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影像集,投降;正式投降

2020-12-07 騰訊網

投降

1945年4月30日中午時分,蘇聯紅軍對國會大廈發起最後總攻,13時30分,紅軍重炮開火。國會大廈內紅軍和德軍士兵在黑暗中互相試探和開火,22時50分,紅軍升起了勝利的紅旗。

元首地堡內,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將軍獲悉希特勒已死,派出特使四下尋找蘇聯人以確定投降條件,蘇聯方要求無條件投降。朱可夫元帥於5月2日6時45分接受了德國無條件投降,下午3點,紅軍停火。

上圖:希特勒最後一次親眼看看外面的世界。當時蘇聯紅軍並不清楚希特勒的具體藏身地點,為防止他逃跑,紅軍對機場發起了攻擊,到4月26日徹底佔領機場。

上圖:照片中左側那黑色的低矮建築就是元首地堡的入口,在地堡裡藏身的人過著一種「漫無目的的夢遊般的日子」:地圖散亂地攤開在桌上,門大敞著。戈培爾一家都搬進了地堡內,希特勒則在地堡中踱步,和所有留在地堡內的人交談,當時沒人懷疑希特勒一定會自殺,而他確實那麼做了。

上圖:慶祝勝利的紅旗飄揚在國會大廈上空。紐斯特羅耶夫上尉所在的營衝進大樓,4月30日晚第二次攻擊結束後的22時50分,中士梅利頓·坎塔裡亞(Meliton Kantariya)和米哈伊爾·葉戈羅夫(Mikhail Yegorov)在國會大廈屋頂插上勝利的旗幟。

上圖:國會大廈和柏林許多地方一樣已淪為廢墟,在國會大廈內,紅軍士兵和德軍士兵在黑暗中混戰,紅軍步兵很快就建起了防禦體系,而在城內的其他地方,大火燃燒,槍炮聲不斷,紅軍在到處圍殲陷入重圍的德國守軍。

上圖:柏林城防司令魏德林將軍(左二)和幕僚。魏德林很清楚柏林沒有希望了,他在元首地堡見到了約瑟夫·戈培爾(Josef Goebbels)和馬丁·鮑曼(Martin Bormann)並證實了這一點。在魏德林發誓保密後他被告知希特勒已死,屍體已被焚燒,他獲得批准可與蘇聯人就停火和投降條件進行談判。

正式投降

希特勒的繼任者、海軍少將卡爾.鄧尼茨(Karl Donitz)發現,艾森豪將軍要求德國無條件全線投降的要求很難滿足:即使他同意,也不能保證東線的的守軍會服從,因為他們害怕蘇聯人並打算向西逃亡。5月6日,他請陸軍上將艾爾弗雷德·約德爾(Alfred Jodl)在位於蘭斯的艾森豪(Eisenhower)總部提出德國的新建議,重申希望向美國投降。艾森豪堅持無條件投降,而約德爾則極力主張德國向西方投降,而不是向蘇聯投降。鄧尼茨最終妥協。1945年5月7日02:41時,德國人在蘭斯「第一次」投降。史達林立即要求重來,於是在朱可夫在場的情況下,在柏林發布了「第二次」無條件向東方和西方投降的命令。

上圖:照片是第三帝國向蘇聯為首的西方盟國投降的場面,朱可夫元帥正坐在國旗下。他右邊是英國空軍上將Arthur W. Tedder爵士,在他的左邊是Carl Spaafz將軍。在最左邊,Tedder的右邊,坐著Andrei Vyshinsky,他被指派為朱可夫的「特別顧問」。最右邊是德國國防軍陸軍元帥威廉·凱特爾(Wilhelm Keitel)籤署「投降書」。史達林要求5月8日在柏林正式籤署軍事投降書,「反法西斯聯盟最高統帥部」和德國最高統帥部的成員們都在場。

上圖:第二次。兩位老人坐在柏林城的廢墟中,第二次目睹戰敗後的殘垣斷壁,第一次是在1918年,而今天是1945年。

上圖:完了!一名德國軍官雙手抱頭,他意識到德國的戰敗就在眼前。

上圖:柏林居民排隊取水。柏林已成廢墟,沒有電話、天然氣、有軌電車、地鐵,衛生系統也壓力巨大—醫院擠滿了傷員。柏林幾乎一半的房屋被完全摧毀,另外三分之一的房屋被部分摧毀。

上圖:柏林一處德軍戰俘營地,紅軍估計在柏林戰役中共打垮不少於70個德軍步兵師和12個裝甲師。到5月2日朱可夫麾下的紅軍共俘虜德軍10萬人,科涅夫的部隊俘虜了3.4萬人,而紅軍自身傷亡人數達30萬4887人。

上圖:德國平民返回柏林。柏林戰役中平民傷亡慘重。據估計傷亡總數在10萬左右。其中至少2萬人死於心臟病發作,6千多人自殺。其餘的人喪生於持續不斷的炮擊、巷戰,或因受傷過重而死去。

如喜歡這裡的文章,歡迎點擊「轉發」或「喜歡」或「在看」,你們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六分儀上的地球

微信公眾號:LFYSDDQ

相關焦點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影像集-華沙起義
    擊潰了白俄羅斯的蘇聯紅軍抵達維斯瓦河左岸,華沙就在眼前。1944年8月1日,華沙市民發動起義,參加人數達37600人,幾乎全部來自波蘭國家軍。德國的鎮壓異常殘酷。黨衛軍、在押罪犯、親德的卡明斯基旅在5天內射殺了40000名波蘭人。盟軍飛機試圖空投救援物資,但最終由蘇聯在9月1日開始向華沙空投物資。
  • 悲壯的歷史交響——蘇聯衛國戰爭歌曲掃描
    薛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了,但那些在血與火中誕生的英雄歌曲,如同莫斯科紅場上無名烈士墓前的長明火,永遠激動人心。今天,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帶您沿著蘇聯衛國戰爭的腳步,重溫那一曲曲動人魂魄的戰歌。伴著《神聖的戰爭》赴戰場1941年6月22日凌晨4點,德國法西斯向蘇聯發動閃擊戰。蘇維埃政府立刻發出全民總動員令:「社會主義祖國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在祖國召喚下,作曲家和詩人們也投入到偉大的衛國戰爭中。
  • 老K看過的蘇聯衛國戰爭電影、電視及其他
    除了史達林,除了二戰中的蘇聯,這個星球上幾乎沒有第二個人,第二個國家可以抵禦並粉碎希特勒的鐵血軍團:這樣的功績難道不值得稱為偉大嗎?這樣的偉大難道不值得留戀與回憶嗎?還能有那種可以稱之為偉大和不朽的力量可以抹滅這種留戀與回憶呢?
  • 日本投降紀念日!
    日本裕仁天皇至此,日本帝國主義歷時15年的侵略戰爭以失敗告終,第二次世界大戰全世界人民以偉大勝利告終!當時日本還有很多人在中國東北了,蘇聯外交部部長和日本駐莫斯科大使佐藤尚武說了一下,你這小子不接受波茨坦公告老子我遵守聯合國的義務,從明天起恁你,但是不知道佐藤尚武聽了會怎麼樣,心裡mmp,老子現在都這樣了,能炸的都炸這樣了,你特麼的還要向我開炮。其實嘛,美國在7月16日已經原子彈試驗成功了,到了7月底小日本還是拒絕接受波茨坦公告,就是拒絕投降。
  • 二戰日本已經投降,蘇聯和日本為何還在庫頁島打仗?
    熟悉二戰歷史的人都知道,1945年8月15日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日子,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場最後結束的時間。這一天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是個永遠不能忘懷的日子,它凝聚著四萬萬同胞八年的浴血堅持和奮鬥終於取得了勝利。然而,雖然日本已經於8月15日投降,但是蘇聯和日本的戰爭卻沒有結束。
  • 日本為何讓朝鮮向蘇聯投降 讓韓國向美國投降?看完地圖你就懂了
    而在戰敗過後,他讓北朝鮮向蘇聯投降,南朝鮮向美國投降。那日本為何要這麼做呢?當時蘇聯跟美國雖然處於一個陣營,但是兩國的政治體制不同,加上又都是超級大國,戰後難免不會發生分歧。日本抓住這點,所以先將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分別投降。同時日本本土主要由美軍接管,其實這也是經過考慮的,因為美國遠離日本,它不可能直接將日本吞併。
  • 日本為何讓韓國向美國投降,讓朝鮮向蘇聯投降?看完地圖恍然大悟
    果然在1945年,中國戰場深陷泥潭,海軍節節失利的日本,又挨了兩顆原子彈的致命打擊,只得選擇向盟軍投降。只是這投降的方式,投降的對象選擇,經過了縝密的思考,並且得逞,不能不說日本這個民族可怕,在即將戰敗,焦頭爛額之際居然還能考慮善後事宜,甚是可怕!一般的國家早就抓緊籤訂停戰協議,哪會考慮這麼深遠。
  • 二戰後日本投降,蘇聯是如何處理日本俘虜的?
    1945年日本政府宣布投降,它也是戰敗方最後一個投降的國家,而戰爭無論是對戰勝方還是戰敗方都有著巨大的損失。各方面的壓力讓日本終究選擇了投降,而在投降之後忙於恢復生產的日本對於這六十萬被俘虜的日本關東軍也是無暇顧及,任由蘇聯處理。不過反觀蘇聯,雖然國家龐大國力強盛,但是打了這麼久的仗任憑有多大的實力也受到了不曉得打擊,而面對這六十萬左右的俘虜也很是頭疼,也不能直接槍斃,畢竟日本人已經宣布投降了。
  • 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影像集—刺入巴爾幹半島,致命一擊
    8月20日,蘇聯的兩個方面軍兩條戰線發動了賈西-基希內夫戰役,消滅了羅馬尼亞好幾個師,困住了德軍5個集團軍。1944年8月23日,布加勒斯特的一次政變結束了羅馬尼亞與德國的合作關係—麥可國王向盟軍無條件投降。紅軍面前是匈牙利平原,通往南斯拉夫、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和奧地利的道路暢通無阻。德國在東南戰區的整個防禦體系面臨崩潰。
  • 徐平:日本投降的前前後後
    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投降的準確日期,有人說是8月15日,有人說是9月2日。其實,這兩個日子都不錯,只是依據不同。實際上,日本決定並宣布無條件投降,直到正式籤署投降書,有一個過程,不是哪一天就完成的。1945年5月8日德國戰敗投降後,東方的戰爭策源地——日本,依然在太平洋戰場和中國戰場上負隅頑抗。
  • 蘇聯本已分得千島群島,日本也已投降,為何蘇聯還要出兵強攻
    協議中的千島群島,蘇聯習慣將其稱為「南千島群島」,而日本則稱之為「北方四島」。這四個島嶼分別是擇捉島、國後島、色丹島、齒舞群島。1945年8月8日,蘇聯正式對日宣戰。在華西列夫斯基的百萬大軍抵達中國東北後,他們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了日本關東軍。
  • 美國4年都沒擊敗日本,為何蘇聯幾天就令其投降?實情令人感慨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至此結束。眾所周知,日本自1931年起在中國發動九一八事變一來,通過多線入侵的方針,迅速佔領了中國東北,以及東南亞和南亞大部分地區。戰爭前期,日軍可謂是順風順水,而為什麼在1941年以後,日軍就開始衰落最後走向滅亡了呢?
  • 揭秘日本投降的真相,重點不是原子彈,也不是蘇聯,而是一張傳單
    兩人等著等著,等到了8月15日天皇宣布投降。 那天,武田和大家一起跪在地上,通過嘈雜的收音機聆聽天皇的「玉音」放送。當聽到「無條件投降」時,他禁不住放聲痛哭: 「豈有此理啊!用舉手投降的辦法,就可以停止戰爭,為啥不早點停止戰爭?我的孩子死無代價啊……」
  • 二戰中德軍焚屍爐,只因希特勒錯用一人,投降蘇聯
    二戰的轉折點,自然是日本偷襲珍珠港,把美國這隻超級工業野獸引入戰爭,使得勢均力敵的軸心國集團和同盟國集團,天平發生猛然傾斜。據說,日本偷襲珍珠港成功後,最高興的不是山本五十六,而是邱吉爾,連議會都不開,直接在家裡辦趴體,開香檳,跳豔舞。
  • 為了幾個小島,蘇聯在日本投降後,還發動了激烈的突襲登陸作戰
    而二戰日本宣布投降後,還佔著蘇聯幾個島,蘇聯連夜發動激烈突襲,收回島嶼,還多搶了4個。這幾個島就是南薩哈林群島和千島群島。這兩個群島其實也不是蘇聯的,這薩哈林群島也就是我們的庫頁島,那是沙俄趁火打劫從大清那搶過去的。千島群島那更是太平洋上的島嶼,反正沙俄說是他的,當時也沒人說不。
  • 二戰:日本投降的太及時,讓蘇聯放棄了轟炸,否則後果很慘
    二戰這場戰爭給人們帶來了很大的災難,同時也令世界格局發生轉變。而在這之後,日本以及德國等國家至今都沒辦法恢復到戰前水平,反而讓美國一舉成為全球第一的軍事大國,可見這場戰爭改變了多少國家的命運。而根據相關資料表明,在戰爭的最後,如果不是因為美國的加入,並扔了兩顆原子彈,令日本大受其害,那麼日本或許根本不會選擇投降,而是直接死戰到最後。從當時的神風特工隊以及本土決戰等眾多計劃中,都可以看得出,那個時候的日本已經沒有理智了。
  • ...戰敗後的日本:軍隊無條件投降,國家有條件投降,四國佔領計劃流產
    1945年8月20日,日本陸軍參謀次長河邊虎四郎中將飛往菲律賓馬尼拉,幾天後他返回日本,帶回了正式籤署的投降文書之副本,此外並有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阿瑟的第一號指令。在這份指令中,麥克阿瑟規定了軍隊無條件投降的實施具體辦法,停止全部國內軍需工廠的生產,迅速解除軍隊的武裝,撤去軍事設備,停止飛機飛行等等。
  • 二戰德國投降時,日本也想投降,為何又堅持了3個月呢?
    在侵略中國方面,日本高層倒是目標一致,但對於是否挑釁蘇聯,是否挑釁英美方面的問題上,日本一直以來都是十分分裂的。日本一直存在下克上的問題。那就是中低級軍官會對高層命令陽奉陰違,並且以裹挾的方式逼迫高層做出一些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就比如挑釁英美和蘇聯。但因為有德國這個強大盟友的存在,所以這個矛盾也一直沒有點破。
  • 如果蘇聯沒有攻擊關東軍,那麼結局會如何?日本還會投降嗎?
    文/某凡如果蘇聯沒有攻擊關東軍,那麼結局會如何?日本還會投降嗎?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抗日戰爭是一個中國人民永遠無法忘記的事情。當時被我們稱為老大哥的蘇聯,在抗日戰爭中就幫了中國大忙。當時囂張的日本關東軍在我國東北地區作威作福還,真把東北當作了他們的地方。可是國內的軍力有限,面對這些日本關東軍雖然很是氣憤,但也沒有什麼辦法,不過好在隨後蘇聯老大哥出手了,對日本關東軍開始打壓。
  • 二戰時期,哪個國家經常上演花式投降?投降理由奇葩又搞笑
    雖然說最終以法西斯軸心國戰敗結束了這場戰爭,但是這些國家挑起戰爭帶來的傷害是真實存在的,這已經成為了歷史,我們就不多說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個二戰時期最搞笑的國家。當下流行一個新詞,那就是花式。今天小編所介紹的這個國家可以稱為是花式投降的,單聽這個形容詞是不是就很搞笑,但是這就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