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再次見到丈夫,九旬老人苦等77年,在臺灣找到後泣不成聲!

2020-12-18 華哥歷史觀

文|歷史追不停

為了再次見到丈夫,九旬老人苦等77年,在臺灣找到後泣不成聲!

從前車馬很遠,書信很慢,那時候許許多多的愛情都銘刻一生,每一封寄出的信件都滿載著思念。今天筆者要講述的是一段被戰火塵封摧毀的愛情,它跨越了一生,一位老人,她曾苦苦尋找丈夫77年,最後終於找到了她的丈夫,但是迎接她的僅僅是一個冰冷的牌位,這樣的愛情沒有長相廝守,沒有甜蜜動人,只有用一生去詮釋。

這位老人她的名字叫張淑英,張淑英老人出生於1905年,在讀完女子私塾之後,她15歲了,當時經人介紹,她見到了鍾崇鑫,也就是她後來的第一任丈夫。

當時的鐘崇鑫是國軍的一個軍官,和之前別人介紹的軍人不一樣,鍾崇鑫為人十分和善體貼,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當時年僅15歲的張淑英第一次知道什麼叫做一見鍾情。

後來在一段時間的基礎之下,張淑英就這樣嫁給了足足大了自己15歲的鐘崇鑫,雖然年齡有一定的差距,但這並不能阻礙兩個人甜蜜的在一起生活。

鍾崇鑫十分寵愛張淑英從來都不願意張淑雲幫忙洗自己的軍裝,因為軍裝太厚很可能磨破她的手指,所以他總是自己洗,而且鍾崇鑫還十分喜歡叫張淑英叫「啊妹」,兩個人就這樣十分甜蜜幸福的生活了一段時間。

但是沒過多久,戰爭猝不及防的爆發了,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就這樣這對甜蜜的夫妻,迫不得已要天各一方,他們兩個人固然心中有千般不忍,但是軍令如山,而且鍾崇鑫的志願就是保衛祖國,於是兩個人忍著淚水告別了,卻不曾想這一次分別卻是永別。

在趕赴前線兩年後,鍾崇鑫就在戰爭中犧牲了。此時的張淑英還完完全全不知道,一直等著自己丈夫的歸來,又等了5年,在1944年的時候張淑英遇見了鍾崇鑫的戰友方維鑫,得到了一個令她崩潰的消息,那就是自己的丈夫已經戰死沙場,由於戰場被日軍佔領,所以遺體還下落不明。

後來的每一天,張淑英老人都覺得是度日如年,但是沒辦法,她只是一個女人日子還得繼續往前,於是在1949年經人介紹嫁給了自己的第2任丈夫李自清,生育了兩兒一女,但是鍾崇鑫的身影卻一直在他的心中徘徊,難以抹去,那是一份真真切切的愛情啊。

張淑英老人在後來的丈夫李自清在世的時候,一直不曾提起鍾崇鑫這個人,因為她怕傷了李志清的心,後來張淑英的兒女才知道鍾崇鑫的存在,於是決定再次找到母親一生牽掛的鐘崇鑫。

皇天不負有心人,最後在中國臺灣找到了鍾崇鑫的下落,但是僅僅只有一個牌位,張淑英老人當即拖著年邁的身體,奔波勞累分赴中國臺灣,為了僅僅是看看自己心愛的丈夫,為的是多陪陪他一段時間,用一生卻詮釋著這份愛,張淑英老人的事例可謂讓許多人感動不已。

相關焦點

  • 九旬老人為了一句承諾苦等丈夫77年,在臺灣找到靈位後泣不成聲
    九旬老人為了一句承諾苦等丈夫77年,在臺灣找到靈位後泣不成聲在2014年的時候。網絡上流傳著。一段長達77年的愛情故事。這一個故事,感動了好多的網友。這一段故事發生在70多年前那時候。長得非常漂亮的張淑英嫁給了當時的一個軍官鍾崇鑫。
  • 93歲抗日遺孀為愛苦尋丈夫77年 在臺灣忠烈祠找到靈位後泣不成聲
    2014年,一位93歲的老人,跟子女囑咐好後事,起身前往臺灣,尋找那個她想了77年的兵哥哥,這位老人叫張淑英,而找的那個兵哥哥叫鍾崇鑫。鍾崇鑫原是國軍71軍87師259旅中校參謀主任,1935年,他經人介紹認識了14歲的張淑英,並娶她為妻,就這樣張淑英成為了一名軍嫂。
  • 臺灣九旬老人苦等70年終與大陸親人骨肉團圓
    九旬臺灣老人趙東發離開大陸故土70年後,幾經尋親,骨肉團圓的夙願終於得償。2月28日,從臺灣飛抵大陸的趙東發與居住在江蘇蘇州的妹妹久別重逢。兄妹倆緊緊相牽的手,久久不願放開。當日早上,年邁的趙東發在女兒女婿陪伴下,從臺灣桃園機場啟程,飛往大陸。幾小時後,老人就要與分別70年的親人團聚。為了這一重要日子,趙東發特意穿上西裝,精神格外矍鑠。「這一天我苦苦等了70年。」他說。
  • 93歲老人不顧生死要前往臺灣尋找自己失散77年的丈夫
    93歲老人不顧生死要前往臺灣尋找自己失散77年的丈夫,只因為丈夫戰前一句承諾:「阿妹,我會回來的」,這個老人就是張淑英,而他失散的丈夫就是鍾崇鑫,一句承諾,一生守候,可以說是感天動地
  • 新婚即赴抗日前線為國捐軀,忠烈祠見到丈夫,那一刻77的年夢醒了
    今天講述的這位老人愛情故事會無數人感動。1935年,福州姑娘張淑英在朋友介紹下與榮昌籍軍官鍾崇鑫相識並結合,兩年後,抗日戰爭爆發,丈夫隨軍前往抗日前線。7年後,她收到了丈夫陣亡的消息,可她始終不相信丈夫真的去世了。一個人苦苦找尋77後,終於找到了他,他已經永遠地躺了在臺北忠烈祠。(圖片來自東方IC)張淑英婆婆將鍾昌鑫遺照緊緊地放在胸前。
  • 她苦等丈夫70多年,最後在臺灣忠烈祠找到丈夫,流淚說了3個字!
    她苦等丈夫70多年,最後在臺灣忠烈祠找到丈夫,流淚說了3個字!文/最愛看歷史隨著現如今社會的進步,和人們思想的自由,就再也不會和從前一樣,婚戀全都掌控在父母手中了。即使是很苦,而且也很難,都彼此之間都會為了相伴終生這個執念所堅持著。這也確實讓人十分羨慕。所以,接下來,小編也來為大家介紹一段戰爭年代的愛情。他叫鍾崇新,當年作為國軍的將領,所以需要率軍作戰,後來在抗日戰爭爆發之後,他卻遇到了令自己鍾愛一生的女人張淑英。那年,經人介紹他認識了這個姑娘,雖然初次見面,但兩人還是一見傾心。
  • 93歲老太難忘丈夫,因為一句誓言等77年,再見時,他已在忠烈祠內
    為了這一句誓言,老人等了77年,最初兩人分開時,尚有書信來往,但是隨著戰事吃緊,他們之間便斷了聯繫,冬天時,張淑英打聽到消息自己的丈夫參加了南京保衛戰,至此一概未知,丈夫到底是死是活,在那個動亂的年代,沒人能夠說清,直到7年後的1944年,張淑英遇到了鍾崇鑫的戰友才知道,在南京保衛戰時,鍾崇鑫已經犧牲。
  • 她苦尋丈夫70多年,最後在臺灣忠烈祠堂找到靈位,流淚說了3個字
    她苦尋丈夫70多年,最後在臺灣忠烈祠堂找到靈位,流淚說了3個字文/歷史蟹堡王現如今,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無論是軍事力量,還是經濟發展都突飛猛進。隨之而帶來的,就是人民群眾越變越好的日子。那年也是緣分使然,在旁人的介紹之下,他結識了年僅十幾歲的張淑英。可能也是因為對了眼緣,二人一見傾心很快也走到了一起,成婚結為了夫妻。成婚後,年紀輕輕的妻子也很熟練的將家中的事物,裡裡外外都操持的很好。更是幸運的是,丈夫對她也是十分寵愛。婚後根本不捨得讓她幹啥活,而且不忙的時候還常常回家去陪她聊天,或者逛街。
  • 93歲老太難忘丈夫,因為誓言一等就是77年,再見時,已在忠烈祠內
    八月份鍾崇鑫所在的部隊到南京駐紮,張淑英隨同丈夫前去,兩人在一起,張淑英常聽到丈夫談論一些國事,作為軍人,如果國家有危難,就必須隨時挺身而出,即使是犧牲,隨時準備為祖國犧牲,在南京,他們度過了一年多的寧靜時光,1937年,鍾崇鑫前往上海布防,兩人為此分別,臨行前,張淑英到火車站送丈夫,鍾崇鑫拉著她說,「等我,我會回來」為了這個誓言
  • 九旬老人街頭免費畫像數年 以畫怡情安享晚年
    {"title":"九旬老人街頭免費畫像數年 以畫怡情安享晚年", "url":"/hot/2017-08-22/452697.html", "image":"https://image2.cqcb.com/d/file/hot/2017-08-22/0b604e0ba9184de777ae7687c2c4a686
  • 盼了70多年 九旬臺灣老兵喜圓尋親夢
    「盼了70多年,終於找到你們了」——九旬臺灣老兵喜圓尋親夢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蔣劍平 通訊員 伍潔 尹建國我現在生活不能自理,今後只能派我的晚輩來邵陽看望你們,你們一定要保重好身體……」5月9日14時許,遠在臺灣的王淑蘭老人通過微信,跟她的堂侄王福新等親人進行了半小時視頻聊天。 從向大陸方面求助到找到親人,只用了1天時間,王淑蘭老人和她的家人既驚喜又感激。
  • ...從此再無消息思念一輩子,93歲的她終於在臺北忠烈祠見到他的靈位
    上個月,93歲的女主人公前往臺灣忠烈祠,只為了看到英烈譜上當年丈夫「鍾崇鑫」的名字。 昨日,海都記者獲悉,這段故事的女主人公張淑英,是福州人。與老人獨家電話連線後,記者連夜飛往重慶;面訪女主人公後,記者將為讀者揭秘這段跨越生死的絕美愛情故事。
  • 年老時日無多,73歲老人苦尋52年前初戀:再不找這輩子就要錯過了
    近日,網上有一條尋人啟事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委託人是一名73歲的老人,她要找的是自己52年前的初戀男友。50年前,還是一個極其看中家庭成分和背景的年代。楊曉花因家庭成分不好,吃了很多苦。委屈和遺憾成了楊曉花50年邁不過去的坎,她一直希望能找到王秉義,向他解釋當時的一切。如今她身體每況愈下,遺憾和急迫知情越來越重。在兒孫的支持下,她在網絡上登了尋人啟事,希望藉助網絡力量尋找到自己當時的初戀,向他解釋一切。否則,"這輩子就要錯過了"。
  • 焦作九旬老人走失,找到時人已去世!家有老人一定請注意……
    一定要多注意多關心以免老人走失後發生危險這些天,孟州人的朋友圈都在轉發一則孟州九旬老人走失的消息,孟州市融媒體中心抖音等平臺也進行了擴散尋人。據走失老人家人介紹,老人是12月12日下午三點多走失的,家人全員發動、多方尋找無果。四天後在距家七公裡外的河溝裡找到了老人,判斷老人是失足掉進了河溝,找到時,老人已經去世......無獨有偶,12月15日下午,孟州一九旬老大爺也走失了,不過萬幸的是,在走失十幾個小時之後家人最終找到了老人,老人一切安好。
  • 九旬老人骨折,想叫無障礙計程車被告知不能 為啥?
    &nbsp&nbsp&nbsp&nbsp九旬老人骨折,想叫無障礙計程車被告知不能 為啥?&nbsp&nbsp&nbsp&nbsp什麼人會想坐無障礙計程車?殘疾人,腿腳受傷的人,行動不便的老人,都有吧……然而,真正能享受無障礙計程車的,竟只是這些弱勢群眾中的一小部分。
  • 77年的等待,不惜以93歲高齡遠赴臺灣,抗戰老兵遺孀終得償所願!
    導語:77年的等待,不惜以93歲高齡遠赴臺灣,抗戰老兵遺孀終得償所願!人究竟能對一個思念更有多久,10年、30年?在這裡講的,是一位老奶奶,她整整等待了77年,最後更是不惜以93歲的高齡遠赴臺灣,這位抗戰老兵遺孀終是得償所願。1935年的時候,當年尚在豆蔻年華的張淑英,遇到她生命中最終的那個人,當時的一位普通的軍官鍾崇鑫。兩人都正式情竅初開的季節,互有好感的他們,很快就墜入了愛河,然後步入婚姻的殿堂。
  • 香港九旬老人講述日本侵佔香港黑暗歲月 稱"漢奸試題"令人心寒
    海外網6月16日電6月14日,香港《文匯報》披露了一段九旬老人講述日本侵佔香港時期的經歷。該名老人表示前段時間香港歷史科考卷中出現的公然美化日本侵華暴行的題目令人心寒,並呼籲香港年輕人珍惜當下。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近日,香港九龍婦女聯會主席蘇麗珍以及香港藝人李霖恩和曹永廉對九旬老人潘婆婆進行了家訪,在訪問過程中,老人為他們講述了日軍侵佔香港時自己的親身經歷。
  • 「喀秋莎」在中國——九旬俄羅斯老人的傳奇人生
    此後數年,尼娜隨丈夫輾轉於中國各地。父母和哥哥都在戰亂中失散,不知所終。   那時候到處都在打仗,哪敢回家呀?後面有人端著槍,不敢回頭,好不容易才逃了出來!尼娜回憶道。她的手裡沒留下一張親人的照片,已經記不清父母的模樣。   解放初期,尼娜隨丈夫回到其山東老家,此後一直在淄博農村生活。   如今,尼娜對老人而言更像是一個小名。
  • 古稀老人義務為九旬老人當保姆
    古稀老人義務為九旬老人當保姆 字號:小大 2013-01-28 14:32作者:劉葉 戴仲香 >來源:婁底新聞網 我要評論() 在雙峰縣青樹坪鎮闖門街,一提起戴偉洋老人,人們無不交口稱讚,今年七十歲的戴偉洋義務照顧九十五歲的鄰居陳求生老人,在當地傳為美談。
  • 97歲臺灣老兵回四川省親:77年鄉音不改 想吃臘肉
    在酒店,抗戰老兵胡定遠對著鏡子認真地敬了一個禮  世紀省親  昨晚9時,從臺北飛往成都的四川航空公司3U8978航班穩穩地降落在雙流機場停機坪,時隔77年後,97歲臺灣抗戰老兵胡定遠終於重新踏上四川故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