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三十而立」:A股上市公司4100家 募集資金近16萬億

2020-12-11 中證網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2月7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孟佩佩)「30年前,深交所、上交所相繼開業,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在今天下午舉行的2020中國企業領袖年會閉幕式上,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在主旨演講中談到,「三十而立」的中國資本市場業績可圈可點:深交所和上交所的A股上市公司約4100家,總市值近80萬億;去年上市公司收入達50.47萬億,突破GDP的50%;30年間募集近16萬億人民幣資金,分紅8.36萬億人民幣。

  如今,高市值的上市公司正在快速湧現。宋志平分享說,「目前在千億級市值的上市公司中,深交所和上交所的A股上市公司共124家,如果加上內地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加上中概股,約有205家千億級的上市公司。尤其近兩年,千億級上市公司翻了一番還多。」

  上市公司對國家經濟做出巨大貢獻,在他看來,資本市場既支持了國有企業改革和民營企業發展,也在大力支持新經濟、硬科技等企業發展。他拿出一組數據:今年至今已發行342家A股,募集了4238億資金;科創板從去年成立至今恰好上市200家企業,其中今年上市130家,募集2022億資金。「今年新募集資金裡,科創板幾乎佔了一半,所以說資本市場極大地支持了創新事業」。

  11月9日國務院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對此,宋志平認為,提高公司治理質量和提高信息披露水平尤為重要。他認為,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就要注意提高治理水平合規運作,透明公開經營;突出主業,不偏離主業盲目投資;要有好的效益和好的市值;要有很強的核心競爭力。

  「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為中國企業提供了廣闊市場,未來『十四五』期間,資本市場將進入長期穩定的發展期,上市公司質量也將進入長期穩定的提升期,資本市場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上市公司超4000家 總市值超80萬億 三十而立 資本市場見證中國經濟...
    30年融資規模達16萬億元  1990年12月,中國兩大證券交易所——上交所和深交所相繼開業。此後的30年,中國證券市場經歷了從無到有,已經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  30年來,中國上市公司規模快速擴張。中國股市剛剛開張時,上市交易的只有滬市的「老八股」和深市的「老六股」,總市值不過20多億元。
  • ...中國資本市場創立30周年之際!融資超15萬億、逾4000家上市公司...
    包含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等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一邊不斷擴大對外開放,一邊在改革與探索中一路前行。目前滬深兩市共有410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80萬億元,擁有投資者帳戶數量1.75億,營業收入總額佔了GDP總量的半壁江山,上市公司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
  • 上市成套利通道:萬億募集資金流入「金融內循環」
    本報記者 陳嘉玲 北京報導作為公眾公司,上市公司資金動向歷來引人注目。隨著科創板設立、新三板精選層轉板規定發布、創業板改革提速及試點註冊制穩步推進。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A股IPO募資金額已超過4200億元,創下近10年來新高,成為自2011年以來A股市場IPO融資總額最高的一年。
  • A股資本市場30年:從「老八股」到4114家上市公司 總市值高居全球第...
    519行情、股改牛創下的6124點歷史新高、槓桿牛推動的5178點高點,見證了1.7億股民30年滿倉吃肉的牛市熱情,零成交、次貸危機下墜落的1664點、熔斷新政4天後的2638點,道不盡資金狂歡盛宴後關燈吃麵的熊市冷清,A股資本市場的30年,在歷經了多輪牛熊市的洗禮後,不僅僅見證的是一個跨越世紀的歷史,還將迎來建立更高層次市場的一個新起點。
  • 「數說」A股資本市場30年:從「老八股」到4114家上市公司 總市值高...
    從「老八股」到4114家上市公司 從23.82億到近85萬億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1991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當年12月16日,尉文淵敲響第一鑼,滬市「老八股」登陸,在經歷30年的風風雨雨後,兩市的上市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4114家,總市值也從最初的23.82
  • 三十而立 資本市場見證中國經濟發展改革創新
    30年融資規模達16萬億元1990年12月,中國兩大證券交易所——上交所和深交所相繼開業。此後的30年,中國證券市場經歷了從無到有,已經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30年來,中國上市公司規模快速擴張。中國股市剛剛開張時,上市交易的只有滬市的「老八股」和深市的「老六股」,總市值不過20多億元。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2月11日,兩市已有上市公司4120家,總股本達到7.33萬億股,總市值達到83.17萬億元,其中流通A股市值達61.22萬億元,位列世界第二大證券市場。
  • 2016年A股資金動向:全年淨流出近2萬億(圖表)
    摘要 【2016年A股資金動向:全年淨流出近2萬億(圖表)】還有幾天就將和2016年告別了,站在歲末年初的時間點上,東方財富Choice數據將對A股市場一年來的資金動向進行梳理和總結。
  • A股再融資嬗變:160字催生出12萬億元市場
    近10年再融資募集資金(億元)   近10年可轉債募集資金(億元)   近10年增發募集資金(億元)  1993年4月22日,一份僅有84條的《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發布,其中第十條用160個字,對上市公司再融資予以規範,當時只規範了一種行為——公開增發。
  • 逾4000家A股上市公司鑄就中國經濟「壓艙石」
    來源:證券時報網作者:陳靜 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區域到全國,成為中國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深滬兩市上市公司總市值近80萬億元,規模位居全球第二,上市公司數量突破4000家。
  • 證監會副主席:中國上市公司達4100家 居全球第三
    中新社北京11月28日電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28日在京參加「2020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時透露,目前,中國上市公司家數已達4100家,位居全球第三,涵蓋了國民經濟全部90個行業大類,雖然家數隻佔全國企業總數的萬分之一,但利潤總額相當於規上企業的約五成。
  • A股資本地圖蘇州篇:改革開放42年,141家公司上市,市值近1.3萬億
    截至2020年11月17日,蘇州一共孕育了141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12979.62億元。其中,43家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40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37家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18家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3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
  • 上交所三十而立 進一步發揮促進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資本市場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被賦予更重要的使命。  公開資料顯示,1990年12月19日,上交所正式開業,進而開啟中國資本市場新篇章。截至12月18日收盤,滬市擁有上市公司1785家,上市股票1828隻;總股本超4.24萬億股,
  • A股公司「閒錢」買理財產品:半年花1495億,有公司豪擲30億募集資金
    在一位不願具名的地方資本市場行業協會人士看來,從資金來源來說,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基本上來自於閒置募集資金和自有資金,其中,將部分暫時閒置的資金購買理財產品,也是上市公司的常規做法。政策鬆綁,直接推漲了A股市場的再融資規模。
  • 廣州A股資本地圖:117家公司總市值超2萬億 近六成為細分領域龍頭
    原標題:A股資本地圖廣州篇:117家公司上市,市值超2萬億,近六成為細分領域龍頭 摘要 【廣州A股資本地圖:117家公司總市值超2萬億 近六成為細分領域龍頭】
  • A股總市值全球第二!30年融資超15萬億 分紅逾10萬億
    目前滬深兩市共有410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近80萬億元,擁有投資者帳戶數量1.75億,營業收入總額佔了GDP總量的半壁江山,上市公司成為中國經濟的支柱力量。  逾4000家A股上市公司鑄就中國經濟「壓艙石」   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區域到全國,成為中國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截至目前,深滬兩市上市公司總市值近80萬億元,規模位居全球第二,上市公司數量突破4000家。
  • A股資本地圖佛山篇:39家公司上市,超六成為細分領域龍頭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2020年發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第18次報告》顯示,佛山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位居全國城市第14位。時至今日,這座工業製造業基地一共孕育了39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1.6萬億元。其中,18家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10家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5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5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1家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 下一個三十年,商業銀行在資本市場扮演什麼角色? | 中國資本市場30...
    三十而立,中國資本市場進入盛年。從1990年到2020年,我國資本市場走過了風風雨雨的三十年 ,從無資本概念到資本意識深入人心,從無資本市場到多層次資本市場初步建立,這背後離不開銀行業的支持。2006年10月,工行成為在香港和內地資本市場同時上市的第一家金融企業,當時創全球有史以來IPO(首次公開募股)最大規模。「工行成功上市標誌著我國最大的商業銀行真正與世界接軌,體制是真正建立在市場化平臺基礎上的。上市能夠建立一種杜絕或者說減少不良資產產生的重要機制。」 時任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的吳曉求表示。
  • A股資本地圖廣州篇:117家公司上市 近六成為細分領域龍頭
    時至今日,這座快速發展的全球百強城市一共孕育了117家A股上市公司,總市值達到2.09萬億元。其中,38家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31家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30家在上交所主板上市、12家在深交所主板上市、6家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 資本市場30年「做蛋糕」:回報投資者能力顯著增強
    30年來,上市公司累計分紅8.36萬億元,超過累計募集資金的50%,近3年派現金額更是連續突破萬億元,2019年達到1.36萬億元,佔整個上市公司淨資產的35%,實施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數量較10年前提升近10個百分點。此外,資本市場不斷完善投資者的回報方式和保護制度。可以說,30年來,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在資本市場的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 價值毀滅型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新毒瘤
    應完善制度,在企業家精神、上市公司治理、跨界併購、股權質押、股份減持、關聯交易乃至新股IPO源頭上,防止「價值毀滅型」上市公司成為資本市場新毒瘤。2017年7月份的一項統計顯示,包括樂視網在內的樂視體系近幾年融資額高達728.59億元,各項已投資額、投資計劃或達15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