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元民間文化專欄丨積澱深厚的平定古州鼓文化史(一)

2021-02-08 平定縣文化和旅遊局

積澱深厚的平定古州鼓文化史(一)

———對張士林《鼓之說》的研究


題記:

2014年春,得幾頁平定著名士人張士林先生《鼓之說》一文的電子列印件。我發現此文是張公在清代平定州大學問家張穆先生,也即誦風公《鼓說》基礎上,經充實新集資料而成,信息含量豐富。

該文對於陽泉平定古代的民間文藝是一篇歷史性文獻,陽泉地區千年文藝史上一些懸而未解的事情,有的就可在該文中尋得答案。欣喜之餘,便想釋譯該文。

但古人作文,似乎都有著意託設迷局之癖好,非鍾情於此的精鑽者,不能破解也。近年來,我間或對《鼓之說》進行研究,對它的解析總算有了一點眉目。遂將對《鼓之說》的研究心得趕寫出系列文章,希望能更有力地從民俗文化的側面彰顯平定「文獻名邦」底蘊的深厚。

因《鼓之說》之文奧澀難懂,故下文的釋譯僅為餘一孔之見、一家之言。



單司暴失,郡俶吩倡,攜歌而至,迸弊膺誕,鼓樂詠涕,結社桃岸,潭水罄窮於魑魅。逝者三載,終逮羈之禍旅。嗟呼,欲駕麒麐赴蓬萊,借力獨有矣。

辛亥(1911年)元旦,卦徒滿小兒前來謁師,曰,串鄉偶得宗祖誦風公之《鼓說》舊鈔二三葉,拜餘閱,嘆而罦之斐也。嘗餘小飲,閒技雖略脈知一二,未窮也。嗚呼,知之者而不為,不知者而為之,訛傳千裡殆澮庶惆悵,若任之,吾之責可有乎?故,餘暇之躬身詮圖索技,淌鼓蹈樂,遊浸羅縷於紕埜,往返於裡巷,究得其脈之水,遂不經僤嘆而呼之、舞之、足之、蹈之矣。

公曰:郡之鼓迪惟甚久,曰「亞」、曰「衙」、曰「迓」、曰「訝」、曰「砑」、曰「厓」也。然鄉書曰「亞」之仳離焉,何也?從亞者侯爵也。碑言,漢淮陰侯1屯兵榆關,訓誡威鼓於砦內,適虎狼之蟲聞而遯焉。民駕悳而窮於術,然不得擪要抵技乎?侯贐、翟輝、王實、劉十八歃碎誘諳韗於眾。嗚呼,吾鄉之眾日耕夜臥,皆賴其技而安乎?

唐歲,永安王2令肅鼓曰:榫歲為「衙」,今為曰「亞」。

宋己卯(979年),衙隊迎軍於砦,亞民舞於治,始為平定縣也。衙頌亞蔚,舊不可貌矣!

祥符元年(1008年)八月,流寇閻魔王困城數日,郡人張榮獻古亞於尚令,越曉,城者□(疑為「戴」字)魌頭湩,賊訝,門開鬿堆唗瞂,後卒矢,逆傷四散,禾獮魍魎,賊束手矣。城慶歡顏,尚公令亞領,魌為「訝」,鬿為「砑」,魍為「厓」,其陣遜於亞者百六十四也,時郡鼓者衙、亞、訝、砑、厓焉。

崇寧壬午(1102年),春夏不雨,高院使檮於蒲臺,獲其應,秋大弆,民嘑怒宰。月璜甲申(1104年),院使請旌賜額。差吏楊幹、牛素山為樂,轄五鼓迎於山。使大極奉3總束以迓陣,百八有十二,一為亞也。抒其源,立碣於臺衙,頌威於稷者。九九於窮,亞蔚曰歲豐者八九於唫,訝舞於吼,砑技於武,厓踏於嬉者七有九焉,亞為領也。

公嘆曰:「今人皆曉迓鼓戲於熙,而郡治未名乎。皆曰彭中書4位極,而張氏土人矣,俗遏也。世人皆聞迓鼓一二於戲者,而未逮郡治何知勝力之乎也,井之蛙目也。」

六鼓者常羊,然時不孕齌,忽遭夷   遘刦,憖憖然辛逸,繒於野。辛閒閒公5蒞政,親沁以民,紹醍醐於凐,拔六鼓,清本末,揉院髢。歌舞昇平,亦數十載。佴垓思兵絯而峙挫,畛迍邅而不為,倏忽降大任者,郡鼓之絕乎焉!

勘墈勒裘,償得宋碑數幾方,捩鼓之窘乎?於是乎鋪冊桑梓以凐鉋,兼而近聞,罥「訝」「砑」「厓」三君無簷矣。大任者廷器公6也,又辛贇公追其後,遵俗而為之,嘗令吏民以鑑悃;謨謳於懷;詮搏途畎。而不以神乎。

西焦之嶺,令迓於雩,歲時兼以掆揉俗樂於民,衙□(疑為「鼓」字)吏於,使尊聖禮。社亞寄於裡,然不昳之於麗。三鼓勾芒7、上元、秌魁8、冬食9,皆擁官民助爾。禮祭間,或樂於龍獅陣也,從鼓者九進而劉一帥也;從舞者八進而劉四雅歌,詠誡也;鼓容為氎,軍陣也;舞裻裝為嬉,火不思琹;惟四者殊,肅將也。舉凡從者,潔身己好,無墜王八詬闌,禁與妖劇衂鼓黷也,否,以族孽辠耳。嗚呼,公之功莫忘郡俗焉也,庠副使之裔敬杪之悳,直齒敢忘乎?然勢不可適也。朝綱順,水兵伐,無情悲乎,悠乎?逝者如流,何有止乎?人生如是,俗也類乎思王駕。



明弘治甲寅(1494年),白公思明10執牛耳,於上元鼓民斯樂,王千戶11以衙為帥並走陣,忽弋千戶文俊   ,南鼓蓮湘於陣易俗矣;西回耿玉清領迓、棢穿於湘後;酣覯靉靆,浩詠砑至;緇訝喬毅12唱;驀騘走炮鼓穿花,何也?葦澤董氏厓鼓到。是時,六鼓又聚,陣袤曲遒,龍獅竝走,橫吹胡琹,耄耋警咠,暝暝不可述也。孫木齋嘆而啷之,是為記。

國朝初立,紹旦公13立說於醉白堂14,鼓緯迓者,盛異神佑。安於耕計,若知州耀庭公15始斂鼓說,嫠垡一二,唶食於民。南鼓蓮湘以亞領之,從於說。凡衙陣者百八有十一,帥為領,九為章,三為回,揚之;凡亞陣者百六十有四,儒為領,八為章,二為回,頌之;凡訝、砑、厓者百四有十九,武為領,六為章,四為回,興之;惟迓陣者三百有六十,以龍太公先師祭之,封之九章回;南鼓蓮湘以亞陣者百三有十六,舞為領,說為章,歌為回。凡從樂者須藝克於王八之流,過則以族辠討之。

嘉慶壬戌(1802年),官民六鼓齊獻,迎欲誠公16於州府。姪靜圃記曰。

道光庚子(1841年),朝受夷匪,天道乏琹鼓,峩也公曰:「衙之阨時也;厓者,馬虹也;亞樂者,俗也;砑者,陰也;訝危者,運也;惟迓行者,神也17,請掬也;餘者痍也。」

凡水必有源,郡鼓使然矣。吾鄉鼓之祖,侯爵也。舉凡從者,以王寔、劉十八論之。前則民以聚而敺虣,賴以存焉;盛唐若領者,李氏貴仁、義溫,王氏智,劉氏信;宋時曰張榮為聚,若劉執,王氏虎寯,李氏二隴、恬,霍氏鐸,勒氏起,其族能萬千子;勉龢卿高,使之頂賴有迓矣,若柳氏誠,張氏文,尚氏谿琛也。

閒閒公拔六鼓君者:馮氏秀瞻、仙奎;董氏元贇、滿彥;陳氏昌祚、璋胡兒;李氏子東、北、西、南;張氏子能、貴珍。然贇公三君不名其也。西焦耿氏迓,若順盛泰;富堂亞若尚氏文輝、光魁、勤,李、呂氏者矣。

大明思公執元亞,若尚炯炳衙吏矣。

國朝領鼓者猶如百草爭春,儦儦坵闢。衙若張氏名揚、明月、佩象、連士、佔文、魁、偉,齊萬壽、炳鏞、承祖,李氏上城鎮籍也;亞若史、馮、劉、蔡族;如鼓焉,史氏三佔、伯謀、雲章、汝佐;馮氏大祿、鳴世、琦珂、太運、繼異、丕承、建、瑞珍、貴珍;劉氏國印、允昇、廷璧、潛悳、純元、冠侯、健三;蔡氏平宇;律菴曰燦海、相遷、繍軒、善卿;迓若西回耿氏,間曰柏井李氏;惟董氏族力功大莫焉。

元季廷器公三君蹤不其跡,乃遯族踵矣。

大明喬公宗鼓而宇,諏至其訝,暨獻於明公遠。若厓者      、佐、佑、思義、山貴、堅增、溫恭;訝若津玘、驢歌、受哥;平砑18若聚才、東哥、興四郎,近者州之夢花族19也。惟厓別之於葦澤馬鼓串花矣。

凡族聚之地必有一鼓錚也。嘔軋西回迓、夢花砑、劉氏亞、葦澤馬鼓尚有一裘古貌焉,餘者不甚宗古法也,抑或勢造俗新也。若杏樓公承父命,赴盂邑查其脈,順將訝拔攽於牛鎮周氏修悳,今州北柄鼓者皆其宗。淵趟樂平,昔、巖二都之傳,若安陽宋氏廷輔息州城之訝,揉南鼓蓮湘於一二,莫是而宗。若白岸賈氏居仁,鎖簧馮源、馬五槑,其亦為公屬之舞鼓者乎?

皇皇千載,郡鼓威名倏忽陷于洋桀之勢,天乎人乎?其勢非吾力而止乎焉!辛四鼓者尚可慰瑁耶,然不知可否流芳乎?紹旦公醉白堂醼鬱客,糾亞之韻,予以板節番行醠令,忽成一脈。竦裡道人顏其曰「平說」,以別它邑之話也,故從鼓者評焉。平也草創七一八半釐20,彧炅尟矣。

雍正十年(1732年),張公萬春21剫其錭翟、五彩、三花、雅諷、嫢奭於上元,朱公丕績揍裾南鼓蓮湘段座焉。

乾隆庚戌年(1790年),知州耀庭公始說場。大者南鼓蓮湘,餘者皆小也,五花雅宗為祖,若王鷰甫之五彩、劉壽臣之三花、竇小山之雅諷、李   扌谷奪之鬼跌,極也。若杜槑仙之咲哈哈,亦或一景矣。故舀說者皆詒,抑王八唆謠,以身潔瀅,過則以族辠也。

嘉慶戊午(1798年),欲誠公大壽,易初22、鴻吉23、季男24、碧峉25配王公顏五彩;如南山朱效、耿福槑麻姑獻三花;劉鳴儀、李謨起板,雅諷似於槑杜;丕悳串鈴,咲哈哈赴瑤臺;李六鬼抱跌,如僊桃會說之兆也。

道光壬辰(1832年),揮五君統其說立制:高為雅,精為三,鮮為五,難為鬼,樂為咲,嗾藗說甚於鼓,鼓綴以說。宜軒綜其記,之說之情。季洩公俚曰:五彩劇,三花戲,小調過門不用尋。

雅諷訓言齣自評,談古論今予後生。

六鬼抱跌似有唫,世態炎涼走人生。

頫首皆拾咲哈哈,瞎撲愣砍警世明。

嗟呼,鼓之威,段說說,藉鼓而勝其音,民樂也勢也,盡不其也。辛丑(1841年)暮日,洋進境,民心何側?樂又何從?庚前花紅衙逞亞接,盛壯之勢,玄不可言。後亞送迓接亦可觀矣,然今不得見。奈何,現從鼓者降為三二十者,說於綴杳之至焉。嗚呼,說盛鼓墮,咦!紹旦公倘制之知,何又為之乎?待為後人撜振否?盛哉!甚哉耶!

大清辛亥(1911年)仲秌

清河氏墨卿26識於悳宅。期兒好是為之,寔也。

歲次甲午二○一四年中秋之月八灣山人標斷於野村草堂


注 釋:

1.韓信。

2.永安王名李孝基,唐高祖李淵從父弟。武德初受封王,後劉武周將宋金鋼來殺汾澮,以永安王為行營總管討之,兵敗被俘,謀亡歸,為賊所害。高祖為之發表,優賜其家於晉陽,加諡曰「永安壯王」。

3.大極奉,極通節,極為借字。奉為奉上、奉獻之意。大極奉為統轄和節控迎駕活動總指揮,向神奉獻五鼓演陣,以娛神。

4.是說迓鼓戲因彭乘官位極高,其所著書中記載了王韶所創的迓鼓戲因而為世人所知,知名度較高,藉以很快在北宋王朝的中原地區廣泛傳播,當時的平定即在其列。

5.趙秉文,字周臣,別號閒閒,金大定二十五年進士,大安二年(1210年)為平定州剌使。

6.夏廷器,餘姚人,舉人,舊志系明正統間在州,按石樓書院注稱:宣德十年(1455年)則應在此(平定)。為州儒學學正。築石樓書院,督諸生肄業其中,平定自金元以來雅號文學地,得廷器指授,益知嚮往,人才鵲起。祀名宦。

7.勾芒同句芒。古五祀之一,戶也,即「木正勾芒」,其祀戶,俗稱戶神、家神。

8.秋魁,封建社會,每三年在各省城舉行一次考試,稱秋試,奪魁者稱為秋魁。此指為奪魁者或考取舉人者送喜報之時。

9.冬食,指冬至節。

10.白思明,平定人,明天順年壬午科(1462年)鄉試中舉,成化丙戌科(1466年)中進士,初任嘉定縣知縣,後升任為吏部文選主事,歷官員外,考功、文選兩司郎中、太僕後少卿、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等職。

11.千戶長,官名。

12.喬毅,字志宏。正統辛酉舉鄉試第一,戊辰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改吏科給事中,轉刑科。毅在鄉中頗喜說唱訝鼓,時為重要傳人。

13.紹旦公,紹旦乃竇學周字。平定城裡人。明稟生,好古之文,不求名譽,絕意仕進,隱逸城裡,設館嘉水之岸,以教鄉黨子弟。

14.醉白堂,在舊時州城東關水門處嘉河北岸。是清初傅山在隱居平定之時,為其好友竇學周居室所命名並題額。傅山隱逸平定間與竇交厚,常同白孕彩聚竇家飲其藏酒,每飲白孕彩輒大醉。傅山因為竇學周居室題額曰「醉白堂」。

15.耀庭公,耀庭乃金明源字。浙江山陰人,監生,乾隆五十年始由宿州升任平定知州。蒞任後百廢俱興,頗獲州民稱頌。

16.欲誠公,即平定州城東關人竇璸(1715~1802年)。

17.武迓鼓是平定古州古代祀神迎駕中「旗、傘、鼓、跑」四大紋仗中的樂舞儀仗。雖然平定州存在幾種迓鼓,但調笑說唱形式的迓鼓(即文迓鼓)不能參加迎神儀仗,只有純鼓樂性、演陣型的武迓鼓才可參加。

18.在平定古州,鼓種較多,即同一鼓種亦有繁簡之別。鑼鼓曲牌少,舞蹈陣法套路短簡者,則被俗稱為「平鼓」。

19.夢花族,指夢花堂董筆公之族(裔)。董筆,清康熙間平定州人,字叔良,性嗜古,工詩文。兩任蔚州、猗氏縣教諭,立規課士,成就甚眾。罷職家居,曾夢人贈花五枝,因題堂曰「夢花堂」。

20.七一八半釐,七兩加一兩到八兩,但還差半釐,此半釐實指半兩也。舊時稱為一斤十六兩制,故八兩即半斤。此則喻:因為草創而尚不夠成熟,尚處於半斤不到八兩程度。

21.張萬春,萬春乃張恩字,平定人。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中舉,平生好學不倦,家中藏書頗多,博覽無遺。曾任甘肅湟水知縣。後辭官歸裡,每日以文會友,詩酒唱和。

22.易初,為清乾隆、嘉慶間州人唐象三字。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中舉,分發山東,歷任蒲臺、博山、濱州知縣。在任多行惠政,以勉勵人講究倫常、道德為先。

23.鴻吉,鴻吉為清乾隆、嘉慶間平定州人任用儀之字。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順天府鄉試中解元。歷任教習,後調貴州龍裡縣令。卸任後,只帶了一個破書箱返鄉。為官清苦之況,在封建社會仕途中實屬少見。

24.季男,季男為平定州人張蒲壁字。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舉。後因不樂仕進,辭官歸裡,設學館教授生徒以終生。

25.碧峉,碧峉之「峉」字,疑為「峰」字之誤寫,說是誤寫,其實是有意而為之。這一現象是舊時文人墨客的一種癖好。他們好用一個形態相近的字來代替那個真實的字,比如清州人董筆在《夢花堂叢集》中就故意用「澮」字來代替市儈的「儈」字。這裡峉字與峰字,不僅字體相近,而且意思也相近,故張公專以「峉」字而代「峰」字也。其實碧峰乃平定州人鄭瑤之字。清嘉慶元年(1796年)中舉。在任上有很好的政績。

張公文中所列易初、鴻吉、季男、碧峰並張萬春,都為當時平定曾經通過科考步入過仕途並頗負聲望的文化人士,他們均為同時代人,故碧峉應為碧峰之誤無疑。上述幾人,不僅懂得文章制藝,而且都熱愛民間藝術,親力親為,此點從張公《鼓之說》中,反映非常充分。

26.張士林(1856-1927年),字墨卿,平定賽魚官溝村人,家庭富有,從小熱愛讀書,十三經、二十四史、通鑑、類書、叢書等都有收藏。治家處人崇尚儒家之道,曾出資延師舉辦私塾。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廢科舉、興學堂」,將私塾改為「養正」小學堂。宣統元年(1909年)全縣小學堂學生會考,養正小學堂名列第二。民國二年(1913年),賽魚村興辦第五高小,為支持新興的學校,他不僅親送子弟就讀,還主動捐錢五百吊,又勸大陽泉村「魁盛號」郗家捐錢一百吊,作為津貼學生基金。這一義舉,對五高的發展起了較大作用。

他助人為樂。五高教師王嘉橡家庭生活窘迫,一直受到張士林資助。王去世後,其孫王允文讀大學,一切費用仍由張士林供給,直至完成學業。教師王西庚病故,家有困難,張士林解囊相助,承擔了全部喪葬費用。

他不僅熱心興學助教,對國事也勇于堅持正義。光緒末年,山西省發生士紳抵制清政府出賣山西採礦權於英福公司的運動,平定有幾十位士紳組織了保艾公司予以聲援,張士林積極參與發起,並捐白銀三千兩支援抗爭。民國成立後,由平定籍省議員呈請山西省政府獎給「急公好義」匾額。


作者:李文元,號八灣山人,堂號為野村草堂、聚蘭齋,山西省平定縣橋頭村人。長期從事音樂創作和對鄉土傳統民俗民間文化的挖掘、搶救、整理、研究工作。音樂作品、文章散見於省、市、縣各類刋物。現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三晉文化研究會、中國音協山西分會等會會員,平定縣民間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

相關焦點

  • 【李文元民間文化專欄】
    平定馬尾猴李文元平定的民間藝術多姿多彩,有許多令人叫絕的奇特形態。
  • 山西平定古州宋家莊行走在明清一條街
    平定古州宋家莊明清一條街是平定縣古代聚居形態的典型,中國傳統民居是地域文化與人居智慧的集中體現,是延續城市歷史文脈的重要組成部分。明清一條街作為平定民居的典型代表,具有格局完整、布局緊湊、規模適當。至今仍較完好地保存著明清兩代建築群與古街風貌。
  • 媒體看陽泉 | 平定:讓文明之光在古州大地熠熠生輝
    文化文藝、健身體育、科技科普與創業、平安建設、文明風尚7大服務平臺;自覺承擔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5大使命任務,走出了一條全民參與、全域共建的新時代文明實踐之路,讓文明之光在古州大地熠熠生輝!
  • 北大青鳥平定旅遊專場推介會--在雄關秀水娘子關舉行
    平定春秋屬晉,古稱上艾,唐改廣陽,宋改平定,至今已有千年;娘子關、固關雄關故壘、古道漫漫,留存至今一尺多深的車轍子印,見證了這條秦皇古驛道、通京大商道兩千多年來的盛景繁華;34個國家級古村落,在山西排名第二。
  • 學習玉林歷史文化 感受千年古州文化底蘊
    玉林一直有「千年古州,嶺南都會」的美譽,作為一個歷史名城,自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蘊。正值國慶假期之際,許多玉林市民沒有帶孩子去外地旅遊,而是讓自己的孩子參觀玉林本地的文化名村,感受玉林的歷史文化。在高山村,來自玉林本地的青少年身穿傳統漢服,參觀高山村的古建築群,了解高山村古建築的特色,感受源遠流長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
  • 千年的歷史積澱,使京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千年的歷史積澱,使京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在日本第二組世界遺產系列郵票第三至六套小全張上,展現的都是古京都歷史遺址景觀,分別發行於2001年6、8、12月和次年2月。京都從公元794年起直至1868年明治維新,一直是日本天皇御所的所在地,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日本歷來不設法定首都,而以天皇所在地為實際的都城)。千年的歷史積澱,使京都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1994年,古京都歷史遺址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山西清涼山:人文積澱深厚尋古探幽好去處
    人文積澱深厚,民間文化豐富,留下了早種晚收的紅糜子、舀不幹的鍋頭巴兒水和金牛運石碾出車道溝大道幾則經典民間故事。懷仁遼代設縣後,就已是雁門關外的一處勝景,如今山裡新修了環山道路,交通便捷,是一座尋古探幽的好去處。
  • 平定美食——薄煎餅 @ 趙科文
    古州美食薄煎餅《平定網》薦讀雞蛋炒煎餅古州美食薄煎餅整理;趙科文簡介
  • 浙江一座江南古鎮,是省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
    浙江一座江南古鎮,是省歷史文化名鎮,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古鎮「熱」古鎮旅遊在我國佔據了比較高的社會地位和發展作用,而且有不少容易被提起的古鎮風景區,從其發展歷史,到最終呈現出很不一樣的旅遊特點等,都會形成很強的地域吸引力,而這也能很好的提升出當地的文化意義,憑藉其古鎮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積澱,也讓其古鎮感到很有價值
  • 恩施古道風情文化為什麼積澱深厚?95%遊客不知
    五千年歷史的鹽運大道湖北恩施之旅,一邊驚嘆於獨特的自然景觀,一邊又被深厚的歷史文化所吸引,湖北恩施建縣始於吳永安三年(260年),為沙渠縣,隸荊州,1984年1月4日,市、縣合併, 湖北恩施市屬中國地勢第二階梯末端,雲貴高原東延部分,西北、東南高,
  • 青州:東方花都 文化古州
    千年古寺文殊寺  青州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風光秀麗,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近年來,青州市圍繞打造「文化名城、旅遊名市」的總體目標,全力推出了「東方花都、文化古州」特色旅遊品牌,努力打造佛壽文化旅遊區、古城文化旅遊區、山地森林休閒度假旅遊區、東方花都休閒旅遊區、齊文化旅遊區,青州旅遊整體影響力和美譽度顯著上升。
  • 湖州景點南潯古鎮:歷史積澱濃鬱,文化底蘊深厚!
    南潯建鎮至今己有750多年歷史,歷史積澱濃鬱,文化底蘊深厚,是國家5A級旅遊區。憑藉獨特的歷史地位和人文景觀,榮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等稱號。
  • 郭輝專欄丨東風破
    有偌大一朵,帶著淺藍色的體香與心事,不偏不倚逕自降落在我的鼻尖兒上----這聖潔的一吻呀該是,來自於一處遙遠的夢境那裡東風漸暖,江波之上燕輕飛,淺草們有著目不睱接的遠方我心有佛,但此刻不是如來而是江南一隅,裴公亭下,那修行多年的白鹿!
  • 朱立挺專欄丨漢陰蓮藕宴
    我陶醉在這美景之中,一絲念頭閃過:這麼多荷花和蓮藕,應該就地取材,做成宴席吧。據歷史記載,漢陰種植蓮藕的歷史悠久,蓮藕通身是寶, 荷葉、荷花、荷梗、荷蒂、藕、藕節、蓮子、蓮心、蓮房、 蓮須都或可製成美味佳餚, 或可用於藥品食療, 功效顯著。
  • 平定 文旅融合激發千年古縣活力
    秋日的平定,正如大詩人元好問在《夜宿陽泉棲雲道院》中所描述。這個千年古縣,除有「雄關秀水相映,人文自然互補」的瑰麗景色外,更有「文獻名邦」之稱。近年來,平定縣大力推動文旅產業深度融合,不斷加強文旅產業建設,加速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努力擦亮晉東旅遊這一名片。
  • 沒有深厚文化積澱的一條美食街,稱不上是南昌的繁華商業街!
    南昌中山路小吃一條街除了是好食者的必到之地,也是好遊者的一處逛點,因為這裡已經自發形成了旅遊特色一條街,增添了另外一番熱鬧景象。經過一次改造,現在的交通更加方便了,很久沒來這裡,變化也有很多,跟著旅遊菌來看看吧!這條商業街何來繁華?
  • 中國最熱門9個旅遊城市,文化積澱深厚,地位不可動搖
    多朝古都的西安歷史積澱雄厚歷史遺蹟和文物珍寶都個個稱奇一座秦始皇兵馬俑讓世界認識陝西認識西安古建築群和皇朝墓冢吸引著好奇的我們西安古城古牆城垣依舊,雁塔高聳,食肆遍布代表現代文化的酒吧、咖啡廳也遍街可見這裡悄然成為了美食和時尚之都文化的碰撞讓這個原名長安的地方成為西北角的一顆璀璨明珠
  • 正定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文化積澱深厚
    正定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文化積澱深厚,享有「古建築寶庫」的美譽。素有「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美稱。 正定旅遊景點主要有:正定古城牆南城門、中國十大著名寺院——隆興寺、三國名將趙子龍——趙雲廟、臨濟寺、澄靈塔、天寧寺、凌霄塔、 現代影視基地——榮國府等。
  • 著名書畫家張玉奎:祖父耳提面命讓他有了深厚文化積澱
    張玉奎,字韻冉,別署三立堂主人,1967年生於山東曹縣,大學文化,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國家書畫院副院長;山東省書畫學會會員;中國書畫藝術家協會理事;鄒城市孟子書畫研究院院長;曲阜師範大學、山東工藝美院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