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我國知名的烏龍茶區,但是也有紅茶、綠茶等品類。
常見品種有青心烏龍(軟枝烏龍)、青心大冇、金萱、翠玉、四季春、鐵觀音、阿薩姆等品種,因為中國茶樹品種種類繁多。又因茶樹為雜交之灌木植物,故其變化也很大。大部分品種是從福建引種到的臺灣,經過漫長的適應和變異,成為臺灣特有品種。
一.青心烏龍種:
據說是1866年由英國人陶德從安溪引的茶苗
屬於晚生種,採摘春茶為四月上旬至五月上旬,冬茶採摘為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全臺普遍種植,有做條索狀的包種茶,也有做緊球狀的烏龍茶。臺灣最知名的凍頂烏龍就是青心烏龍種,再有高海拔的梨山茶系大部分也是青心烏龍,我最喜歡的大禹嶺、天池,真正高山茶的典範。
二.青心大冇種:
青心大冇也是臺灣的老品種,屬於中生種,採摘春茶是四月中上旬,冬茶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主要種植地是桃園、新竹、苗慄,包種、烏龍、白毫都有製作。尤其是製成的白毫烏龍很是難得,經小綠葉蟬叮咬之後香氣特別,英女皇試後賜名東方美人。
三.金萱、翠玉:
這兩個品種同時誕生,1981年由吳振鐸先生培育出來的,金萱以臺農八號為母本硬枝紅心為父本人工雜交而成,學名臺茶十二號。翠玉是以硬枝紅心為母本臺農八十號為父本雜交而成,學名臺茶十三號。都屬於早生種,春茶採摘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冬茶是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中旬。全臺普種,單畝產量高於青心烏龍和青心大冇百分之二十之五十。
四.四季春:
屬於早生種,八十年代在木柵地區的大頭輝茶園裡自然雜交而成,沒有間歇期,一年四季可採摘,
後被引種南投等地,機採機制為主,屬於普通市場茶,所以價位都偏低。
五.鐵觀音種:
屬於晚生種,春茶採摘為四月下旬至五月上旬,冬茶是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唯一種植地就是木柵地區,從安溪引種於上世紀初年。由於適應性差,生長緩慢,所以很多地方不願種植,都已重焙火烏龍為主。現在市場很少見真品,大陸行銷的所謂木柵鐵觀音都以石門硬枝紅心種的為主,真品難求,我早年曾經買到過正宗的,確實甘醇味厚,不顯火氣,湯順滑水細。
六.阿薩姆種:
屬於早生種,因主要是製作紅茶用,所以夏茶品質最佳。日據時代由日人從印度引種。現在主要在魚池與埔裡種植。主要茶品是日月潭紅茶。
七.紅玉:
屬於早生種,主要也是製作紅茶用。歷經四十餘年育種,1987年終於成功,以緬甸大葉種為母本,臺灣本土山茶為父本,主要在魚池和花蓮種植。又稱臺茶十八號。
八.硬枝紅心種:
屬於早生種,春茶採摘是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冬茶為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中旬,主要種植於石門和坪林地區。製作紅茶和鐵觀音為主。
九.青心柑種:
屬於早生種,春茶採摘於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冬茶是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中旬,種植於臺灣三峽地區,製作綠茶的主要原料。
十.白毛猴種:
屬於中生種,春茶採制月四月中上旬,冬茶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上旬。主要產區是坪林和石碇。因茶芽白毫特別顯露,成品外形捲曲很像小白猴,故此得名。產量極低,可遇不可求。
其它的品種還有水仙、佛手、大葉烏龍等,都是產量較低的小品種。
歡迎關注「清友談茶」微信公眾平臺
請點擊標題下藍色的 清友談茶 加關注
清友談茶願與您一起分享茶的真味,賞茶器精品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