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洪緋:未來一年幫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

2020-12-15 中華網科技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頭條內容生態總經理洪緋介紹了過去一年平臺內容生態的建設情況,並發布了新一年的創作者扶持計劃。

洪緋表示,為滿足專業內容生產和消費需求,今日頭條將推出「頭條行家計劃」,在未來一年投入2億現金和價值20億元的品牌曝光資源,並將拿出100億流量來支持專業創作者。據大會披露,過去一年,今日頭條平臺助力創作者總收入76億元。預計這一數字將在2021年變為100億元。

以下為洪緋演講全文。

各位今日頭條的創作者,大家上午好,感謝大家來到生機大會。也非常感謝各位創作者對今日頭條的大力支持。

今天我會介紹一下過去一年今日頭條內容生態的變化,以及接下來一年的計劃。

頭條內容生態更趨豐富

2020是不平凡的一年,疫情的到來,阻隔了人與人的線下接觸,但卻沒有阻斷人們獲取信息和表達自我的需求。

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頭條上創作。今年,有超過1566萬的新用戶首次在頭條上發布內容,頭條各體裁內容的發布量增長了18%。其中微頭條這類短內容的發布量增長了86%。

很多人開始習慣在頭條上分享自己的經歷,表達個人的見解。隨著創作者的增加,頭條用戶的內容消費也更加豐富多樣。

我們看到,過去一年,有30個垂類內容的消費量突破了10億,其中健康、國際、軍事、科學、娛樂等垂類的消費增長迅速。

同時我們也觀察到,用戶對內容的多樣性、可信度、實用性的需求正在提高。

比如在疫情期間,用戶不僅僅在頭條上了解最新的疫情資訊,更會關注各行各業的人對疫情的解讀,以及疫情相關的科普知識,在健康、財經、科學、職場、旅遊等多個領域,與疫情相關的內容消費都增長迅速。

我們看到,多元視角的內容,專業有深度的解讀,以及實用有效的信息,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用戶所認可。

提升創作者體驗

作為一個內容平臺,我們深知,創作者體驗是非常重要的。

在過去一年,我們也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提高創作體驗。

首先,我們發布了頭條創作者計劃,為創作者明確各類權益,也規劃出清晰的成長路徑。這其中包括原創保護、流量分成、電商專欄等變現權益、VIP運營服務等等。馬上我們也會將青雲計劃轉型為幫助優質的10萬粉作者打造個人品牌的權益,這些作者將獲得更多的品牌曝光度,同時在巨量星圖平臺上也會獲得廣告優先接單等權益。

我們知道創作好的內容並不簡單。也常常會有創作者問我們,平臺規則是怎樣的,如何能創作出用戶喜愛的內容。我們針對作者的問題,在持續優化頭條公開課的培訓體系。目前公開課已經涵蓋了新手入門、帳號運營、創作技巧、內容變現4大板塊的內容,覆蓋了25個主要垂類的235節課程。過去的一年有123萬作者參與了課程。

我們希望通過創作者計劃和公開課這樣的產品,幫助有創作意願的人更快成長。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創作者通過優質的內容在頭條上快速成長。同時在頭條推薦分發的機制下,創作者即使沒有很多的粉絲,也能夠通過好的內容獲取流量。在過去一年,有超過16.5萬作者,在入駐平臺後第一個月,就創作出了10萬+的爆款內容。頭條上1萬粉作者數量增長了 60%,10萬粉作者數量增長了132%。

在這些作者中,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叫「法律人銳哥」的作者,他是一名律師,也是大學的法學老師。他在今年6月入駐頭條,在7月的時候參與了頭條公開課,之後就逐步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創作風格。他用法律人專業的視角,圍繞社會熱點做法律科普的解讀,經常產生10萬+的圖文和視頻,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就收穫了16萬粉絲。

隨著頭條上優質創作者數量越來越多,我們在去年也啟動了「IPUP」項目,希望通過視頻化的能力幫助有潛力的作者打造個人IP。

頭條是最早提出要「all in短視頻」的平臺之一,目前視頻也已經是頭條時長佔比最大的體裁。但對很多作者而言,生產視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今年,我們投入了更多的運營人力、流量和資金,為200多位創作者提供內容策劃、選題建議,以及一定的視頻製作支持。這些作者平均每月漲粉達到900萬,視頻的播放量從年初的日均不到2000萬增長到了目前的日均7000萬。在較短的時間內,建立了個人品牌。

這裡有很多參與「IPUP」項目的作者。我們有一位作者是國家智庫的研究員楊承軍,他的頭條號叫「教書匠看天下」。他在頭條運營的最初8個月,漲粉大概2萬。我們通過視頻化的運營,幫助他打磨內容,兩個月時間漲粉80萬。

另一位作者是媒體人王卉,自7月份加入「IPUP」計劃以來,粉絲從2000多增長到了接近39萬。

整體而言,視頻化的內容讓創作者的人設更加豐滿,很多作者也在自己的領域內建立了更高的知名度。

接下來我們也將升級視頻化的服務能力,為更多創作者打造個人品牌。

內容治理和創作者變現

作為內容平臺,我們也始終堅定地扶持優質原創內容,打擊搬運、洗稿、標題黨、虛假內容等破壞生態的行為,讓良幣驅逐劣幣。

過去一年,我們持續加強技術和人力投入,優質原創內容的流量整體上漲了50%。搬運、洗稿、低質內容的流量也大幅下降。同時我們也將審核不通過的理由、違規行為等透傳給創作者,讓平臺的規則接受廣大創作者的監督。

我們希望打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生態,讓認真創作的每一位作者,獲得應有的回報。

在幫助創作者變現上,我們今年主要有幾項舉措。

我們上線了微頭條體裁的分成,同時對優質原創內容持續提升分成的單價,流量分成較去年增加了32%。我們將創作者付費專欄的分成比例從60%調整到了70%。

在電商上,我們持續扶持優質作者變現,電商收入全年增長90%,其中直播帶貨的交易額較去年增長了11倍。

今年5月,我們也正式接入了巨量星圖平臺,用於連接廣告主和創作者。目前星圖上的廣告主已經有79萬家,最近幾個月在汽車、數碼、快消品等領域的訂單也增長迅速。

過去一年,我們累積為創作者創造收入76億,其中月薪過萬元的作者達到9359人。

有45位創作者的年收入超過了1000萬。在接下來的一年,我們會繼續完善平臺的各類變現工具,幫助創作者通過優質的內容獲得更好的收益。

明年,我們希望幫助創作者實現收入100億。

行家創作時代,專業內容崛起

在過去一年,我們也觀察到一個現象。

隨著內容行業的發展,頭條的用戶對於內容的質量、可信度、獲得感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這個背景下,我們發現有一定專業知識和行業背景的創作者,越來越受到用戶的歡迎。

我們看一組數據:

• 截止目前,頭條平臺上有職業認證身份的作者13萬。

• 雖然這些創作者的整體規模還不大,但他們發布的內容每天獲得了3億多的閱讀和播放量。過去一年,內容的消費時長增長了66%。

• 同時,他們的身份和內容更被用戶認可,漲粉率是平均作者的2倍。

我們把這類作者定義為行家,他們大多在各自的領域有一線的實踐經驗,對本行業的工作有鑽研、有洞察,他們喜歡把自己的經驗和知識分享給更多人。他們也渴望通過分享,幫助到社會上更多的人。就像今天大會的主題,他們貢獻著自己的真知灼見。

比如我們有一位作者,叫三一博士。他從今年開始在頭條上分享大基建相關的知識,一年時間漲粉了133萬。他的本職工作是長安大學的一名講師。我們知道一位老師一年的時間能夠教授幾百名的學生,但通過頭條的平臺,他可以走出講臺,將有價值的知識分享給成百上千萬的人。

頭條也有一位三農創作者,他叫鍾善東,他的頭條號是「種桔者說」。他種植柑橘有20多年了,獨創發明了「鍾式修剪法」。他在頭條開設了28個專欄,傳授種植方法。他不僅通過專欄獲得了超過45萬元的收入,也把自己的技能送到了全國的果農面前。

像他們這樣的作者還有許許多多,他們在頭條上分享著各自領域的知識和經歷,也從不同的視角來解讀著這個世界,為更多人創造了價值。

我們認為,今天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行家創作的時代,各行各業專業的內容正在崛起,具備一技之長的作者也將通過內容獲得更好的回報。

為此,我們在今天,推出「頭條行家計劃」。從以下三個方面助力行家作者。

首先,我們將努力幫助行家作者更好的生產內容,建立個人品牌。

• 我們將加大「IPUP」項目的投入,近期我們成立了「今日頭條奇點工作室」,將全面升級視頻化內容的策劃、包裝、製作能力,計劃全年為超過1000位作者打造視頻化的品牌。

• 同時我們也將持續優化創作工具的體驗。預計在12月份頭條會與剪映全面打通,作者們可以使用剪映製作視頻,一鍵快速發布到頭條上。

• 未來我們也將加大與不同行業的深度聯動,包括政府部門、行業頭部機構、智庫、高校等,幫助創作者建立在行業內的影響力。

未來今日頭條將與科普中國成立科技新媒體聯盟,共同扶持優質的科學科普創作者。近期我們也聯合世界頂尖科學家協會,推出了《科學家請回答2020》系列視頻,讓頭條上優秀的科普作者與諾貝爾獎得主直接對話,分享前沿的科學知識。

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舉措,幫助行家作者更好的生產內容,建立影響力。

在接下來一年,頭條將投入2億元現金、價值20億元的品牌曝光資源以及累積100億的流量來扶持各行各業的行家作者,讓他們的真知灼見被更多人看見。

同時我們也會全面幫助行家作者提升創作收入,我們將持續加大優質原創內容的分成激勵,幫助作者開發付費專欄,讓好的知識被更多人看到。在電商和內容營銷上,為作者匹配更多的優質商家和廣告主,獲得更多的收入。

我們希望,行家作者在創作內容的同時,也能獲得更好的回報。

在明年,今日頭條計劃幫助1萬位行家作者創收10億元。

今天在頭條,我們看到了來自各行各業的真知灼見。這裡有多元的觀點、全面的解讀、專業的經驗和理性的思考。我們希望這些智慧沒有物理上的邊界,能夠被更多的人看見,推進社會的進步。

最後,真誠的歡迎大家來今日頭條創作,我們一起為更多的人創造更大的價值。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今日頭條:未來一年幫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
    【TechWeb】11月25日消息,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今日在北京舉行,大會發布了最新的創作者扶持計劃「頭條行家計劃」,在未來一年幫助1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健康、財經、科學、教育等多個專業垂直領域內容,在今日頭條大受歡迎。
  • 今日頭條未來一年要幫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作為一個專門面向平臺創作者的大會,每年生機大會公布的創作者扶持政策都是行業內關注的焦點。此次大會發布了頭條平臺最新的創作者扶持計劃——「頭條行家計劃」,旨在通過流量和現金扶持等方式,在未來一年幫助1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
  • 今日頭條推出「行家計劃」,未來一年幫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發布了最新的創作者扶持計劃——「頭條行家計劃」,旨在通過個人品牌打造、流量和現金扶持、內容變現力提升等方式,在未來一年幫助1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
  • 未來一年幫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大會發布了最新的創作者扶持計劃——「頭條行家計劃」,旨在通過個人品牌打造、流量和現金扶持、內容變現力提升等方式,在未來一年幫助1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生機大會是今日頭條面向平臺創作者的內容生態大會,今年是第6屆。此次大會以「致敬真知灼見」為主題。當天,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宣布了產品的新定位——「看見更大的世界」。
  • 2020年今日頭條助力創作者收入76億元
    11月25日,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北京舉行,此次大會以「致敬真知灼見」為主題,介紹了頭條內容生態在過去一年的發展情況並發布了全新的創作者扶持政策。大會宣布,在2020年幫創作者收入76億元之後,今日頭條計劃在2021年幫創作者收入100億元。
  • 2020年助力創作者收入76億元,今日頭條計劃大力扶持專業創作者
    大會發布了最新的創作者扶持計劃——「頭條行家計劃」,旨在通過個人品牌打造、流量和現金扶持、內容變現力提升等方式,在未來一年幫助1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 生機大會是今日頭條面向平臺創作者的內容生態大會,今年是第6屆。此次大會以「致敬真知灼見」為主題。當天,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宣布了產品的新Slogan「看見更大的世界」。
  • 創作者總收入76億,今日頭條生機大會交出2020成績單
    今日頭條CEO朱文佳、內容生態總經理洪緋、副總編輯徐一龍等8位產品和業務負責人及17位知名人士和創作者出席大會並發表演講。本次大會以「致敬真知灼見」為主題,回顧了2020年全年發展數據,提出內容生態中各行業專業作者產生「真知」的新趨勢,並發布了未來一年的各項戰略舉措和激勵計劃。
  • 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在京召開,「真知」成平臺內容新趨勢
    「頭條行家計劃」未來一年幫萬名專業創作者收入10億元生機大會開場,今日頭條CEO朱文佳進正式宣布今日頭條啟動新一輪品牌升級,發布全新Slogan「看見更大的世界」。2020年今日頭條共有1566萬新用戶首次發表內容,助力創作者收入76億,計劃2021年幫助頭條創作者創收100億。洪緋稱,頭條上「行家內容」崛起的趨勢十分明顯。行家即具備一定專業知識和行業背景的創作者,其創作的兼具趣味性和知識性的內容得到用戶認可,專業內容消費時長一年內增加66%。
  • 今日頭條助力專業創作者「出圈」之路,打造MCN新生態
    如何在這樣的局面下向專業化內容「轉型」,是頭條與MCN在今年不斷探索、發力的重點。  今日頭條作者策略總監王琦的發言提到,過去一年中頭條MCN的發展呈現出不斷向好的趨勢。數據顯示,今日頭條生態內41個MCN月均總閱讀量超過1個億;916個MCN實現月總消費大於1000W的突破。
  • 今日頭條創作者Mr苟勝:從西安航空學院講師到知識「網紅」,他靠...
    在今日頭條,西安航空學院飛行器設計專業講師梁毅辰和「三一博士」一樣,因為一個個高質量的「硬核」科普視頻備受關注。「Mr苟勝」,是他在這一平臺上給自己取的網名。鮮少有人知道,這個「土氣」的名字背後,藏著一個小秘密。「搞科普千萬不能陽春白雪,我給自己取個接地氣的網名,就想先從潛意識裡拉近大家與浩瀚宇宙的距離。」如今,他的頭條帳號已吸粉44萬,獲贊139萬。
  • 幾度更換Slogan後,今日頭條如何看見更大世界?
    徐一龍就說,「我們期待頭條熱榜能成為連接用戶與真實世界的一個紐帶。」02創作者側,讓1萬「行家」創收10個億?圍繞已明確的產品升級邏輯,今日頭條在創作者側的發力也愈發明顯——那就是加大力度,在未來一年投入2億現金、價值20億品牌曝光資源、100億流量,扶持專業化創作者。今日頭條把專業化創作者稱為「行家」。比如長安大學講師「三一博士」,其視頻講述的是「大而不強,中國農業與美國差距在哪裡?」「前段時間虎門大橋震動,到底是什麼原因?」
  • 今日頭條推出「千人百萬粉」計劃 未來一年將扶持出1000個百萬粉絲...
    大會上,今日頭條創始人、CEO張一鳴公布,今日頭條旗下所有短視頻產品總播放量超100億。並宣布今日頭條將從智能推薦走向智能社交,正式開啟粉絲紅利。  今日頭條旗下短視頻產品日均總播放量達100億  張一鳴在會上公布了最新數據,截至2017年10月,今日頭條與西瓜視頻的日均視頻播放量達到30億,相比2016年9月的10億,增長了170%。
  • 用數據傳遞健康的溫度 ——2018今日頭條算數健康大會側記
    縱觀「2018算數健康大會」,以下幾點值得大家關注:健康資訊閱讀量4年增6倍,熱度超世界盃今日頭條內容生態總經理洪緋公布的數據顯示,今日頭條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數據顯示,健康資訊閱讀量高達336億,比去年增加了近100億,增長率為38.8%。而與2015年的47億相比,則增長了6倍。
  • 在今日頭條,有45位作者2020年收入超過1千萬!
    2020年以來,今日頭條共有9359位創作者實現月薪過萬,其中45人收入超過1000萬。在這個平臺上,創作者這一年共收穫了76億營收,比去年增長了60%。這是「2020今日頭條生機大會」上官方發布的一組數據,意味著今日頭條的新生態紅利已成為當下主流,背後,不僅僅是內容創作者,還包括帶給企業和品牌方的巨大紅利。
  • 今日頭條:50%頭條號創作者擁有超過4000位真實粉絲
    近日,今日頭條官方帳號發布了2017年度頭條號創作者畫像。據畫像顯示,2017年頭條號平臺創作者超過了120萬,其中超過50%的創作者,擁有超過4000位的真實粉絲。
  • 斥資10億美元,收購國外知名公司,今日頭條的野心藏不住了
    文/孟曉慧 億歐專欄作者億歐11月10日消息,今日頭條正式與北美短視頻平臺Musical.ly籤署協議,將全資收購Musical.ly。據悉,Musical.ly的市場估值接近10億美元。交易完成後,今日頭條旗下音樂短視頻社區抖音將和Musical.ly進行合併。雙方將保持品牌獨立,未來會在技術、產品等多方面探索更深入的合作。
  • ...今日頭條推出「千人百萬粉計劃」:扶持1000個擁有100萬粉絲的帳號
    11月22日,今日頭條創始人兼CEO張一鳴在2017今日頭條創作者大會上宣布今日頭條推出「千人百萬粉計劃」,即在未來1年內,在平臺上扶持1000個擁有一百萬粉絲的帳號。張一鳴表示,今日頭條的粉絲紅利期才剛剛剛開始,基於人工智慧技術,今日頭條可以為更多創作者,更快更好地獲取、沉澱粉絲。
  • 地方文旅廳旅遊局與今日頭條合作項目「頭條帶你遊中國」持續開展
    3月,今日頭條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聯合發起#頭條帶你遊廣西#話題活動,充分調動旅遊領域優質達人資源推薦此話題,在參與活動的優質創作者中遴選出8位並送出廣西出行免費體驗名額,分兩條線路遊廣西。本期活動吸引到張儷、喬振宇、胡夏、唐磊等明星參與,紛紛發聲為自己的家鄉做宣傳。
  • 今日頭條的野心是百度,也是微博和 Facebook | 獨角獸2017看點
    看點1: 100億美金營收的徵途,自近萬名銷售開始 頭條在2016年前三季度就超額完成60億的年度收入目標,全年收入有望達100億元。在魏則西事件之後,百度終於在2016年三季度迎來自己廣告業務營收的首次負增長——164.7 億元,同比下滑 6.7%,儘管這並不會阻擋它光靠廣告一年收入600億的現實。 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給頭條定下的未來發展目標,與百度當前的廣告營收數字很接近:20%的市場份額,2020年前收入100億美金。
  • 從內容創作者到內容創業者,邊旅遊邊賺錢不是夢
    文化和旅遊部有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旅遊人數達到了28.26億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1.4%;中國公民出境旅遊人數為7131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5.0%。  除了「一遇假期必遠行」,國人在旅遊創作方面的熱情更是與日俱增。聚集了海量內容創作者的今日頭條近期發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在過去的10個月中,平臺內的旅遊類內容累計創造了124億次瀏覽,且數據還在持續增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