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11月21日,印度開始挑起印巴衝突。12月3日,巴基斯坦開始向印度反擊。然而印度卻將大量的精銳部隊調往東巴基斯坦,迅速的擊敗對手。將東巴基斯坦肢解出去,變成了孟加拉國。為什麼印度在已經獲勝的情況下沒有將東巴基斯坦吞併?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是道義上說不過去。印度在開戰之前就已經明確表態扶持東巴獨立,並且獲得了東巴大量的民眾支持,如果反悔吞併的話,必然受到強烈的反抗,得不償失。
第二,特殊的國際形勢。當時正值冷戰,美蘇兩國都不希望看到印度做大做強南亞次大陸,對於兩國的警告,印度不敢不給面子。
第三,宗教的差異。印度大部分人信仰印度教,而孟加拉國則信奉伊斯蘭教,且孟加拉國人口眾多,如今已達到1.7億,如此眾多的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強行融合到一起,勢必產生宗教衝突。與當時印度的國力強行吞併勢必難以搞定。況且印度境內也有兩億的穆斯林人口,一旦融合一體。將成為一股可怕的力量,印度教徒很難獲得絕對的統治地位,甚至印度將死於「消化不良」。
第四,一旦強行吞併,那麼,原本想獨立的孟加拉國會立刻跟巴基斯坦同仇敵愾,東西夾擊印度。印度將腹背受敵,孟加拉國建國後以被印度控制經濟,讓孟加拉國成為自己的附庸,利益實現了最大化,並且沒有風險,種種原因導致印度沒有吞併孟加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