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紅事隨禮200,白事隨禮100,不留「鴨尾」

2020-12-15 發現蒙城

上個月,蒙城縣出臺了《蒙城縣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助力鄉村振興文明實踐活動方案》,提出了強化源頭治理,綜合施策,引導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強化制度約束,加大德治、法治與自治深度融合,對婚喪陋習、天價彩禮、孝道式微等不良社會風氣進行有效治理。推行 「喜事新辦、喪事簡辦、陋習禁辦」,反對「鋪張浪費、攀比炫富、封建迷信、黃賭毒俗」,通過開展以「移風易俗宣教、婚喪禮俗治理、殯葬領域整治、『黃賭毒俗』和邪教專項治理、重點人群引領」為主要內容的「五大行動」,逐步實現紅白喜事規範化、民間習俗文明化、移風易俗常態化。

蒙城縣城鄉居民辦理紅白喜事「十提倡」

一、提倡喜事新辦、喪事簡辦、陋習禁辦。

二、提倡紅白喜事辦理只接待五代以內直系親屬和三代以內旁系親屬,隨禮不就餐,紅事隨禮不超過200元,白事弔唁不超過100元。

三、提倡發揮紅白喜事理事會作用,紅白喜事辦理實行事前報備和事後公示制度。

四、提倡拒絕天價彩禮。

五、提倡以一束花、一個電話、一條簡訊、一條微信等方式表達心意,傳遞感情。

六、提倡低碳環保,減少用車數量。

七、提倡使用音響代替嗩吶班,控制音量不擾民。

八、提倡文明婚禮,不「鬧婚」,不搞惡作劇、不醜化他人。

九、提倡不燃放煙花鞭炮。

十、提倡厚養薄葬、文明祭奠。辦理喪事不搞封建迷信活動,不搭臺唱戲,不沿路潑湯、拋撒紙錢。

倡議書

各學校、各位家長:

「剪鴨尾」(女孩「剪辮子」)做法,不僅有違崇尚節儉的中華美德;而且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甚至因為「鴨尾」的與眾不同從而導致一些孩子心理異常,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

為樹立文明新風,展現新時代風尚,根據《蒙城縣開展推動移風易俗助力鄉村振興文明實踐活動實施方案》蒙文明發〔2020〕2號精神 ,蒙城縣教育局特發出倡議,各學校、各家長以實際行動移風易俗、破舊立新,自覺做到:

一、各學校向老師及家長做好宣傳引導,作為家長的教職員工主動帶頭給孩子不留「鴨尾」,不辦儀式,充分發揮以身示範的作用。

二、春暖花開,再進校園,不見「鴨尾」只見「你」,只見文明不見陋習。學校倡議家長應利用現有的居家時間,親自動手剪掉那一縷「不合時宜的愛」,還孩子一個清清爽爽、簡簡單單的童年。

三、新年新風尚,新人新做法。在此倡議家長自覺破除「留鴨尾」習俗,再也不做給孩子「留鴨尾」的那個家長,再也不要讓異樣的眼光投入到自家孩子的身上。

倡導移風易俗,樹立良好風尚,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關愛孩子的義務,讓我們自覺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破陳規、除陋習,傳文明、樹新風,共建新時代的幸福家園!

蒙城縣教育局

2020年2月21日

來源:蒙城第六中學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農村隨禮「兩極分化」,紅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為啥區別對待?
    如今再提到隨禮,農民頗有點隨得不開心的意味,這倒不是因為農民掙到錢了,反而變得小氣了,而是因為農村現在隨禮已經泛濫了,隨便的一戶農民,可能每個月都要隨禮,有時候家裡添置件小物件都算來算去不捨得,但隨禮的時候還必須「通情達理」,給的恰到好處,這讓農民頗為頭疼。
  • 農村隨禮兩極化,喜事被動隨,白事主動隨,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近幾年隨著農村人們經濟收入越來越高,生活的越來越好,村子裡各種喜宴也越來越多,以前村子裡的喜宴主要是婚宴和滿月酒,近幾年升學宴,壽宴等也成為了喜宴之一,面對著玲琅滿目的喜宴,人們也越來越抗拒,在喜宴隨禮時也可以說是被動隨,但是誰家有了白事卻不一樣,即便是沒有接到通知也會主動幫忙和隨禮
  • 為什麼農村有「紅事不幫忙,白事多遠都回去」的說法
    喜事叫,白事到。這是農村的一個習俗,一個村就那麼大,祖祖輩輩都生活在這裡,抬頭不見低頭見,就即使關係不好,家裡有白事他也必須去,因為你也有老的那一天,你不到別人也不會到。這就是農民的情意。如果你家有喜事就要挨家挨戶去叫人家,讓人家去喝你家喜酒,抽喜煙,當然你不叫別人也不會去。當然,白事情比較複雜,除了一家子男女必須去穿孝以表孝心外,其他幫忙的都是男性,至於去了幹什麼活,需要找一個總管或者經理的人安排,剩下的人員就是機動人員,打撲克下象棋,有什麼事情幹一幹忙一忙,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幫忙。
  • 我結婚,同事隨禮500, 他結婚,我隨禮200, 他回微信說我小氣
    小今天是小林結婚,我們一般同事都去參加他的婚禮,同時也給了隨禮錢,但是第三天,他給我發了個微信說我小氣,我當時無語了,不知道該怎麼回。我跟小林是同一個公司的,在一起三年多,歲數也一樣,但平時我比較內向,所以也跟同事不是很經常一起玩,而且去年我也結婚了,一下班我幾乎就是往家裡跑,對了,去年我結婚,同事們也都去了,小林當時給我的隨禮是500元,來說說為什麼我只給200元。
  • 10年錢孩子結婚朋友隨禮一千塊,現在他孩子結婚,我隨多少合適呢
    隨禮在我國中國也是自古以來禮尚往來的一種表現,這種習慣和風俗也是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可以說歷經了那麼多年也是沒有改變過,這些也是一種傳統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那麼在農村裡不管是白事還是紅事,都是需要拉來往的,來往也是體現了人和人之間的感情,那麼對於有人說了,在農村裡頭十年的時候,自己的孩子結婚了朋友當時是隨了
  • 村書記每個村民家都要去隨禮?確實,農村隨禮負擔重!
    現在農村隨禮負擔真是重啊!尤其是村書記、村幹部,沒有點經濟實力真當不了!昨天去村裡辦事,到村委會坐了坐,和村幹部們聊了聊。剛好碰到村書記過來,打了個招呼,就掏出300元給了文書,說了幾句話,說的本地方言,沒太聽懂,但意思再明白不過了,就是讓文書代為去隨禮。過了一會兒,村委會副主任過來,村書記又給副主任300元,一樣的意思。於是大家聊起了這個話題。有個村幹部說,現在村裡基本行情,紅白喜事一般都是隨300元,普通關係可能也是有隨200元的,但關係好的都在500元以上。
  • 同事辦白事我隨禮兩千,我女兒出嫁邀她參加,收到微信後愣了
    在工作中竟然會遇到很多需要打理人際關係的場合,而作為一種打理的方式很多人都會選擇通過隨禮這個行為去作為自己的回應,但是有的場合可以隨禮有的場合也應該避諱,只是有的人不會處理這樣的狀況,反而讓同事關係變得更加僵硬。有一位網友就曝光了自己的一次工作經歷,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 在農村紅白喜事隨禮200元,全家人都應該去吃席嗎?
    隨禮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民間習俗,農村有,城裡也有,尤其是農村的「隨禮」項目更多、內容更複雜,也更有特色,更是不堪重負。婚喪喜慶、紅白喜事無論大小都或多或少要宴請自家的親戚朋友,所以禮金也有多有少,這個是沒有固定標準的,各地都不一樣,在我們這裡,普通關係(一個村住著)一般最低都是100,關係好點的就是200、300以上,再多就是親戚和有特殊關係了。
  • 同事結婚我隨禮600,我結婚他隨禮200,三天後收到微信愣了
    還拿你同事結婚你隨禮600來說,你同事如果還禮少了這個錢數,沒有什麼特別原因,你心裡就把他看得低,認為他人品不行。近日,崔先生在某職場論壇發帖:同事結婚我隨禮600,我結婚他隨禮200,三天後收到微信愣了……是什麼事呢?
  • 300元看出一個人的情分,同事結婚隨禮500,自己擺酒他共隨禮200
    300元看出一個人的情分,同事結婚隨禮500,自己擺酒他共隨禮200在職場上,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經常會遇到一些宴會等要隨份子錢,由於是同事隨得多自己又心疼,隨得少又怕生分,所以同事之間一直都是很考驗關係的。
  • 好朋友結婚隨禮1000元,我結婚好朋友隨禮200元,網友:都遇見了
    好朋友結婚我隨禮1000元,我結婚好朋友隨禮200元,網友:都遇見了(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在浩瀚的網絡裡,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我熱情高興的給好朋友打電話,平時不是不聯繫,因為遠,總是微信電話聯繫著,她總是催我趕快結婚,不要總是單著。好朋友接到電話聽見我結婚,很是平淡,匆匆說了聲祝福我就掛了電話。姚志芸堅持正能量的寫作後來我結婚時她沒有來,晚上發了個紅包,打開一看200元。雖然她隨禮了,可心裡的落差太大讓我很難過。
  • 同事結婚我隨禮500,我辦白事大夥湊錢,他卻躲廁所,回頭收到微信愣了
    同事的關係有時候很純粹,見到對方有喜事,願意送上超過其他同事的隨禮,但有的時候,見到對方遇難,不願多出一分錢。下面這位網友的同事結婚,他送上五百隨禮,但當該網友辦白事,對方卻選擇躲廁所,回頭該網友收到對方微信,看完內容愣住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同學結婚,我隨禮500元,6個月後我結婚,她隨禮200元
    同學結婚,我隨禮500元,6個月後我結婚,她隨禮200元! Q:你們大家怎麼看? ,讓這朋友罵了,說你真好意思呀,我給你隨禮600元,我就一個孩子你來給我隨200,現在第二個孩子你又給我請帖,太沒數了。
  • 結婚同事隨禮400,對方結婚我隨禮200,看到對方的回覆,傻眼了
    導語:要說職場上除了各種工作關係之外,還有不少的人情世故需要去處理,尤其是在面對公司同事之間的結婚生孩子時,對於那些已經成家立業的人來說,真的有點不願意去,但是有礙於大家都是一個辦公室裡面,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不去不好意思,所以不少人都是不情願的去參加婚宴。
  • 農村俗語「紅事不請不來,白事不請自來」是什麼道理
    但是當村子裡有了白事的時候又出現一種更奇怪的現象,村子裡的人不用請都會自己過來,這又是為什麼呢?紅事不請不來其實農村裡面的紅事首先都是請自己的親戚家,其次是請自己一個宗族的人,我們都是知道農村釐米有很多家都是同姓的,這些人有很多都是一個宗族的,是本家,所以這些人是必須要請的,其次才是村裡面的人。
  • 同事結婚我隨禮888元,我家辦白喜事,看到同事給的紅包愣了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注重交際往來,而紅白喜事的隨禮就能輕易體現對朋友的重視程度。在我看來隨禮的多少並不重要,畢竟每個人的經濟情況都不一樣,這些都要在自願且自己承受能力的基礎上。不過大小事隨禮重在往來,別人在你辦事的時候隨了多少錢,那當他辦事的時候,你則應該按照原來的數量給他還回去。
  • 安徽一地發倡議書:婚宴不超10桌 隨禮不超200元
    安徽一地發倡議書:婚宴不超10桌 隨禮不超200元 2018-07-10 09:40:51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 老闆結婚,主管強制員工隨禮至少600元,碩士生隨禮200卻被勸退
    在職場工作時,其實很多員工都希望能夠跟領導走得更加近一些,可是當領導在公司裡總是通過一些奇葩的命令或者是權力來制約員工的時候,其實大部分員工也是非常的無奈和憤怒,近日在論壇中,筆者看到有位碩士生吐槽道:老闆結婚當天,主管竟然強制員工隨禮至少600元,有不少老員工或者新員工都隨禮600或者800,但是這位碩士生卻僅僅隨禮200元
  • 多年不聯繫的同學結婚,隨禮200元,這樣的酒席我是不是賺了
    多年不聯繫的同學結婚,隨禮200元,這樣的酒席我是不是賺了?當自己長大了之後,發現自己身邊的朋友是越來越少了,有很多人我們可能認識,但是已經許久都不聯繫了,關係也慢慢疏遠了。這時候如果有許久不聯繫的同學給你打電話,告訴他要結婚或者是辦事請你去,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呢?
  • 你們老家農村遇上紅白喜事,隨禮一般是多少錢?
    農村經濟水平的富裕貧窮不同和當地的人情來往禮節的不同也就直接導致了,在婚喪嫁娶紅白喜事上面的隨禮多少,經濟在發展,所以隨禮多少也就變得水漲船高了,比如我十五年前結婚的時候,那個時候隨禮關係很好的朋友也就是100元錢,普通的鄉裡鄉親也就是五十元,當然20元的也有,而到了現在我回禮基本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