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
有一天,你正在逛街,不經意間路過一間泡泡瑪特的線下店。你決定進店看一看,近距離瞧瞧這些姿態或酷或萌、顏色繽紛華麗的精巧公仔。
接著,不知道為什麼,你被陳列在某個場景中的公仔吸引住了。你發現,12隻公仔儘管乖乖地待在小小的玻璃罩裡,但卻給你講起了它們的故事。
此時,也許你的目光落在了一個由幾個色塊搭建起來的場景裡,不同造型的Molly在這些色塊中過著十分豐富的一天:7點鐘伴隨著鬧鐘「鈴鈴」的響起開啟了她美好的一天,美滋滋吃著早餐,一邊洗香香一邊吹泡泡玩耍,夜幕降臨後9點半準時換好睡衣在貓咪的陪伴下進入夢鄉……
你有沒有發覺,其實Molly的一天,也是你的一天?在泡泡瑪特,有一群陳列師就專門負責為不同的公仔系列講故事。
為了揭開泡泡瑪特陳列師的神秘面紗,我們採訪了負責新品陳列的韓33和萌萌。她們分享了她們進入陳列行業的契機、經過,以及她們在泡泡瑪特的工作感受。以下是「泡泡範兒」與韓33、萌萌的對話。
泡泡範兒:兩位是在去年加入泡泡瑪特的,你們是怎麼了解到泡泡瑪特的呢?
33:我有一個很好的姐姐特別喜歡Molly。我經常從北京給她郵寄Molly盲盒。有一次逛店時被Labubu吸引了,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於是就有衝動想加入泡泡瑪特,我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投了簡歷,沒想到得到了面試機會。
萌萌:說實話,來之前我只是知道盲盒最近很火,自己並沒有消費過。後來換工作的時候剛好看到有招聘職位,簡單了解了一下,覺得這個公司也很有意思,投了簡歷面試之後就入職了。
泡泡範兒:你們在泡泡瑪特做過的最喜歡的陳列是哪一次呢?
33:我第一次看到「Molly的一天」公仔的時候,每一隻娃都自帶屬性,有刷牙、上廁所、睡覺……我當時的第一個念頭就是做一個「Molly的24小時生活場景」。因為Molly是8周歲的寶寶,她的作息和生活應該是很健康和活潑的,所以我給她進行了時間規劃:7點半起床刷牙、上廁所,9點吃早飯……最後9點半就要上床睡覺。
在做整體構思的時候,我會根據她在那個時間點做了什麼,再結合她當時的心情選擇色塊,比如早上起床時天剛剛亮,所以選擇了天藍色;吃早飯時美滋滋的,是少女粉紅色;晚上睡覺時天已經黑了,所以是紫色……
設計這個系列的氛圍的時候,我不想在裡面灌輸太多我的想法。每個粉絲眼中都有一個自己的Molly,他們可以隨意發揮想像,天馬行空。
萌萌:自己做的都挺喜歡的,就講講最近比較新的「米奇家族泳池狂歡」系列吧。這個系列都是迪士尼經典形象,每個娃都帶著一個遊泳圈,有的戴著泳鏡,有的手裡拿著雪糕。它的故事指向還是很明顯的,而且正值夏季,很容易聯想到米奇在泳池邊玩耍的場景。所以我要思考的是怎麼把它做得有層次,有夏天開派對的場景感。
最後結合產品本身的泳圈設計,做了一個亞克力材質的泳池,「水面」開了幾個洞,正好可以讓娃的遊泳圈卡在裡面,一半在水上一半在水下。這種陳列方式是之前沒有過的,因為讓店鋪去做的時候,不能真的在showcase裡面放水,所以想了這樣的方式來做效果。
岸上有太陽傘,幾個娃在吃冰激淋、喝椰子汁,另外還買了一些小奶茶杯的道具,通過豐富細節讓場景更真實有趣。左邊有一個跳板,米老鼠和米妮在準備跳水。這樣一個完整的泳池派對場景就呈現出來了。有趣有新意,又貼合產品故事,是我滿意的原因。
泡泡範兒:我的理解是,陳列師的工作是協助設計師實現他的表達?你們會有自己的表達嗎?
33:我們扮演的角色有兩種,一個身份是設計師與粉絲之間對話的橋梁,另一個身份是把公仔當做是一個鮮活的人,但是他們沒有辦法說話,我們其實是在幫助公仔表達。
所以我們在做場景和氛圍的時候,會適當地加入我們的審美和想表達的東西,但有一個前提,就是一定不要脫離整個系列的故事線。
萌萌:其實每一個系列本身已經有設計師為它量身定做的故事背景了。但如果只是簡單的在店鋪羅列,顧客很難直接感受到產品背後的故事是什麼。但是當產品放在了我們營造的場景裡面,顧客就能比較容易地通過場景和產品的互動,了解到設計師想要表達的故事。我們做的其實是在幫設計師表達。
泡泡範兒:陳列師的工作包含了很多環節,你們會有比較喜歡的哪幾個環節嗎?
33:每次在陳列新品的時候我就會特別開心。自己的工作成果被實現,就像自己的寶寶一樣,會對它抱有很大期待,最終呈現在店鋪的時候也非常有成就感。
萌萌:陳列設計工作前期都是一些概念和平面上的工作,只能呈現在電腦上。實際把它做出來以後,它就變成了一個立體的東西,看到這個還挺有成就感的。
泡泡範兒:說說在泡泡瑪特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33:我們領導非常天馬行空,這樣也會把我們帶到一個自由、歡快的氛圍當中,這樣非常適合開展創意工作。
萌萌:公司本身做的就是給人帶來溫暖的事情,周圍的同事又比較年輕、有活力、有創造力,所以工作氛圍很輕鬆,這是很難得的。
我們每天有很大一部分時間是自發的在一起討論,問問大家的建議,這個設計稿好不好,那個項目我這樣做行不行,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團隊的凝聚力很強,願意彼此幫助,一起成長。在工作上我們可以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領導也鼓勵我們創新。
泡泡範兒:跟你們之前的陳列工作相比,在泡泡瑪特工作最大的不一樣是什麼?
33:我覺得是約束。之前的很多公司會形成一種固定思維,很難可以突破。但是泡泡瑪特不一樣,我們會一代一代的更新,經常會有各種挑戰。我也很願意接受挑戰,這對我來說是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
萌萌:我之前都會去看看在自己行業裡面做得很好的品牌,學習他們做得好的地方。但是在泡泡瑪特做陳列,特別是做新品的陳列工作,很難找到完全能對標的同行經驗。潮玩和盲盒的領域本身又比較「窄」,所以很多東西是我們自己去摸索的,這種挑戰性是能讓我們有動力去做創新的。
泡泡範兒:你們最初是通過怎樣的契機成為陳列師的?
33:大學畢業以後,我做了快兩年平面設計工作。有一次逛街,我看到有人在做櫥窗布置,覺得特別好玩兒,就上網查了一下資料,才了解到陳列師這個職業,發現正好是自己喜歡的。之前生活得也比較安逸,想出來闖一闖之後就來了北京,進入陳列這個行業。
萌萌:我大學是學市場和經濟的。大三、大四在一家服裝快消公司做兼職,我就是在那裡接觸到了陳列的工作,覺得這種有創造性的工作很有趣,也更適合自己。快畢業時參加了一家服裝公司的校招,做視覺陳列的管培生,然後一直做陳列的工作到現在。
泡泡範兒:加入泡泡瑪特之前,你們都做過怎樣的陳列工作呢?
33:我的第一份陳列工作是在一家快時尚公司做駐店陳列師,因為做了很久的執行工作,想更多的接觸一些規劃和設計的內容,後來跳槽去了一家潮牌公司做總部的陳列師,開始慢慢接觸一些櫥窗設計的工作。上一份工作是在香水公司做陳列。
萌萌:我在畢業後進的第一家公司做了兩年,然後去了一家家居品牌做家居陳列。家具店鋪的陳列是以家居空間為主,通過營造氛圍讓大家看到產品。這個跟我在泡泡瑪特的工作還挺相近的。我們是傳遞產品思想的人,讓產品變得會說話。
泡泡範兒:對於自己目前的工作,你們有一個想要實現的目標嗎?
33:我希望我做的每一個show case都有不同的視覺感受,我會把每一個系列都當作是新的挑戰,同時也會與上次進行比較,要有所突破。希望可以自己可以變得越來越好。
萌萌:希望每一個項目的成果都是自己滿意的,有價值的,而不是僅僅為了完成工作去做。(當然我自己對「滿意」的標準也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