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評線」金羊網評:假日經濟火熱,向世界傳遞中國信心和力量
這主要得益於中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折射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獨特優勢,反映的是中國經濟的強大活力和韌性,呈現的是全面小康生活的幸福圖景,傳遞的是中國信心和力量。國家衛生健康委通報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2日,中國已經連續48天沒有出現本土病例。
-
「雙節」旅遊火熱 是信心更是力量
黃金周,歷來是觀察城市經濟的窗口。今年的中秋和國慶「喜相逢」,也給人們帶來了難得的八天長假。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烏魯木齊及周邊的景區景點遊客明顯增加,親子遊、自駕遊、短途遊、鄉村遊、生態遊......花樣翻新,充分顯示出首府旅遊市場復甦勢頭的強勁,描繪著奪取「雙勝利」的幸福盛景,勾勒出「十三五」收官之年的圓夢藍圖。
-
兩會為中國和世界發展凝聚力量
兩會向世界傳遞明確信息:中國將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面對外部環境變化,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召開的特殊兩會,註定會留下深深的歷史印跡,為中國乃至世界發展凝聚力量。
-
國際銳評丨中國新發展格局起好步 世界經濟復甦更有力
會議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明年要邁好第一步,見到新氣象」「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等要求,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供了明確指引,為世界帶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穩定預期與共贏機遇。 作為外界觀察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部署的重要窗口,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備受關注。
-
讓假日經濟之花常開不敗 | 參閱12期
,更讓我們親身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家國一體的情懷和力量。 美國彭博新聞社網站報導說,酒店預訂量飆升、八達嶺長城門票售罄……在這個「十一」黃金周,數以百萬計的人乘坐飛機出行,「顯示出中國對經濟復甦和疫情防控的信心」。報導援引經合組織的預測指出,今年中國將是二十國集團唯一實現經濟增長的成員。
-
「國際銳評」非凡的「中國力量」推動世界勇毅前行 國際銳評評論員
新年前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網際網路發表2021年新年賀詞,回顧過去一年非凡歷程,展望2021年發展前景,送上了新年的美好祝福。從這份新年賀詞可以看出,在極不平凡的2020年,磅礴的「中國力量」不僅激勵中國人民攻堅克難,也為國際社會注入信心與動力,推動世界在風雨中勇毅前行。在剛剛過去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球,世界經濟面臨二戰以來最嚴重衰退。如何應對疫情等全球性挑戰?如何促進共同發展?中國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
【國際銳評】中國倡議為全球共同抗疫注入強大信心與動力
在全球抗疫關鍵時刻,世界主要經濟體和國際機構領導人首次以視頻方式進行面對面磋商,目標很明確:協調政策與行動,推動全球合作應對疫情,穩定世界經濟。在這場特別峰會上,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介紹了中國抗疫經驗與成效,感謝國際社會許多成員給予的幫助與支持,並重點針對加強全球疫情防控合作、穩定世界經濟提出倡議與主張,為全球應對這場危機提供了中國方案。
-
「只要有信心 黃土變成金」 看習大大如何彰顯決心傳遞信心
「我們的信心,來自於全面深化改革、建立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決心和行動,來自於中國經濟強勁內生動力和中國政府強有力的政策引導。」 2015年11月15日,習大大在G20峰會上這樣說。 隨著中國宏觀經濟步入新常態攻堅期,習大大還多次在國內外各重大場合強調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引領中國夢的堅定步伐。
-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三駕馬車」夯實中國經濟正增長信心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今日視點:「三駕馬車」 夯實中國經濟正增長信心安 寧信心比黃金更重要,堅定的信心,是戰勝困難的重要力量。「今年中國經濟有把握實現正增長,這對於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國家來說是十分不易的。」12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視頻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時表示,我們將繼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宏觀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努力保持中國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
中國經濟增長給世界注入信心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防疫工作與經濟發展成績,他們表示,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中國經濟發展清晰而鮮明的信號,也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國際組織官員和多國專家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出色表現令世界矚目,中國經濟增長將對全球經濟回暖起到積極且持久的作用,這次會議傳遞出有關中國經濟治理的重要信息。
-
中國的確定性為世界經濟注入信心
後疫情時代,推動世界經濟復甦的動力何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等一系列負面因素影響,對於經濟增長的信心比黃金更為重要,而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和國際機構不斷地把這份信心寄託於中國。
-
中國旅遊市場復甦強勁 提振全球經濟信心
中新社北京10月3日電 題:中國旅遊市場復甦強勁 提振全球經濟信心中新社記者 王慶凱10月3日上午10時15分,北京八達嶺長城景區當日門票已經售罄,這是自3月24日疫情後,景區有序恢復開放以來,首次出現門票售罄情況。當日,景區啟動了紅色預警一級響應預案。
-
中國為氣候治理注入信心和力量
本次大會上,中國代表團設立了「中國角」展區,向世界展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切實行動。大會主席、智利環境部長卡羅琳娜·施密特表示,中國與有關各方緊密合作,推動相關氣候協議達成,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西班牙埃菲社稱,經歷改革開放的中國在大力發展國民經濟的同時,也在不斷努力改善國家的環境狀況,並向世界展示其取得的巨大進展。
-
面試熱點:假日經濟
中國假日經濟熱潮令全球矚目,廣受好評。對於疫情期間的假日經濟,你怎麼看? 中公解析假日經濟的既是我國控制疫情的體現,也是提振世界經濟的明確信號,促進國內、國際經濟的持續復甦。「十一」黃金周曆來是觀察我國經濟的重要節點,而旅遊、購物、休閒娛樂等國人假期必選環節,往往代表著大量的人員聚集,而我國能夠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十一」黃金周實現回春得益於多方努力。一是,國內疫情被控制,為國人的放心出行消費提供可能。多項防護措施和刺激消費政策讓居民對經濟復甦和公共衛生安全充滿信心。二是,各地出臺多項政策措施刺激旅遊消費。
-
...黎巴嫩博士生出版「武漢抗疫」紀實,向世界傳遞他眼中的中國力量
「謹以此書獻給:新冠肺炎疫情的所有受害者,受到新冠病毒和種族主義病毒影響的每個人,每一位真相的守護者,全體武漢人民和世界上所有堅持與之鬥爭的人民。」華中科技大學定量經濟學專業的黎巴嫩籍博士生Adham Sayed(中文名:楊航)剛剛出版了中文版和英文版書籍《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
-
菲律賓商界人士:中國經濟發展將給地區經濟發展帶來信心
2020年的中國兩會,經濟議題備受世界關注。菲律賓商界知名人士史蒂文·陳在接受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兩會提出的各類積極政策,體現了大國擔當,將進一步促進國際合作,穩定世界經濟。史蒂文·陳是菲律賓當地一家大型連鎖商場的總裁,他認為,中國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六穩」「六保」,彰顯了中國政府提振本國經濟的決心。而中國經濟能夠實現積極發展,必然將給地區經濟帶來信心。菲律賓當地連鎖商場總裁 史蒂文·陳:中國兩會不僅僅影響中國,也會影響全世界。中國是如此大的一個國家,(中國兩會的)策略不僅會對中國國內產生影響,也會對世界其他地方產生影響。
-
中國經濟增長給世界注入信心_新華報業網
國際人士積極評價中國防疫工作與經濟發展成績,他們表示,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中國經濟發展清晰而鮮明的信號,也為世界經濟復甦注入信心。 國際組織官員和多國專家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出色表現令世界矚目,中國經濟增長將對全球經濟回暖起到積極且持久的作用,這次會議傳遞出有關中國經濟治理的重要信息。
-
中國駐卡達大使:用信心與合作照亮世界經濟復甦之路
中國駐卡達大使周劍第一時間以《用信心與合作照亮世界經濟復甦之路》為題接受卡主流媒體書面採訪,全面宣介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團結協作戰勝疫情、推動世界經濟復甦、完善全球治理等重大理念、倡議主張和務實舉措,重點闡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解讀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豐富內涵,詳細描繪中卡兩國在合作抗擊疫情、深化務實合作、維護多邊主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的合作前景
-
展望2021 世界對中國經濟有信心
展望2021 世界對中國經濟有信心 2020年12月20日 14:33:00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除了關注武漢夜經濟的復甦外,多家外媒持續關注中國經濟的復甦和發展,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期待。 美媒:外商投資勢必繼續流入中國 彭博社18日報導稱,中國商務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新增外商投資有望再創新高。
-
人民日報和音:為世界經濟注入寶貴信心和動力
,為疫情籠罩下的世界經濟注入了寶貴信心和動力。新加坡外長維文表示,中國成功應對疫情挑戰,有序推動復工復產,給各國戰勝疫情帶來了希望,令人敬佩。經歷疫情大考,世界更加堅定對中國經濟強大韌性的信心。中國市場規模巨大、基礎設施及產業配套完善、增長潛力廣闊……這些經濟優勢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外資企業選擇中國市場。外國投資者紛紛表示,在中國長期經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