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讓朝鮮向蘇聯投降 讓韓國向美國投降?看完地圖你就懂了

2020-12-13 歷史潮河

二戰期間,日本佔領了整個朝鮮半島。而在戰敗過後,他讓北朝鮮向蘇聯投降,南朝鮮向美國投降。那日本為何要這麼做呢?

當時蘇聯跟美國雖然處於一個陣營,但是兩國的政治體制不同,加上又都是超級大國,戰後難免不會發生分歧。日本抓住這點,所以先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分別投降。

同時日本本土主要由美軍接管,其實這也是經過考慮的,因為美國遠離日本,它不可能直接將日本吞併。而蘇聯就日本邊上,很難保證它會將日本直接變成一個屬國,這樣可以說是徹底亡國了。

那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對日本有什麼好處呢?假如日本把朝鮮全部讓給了美國,那勢必會讓蘇聯不滿,要知道蘇聯手上還有幾十萬的日軍俘虜,所以日本不敢得罪蘇聯。

假如朝鮮半島全部給了蘇聯呢?從地圖上來看,韓國跟日本也就一個朝鮮海峽的距離,差不多50公裡左右。而且日本是一個島國,基本上不設防。

如果蘇聯在韓國弄個飛彈基地,日本基本上就是靶子了,隨便發點炮彈,日本根本沒有還手之力。

二戰結束後,美國為了壓制蘇聯,開始大力扶持日本,而疏忽了對韓國(當時應該叫南朝鮮)的防守。

1950年韓戰爆發,朝鮮立馬對韓國發動進攻,最後導致韓國將近90%的土地被攻佔。直到這一刻美國才警覺過來,韓國如果丟了,日本也恐將不保。

於是聯合多個國家在仁川登陸,對朝鮮軍隊發起了反擊。後來中國也加入了戰鬥,最後雙方以三八線為界,籤訂了停戰協議。

停戰協議的籤訂讓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南朝鮮也就是現在的韓國,北朝鮮就是現在的朝鮮。而朝鮮半島分裂的罪魁禍首就是日本!

相關焦點

  • 日本為何讓韓國向美國投降,讓朝鮮向蘇聯投降?看完地圖恍然大悟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1931年,日本軍國主義成功的通過九一八事變奪取了東北全境,張學良坐擁40萬東北軍精銳,竟然不放一槍一炮將白山黑水拱手送給了日本鬼子,說起這個,現在還來氣。但是小鬼子有個很大的弱點,就是不知足,不懂權衡,在二戰中期偷襲珍珠港,把美國拉了進來。同時面對中國和美國,日本找死。
  • 抗美援朝李奇微說不得已可以向中國人投降,不要向朝鮮人投降!
    這個可能當時有的人不理解,比如對日本戰俘犯下的累累罪行,每個中國人都想生吞了他們,為何還要優待?但是從事後這些戰俘回到國內,因我們的優待政策,很多都轉為親中的人,而且致力於中日友好關係的改善。可見我們制定優待戰俘是有長遠考慮的。再回過頭來說抗美援朝戰爭對待美軍戰俘的處理。美國人雖然號稱世界第一軍事強國,但是與中國交鋒也難保沒有被中國俘虜。
  • 日本投降紀念日!
    當年8月6日和9日美國用兩顆原子彈把日本制的服服帖帖,我在之前也講過,今天就不多說了。當時日本還有很多人在中國東北了,蘇聯外交部部長和日本駐莫斯科大使佐藤尚武說了一下,你這小子不接受波茨坦公告老子我遵守聯合國的義務,從明天起恁你,但是不知道佐藤尚武聽了會怎麼樣,心裡mmp,老子現在都這樣了,能炸的都炸這樣了,你特麼的還要向我開炮。
  • 美國是如何把朝鮮和韓國分裂的?
    大家都知道,朝鮮半島原本為一個國家。但在二戰結束以後,美蘇兩強進行戰略爭霸,人為的把朝鮮半島分成了今天的兩個國家,一個韓國,一個朝鮮。
  • 美國4年都沒擊敗日本,為何蘇聯幾天就令其投降?實情令人感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至此結束。眾所周知,日本自1931年起在中國發動九一八事變一來,通過多線入侵的方針,迅速佔領了中國東北,以及東南亞和南亞大部分地區。戰爭前期,日軍可謂是順風順水,而為什麼在1941年以後,日軍就開始衰落最後走向滅亡了呢?
  • 蘇聯本已分得千島群島,日本也已投降,為何蘇聯還要出兵強攻
    1945年2月,蘇聯、美國、英國三國首腦在克裡木半島的雅爾達皇宮裡,舉行了一次制定新世界秩序和利益分配問題討論的秘密會議。會議最終達成了《蘇美英三國關於日本的協定》。日本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遭到了盟軍國家的無情瓜分。這個協定又被稱為《雅爾達協定》。在協定中,日本的千島群島,在戰後會被劃給蘇聯。
  • 蘇聯出兵庫頁島時,為何放任美國獨佔日本,不順勢拿下北海道?
    蘇聯出兵庫頁島時,為何放任美國獨佔日本,不順勢拿下北海道?這個問題的答案放在歷史發生的過程中來看,蘇聯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8月11日蘇聯成功登陸庫頁島和千島群島,然而就當蘇聯人準備進一步行動之時,一直高喊要「本土決戰」的日本人突然在8月15日宣布投降,一瞬間讓蘇聯失去了進攻日本本土北海道的「正當性」。
  • 到底是誰挑起了韓戰?朝鮮?韓國?還是它們背後的蘇聯與美國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朝鮮人民終於擺脫了日本長達35年的殖民統治。當朝鮮人民正沉浸在民族獨立的無限喜悅中的時候,美國早在8月10日就炮製了一條「三八線」作為美蘇兩軍接受日本投降的軍事分界線。這條「三八線」經過了杜魯門的批准,又得到了史達林的默許,於是在1945年9月2日,「三八線」以軍事分界線之名把朝鮮半島一分為二。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影像集,投降;正式投降
    元首地堡內,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將軍獲悉希特勒已死,派出特使四下尋找蘇聯人以確定投降條件,蘇聯方要求無條件投降。朱可夫元帥於5月2日6時45分接受了德國無條件投降,下午3點,紅軍停火。
  • 徐平:日本投降的前前後後
    第三階段:最後決戰階段,即日本、偽滿、朝鮮的整個毀滅階段。包括全力保衛東京,以自殺戰術阻抗盟軍,如果東京陷落,即向盟國無條件投降。東京投降後,中國華北、東北及朝鮮的日軍必須繼續決戰,直至全軍覆滅,不許一兵一卒投降或活命。在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日本軍人頑抗到底的精神給美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日本投降後,700萬日軍放下武器的時間為何不同
    、泰國、緬甸、菲律賓以南太平洋島嶼由東南亞戰區統帥與澳大利亞司令官受降;日本、菲律賓、朝鮮北緯38度以南地區由美國太平洋陸軍總司令受降;太平洋其它地區由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受降。蘇聯遠東軍受降1945年8月9日凌晨蘇軍發起遠東戰役,8月14日19時(東京15日9時)杜魯門宣布日本投降,稱「已經命令盟國武裝部隊停止進攻」。此令由美國駐蘇軍事使團長迪恩少將轉交蘇聯最高統帥部,但蘇軍總參謀部8月16日聲明稱日軍未真正投降,蘇軍將繼續作戰。
  • 解密朝鮮半島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的?
    解密朝鮮半島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的?朝鮮半島分裂為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說來話長,在歷史上,朝鮮多數時間是一個國家!光陰荏苒歲月如梭,當時光的列車走到1945年的時候,二戰快要結束了,日本快要投降了,本來1945年2月,根據雅爾達會議的安排,朝鮮半島由美國、蘇聯、英國、中國共同託管但是6個月後8月15日,日本投降,朝鮮半島獲得解放,蘇聯打敗中國東北的關東軍後,開始湧進朝鮮,這個消息被美國得到,於是美國開始召開緊急會議,但是美軍方缺乏可供立即投入使用的兵力
  • 二戰時期,日本被迫投降,到底是誰的功勞?不是美國的原子彈
    在許多人看來,日本之所以投降,主要是因為美國向其投降了兩顆核彈,只是日本實力大為折損。最終,日軍失去了作戰的動力,無奈之下,只能選擇投降。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當然不是。對於已經變成瘋子的日軍來說,兩顆原子彈根本不足以使其投降。為什麼呢?
  • 1945年的今天:日本拒投降 美國向廣島投下原子彈
    原標題:敗局已定日本拒絕投降向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的美國轟炸機「埃諾拉·蓋伊」號。原子彈「小男孩」在廣島爆炸形成的蘑菇雲。被原子彈轟炸後的廣島,幾乎被夷為平地。廣島和平紀念公園舉行遭受原子彈轟炸紀念活動,遠處建築為紀念遺址。
  • 二戰時美國向日本投了2顆原子彈,為何在韓戰中戰敗也不用?
    導語:美軍核武器部件都運抵關島了,為何韓戰沒有用?答案很簡單在二戰後期,美國處於反法西斯聯盟的一方,以正義的名義向日本投入了兩顆原子彈,這讓本就敗局已定的日本提前宣布了投降,從而宣告二戰戰爭結束。而在後來,二戰後,美國發起的多次局部戰爭中,基本上沒有使用到原子彈。
  • 日本堅持不投降會如何?百萬中國軍隊登陸,日本或成分裂之勢!
    美國人短時間內是製造不出第四顆原子彈的,所以日本有周旋的時間。其實杜魯門預估錯了!他想的登錄日本本土會損失一百萬軍隊,可是蘇聯也攻入日本本土的話,被兩面夾擊的日本其實撐不住幾天,只不過杜魯門不想和蘇聯一起享用日本罷了。
  • 拉蘇聯出兵逼迫日本投降,羅斯福內心不安,致使朝鮮半島風雲突變
    為了迫使日本早日投降,杜魯門及美國高層決定開始加快對日本投放原子彈進程,於是在8月6日和8月9日,美國相繼對廣島和長崎投放原子彈,隨著蘑菇雲的升起,兩座城市直接被夷為平地,日本政府的信念徹底被摧垮,直接在8月10日開始乞求投降。
  • 揭秘日本投降的真相,重點不是原子彈,也不是蘇聯,而是一張傳單
    鈴木死於原子彈,這是戰後日本人的歸宿之一。 多年法西斯侵略,窮兵贖武,終於給自己國家國民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日本投降後的小人物之死,如同飛灰湮滅,雖然驚不起半點歷史漣漪,但或許更為真實。 真正的歷史,正是這些小人物書寫的。
  • 美國最後的大炮巨艦:曾見證日本投降,還能發射核飛彈!
    美國正式向日本宣戰後,大批物資被挪用去建造更多的驅逐艦、轟炸機等「快消品」,而不是需要更長工期才能造出來的戰列艦。 投降 隨著戰事的進行,日本越來越難以抵抗,甚至喊出了「一億玉碎」的口號,但還是無濟於事。隨著原子彈在廣島和長崎爆炸,日本天皇最終不得不宣布投降,而密蘇裡號也在8月29日駛入東京灣。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正式在密蘇裡號上簽署投降協議,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的正式落幕。
  • 二戰期間,日本投降時還提了一個條件,被答應了
    時間退回到1945年7月26日:,杜魯門、邱吉爾和蔣介石籤署了《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美國、中國、英國三國對日本同日發布。到了1945年7月27日,當時的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發起日本高層參加的戰爭指導會議,會上大家討論日本政府如何應對《波茨坦公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