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獲得最大規模恐龍化石捐贈

2021-01-09 魯網

 中國文物網12月8日編譯報導:本月,美國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 (Denver Museum of Nature & Science)得到了來自懷俄明州東部的六千枚白堊紀晚期埃德蒙頓龍 (Edmontosaurus) 遺骨化石。這是該博物館有史以來獲得的最大規模恐龍化石捐贈。該集藏是肯塔基州丹維爾市 (Danville) 漢克拉 (Hankla) 家族通過多年發掘收藏的典藏珍品,包括不同年齡段恐龍的頭骨、椎骨及四肢化石。

  編譯:紀璐

  本月,美國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 (Denver Museum of Nature & Science) 得到了來自懷俄明州東部的六千枚白堊紀晚期埃德蒙頓龍 (Edmontosaurus) 遺骨化石。這是該博物館有史以來獲得的最大規模恐龍化石捐贈。該集藏是肯塔基州丹維爾市 (Danville) 漢克拉 (Hankla) 家族通過多年發掘收藏的典藏珍品,包括不同年齡段恐龍的頭骨、椎骨及四肢化石。圖片來源: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

  埃德蒙頓龍是一種鴨嘴龍,於 6800 萬年至 6600 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生活在北美洲西部地區,屬於草食動物,體長可達到 40 英尺以上。此次捐贈的化石均來自一張巨大的骨床,其中的動物遺骨可能是因在近 6700 萬年前懷俄明州東部發生的一次突如其來的洪水事件而被埋葬於此。這些化石都是從私人所有土地中收集而來,屬於私人藏品。該地區的許多化石已經在商業市場上消失,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藏家手中。圖片來源: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

  中國文物網12月8日編譯報導:本月,美國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 (Denver Museum of Nature & Science)得到了來自懷俄明州東部的六千枚白堊紀晚期埃德蒙頓龍 (Edmontosaurus) 遺骨化石。這是該博物館有史以來獲得的最大規模恐龍化石捐贈。該集藏是肯塔基州丹維爾市 (Danville) 漢克拉 (Hankla) 家族通過多年發掘收藏的典藏珍品,包括不同年齡段恐龍的頭骨、椎骨及四肢化石。

  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喬?塞爾蒂奇 (Joe Sertich) 表示:「這些化石非常壯觀!此次捐贈的化石是來自單個骨床的最大恐龍遺骨集藏之一,包括數十隻恐龍的頭骨及其他遺骨。這將有助於我們深入研究恐龍在生長過程中的變化方式,以及其在單個種群中的變化。」

  埃德蒙頓龍是一種鴨嘴龍,於 6800 萬年至 6600 萬年前白堊紀晚期生活在北美洲西部地區,屬於草食動物,體長可達到 40 英尺以上。此次捐贈的化石均來自一張巨大的骨床,其中的動物遺骨可能是因在近 6700 萬年前懷俄明州東部發生的一次突如其來的洪水事件而被埋葬於此。這些化石都是從私人所有土地中收集而來,屬於私人藏品。該地區的許多化石已經在商業市場上消失,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藏家手中。

  其中一位捐贈者約翰?漢克拉 (John Hankla) 表示:「看到這些珍貴化石最終成為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等主要研究機構的藏品,我們感到非常自豪和激動。希望它們能夠用以激勵未來科學家,並對深入開展恐龍生長和行為科學研究有所裨益。」

  此次獲贈的化石將與其他館藏迅速成為國內白堊紀恐龍化石最佳藏品之一,包括最近從蒙大拿州、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新墨西哥州、猶他州及丹佛市發現的化石標本。

  許多化石將需要在博物館實驗室中進行精心準備,以便開展未來計劃研究,並舉辦高品質展覽。值得一提的是,12 月 2 日,契克裡克裡 (Cherry Creek) 購物中心恐龍峽谷 (Dinosaur Gulch) 遊樂區展出了數枚巨大的恐龍遺骨和牙齒化石。此外,該博物館還正在舉辦旅遊展覽「終極恐龍」,直至明年 1 月 15 日結束。其中,化石準備實驗室可讓遊客嘗試化石製備技術。(中國文物網編譯報導)

  來源:artdaily.com

相關焦點

  • 號稱科州最有趣的博物館?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近期展覽大曝光!
    津津有味在科州特邀資深逛博物館達人Hanson Zhang給我們帶來一系列「線上博物館歷險記」,該系列將不定時放送哦~Denver Museum of Nature & ScienceDenver Museum of Nature & Science丹佛自然科學博物館,坐落於丹佛City Park內,與丹佛動物園相鄰。
  • 美國北卡一家博物館獲贈「決鬥恐龍」化石
    多年來,持續的法律訴訟導致這具化石一直被封存在實驗室或倉庫裡,如今這一著名化石終於將被送往北卡羅來納州自然科學博物館(NCMNS)。在私人基金會和市、郡、州政府等捐贈者的幫助下,非營利組織「北卡羅來納自然科學博物館之友」以博物館的名義購買了「決鬥的恐龍」化石,具體金額未公開。
  • 走進美國西部最大的自然博物館看最大的恐龍
    這裡是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是美國西部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下面就跟著翠霞一起走進這個神秘的博物館吧。1913年,當時被稱為歷史、科學和藝術博物館,到了1961年分成現在的洛杉磯自然科學博物館和洛杉磯藝術博物館,1965年後者搬到維爾雪大道,原址由自然科學博物館使用,後來自然科學博物館改名為現在的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博物館每年吸引著約100萬的遊客慕名前來。
  • 世界十大恐龍博物館排名
    我們在這個時代最接近的是找到一個保存完好的化石深埋在地下或博物館裡的恐龍骨架。該博物館舉辦了許多展覽的導遊,並收藏了大量稀有化石,電子動物恐龍,頭骨,骷髏和壁畫。9.史密森尼自然歷史博物館:華盛頓特區,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以其廣泛而龐大的材料收藏而聞名,其中包括一系列化石和恐龍相關的展品!史密森尼博物館的新化石大廳於今年6月9日開放,包括一個31,000英尺的展覽,致力於探索從46億年前到未來的地球生活。
  • 美國丹佛那麼好玩,你會在這裡停留幾天呢?感受當地的藝術氣息
    丹佛是美國科羅拉多的首府,丹佛城市整潔,治安良好,而且特別有藝術氣息,在美國最宜居的城市排名中,它排名前五。每年這裡的晴天超過了300天,日照比較強烈,也比較乾燥,因此大家去這裡旅遊,一定要記得防曬。最佳遊玩時間4月、5月、9月、10月。
  • Dinosaurs in the Wild:世界著名恐龍博物館在哪裡?
    現存最完整的暴龍化石「蘇」(Sue)收藏於此地。被展出的還有1898年建設肯雅-烏幹達鐵路期間殺害了135人的察沃河食人獅的標本。他是一家致力於自然歷史和人類文明研究的機構,是世界科學教育的中心。擁有一個佔地面積約七英畝(2.7公頃)的展覽館,其圖書館是美國最大的自然歷史圖書館之一(館藏多於250,000冊)。暴龍化石「蘇」(Sue)是保存最完好,最大型,最完整的一副。
  • 中國最著名的五大博物館,圖四被評為「世界上最好的恐龍博物館」
    其中有巨型山東龍、中華龍鳥等恐龍系列化石,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古人類化石,以及大量集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於一身的魚類、鳥類、昆蟲等珍貴史前生物化石;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螢石方解石晶簇標本、精美的藍銅礦、辰砂、雄黃、雌黃、白鎢礦、輝銻礦等中國特色礦物標本,以及種類繁多的寶石、玉石等一批國寶級珍品。
  • 巨型新物種恐龍化石 或是全新的三角恐龍物種
    近日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博物館展出了一副古怪的恐龍頭骨化石,據科學家稱它可能是一種全新的三角恐龍物種,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巨型有角物種。這個長達1.2米的頭骨很可能屬於一個全新的恐龍物種,耶魯大學的尼克這樣說道。
  • 美國華盛頓自然歷史博物館重新開放恐龍與化石展館
    6月4日,即將於8日重新正式對公眾開放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恐龍與化石展館舉行媒體預展。更新後的展館展出超過700件動植物化石樣本。↑這是美國首都華盛頓的自然歷史博物館恐龍與化石展館陳列的展品(6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 6700萬年前的恐龍決鬥化石,霸王龍牙齒咬著三角龍身體,栩栩如生
    這兩具6700萬年前的骸骨都算得上保存最完整的化石,自2006年被發現後,至今都沒有多少人見過。2006年,一個牛仔和他的兩個朋友,組成了一個專業化石獵人小隊,在美國蒙大拿州發現了這對恐龍。科學家認為,這兩隻恐龍當時是捕食者與被捕食者的關係,並起名為「決鬥恐龍」。這兩具化石骨架保存如此完整。
  • 「世界最大恐龍展」亮相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全文)
    4月13日,觀眾在美國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觀「世界最大恐龍展」預展。 「世界最大恐龍展」將於4月16日開始對公眾展出,將延續到2012年1月2日。4月13日,恐龍模型在美國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舉行的「世界最大恐龍展」預展上展示。 「世界最大恐龍展」將於4月16日開始對公眾展出,將延續到2012年1月2日。
  • ...美金換一具恐龍骨架,「化石界蒙娜麗莎」帶你回6700 萬年的史前...
    重大的研究價值,讓這具三角龍獲得「恐龍界的羅塞塔石碑」的美譽;而在另一個維度,高昂的身價也讓它被稱為「恐龍界的蒙娜麗莎」。近年來,恐龍化石在拍賣場上炙手可熱。1997 年,一具名為「蘇」(Sue)的近乎完整的霸王龍,在拍賣會上以 800 多萬美元的價格被買走,開啟了恐龍化石的商業繁榮。其市場價格開始上升。
  • 美國西部最大自然歷史博物館 恐龍展驚豔!
    前不久,因為工作關係,在美國西海岸兩個重要城市——洛杉磯、舊金山短暫參訪考察,中途抽空看了美國西部最大的博物館——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所採集的化石證據顯示霸王龍會主動捕食和獵 殺食草的三角龍。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於1913年開館,是美國西部地區最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館藏超過3500萬件,橫跨45億年的歷史,包羅萬象,擁有驚人的展品和收藏。
  • 亞洲體腔最大恐龍化石落戶豫地質博物館
    中新社鄭州四月二十六日電 今日上午,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在鄭州正式開館迎賓。亞洲體腔最大的恐龍化石、世界上最小的竊蛋龍化石、中國唯一的結節龍化石、目前世界上最大一窩恐龍蛋化石均落戶於此館。    據悉,河南省地質博物館是一個具有現代化、高科技、獨具河南特色的國內省級一流的地質專業博物館;是河南省資源、環境、省情展示交流的「窗口」;珍稀地質礦產標本收藏、研究中心;國土資源知識普及與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該博物館還是中國第一家向公眾免費開放的地質專業博物館。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坐落在鄭東新區,建築面積五千八百平方米,布展面積四千一百平方米。
  • 我的化石博物館恐龍化石解鎖攻略
    小編今天給各位玩家朋友們帶來的是我的化石博物館恐龍化石解鎖攻略,很多的玩家朋友最近在問我的化石博物館的遊戲中恐龍化石應該怎麼解鎖呢?恐龍化石要如何獲得呢?相信不少的玩家朋友應該都是十分好奇,小編也特地幫大家把整理了相關的攻略,如果你還不知道的話不妨來往下看看吧!
  • 中國的恐龍之鄉:世界級的恐龍博物館,出土恐龍化石世界之最
    自貢市在中國還有著千年鹽都,恐龍之鄉和南國燈城的美稱,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名城。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在歷史上舉足輕重的自貢市。鹽是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每個人每天都離不開鹽。但是在古代,提取鹽不像現在這麼方便,而且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夠產鹽。而地處四川盆地的自貢市,在自從東漢末年直到清朝,就用這一口口鹽井在一千多年的時光裡,為整個國家提供鹽。
  • 自然科學類博物館 記錄自然演化和文明進步的軌跡
    天府大地佇立著許多不同主題的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它們以真實的自然遺物和人類遺物來詮釋自然演化和文明進步的軌跡。    人類社會的高速發展,除了帶來物質的極大進步,也使現代人在能源、環境等問題上面臨危機。面對人們對科學可能產生的誤解,對技術懷有的恐慌,越來越多的城市已充分認識到,自然科學類博物館已成為市民獲取科普知識的重要場所。
  • 2020博物館日廣州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免費開放 限量預約
    5 期「小蔣老師話恐龍」將帶領廣大親子家庭、青少年朋友走近曾經的世界霸主,聽化石講故事,瞧瞧恐龍的素食餐盤,探秘它們那千奇百怪的頭、可怕的大爪子,還有橫掃天下的尾巴。課程已於近期上線新華網APP的「雲上學」欄目、正佳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新華號、小鵝通平臺的中博新媒精品課等。乾貨滿滿,趣味十足,恐龍愛好者們可別錯過啦!
  • 美國發現霸王龍與三角龍打架化石,科學家試圖尋找決鬥背後的真相
    據外媒12月5日報導,科學家們正在競相尋找著名的「決鬥恐龍」化石背後的真相。2006年,美國蒙大拿州的一條小溪中發現了一具完整的霸王龍與三角龍的纏繞在一起的骨骼。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這兩隻恐龍死的時候在打架,後來被埋葬在一起,而且大量的證據也證明了這一結論。雖然這個化石已經發現了14年了,但專家們仍不能確定它們是在打架,還是由於數百萬年的地質運動被擠在一起的。詹姆斯庫克大學的一支精幹的科學家團隊正在努力揭開真相。
  • 《我的化石博物館》隱藏恐龍化石是什麼 隱藏恐龍化石介紹
    我的化石博物館隱藏恐龍化石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