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伍書哲 李欣
519行情、股改牛創下的6124點歷史新高、槓桿牛推動的5178點高點,見證了1.7億股民30年滿倉吃肉的牛市熱情,零成交、次貸危機下墜落的1664點、熔斷新政4天後的2638點,道不盡資金狂歡盛宴後關燈吃麵的熊市冷清,A股資本市場的30年,在歷經了多輪牛熊市的洗禮後,不僅僅見證的是一個跨越世紀的歷史,還將迎來建立更高層次市場的一個新起點。
金融界網站將從IPO、退市、資本市場的參與方、分紅、總市值、國際地位六個角度來帶領投資者回顧A股資本市場的三十年。
從「老八股」到4114家上市公司 從23.82億到近85萬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當年12月16日,尉文淵敲響第一鑼,滬市「老八股」登陸,在經歷30年的風風雨雨後,兩市的上市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4114家,總市值也從最初的23.82億元激增至84.51萬億,目前已經位居全球第二,IPO總規模為3.78萬億。
除了總市值和上市公司家數的不斷擴容外,資本市場的產業變遷也在悄然進行,在資本市場建立初期,房地產、化工、公用事業、交通運輸等傳統行業市值排名普遍居前。隨後,醫藥生物、採掘、化工、機械設備、銀行等行業後來,近年來隨著新經濟的崛起,電子、計算機等高科技板塊市值不斷攀升。
瓊民源A、PT水仙揭開退市大幕 127家上市公司黯然離場
當然,與上市公司家數不斷擴容的,是退市公司家數的有序增長,造假的瓊民源A、PT水仙均揭開了滬深兩市上市公司退市的大幕。
與之相對應的,是監管層對退市規則的逐步完善,2014年,證監會出臺《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增加了對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等重大違法公司強制退市制度。2019年科創板試點註冊制推出後,退市制度也同步增加了信息披露或者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等合規性退市指標。而在今年12月14日,滬深兩市交易所的退市新規出臺,對明確財務造假評判標準、簡化退市程序、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和程序等內容進行了說明。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30年來已有127家公司退出A股市場,曾經叱吒風雲的樂視網、創業板二十八星宿之一的金亞科技、首隻跌破面值的中弘股份均已灰飛煙滅。
投資者從不足7000萬到超過1.7億 公募基金、外資閃亮登場
而在A股市場30年的歷次牛熊市轉換中,投資者的數量也在不斷壯大。據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數據,2001年中國投資者期末帳戶數為6898.67萬戶,截至今年10月末,投資者數量達1.74億戶(根據2015年以後的統計口徑為準)。
與此同時,1998年,中國第一支證券投資基金誕生。截至2020年10月底,國內公募基金數量超過7500隻,總資產規模達18.31萬億元,公募基金日益成為居民財富管理的主力軍。
當然,A股資本市場也少不了外資的身影,從2003年QFII首單指令發出到2020年取消QFII/RQFII投資限額,從2014年港股通試點到2019年滬倫通開閘,資本市場開放的步伐越來越快。截至2020年9月末已增至2.75萬億元,外資持有我國A股流通股市值比重上升至4.69%。
30年A股現金分紅超10萬億元 工商銀行近萬億分紅獨佔鰲頭
資本市場除了通過IPO壯大上市公司、退市淨化市場環境外,分紅、賺取差價等也是投資者分享上市公司紅利的重要渠道,截至今年三季報,A股上市公司已經累計分紅10.21萬億,2017-2019年連續3年派現金額突破萬億關口,2019年一舉達到1.36萬億創下新高。
截至目前來看,實施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數量達3804家,佔上市公司總數的92.46%,其中有14家上市公司的分紅額超過1000億元,金融板塊成為分紅的主流,工商銀行以9759.93億元位居榜首,107家上市分紅額超過100億元。
當然,與豪爽分紅並行的,還有不少上市走出了慢牛的態勢,萬科A在上市29年裡暴漲3279.18倍獨佔鰲頭,如今的「股王」貴州茅臺在上市19年裡大漲384.98倍位居前十。
鋼鐵、石油、白酒龍頭相繼成為A股股王 科技股嶄露頭角
如果從上市公司總市值的角度來看,資本市場的龍頭股們正在發生著變化,截至目前,除金融板塊外,醫藥生物、電子、食品飲料、化工、計算機等消費與科技行業總市值位居前列。從市值排名前30位的公司來看,除以往的銀行、石油企業外,恆瑞醫藥、海康威視、美的集團等消費與科技類企業嶄露頭角,上市公司結構發生了巨大改變。
而從市值分布來看,當前信息技術行業上市公司市值佔A股總市值的15.39%,較2010年提升超10個百分點;而金融、能源類公司在A股權重均下降超10個百分點。
124家上市公司入圍《財富》世界500強榜單 今年數量首次超過美國
目前,A股市場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不少上市公司也藉助著A股市場的日益壯大在國際市場嶄露頭角。《財富》世界500強榜單顯示,1997年,中國內地只有4家企業入圍;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也僅有12家;今年中國內地和香港公司的數量達到124家,歷史上首次超過美國(121家)。美的集團、海爾智家、格力電器等上市公司已經成為了榜單裡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