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村旅遊公共服務設施情況

2020-08-14 懷化市人大

(一)旅遊服務中心:雙村村遊客服務中心設置在佳麓山莊景區入口處,建築總面積150多平方米,設投訴辦公室、遊客休息室、遊客服務大廳、導遊服務大廳、郵政代辦點、醫療室、旅遊廁所等,為遊客提供導覽宣傳資料、遊攬路線圖、熱線電話、充電等各項服務,滿足遊客在雙村休閒觀光娛樂度假及民俗餐飲各項服務需求。


遊客服務中心

郵政代辦點

醫療室


(二)停車場建設情況:雙村村部辦公樓可提供50個車位,佳麓山莊景區修建了三個大型停車場,可同時提供1200個車位。雙村各家各戶的農家小庭院可提供300個車位。雙村停車場可滿足1550臺遊客大中小汽車在村內的停車服務。停車場均安裝監控視頻,並配有保安進行值守,可有效保證遊客的財產安全。


停車場


(三)旅遊廁所建設情況:雙村在村部辦公樓設立20個蹲位的旅遊公共廁所。佳麓山莊景區按照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的標準修建了四個共80蹲位的旅遊廁所,其中,男廁位25個,小便池8個,女廁位55個,廁所均配備了洗手臺,提供衛生紙等服務。



(四)標識標牌

景點解說牌


1、道路解說系統。雙村村支兩委在城區臨近雙村主幹道上、進入雙村的城市道路上、雙村村口、雙村主幹道上均設置了旅遊指示牌。佳麓山莊景區按照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的要求,在景區門口設置導遊全景圖,主要路口設有方向指引標牌以及服務設施標識牌(包括公廁、服務點等標牌)等。景點景觀設有景物介紹牌。相關安全敏感區域部位設有安全警示標識,以上標識標牌為木質材料或天然石料、布局合理、設計別致、製作精細、圖案直觀,且有中英文對照。


停車場指示牌


景區參照GB/T10001標準,在停車場、出入口、購物場所、醫療點、廁所等位置,合理設置了公共信息圖形標誌,且在製作用材和外觀上保持與景觀協調一致。


標示標牌


2、景區解說系統。雙村及佳麓山莊景區共有講解員4名,其中有英語講解員1名。講解員年齡結構合理、文化素質高、專業技能強、服務水平佳,並能根據遊客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雙村村支兩委及佳麓山莊景區會同有關學者、專家和旅遊行政部門編寫了《雙村及佳麓山莊解說詞》,使景區講解詞更加科學、準確、有文採。


景區工作人員(含講解員)公示欄


3、景點解說系統:雙村及佳麓山莊景區各景點均設置了交通指示標識標牌,對景點進行概況介紹。

4、設施解說系統:雙村及佳麓山莊景區對有關設施設置了標識標牌並進行文字解說。



5、遊憩設施:為方便遊客參觀遊覽景區,景區根據參觀遊覽線路合理設置了與景觀環境相協調的觀景設施和遊客公共休息設施,其中在主要遊道和景點設置了集觀景與休息功能合併的觀光長廊,在區內生態休閒農莊開闢了天然的觀景臺,並修建了公共休息設施。並對設施進行了詳盡介紹。

為了更好的為特殊人群服務,景區在大門口及旅遊客接待中心、廁所設置無障礙通道,在遊客服務中心提供輪椅、童車、拐杖及雨傘等工具。


遊客接待中心的的輪椅、童車、拐杖

廁所無障礙通道及殘疾人廁位

相關焦點

  • 順義區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復工!
    近日,記者從區農業農村局獲悉,為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短板,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區農業農村局精準、紮實、有序地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工程復工。目前,順義區在建連村路燈3000盞、太陽能公共浴室26座,有效解決村民夜間出行、冬季洗澡難題。
  • 完善濱江公共服務和配套設施 金茂北外灘旅遊公共服務中心試運行
    新民晚報訊 (特約通訊員 龍鋼 記者 袁瑋)以構建濱江美麗舒適的公共空間為出發點,打造集旅遊休閒展覽展示為一體的綜合型旅遊服務中心,完善濱江的公共服務和配套設施,提升區域旅遊發展的特色形象,同時為舉辦市民文化活動提供最佳場所,也為市民休閒旅遊提供場地。
  • 旅遊公共服務展亮相服貿會,展現旅遊公共服務的新發展
    其中以「旅遊公共服務惠民生」為主題的旅遊公共服務展在服貿會精彩亮相。重點從旅遊公共信息服務、旅遊公共安全保障、旅遊交通便捷服務、旅遊諮詢服務、旅遊行政服務等五大方面,以圖文、視頻、實物情景再現等方式,突出旅遊公共服務的標準化、智能化、便利性等特色,展現旅遊公共服務的新發展。
  • 關於我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在聽取市人民政府關於全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情況匯報的基礎上,到市直、潯陽區、濂溪區、湖口縣、廬山市、瑞昌市的8個「文化場館」(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13個鄉(鎮)、村(社區)綜合文化站(中心)進行實地檢查和調研,召開了6次基層文化工作座談會,比較全面了解了我市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工作情況。
  • 綠維文旅:如何完善鄉村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
    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生活設施、生態設施和生產性設施,基礎設施配套的推進,要以居民的生產生活為根本,以第三產業發展為動力,兩者相互促進,形成協同作用,進一步推動鄉村配套與旅遊業的發展。居住配套體系的完善、基礎設施的完善、社會公共服務的健全形成了鄉村發展的基本架構,進而形成鄉村發展體系。第一,鄉村公共服務。
  • 雙村旅遊項目豐富
    雙村旅遊項目豐富1、春季踏春系列旅遊產品雙村自然風光優美,森林覆蓋率在80%以上,由花卉苗木園、現代農業產業園、玫瑰園、百果園、原始次森林、佳麓湖、生態養殖中心、眾多溪河組成的雙村,就是一座天然的花園和氧吧。
  • 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
    國家發改委提出17項「補短板強弱項」建設任務  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  ● 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縣城城鎮化發展在公共衛生、人居環境、公共服務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項,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
  • 霍邱縣文化旅遊體育局2020年度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後的使用情況
    ,服務包括多功能活動室、閱覽室、借閱室、電子閱覽室、少兒閱覽室、多媒體播放廳等。2014年以來,先後投入300餘萬元,對劇場進行整體裝修,對大廳、休息室和演員更衣室進行翻建,並添置了各類演藝設施。2017年,我縣再度對劇場舞臺、燈光、穹頂等進行升級,購置了高清舞臺大屏,目前,修葺一新的劇場綜合性服務功能更加完備。
  • 4年內廣州公共體育設施將翻番
    周末想去跑個步,卻發現公園裡人滿為患,不少廣州市民都有體育設施不夠用的感覺。這種情況有望在未來4年內得到極大地改善!  根據廣州市人大官網前日起公示的《廣州市公共體育設施及體育產業功能區布局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到2020年廣州公共體育設施將達到250處,其中有135處是規劃新增的,未來4年內廣州的公共體育設施將是現在的兩倍以上!
  • 拔山鎮:公共文化服務延伸到農家小院
    拔山鎮五星村新建的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已經成為了村民農閒時聚集的歡樂大本營。這個小小一方天地的文化服務中心,看似普通,卻設施齊全,村民需要的休閒和娛樂功能一樣也不少。幾個老人在一樓下棋,還有幾個年輕人在打桌球。在二樓的圖書室裡,十幾個村民正在討論剛剛看到的新聞。只有解決精神的貧困,才能真正拔掉窮根。
  • 雄安新區這個村被評為河北省鄉村旅遊重點村
    此次評選標準除需要有富集的旅遊和文化資源,以及對自然生態和傳統文化保護較好外,還包含鄉村民宿發展狀況、公共廁所布局情況,以及吸納村民就業等情況。近日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正在對2019年度全省鄉村旅遊重點村評選結果進行公示。雄安新區又有一個村莊榜上有名,雄縣雄州鎮黃灣村名列其中,讓人讚嘆!
  • 著力改善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大城縣依託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平臺機制,深入挖掘紅木和葫蘆兩大特色產業的文化旅遊內涵,按照文旅融合、「文旅+產業」的發展思路,著力改善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升旅遊景區(點)整體質量,打造旅遊示範村環境,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
  • 【公共服務】臺灣超萌候車廳吸睛 公共服務設施不必一板一眼
    臺灣「公路總局」近年為推廣公共運輸,除協助地方購車和補貼票價,也提供經費改善候車環境,不少縣市政府以徵選方式建置結合地方特色,又兼具實用、美觀的候車亭,不但吸引公交車迷全臺走透透記錄,也成為許多遊客驚豔的新景點。
  • 中央一號文件解讀:聚焦如何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短板
    而農村基礎設施不足、公共服務落後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的最直觀體現,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亟需補齊的最突出短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給,是實現農村產業興旺、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動力引擎。
  • 文化和旅遊部介紹2019年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工作和產業發展情況
    為了幫助廣大媒體朋友更加深入了解2019年文化和旅遊有關重點工作開展情況,今天我們邀請到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李宏司長、產業發展司高政司長,盤點2019年文化和旅遊公共服務工作和產業發展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首先請李宏司長介紹公共服務工作情況。
  • 我國初步建成覆蓋城鄉公共文化設施網絡 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日益豐富
    本文轉自【央視網】;央視網消息: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3日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實施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實施取得明顯成效,政府公共文化服務保障責任得到有效落實,2017年至2020年,中央財政共安排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相關資金872.81億元,其中2020年安排232.14億元,比2019年增加7.08億元。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
    第二章 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與管理第十四條 本法所稱公共文化設施是指用於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建築物、場地和設備,主要包括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站)、美術館、科技館、紀念館、體育場館、工人文化宮、青少年宮、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鄉鎮(街道)和村(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農家(職工)書屋、公共閱報欄(屏)、廣播電視播出傳輸覆蓋設施
  • 我在第二故鄉雙壩駐村扶貧二三事
    一轉眼,我在打易鎮雙壩村駐村已有一年半的時間,在這540多個日日夜夜裡,我把雙壩村當做第二個家,卻顧不上自己的小家,剛駐村那段時間,兩個幼小的孩子(一個兩歲,一個才1個多月)每個月也只能見面一次或兩次,其餘的時間都在村裡工作。
  • 廊坊大城:著力改善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大城縣依託市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平臺機制,深入挖掘紅木和葫蘆兩大特色產業的文化旅遊內涵,按照文旅融合、「文旅+產業」的發展思路,著力改善旅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升旅遊景區(點)整體質量,打造旅遊示範村環境,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
  • 什麼是鄉村旅遊重點村?如何成為鄉村旅遊重點村?
    什麼是鄉村旅遊重點村?2019年7月,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公布了320個符合文化和旅遊發展方向、資源開發和產品建設水平高、具有典型示範和帶動引領作用的鄉村名單。根據《關於開展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錄建設工作的通知》,重點村要有文化和旅遊資源稟賦價值和核心吸引力,有科學的發展規劃,有特色旅遊產品,有社會發展帶動效益,有可推廣複製的經驗,同時要在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生態環境等方面有較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