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村裡發生了白事,事主家裡不辦酒席還讓隨禮合適嗎?

2020-12-19 農技老張

要說今年的疫情也是大家所關注的一件事,因為這個疫情也是牽動了很多人的心,畢竟當前疫情是最重要的一件事,除了引起關注外,另外的就是關於咱們農民不能出去打工的影響,有的農村也是封村閉戶,農民也是出不去村裡,前幾天有位朋友要去地裡幹活也是被農村的人勸回去了,所以說目前的疫情也是為了防止擴散,採用了很多的措施,目的就是讓我們不被感染,總的來說也是為我們好,唯一不足的就是目前共同的難題,在家裡不能賺錢。

要說在農村裡,很多的時候農民不像城裡人那樣,畢竟在農村裡,主要的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村民,其次就是親戚,像城裡人可能住在一棟樓都不知道對面叫啥,姓啥,所以對於城市的冷漠,農民了顯得也是比較熱情,尤其是村裡要是有了白事,大家都是去幫忙,說起這個農村裏白事,那在村裡可是件大事,很多的農民在去幫忙的時候,都是不要報酬的,畢竟是白事,大家也都理解,畢竟這輩子說不好誰家都會發生類似的事,所以在農村裏白事都是形成了一種規矩和默契。

當然了,特殊時期特殊待遇,既然在疫情期間村裡出現了白事,那麼面對目前的疫情來說,為了少聚集,減少病毒的感染,所以對於村裏白事都是給禮金就行了,也是不能在一起吃酒席的,因為這次的疫情,很多的地區都是取消了喜事辦酒席,很多的年輕人也是在這個時候改變了婚期,這個是沒辦法的,可是對於白事來說,一般在這個時候不能拖,所以說為了減少病毒的感染危險,所以很多的地區都是收禮金就可以了,就像我們老家裡是收禮金不辦酒席,話說回來,就像有人說的,這個時候不吃酒席,讓大家隨禮金合適嗎?

對於這個事情咱們也是要特事特辦,畢竟是特殊時期,就算事主家裡要了辦了酒席的話,你願意去吃嗎?你敢去吃嗎?所以說這個就是問題的所在,畢竟誰家裡也是不會不捨得辦酒席的那幾個錢的,可是沒有辦法,非常時期,加上村裡的防護隔離政策,還是不能在一起聚集用餐的,況且在農村裡都是拉來往的,你來我往才是做人的道理,不要因為一頓酒席就斷了來往不是?所以說不要介意這個時期的酒席了,隨上禮金走人就行了,特殊時期不能介意這些。

相關焦點

  • 結婚 隨禮紅包那點事 沒辦酒席催紅包 同事還鬧矛盾了 大家怎麼看
    結婚,隨禮紅包那點事,同事因此鬧矛盾了,大家有碰到這樣的事嗎?簡直就是花錢買煩惱啊!關鍵我都沒吃她的酒席! 輝哥心裡塞塞的!偶爾還是有點不淡定了!結婚收禮前不久,正處在疫情期間,我們基本都是呆在家裡都沒怎麼出門,突然收到以前同事微信發來微圖說她要結婚了,說這就算電子請柬,這都快2面沒見過了,不過來請柬了肯定得給個禮包啊!
  • 廣州番禺人辦酒席,隨禮紅包只是一種儀,隨多少還多少
    中國是個注重禮儀的國家,遇到喜事都會操辦酒席,宴請親朋好友到來一起慶賀,被宴請的人去喝喜酒也會準備一個紅包隨禮,有來有往。國家的經濟的騰飛,國人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隨禮的份子錢也跟著水漲船高。村裡的父鄉親、三親六戚、兒時的夥伴、同窗的學友、曾經一起工作的同事等辦喜酒的時候,很大一部分都給我發個請貼,每年花在喝喜的酒分子錢是一個不小的數目。每收到請貼那一刻,感覺非常的無耐,那種心情我想經歷過多的人都會懂得。每一場酒席隨禮紅包三百起,常來常往的親戚朋友,隨禮紅包500-800元,一年下來喝喜酒的隨禮紅包需要過萬元,一個月的工資都不夠。
  • 農村辦「白事」,從一碗大鍋菜變成了酒席,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
    農村辦「白事」,從一碗大鍋菜變成了酒席,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若論人情世故,農村人絕對是比較講究的。在農村人與人之間利益關係很少,而人情關係卻錯綜複雜。因為生活群體固定,生活環境也比較穩定,鄰裡之間要麼沾親帶故,要麼日久生情。
  • 村裡喜事白事撞一塊,辦白事不能走辦喜事那家門前?錯開時間就好
    鄉居小菜也在農村生活,也參加過喜事白事酒席,有一些了解,一般辦喜事酒席都是早早的選好日子了,都是一個村的人一般都知道人家哪天結婚的;而白事也就是喪事,是比較突然的,人去世了之後就要忙著辦喪事,最後一道程序就是出殯抬人去埋葬了,而這個出殯的時間並不是要求很嚴格,所以喜事遇到白事,都是同一天
  • 農村隨禮兩極化,喜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近幾年隨著農村人們經濟收入越來越高,生活的越來越好,村子裡各種喜宴也越來越多,以前村子裡的喜宴主要是婚宴和滿月酒,近幾年升學宴,壽宴等也成為了喜宴之一,面對著玲琅滿目的喜宴,人們也越來越抗拒,在喜宴隨禮時也可以說是被動隨,但是誰家有了白事卻不一樣,即便是沒有接到通知也會主動幫忙和隨禮
  • 農村隨禮「兩極分化」,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為啥區別對待?
    如今再提到隨禮,農民頗有點隨得不開心的意味,這倒不是因為農民掙到錢了,反而變得小氣了,而是因為農村現在隨禮已經泛濫了,隨便的一戶農民,可能每個月都要隨禮,有時候家裡添置件小物件都算來算去不捨得,但隨禮的時候還必須「通情達理」,給的恰到好處,這讓農民頗為頭疼。
  • 紅事推後,白事從簡,疫情過後白事還能這樣實施嗎
    ,白事從簡,這是為了不讓人們聚集在一起。那麼等這次疫情過後,村裡的紅白喜事能不能按照目前的形式繼續下去了?下面就小編個人觀點說說自己的看法。我們村是在正月初一的時候全面封村,並且對村裡的返鄉人員全面登記,並且通知相關防疫措施,禁止人們聚集,禁止走親戚,朋友聚會等等,並且告知村裡的紅事,一律往後推,百世從簡,不能造成人員聚集在一起。
  • 村書記每個村民家都要去隨禮?確實,農村隨禮負擔重!
    現在農村隨禮負擔真是重啊!尤其是村書記、村幹部,沒有點經濟實力真當不了!昨天去村裡辦事,到村委會坐了坐,和村幹部們聊了聊。我對這個有點懷疑,有些大村六、七千人,有些都不太可能認識,也會請嗎?但他們說絕對會請,只要村民認識書記就行,而且會給認識的人一大疊,再由認識的人分發下去,有些可能真不認識。有個朋友就說,那村支部書記一年下來估計得隨禮50次,每次300元,一年就得15,000元。但後面算了算,可能根本不止。這裡面白喜事可能就至少10來起,這個一般必須去的。
  • 在農村紅白喜事隨禮200元,全家人都應該去吃席嗎?
    在這些村子,「隨禮」主要還是禮尚往來。辦事情主要還是圖個喜性和人氣。別人家辦事情,你家去了幾個人、隨了多少錢,等你家有事的時候,別人家也會對等來幾個人、隨多少錢。辦事情是全村老少聚會的一種方式,也可以說是一種文化活動,一種村風民俗。
  • 紅事鄰裡不吃酒席 白事取消吹鼓班子
    大眾網德州8月17日訊(通訊員 劉敏 高志紅) 8月8日,樂陵市市中街道辦事處張園子村65歲的蔡秀青老人去世,喪事一切從簡辦理,不僱吹鼓班子,不大擺祭品、宴席。之所以這樣辦理,緣於該市今年5月發出的一封《移風易俗文明節儉辦紅白事》倡議書。
  • 同事結婚我隨禮500,我辦白事大夥湊錢,他卻躲廁所,回頭收到微信愣了
    同事的關係有時候很純粹,見到對方有喜事,願意送上超過其他同事的隨禮,但有的時候,見到對方遇難,不願多出一分錢。下面這位網友的同事結婚,他送上五百隨禮,但當該網友辦白事,對方卻選擇躲廁所,回頭該網友收到對方微信,看完內容愣住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同事辦白事我隨禮兩千,我女兒出嫁邀她參加,收到微信後愣了
    該網友表示道,同事家裡過白事,自己當時並不知道怎麼能更好的安慰對方,就選擇了給對方隨禮,而且給了兩千塊之多,對方也說了謝謝而且還接受了轉帳。結果網友自己女兒要結婚的時候找到對方,對方不僅沒有回消息而且連電話都沒有看,看起來很敷衍的態度,最後只是說了一句祝她幸福就沒了,這件事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現在農村隨禮不吃酒席的人越來越多,因為太忙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畢竟生活才剛剛恢復正常,很多人還是儘量能不出門就不出去,大量人群聚集也是有一定風險的。這就很可能在五一期間,結婚典禮等各種宴席上發生一個什麼現象呢?隨了份子不去吃酒席,而且我發現最近幾年這種現象特別多。至於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呢,也是特別多。
  • 10年錢孩子結婚朋友隨禮一千塊,現在他孩子結婚,我隨多少合適呢
    隨禮在我國中國也是自古以來禮尚往來的一種表現,這種習慣和風俗也是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可以說歷經了那麼多年也是沒有改變過,這些也是一種傳統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那麼在農村裡不管是白事還是紅事,都是需要拉來往的,來往也是體現了人和人之間的感情,那麼對於有人說了,在農村裡頭十年的時候,自己的孩子結婚了朋友當時是隨了
  • 疫情下,什麼時候才能辦結婚客?再不辦酒席,孩子都要出來了!
    疫情下像小餘這樣的延遲舉辦婚禮的,不勝枚舉。據麗江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2月1日發布的數據,全市疫情期間推遲辦理的婚禮有1058臺。現下,春暖花開,國內疫情也已基本得到控制。如果再次訂婚禮酒席,訂在哪天好呢?什麼時候可以辦呢……這些問題,成了小餘一家頭疼的事情。
  • 領導孩子周歲,我隨禮了1000,我生日辦酒席,收到領導紅包後哭了
    領導孩子周歲,我隨禮了1000,我生日辦酒席,收到領導紅包後哭了小周在一家室內裝修公司上班,他已經在這裡上班了快一年的時間了,從剛開始的陌生,到現在的熟練,也是經過了自己很多的努力和學習的。前段時間,有次他們在吃午飯的時候,就聊到了領導孩子要過周歲的事情,他旁邊那個同事小芳就問大家,領導孩子要辦周歲,要是邀請了他們的話,隨多少禮會比較好。大家一致決定,就隨500塊錢就好了,畢竟去參加酒席,也就是自己的一份心意,再說他們本身工資情況也沒多好,要是再多一些份子錢的話,也拿不出來。
  • 農村酒席越辦越離譜,尤其最後一種,農民表示實在忍不了!
    生活變得非常的好是一件好事,但是越辦越離譜的農村酒席,真的是讓農民感覺實在忍受不了,之前農村裡就流傳著一年辦一次酒席賺錢,兩年辦一次酒席保本,那麼三年辦一次酒席也就是虧本的一種說法。其實這樣的一句話,形象的說出了人們對於酒席宴請的一個經濟上的考慮,那麼農民在什麼樣的一種情況下才會出現辦酒席呢?
  • 蒙城:紅事隨禮200,白事隨禮100,不留「鴨尾」
    推行 「喜事新辦、喪事簡辦、陋習禁辦」,反對「鋪張浪費、攀比炫富、封建迷信、黃賭毒俗」,通過開展以「移風易俗宣教、婚喪禮俗治理、殯葬領域整治、『黃賭毒俗』和邪教專項治理、重點人群引領」為主要內容的「五大行動」,逐步實現紅白喜事規範化、民間習俗文明化、移風易俗常態化。
  • 從「酒席搶菜」到「隨禮宴」盛行,農村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從「酒席搶菜」到「隨禮宴」盛行,農村這些年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作為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對於農村印象最深的除了一望無際的農田,就是與味蕾相關的各種食物了。從自家的菜園子,到節日裡很少能吃到的肉,每一個記憶似乎都有著吃的印跡。
  • 農村現在去吃酒席,一般隨禮多少?主要有什麼菜呢?看完便知
    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現在去吃酒席,一般隨禮多少?主要有什麼菜呢?現在每年的農村酒席都會很多,而且每當到舉辦酒席的時候,親朋好友都會邀請自己前去參加。吃酒席是一件熱鬧又開心的事情,每當這個時候,村裡以及鄉親都會來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並且等待主人家上飯菜。現在的酒席規模各地農村也不一樣,而且每個人去參加酒席給的錢數量也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