 從一碗熱乾麵開始
    這次疫情讓全國都知道了武漢,對武漢熱乾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外地人可能無法理解湖北早餐,看後都懵圈:這真的不是午餐嗎?其實湖北各地都有熱乾麵,今天介紹的是武漢熱乾麵。20世紀初,食販李包延續前人切面做法,將面煮熟、瀝水、拌上香油等做成了風味獨特的熱乾麵。
  • 湖北姑娘在義大利賣熱乾麵 4歐元一碗老外點讚
    但如果是在距武漢萬裡之遙的義大利文藝復興聖地佛羅倫斯,幾個金髮碧眼的義大利人拿著叉子,熟練地拌好武漢熱乾麵,再津津有味地吃起來,是不是讓人感到風中凌亂:難道佛羅倫斯也有熱乾麵賣?就連武漢蔡林記總經理王永中也發出同樣的疑問:只聽說中國人在國外開中餐館的,還沒有聽說過有中國人在國外賣武漢熱乾麵的。 可是,還真有中國人在義大利賣武漢著名地方小吃——熱乾麵。
  • 桐梓林:成都最「洋盤」的美食街區
    今天,我們先來聊一聊桐梓林十多年前,桐梓林出現了一條歐洲風情街,這條全長1.8公裡的步行街,擁有350米的風雨廊,用高低錯落的拄式結構體現出濃鬱的歐洲風情,沿街圍牆鑲嵌歐式窗花、歐式小遊園、歐式廣場、書報亭、花架、花車……這裡成為了成都最「洋氣」的地方,用如今的話說就是資格的「網紅打卡勝地」。
  • 馬雲武漢吃熱乾麵:6元一碗 豎大拇指點讚
    9月26日晚,馬雲因參加中國企業家俱樂部湖北行活動來到武漢。下飛機後,他沒有去酒店,而是第一時間去了武漢新天地Today便利店,要吃熱乾麵。原來,給馬雲提供這碗熱乾麵的是武漢Today便利店,該店創始人宋迎春是馬雲湖畔大學一期的學員。當晚,武漢新天地Today便利店店長葛青按標準流程,給馬雲下了一碗地道武漢熱乾麵,馬雲大口品嘗,豎起大拇指點讚:「好吃!」
  • 桐梓林 | 在不同美食中感受從未落寞的生活方式
    作為一家主打家庭氛圍的美式墨西哥西餐廳,彼德西餐廳在桐梓林已經開了13年,它陪伴著桐梓林的家庭們度過了無數個愉悅的周末之夜。它不僅是孩子們長大後的溫馨回憶,也是早期的桐梓林在「吃」這件事上,對歐洲風情的家常化詮釋。
  • 「大江大河大徵途」手記之:一碗熱乾麵「逆流而上」紮根重慶
    特派記者高文舉 攝這裡寄託了武漢人、湖北人的鄉愁,也打開了重慶認識湖北的一扇窗。「在重慶做麵食需要勇氣」「每次帶小兒子過早,我都讓他自己選,他總會選熱乾麵。」出生在湖北襄陽的羅先生,住在麵店附近,牽著二寶進店,張文豐會親切地喊一聲「羅老師來了」。羅先生和兒子。
  • 湖北武漢最出名的熱乾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
    湖北武漢最出名的熱乾麵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相信熱乾麵,大家都熟悉吧。大部分武漢人的早餐都是熱乾麵。要說哪裡的人對熱乾麵最有感情?無疑是武漢人。對於武漢人或者長期呆在武漢的人們來說。熱乾麵這是生活的必需品,在外的武漢人民能吃到一碗熱乾麵就算是不正宗,也是一種情懷。
  • 外地遊客到河南信陽旅遊,最大的困惑:為什麼河南人也吃熱乾麵?
    我差點沒整個人都混亂了,熱乾麵難道不是湖北武漢的特色小吃嗎?怎麼就成了我朋友口中他們的本地特色呢?聽我朋友說,在信陽大部分人的早餐都是「熱乾麵」。我在我朋友的大力推薦下,吃了一碗豪華版的「千張肉末熱乾麵」。
  • 到桐梓林,邂逅一段舊時光
    我們乘車來到桐梓林水庫,桐梓林水庫原名叫紅衛水庫,是原來桐興鄉村民修建集抗旱、防洪、養殖一體的水庫,是村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結晶。現在是喻寺鎮、方洞鎮、嘉明鎮三個鎮場居民的飲用水源。山林翠綠,倒映水中。山風拂面,松濤陣陣,令人心曠神怡。
  • 桐梓林的老牌火鍋店,手工苕皮我可以吃3碗
    在@阿陳 的薰陶下,我最近經常往桐梓林跑。
  • 武漢人最惦記的過早:熱乾麵
    熱乾麵是武漢人過早(武漢人將吃早餐叫做「過早」)的首選小吃,武漢人對它的感情,已無需多言。單講從外地到武漢來玩的人,他們再次想起武漢,多半是因為想起了武漢的熱乾麵。熱乾麵對武漢人或者在武漢呆過一段時間的朋友來說,它不再僅僅是一種小吃,而是一種情懷。
  • 10分鐘做好一碗熱乾麵,撲鼻的芝麻香,太好吃了!
    熱乾麵,湖北武漢的代表性美食,是中國十大麵條之一。武漢人的一天,通常就是從一碗熱乾麵開始的,對它有著特殊的情感。只要去過武漢,就對這種美食念念不忘,但自己做或者叫外賣,都不是那個味道。
  • 最能夠代表湖北的是熱乾麵嗎?很多人的回答出乎意料
    作為一名湖北人,出門在外,去了別的省,外省的朋友基本都知道武漢的熱乾麵,並且認為湖北人都吃熱乾麵,在網上也有很多人說「熱乾麵最能代表湖北」,這話真的對嗎?,十個人裡有九個都不會認同熱乾麵最能代表湖北。
  • 李現朱一龍吃熱乾麵太誘人,想吃正宗熱乾麵,教你簡單四步做出來
    李現朱一龍吃熱乾麵太誘人,想吃正宗熱乾麵,教你簡單四步做出來熱乾麵是很多武漢人過早的第一選擇,它幾乎成了武漢的代名詞,提到熱乾麵就想到了武漢,自然提到了武漢也會想起熱乾麵。近日經過76個日夜,武漢終於解封了,武漢人也終於可以走上街頭去吃一碗久違而又熟悉的熱乾麵了。我們熟悉的湖北籍演員朱一龍就率先吃起了熱乾麵來慶祝武漢解封,他配圖「耶」的手勢為自己的家鄉打call,喜悅之情溢於言表。網友說真是一位安靜的美男子啊,手裡的熱乾麵看起來也非常不錯,有機會一定要去試試。
  • 武漢人的早餐標配——熱乾麵
    來到武漢不能不嘗一嘗武漢最具特色的小吃——熱乾麵。武漢人把吃早飯,叫做過早。武漢人的過早文化,十分豐富多彩,武漢人吃早飯一般都選擇在外面吃,在家裡做比較少,因為武漢這座城市節奏比較快,人們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
  • 午後從一杯咖啡開始,在桐梓林感受成都的詩意與洋氣
    桐 梓 林(高端、洋盤,都曾是這裡的代名詞)桐梓林,是成都豪宅發源地之一,從誕生凱賓斯基、錦綉花園、中華園等早期高檔酒店、住宅開始,就一直是成都本地乃至西南的名流富豪聚集地。曾經坊間一直有玩笑話稱:走到桐梓林裡面,小區裡最撇(差)的車都是奧迪。所以大家對桐梓林的認知,可見一斑。
  • 武漢被稱為「早餐之都」,就不得不提這一碗小小的熱乾麵!
    飲食,往往能影響一個城市的氣質和人們對它的喜愛,有的城市因為有眾多美食而吸引太多的遊客,而生活在武漢的人卻是將飲食文化發揮到了極致,他們左擁早餐,右抱宵夜,在湖北人看來,我們個個都是「好吃佬」。一個湖北的朋友告訴我,很多武漢人都習慣外出過早,提到武漢的美食比較有標誌性的還是有很多,我們看看武漢人的早餐都是什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