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歷史:分析威廉在溫切斯特展開會議的過程

2020-12-19 汗青論史

引言

各項慶典結束之後,威廉在溫徹斯特召開會議,出席人員主要是在這次戰爭中發家致 富的諾曼人,包括在俗教徒和神職人員。諾曼人以羅馬教廷的名義勒令英格蘭神職人 員出席此次會議,通函裡的傲慢語氣似乎已經預示了這次會議對英格蘭教士們將會多麼不利。特使如此說道:「羅馬教廷有權監督世界上所有教徒的言行,而你們受到教廷的青睞,曾經學習過耶穌教義,因此監督你們的思想和言行,更是教廷職責之所在。

如果因為你們言行不當,而信仰衰敗,那麼教廷就有義務進行修正。因此,我等作為使徒皮埃爾的使者,作為教皇亞歷山大的信使,決定召開主教會議,找出癥結所在,並對症下藥,以拯救誤入歧途之人的靈魂。」此番關於神學的論調有著背後的深意:英格蘭國王威廉和羅馬教皇已經達成一致,準備罷黜所有英格蘭出身的高級神職人員。這項政治舉措因為羅馬使節的到來,而蒙上了一 層宗教的色彩。坎特伯雷大主教斯蒂甘德首當其衝,成為被罷免的第一位主教,因為他曾經全副武裝去見威廉,並拒絕為其加冕。

據一位歷史學家所述,威廉和這位主教的私人恩怨並未被公布於世,斯蒂甘德的任職被宣布無效,主要基於以下三點緣由:一是在坎特伯雷的前主教羅貝爾被驅逐出英格蘭時,斯蒂甘德擅自取而代之;二是他曾經佩戴羅貝爾留下的披帶主持彌撒等宗教活動;三是他從被驅逐出教會的「偽教皇」貝努瓦那裡接受了披帶。諾曼人就這樣冠冕堂皇地剝奪了斯蒂甘德的主教一職。斯蒂甘德是故去英格蘭國王哈羅德的摯友,是英格蘭獨立的支持者,按照羅馬教廷的說辭,他的此番下場,如同是一棵久久結不出果實的大樹,被斧頭砍去,從而得到救贖。

斯蒂甘德的土地被威廉、巴約主教、以及于格·德·格朗麥斯尼爾的妻子阿德琳瓜分佔有。阿德琳得到如此慷慨的饋贈,帶著她的丈夫,回到英格蘭久居。那些言行上無可指摘的英格蘭教士也未能倖免:林肯主教亞歷山大 、東盎格利亞的主教埃格瑪、薩塞克斯的主教埃格瑞特 以及其他各大修道院的院長、主教等幾乎被同時罷免。這些英格蘭主教甚至被迫對《聖經》發誓,永久脫離聖職,無論繼任者是誰,他們絕不會採取任何報復行動。被罷黜的主教不再享有人身自由,被關押在堡壘或是修道院中;修道士們也被關押在古老的修道院中,控制他們的人對外宣稱,這些修道士是因為厭倦凡塵俗世而選擇隱居的。

一些英格蘭高級神職人員為躲避厄運,逃到海外:坎特伯雷大主教斯蒂甘德和林肯主 教逃到蘇格蘭;聖奧古斯丁的修道院院長埃格西格,雖然被通緝,但仍乘船去了丹麥,並在那裡定居。達勒姆主教埃格文,在出發逃亡前,詛咒侵略英格蘭的敵人,宣稱他們違背基督教教義,終將被逐出教會。威廉對埃格文的詛咒不以為意,因為既然他所統領的軍隊能夠打敗英格蘭軍隊,那麼他的神職人員同樣有能力讓他擺脫英格蘭主教的指控。 此前在羅馬談判的蘭弗朗克教士如今仍然居住在諾曼第,他在法學上頗有造詣,得到威廉和羅馬教皇的重用。教皇亞歷山大二世派來的使者推薦蘭弗朗克接替斯蒂甘德成為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欣然應允,他期待這位博學的教士能幫他穩固政權。

王后瑪蒂爾達以及其他諾曼第貴族紛紛催促蘭弗朗克早日啟程前往英格蘭,定居在英格蘭的諾曼人虛偽地奉承他,稱他是上帝派來的使者,前來糾正英格蘭子民的不良之風。過去在英格蘭,主教需要由教士選舉,修道院院長由修道士推選,但是,諾曼人掌權之後,棄用此項規定,蘭弗朗克直接由國王和各位男爵推選為大主教。諾曼人攻佔英格蘭之後,廢除了英格蘭的宗教流程和民間習俗。 大主教蘭弗朗克來到自己的教區,看到整個城市被戰爭摧毀而悲從心來。坎特伯雷大 教堂遭受搶劫和焚燒,幾乎面目全非,祭壇上的裝飾物已被洗劫一空,祭壇幾乎被掩埋在 一片廢墟之中。聖靈降臨節時,第二次主教會議在溫莎召開,會議任命國王的神甫託馬為約克大主教,前任大主教埃爾德雷德因為傷心過度而去世。

和坎特伯雷大教堂一樣,約克大教堂連同教堂內的裝飾物以及其他貴重物品被一併燒毀。 約克郡同樣滿目瘡痍,諾曼人費盡周折得來的土地,如今卻變得如此衰敗,他們甚至開始 猶豫是否要在此處安家。託馬大主教所擁有的約克大教堂的領地,根本無人租用。羅馬教皇親自賜予蘭弗朗克披帶,授予其職位,言語中儘是恭維:「雖然我希望留你 在我的身邊,但是轉念一想,你此去英格蘭,英格蘭子民的靈魂將會得到洗滌,我心中便有了些許寬慰。」 就這樣,在各項宗教行為的粉飾之下,諾曼人攻佔英格蘭似乎變得合理合法。

據記載,蘭弗朗克的任務在於實現對英格蘭人的宗教統治,以為諾曼人的政治統治服務,讓英格蘭子民不僅在宗教上歸順,更在政治上認可諾曼人統治的合法性。為 了達到此目的,蘭弗朗克向國王威廉提出新的宗教建設方案。他對國王說道:「我認為在 英格蘭,宗教的領導者必須是唯一的,只有這樣,您對英格蘭的統治才是完整的。我提議,約克大教堂以及其他教堂,均由諾曼第教士統一管理,且服從坎特伯雷大主教的最高指揮。如今,首要的任務是廢除約克大主教為國王加冕的特權,否則,將來有一日,萬一 約克大主教將這樣的職權讓與一位有叛亂之心的英格蘭人或丹麥人,後果不堪設想。」

坎特伯雷大教堂,也被稱為「肯特大教堂」,最初由羅馬派來的傳教士建成,是英格蘭的第一座天主教教堂。肯特大教堂歷史悠久,享譽盛名,因此地位高於普通的英格蘭教堂。約克大教堂和肯特大教堂擁有同等的地位,一併監督管制其他各級教堂。根據推測,蘭弗朗克之所以提出這樣一個聞所未聞的改革,旨在保證肯特大教堂的絕對權威。他強調,肯特大教堂在英格蘭宗教史上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羅馬教皇曾多次授予其特權,將其視為英格蘭各教堂之首。他提出,宗教上的歸順意味著政治上的服從,肯特隸屬於羅馬,同理,約克則隸屬於肯特。按照蘭弗朗克的建議,作為約克大主教的託馬幾乎被剝奪全部權力,變得無足輕重, 因此他強烈反對此項改革,並讓蘭弗朗克拿出切實憑據來證明此項宗教改革的合理性。

這項要求讓蘭弗朗克非常尷尬,但是他巧妙地規避了這個問題,表示如果四年前的大火沒有燒毀肯特大教堂,那麼各類契約和證書應有盡有。蘭弗朗克含糊其辭、避重就輕,顯然不能說服託馬,但是兩位大主教的爭端並未持續很久,因為託馬如此公開與 國王的親信叫板,很快就收到了警告和威脅。他被要求支持蘭弗朗克的宗教改革,承認肯特大教堂對約克大教堂的統治權,為英格蘭的和平以及穩定政權考慮,否則,他的家族將立即被逐出英格蘭。託馬不再堅持,表示願意支持這項決定,並將亨伯河以南的領地全部讓給蘭弗朗克,以表示對肯特大教堂的忠誠與歸順。

自此,託馬作為名義上的約克大主教,並無任何實質權力;蘭弗朗克成為英格蘭的首席大主教,擁有絕對權威。諾曼人說道:「上帝保佑!蘭弗朗克成為首席大主教,控制英格蘭所有教堂,此乃人心所向, 眾望所歸啊!」英格蘭人則叫苦連天,說道:「從此,英格蘭人必然受到他的控制,為他進貢。」蘭弗朗克隨意罷免英格蘭神職人員,並且讓諾曼人、法國人、洛林人以及其他國家的人取而代之。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英格蘭教士之所以沒有被剝奪職權,是因為他們是外國出身,只不過在英格蘭長大,包括赫爾曼、吉斯以及 沃爾特,這三位教士本是洛林人,分別是韋爾斯、舍伯恩 以及赫裡福德的主教。

相關焦點

  • 世界歷史:分析1066年末威廉對被諾曼人徵服區域的視察
    引言轉眼到了1066年年末,在這段時間內,威廉對已被諾曼人徵服的所有地區進行了視察。威廉將所得領地分封給諾曼人之後,短時間內,他們在各自領地就建起了堅固的堡 壘。當地人無力抵抗,被迫放下武器,表示願意服從新的主人。然而在他們的內心, 卻自始至終都不承認威廉為英格蘭國王,在他們的心中,真正的國王還是年輕的埃德加。
  • 世界歷史:分析威廉朝著西南方向進發後的作為
    威廉一路所向披靡,將沿途地區全部毀壞殆盡。敵軍逼近的消息很快便傳到埃克 塞特。威廉在距離城市還有四英裡的時候,命令軍隊稍事休息,向埃克塞特發出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投降。先遣部隊先行抵達,在威廉宣布發動最後 進攻之前,埃克塞特的幾位官員親自來見威廉,表示願意向他獻上埃克塞特。但是,這並非人民的想法,幾位官員回來的時候,民眾自發關閉城門,拒絕他們入內,準備重新投入戰鬥。 威廉包圍埃克塞特,令人將一位人質帶到城牆前,挖掉其雙眼以示決心,然後發動進攻。
  • 世界史:分析威廉在尼德蘭反抗西班牙的歷史進程中扮演的角色
    引言威廉的個性以及獨特的地位在尼德蘭反抗西班牙的歷史進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就像菲律普二世的敵人評價他為「暴君」一樣,威廉的敵人也認為威廉的城府很深,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以及貴族利益,可以隨時改變其宗教的信仰。
  • 西方史:簡析國王威廉二世打獵過程中與兄弟們的明爭暗鬥
    此時,威廉二世的遺體和他的父親一樣,遭到遺棄,無人問津。一些煤炭商經過,看到被箭刺穿的威廉二世, 將其搬至運貨車,用破舊的布將其包裹起來,國王的血液浸染了包裹著的布匹,流淌到地上。威廉二世的遺體就這樣被運送到溫徹斯特城堡,此時,他的弟弟亨利早已抵達, 迫切地想要拿到國庫的鑰匙。
  • 英國威廉王子抵達東京 展開4天對日訪問行程(圖)
    當地時間2015年2月26日,日本東京,威廉王子抵達當地,展開對日本為期四天的訪問。中新網2月26日電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6日下午,英國威廉王子抵達日本羽田機場,展開為期4天的訪日行程。這是威廉王子首次訪日。此行除考察位於東京的奧運會場館預定地外,還將前往福島縣郡山市及宮城縣石卷市、女川町,與東日本大地震災民交流。
  • 威廉王子造訪上海傳奇色彩濃厚的歷史建築
    威廉王子造訪上海傳奇色彩濃厚的歷史建築 2015-03-03 21:16:23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社上海3月3日電 (李姝徵)英國劍橋公爵威廉王子
  • 凱特用衣服改變了皇室的歷史,威廉王子贏得了公主的芳心
    凱特王妃與威廉王子的相遇,相愛,訂婚,過程可謂是王子與王妃愛情故事的真實版本,他們相戀了十年才訂婚,由於擁有了王子與未來之王的身份,威廉王子的愛情故事備受關注。當地時間11月21日,《每日郵報》報導,凱特米德爾頓(KateMiddleton)用一件30英鎊(約合260元)的衣服改變了英國皇室的歷史。據悉,2002年3月27日晚,在費爾蒙聖安德魯斯酒店舉行的學生慈善時裝秀上,威廉王子第一次看到凱特穿著不透明的蕾絲裙出現在學生T臺上。
  • 威廉公爵亦稱英格蘭的威廉一世,諾曼第公爵
    威廉公爵(英文:William the Conqueror),亦稱英格蘭的威廉一世,諾曼第公爵,1066年起成為英格蘭的第一位諾曼人國王,直至1087年9月9日逝世。威廉藉口愛德華生前曾許以王位,乃渡海侵入英國;哈斯丁一戰擊斃哈羅德,自立為英王威廉一世(號稱「徵服者威廉」)。
  • 世界通簡史:蘇格蘭國王威廉三世,光榮革命,的締造者
    百家原創作者:晨東講歷史今天小編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英格蘭和蘇格蘭國王威廉三世(1650—1702年)。他發起被稱為「光榮革命」的改革的人並不是威廉三世;改革的推動力來自英國議會。1650年11月4日,威廉出生於海牙,是奧蘭治親王威廉二世和英國國王查理一世之女瑪麗的兒子。他在萊頓接受教育,並於1667年進入荷蘭聯省共和國政務會。1670年,他到倫敦遊歷,這是他首次到英國,在那裡他見到了瑪麗,即他的8歲大的表妹、日後的英國國王詹姆斯二世的女兒。回到荷蘭後,威廉被任命為荷蘭軍隊統帥和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執政,這是一個世襲職位。
  • 國醫大師:中醫藥護佑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過程
    國醫大師:中醫藥護佑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過程 央視網消息:4
  • 《武士威廉》:東方航海傳奇,江戶末期日本貿易的有力推手
    而在之後的日子裡,英國人也來開始了貿易,而關鍵性人物是一名叫威廉·亞當斯的人。英國作家賈爾斯·米爾頓所寫的《武士威廉:大航海時代的日本與西方》一書用淺顯易懂的文字帶我們領略了探險家漂洋過海的徵途,領略了外鄉人在異國他鄉一步步實現自我的徵程。
  • 美好年代︱兩次柏林會議:德國殖民世界的夢想
    歷史上的這一時期從普法戰爭結束時開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止。從1871年到1914年,整整43年,歐洲大陸上各個強權之間雖摩擦不斷,但是沒有發生任何戰爭。這一長時間的和平在歐洲歷史上是很罕見的。伴隨著長時間的和平,歐洲各國紛紛迎來了各自的黃金時期。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的科技水平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憑藉著強大工業力量的支撐,歐洲列強在全球瘋狂地擴張,將殖民主義的大旗插遍世界。
  • 英國的漢普郡,風景壯闊歷史悠久
    漢普郡的黃金時代也許已經逝去了,但其歷史保存完好,值得一看。這裡曾經是Wessex王國(包括威爾特郡及多塞特郡的部分地區),由艾爾弗雷德國王統治。王國昔日的都城一一現在的溫切斯特,其風採至今猶存,尤其是溫切斯特大教堂。
  • 威廉·富蘭克林米勒 現在看起來像什麼 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男孩?
    看他的肌膚,美得像院裡的櫻桃,眼珠象藍色的瑪瑙,金髮有絲綢般的光澤,讓人們驚豔的是,在4歲的時就進入了模特行業的世界,並在2016年,他成為世界聞名的「地球上最美麗的男孩」。 關於威廉的成功的故事,以及突然上升的人氣是如何影響他的生活的?請看下面的一組文字與照片資料。這個小帥哥的照片當然從網上收集的。
  • 歷史:卡萊爾城堡,是在英格蘭威廉二世時期建造的!
    歷史:卡萊爾城堡,是在英格蘭威廉二世時期建造的!卡萊爾城堡位於英國坎布裡亞郡的卡萊爾,靠近哈德良長城遺址。這座城堡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是英國歷史上許多歷史劇集的場景。鑑於卡萊爾靠近英格蘭和蘇格蘭之間的邊界,它一直是許多戰爭和入侵的中心。如今,這座城堡由英國遺產管理,向公眾開放。
  • 西部世界:威廉與德洛麗絲的鏡像人生,真實與虛幻的邊界
    他懷疑一切,懷疑整個世界的真假,遇到人就認為是福特製造的host,來給他製造遊戲通關的障礙,他甚至連自己都懷疑,不敢肯定自己究竟是人類還是host。每當認知出現障礙,他就忍不住查看自己的手臂,以此來確認真假。現在的威廉,已經完全分不清現實與虛幻。
  • 威廉三世的傳奇人生
    威廉二世與英國的瑪麗公主(英王查理二世的妹妹瑪麗公主)的兒子威廉三世在其父親去世8天後才來到這個世界。出身於奧蘭治家族,又有著英國王室的高貴血統,原本風光無限,可惜父親的去世湮沒了他出生的榮光。小威廉自小體弱多病,而母親與其祖母因不和經常吵鬧,他在這種環境下逐漸變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起來。
  • 高中華:遵義會議與長徵勝利
    第一批上線推出的是中共黨史專題講座,共設置十二講課程,分別為: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朱毛紅軍與古田會議、遵義會議與長徵勝利、國共兩黨與抗日戰爭、延安整風與黨的團結統一、黨奪取全國政權的歷史經驗、建立新中國的構想及其實踐、抗美援朝的決策及其影響、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黨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與偉大歷史轉折
  • 威廉王子位於肯辛頓宮的宅邸,因與奴隸貿易存在可能的聯繫被批評
    英國人是否會因販奴和殖民歷史而羞恥?大英帝國該不該為過去的殖民歷史認錯? 如今,威廉王子位於肯辛頓宮的宅邸和其他皇家宮殿正在被「調查」,主要調查這些建築是否與奴隸貿易有關。事實上,從17世紀以來,肯辛頓宮一直是一座著名的皇家住所,先後是格洛斯特公爵及夫人、肯特公爵及夫人、肯特王子和肯特王妃的宅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