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說的話,正是每位父母想要對孩子說的

2020-12-11 騰訊網

本周《玩具總動員4》幾乎是毫無懸念地獲得了「2019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的稱號。但是也有網友表示異議:

作為看「玩具總動員」系列長大的鐵桿兒粉絲,小編要說:「玩具總動員」整個系列,都是拍給成年人看的!尤其是《玩具總動員4》,更是一部為父母定製的影片

在「玩具總動員」整個系列中,玩具對於孩子來說,不只是玩伴,更像是守護者。在孩子難過的時候,他們陪在身邊;當孩子遇到入學恐懼,他們幫孩子建立信心;當孩子長大,他們微笑著悄然離去……

玩具對於孩子的守護,正像是每位父母對孩子的守護。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玩具總動員」系列動畫電影中的經典英文臺詞,聽一聽玩具們對孩子的暖心「表白」。

01

「你最大的價值在於被一個孩子愛著」

——Woody

作家斑馬曾提到自己孕期的一段經歷。一位人到中年卻未婚未育的女領導,指著她的肚子說:「這就是你現在最大的KPI。」

對於現代職場精英們來說,沒有孩子的時候事業最大,一旦有了孩子,任何金光閃閃的title都比不上「爸爸」「媽媽」兩個稱呼更動人心神

在《玩具總動員》第一部裡,巴斯光年覺得自己只是個玩具而感到灰心喪氣,牛仔胡迪鼓勵他說:

「Bein' a toy is a lot better than bein' a, a Space Ranger ... Look, over in that house is a kid who thinks you are the greatest. And it's not because you're a Space Ranger, pal, it's because you’re a toy. You are his toy! 」

「當一個玩具比當什麼太空騎警好多了……你看,在那個房子裡,有個小孩子認為你是最棒的。那可不是因為你是什麼太空騎警,朋友,而是因為你是個玩具,是他的玩具!」

02

「朋友和家人才是真正的財富」

——Woody

在《玩具總動員2》中,巴斯來救胡迪回家,但胡迪想要去玩具博物館生活。就在胡迪無法下定決心回家的時候,電視裡《警長胡迪》的動畫片裡響起來一段話:

「Now, remember, deputies, the real treasures are your friends and family. Before I go, kids, I want to share somethin' special with you, for the times I'm not around. (music) You've got a friend in me! 」

「現在,記住了,副警長們,真正的財富是你的朋友和家人。在我離開之前,孩子們,我想專門跟你們分享一首歌曲,以防我不能時時陪在你們身邊。(歌曲)我是你的好朋友!」

這段話是動畫片裡的胡迪對現實中的胡迪訴說的。胡迪當然可以成為一個萬眾矚目的明星,但是觀眾和他之間會永遠隔著一道玻璃窗,不能跟家人、朋友相聚,那玩具一生的價值又何在呢?

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也是一樣,「家」是我們奮鬥的原因和動力,也是我們勇氣和力量的源泉。我們的一切奮鬥,都源自「愛」,最終也將走向「愛」。

03

「他從來不會讓你失望」

——Andy

在《玩具總動員3》中,玩具們的主人安迪要上大學了,他決定把玩具送給了小女孩,在與玩具們最後道別的時候,他說:

「Now, Woody, he's been my pal for as long as I can remember. He's brave, like a cowboy should be. And kind. And smart. But the thing that makes Woody special is he'll never give up on you. Ever, he'll be there for you, no matter what. 」

「現在,到胡迪了,從我記事起他就是我的好夥伴。他很勇敢,就像每個牛仔那樣。而且很善良,很聰明。但是,最為與眾不同的是,他從來不會讓你失望。永遠,不管遇到什麼事,他都陪在你身旁。」

孩子們會把自己想像中的超能力和優秀品質投射到玩具身上,讓玩具代替自己成為拯救世界的大英雄。而他們現實中的榜樣,就是自己的父母。

03

「孩子終將長大但我不想錯過這個過程」

——Woody

在《玩具總動員4》中,胡迪常常被新主人邦妮冷落。他和邦妮最愛的玩具叉叉吐露心聲:

Woody: 「I saw him grow up and become a full person. And then he leave. They often do things that you『』ll never see. Don’t get me wrong, I still feel good about it. But somehow you will find yourself all those years sitting in the closet. Feel ... 」

Forky: 「Useless? 」

Woody: 「Yeah.」

Forky: 「Your purpose has been fulfilled. 」

胡迪:「我看著他長大成人。然後,他離開了。他們總是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別誤會,我對此感覺依然良好。但是不知怎麼的,你發現自己在壁櫥裡坐了很多年。會感覺自己……」

叉叉:「沒用了?」

胡迪:「是的。」

叉叉:「你的人生目標已經達成了。」

孩子們終將長大,總有一天他會離開父母,離開家,獨自闖蕩世界。不因註定的離別而害怕,我們可以讓孩子只有一次的童年,得到我們全部的愛和陪伴,這是我們的使命

看過電影,想要再次回味這些暖心「告白」,就看「玩具總動員」系列原版英文故事,跟孩子一起,享受精彩故事,品味英文之美。

相關焦點

  •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愛對孩子說這兩種話,希望你不在其中
    孩子的這些特性並不一定都是天生的,都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這就需要父母們有著足夠的智慧。善於教育子女的家長往往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好夥伴,教出來的孩子知書達理、懂事聽話。而不善於教育子女的家長則常常扮演訓斥者和壞榜樣的角色,孩子的一言一行通常讓人難以理解,甚至被人認為是壞小孩。所以,父母的言行正是教育的智慧的體現。幼年時期的孩子模仿意識很強,父母的行為將直接影響到孩子。
  • 什麼玩具是不可缺少的?這4種玩具對孩子有好處,家長快看看
    作為父母,總想把孩子想要的全部給他們,孩子喜歡玩具,就買各種各樣的玩具,父母都覺得孩子玩玩具可以帶給他們快樂,促進他們的智商發展,最後卻發現,家裡的玩具堆積成山,孩子的新鮮感早已不在玩具身上了。相反,過多的玩具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更容易讓孩子養成「3分鐘熱度」的壞習慣,建議父母給孩子準備5種左右的玩具就夠了,那什麼玩具對孩子有幫助呢?快來看看這幾種,你有沒有給孩子準備!圖卡類家長給孩子挑選玩具時,一定要根據孩子的身體發育階段來選擇,這樣才能更適合孩子玩。
  • 孩子哭鬧要買玩具,媽媽沒有打罵,說了一句話,孩子乖乖聽話
    按照這個年紀的通病,肯定會拉著他媽媽給他購買玩具。果不其然,小男孩的腳步停在了玩具區,看上一款遙控汽車。他開始扯媽媽的衣角,對其撒嬌,小男孩的媽媽蹲下了身子,輕輕地詢問孩子:「這種類型的玩具家裡有很多,你確定要買嗎?」
  • 孩子哭鬧不休想要玩具怎麼辦?拒絕妥協,學做「牧羊犬型」家長
    還有些孩子,當家長明顯表示出拒絕買新玩具的想法時,就會開始大哭大鬧,企圖通過這種方式讓家長妥協,滿足自己的意願。明明的家長就會被明明逼得買下好幾臺同種類型的玩具車,家長跟明明說家裡已經有4、5臺了,可明明始終不聽,無奈之下,明明家長只好同意他的要求。好好的逛街活動,最終鬧得如此不愉快。
  • 慢慢地說|這十句話,永遠不要對孩子說出口
    Mead)分享,孩子成年後對世界的理解,建構於幼年時期的經驗,以及他們從父母接收到關於自己的資訊。父母的一字一句對孩子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作父母的,有些話該說,有些話則永遠不該說出口。父母對孩子的言語,目的是建立他們的自尊、自信、每個時期的自我認知,若說錯或說不好,帶來的負面影響甚至可能伴隨一輩子。
  • 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有兩種話不能對孩子說
    在對孩子的教育中,孩子就像植物,如果父母說得多是鼓勵,正面、積極的話,孩子在其暗示下,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會越來越好。而父母如果總對孩子說些負面、否定的話暗示孩子,孩子就很有可能朝著父母所說那樣,發展越來越糟糕。因此,對孩子的教育中,父母的語言的作用不可小覷。
  • 當父母變成傭人,百依百順,對孩子是一件好事嗎
    當孩子出生的時候,父母的心,感覺一瞬間被填滿,想要給孩子最好的生活,全心全意地保護他,讓他慢慢成長。愛孩子沒有錯,想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也沒有錯,但是如果父母完全淪為孩子的傭人,這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不管是嚴父慈母還是嚴母慈父,父母在家裡面的角色,都應該是孩子的導師,家長,也可以時不時地客串一下孩子的朋友。
  • 「你是菩薩送來的金鳳凰」,父母對孩子認可就是全世界對孩子認可...
    但是詹青雲的媽媽跟詹青雲說:「你是特別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那一個,是觀音菩薩送來的金鳳凰,你一定可以超越很多人,成為最棒的你自己。」詹青雲說這句話的時候,彈幕上很多人在說:「這就是原生家庭的重要性。」父母對孩子的認可和鼓勵,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
  • 各國父母都如何對孩子講性
    教男孩要有男人氣,教女孩更細心,是美國父母心中已成為約定俗成的育兒觀。假如母親送兒子上幼兒園,而孩子哭著纏住媽媽不肯放,媽媽只要對兒子說:「你是男子漢,男子漢是不能哭的。」男孩就會強忍著哭,鬆開手。  新加坡對低齡兒童的性別教育  新加坡對低齡兒童的性別教育,不是在課堂上,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 2萬孩子公開控訴父母:你隨口說的一句話,就是孩子心上一座山
    知乎上有個高熱搜索,「父母對你傷害最大的一件事是什麼?」有近2萬個回答。看完後會發現,父母隨口而出的一句話,真會變成壓在孩子心頭的一座山。和孩子溝通有多難,只有做了父母后才有切身體會。不管你是銷售精英,還是公司主管,只要是初為人父母,面對不按常理出牌的孩子,真是空有一身功夫卻使不出來。很多人都知道不該對孩子喊叫發脾氣,但有時真的會被逼瘋。其實想要和孩子建立起有效溝通,就要引導孩子克服消極情緒,讓他們卸下防禦、願意表達,而所有的理論和方法核心,概括起來就是兩個詞——「理解」與「尊重」。包媽希望你從沒聽過下面這些話,也永遠不要對孩子說這些話。
  • 孩子搶了別人的玩具,父母三種錯誤做法危害大,看看你有沒有中招
    JoJo媽帶JoJo在樓下小區玩耍,很多小朋友拿著自己的玩具在一起玩耍。突然有一個3歲左右的小男孩搶走了JoJo手上的泡泡機,JoJo瞬間坐到地上大哭起來。小男孩的媽媽也在旁邊,看到她家孩子搶走別人的玩具,她動都沒動,揮著手說,「小孩子家的爭搶,我們不用管,讓他們自己解決吧」。
  • 養育女孩,這3句話不要再對孩子說了,父母可別忽視了!
    說起來養男孩和養女孩那個更省心一些,肯定有很多人都覺得一定是女孩,因為男孩往往都太調皮了一些,父母管教起來會格外費心。但是女孩就不同了,她們往往都安靜乖巧,在養育的過程中父母不用花費那麼多心思。正如《養育女孩》一書中所說,今天的女孩接受什麼樣的教育和影響,明天她就將長成什麼樣的氣質和模樣。所以家裡有女孩的父母,這幾句話千萬不要對女孩說。
  • 父母喜歡拿孩子和別人比較:攀比,對孩子傷害有多大,你知道嗎?
    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昨天進步,你就應該祝賀他,這就是母親對孩子的賞識。有這樣兩位媽媽在一起談論自己的孩子,一位媽媽說:「我兒子最近會背30首古詩了,你的兒子呢?」另一位媽媽皺了皺眉頭,說:「別提了,我兒子最近不努力,只記20多個單詞,我還得讓孩子再加把勁兒呢!」
  • 「媽媽給我生個小妹妹吧」,孩子常說這樣的話,父母可不能輕信了
    很多時候可能大寶總會拉著媽媽的衣角,表示要想要個小妹妹或者小弟弟,最終可能讓父母堅定想法要二胎。然而等小寶出生之後,大寶的態度與之前卻反差很大,甚至表示要慢慢把妹妹抱走,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1、小孩子只是把小妹妹小弟弟當成小玩具,並不理解其中的真正含義有的寶媽表示,大寶經常嚷嚷著要一個小弟弟,當小寶出生之後大寶非常開心,兩個人相處的非常和諧,這時候寶媽感到非常慶幸。然而等小寶一歲之後,兩個人因為爭搶玩具而經常打鬧,甚至大寶總是嚷嚷著讓媽媽把弟弟送出去,兩個人瞬間勢同水火。
  • 孩子喜歡咬指甲,說了很多次都不改?「心理問題」父母不容忽視
    聚會上,我看到小英4歲的兒子一直在咬指甲,即使他的指甲已經被啃出了很多的牙印,手指甲也已經光禿禿的,甚至可以看出露的指甲床,小英說了他很多次,然而兒子卻始終不改。 其實,咬指甲也是許多兩三歲寶貝們經常會出現的一種不良習慣,而且會讓父母感到非常困擾,其實造成孩子這種行為的原因有很多,而"心理問題"是父母不容忽視的。
  • 做一個懂得跟孩子「討價還價」的父母!
    兒子為了還欠的賭債,編造各種謊言向父母要錢,「說要開婚慶公司,說買車,說要結婚,說有孩子了,又說離婚了」。甚至還厚顏無恥地對記者說出這樣的話:「我是賭博,可我至少不沾毒啊」。在的概念裡不沾毒還不夠壞,難道非要做個五毒俱全的「人」嗎?
  • 孩子最想要的禮物是什麼?玩具?電子產品?都不是,是你的陪伴
    曾經看到過一個採訪視頻 ,當問孩子們想要什麼禮物時,有的孩子說要樂高,有的孩子說要屬於自己的IPAD,有的孩子想要最新款的芭比娃娃。當被問及,如果你要送給爸爸媽媽一件禮物,你會送什麼?有的孩子說要送媽媽一個戒指,因為媽媽從來沒有戴過戒指。有的孩子說,送給媽媽手錶 。
  • 越來越多孩子「染上」白血病,與3種玩具脫不了關係,家長別買了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對於父母而言,自從他們來到這個世界,就想要給自己孩子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不願傷害孩子一點點。 但是很多時候,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會朝著好的方向走,有時候也會出現一些我們始料未及的事情。
  • 對孩子說這10句話,孩子早晚會感謝你
    燕郊網城ID:yjwccom 專注於燕郊本地生活資訊,為燕郊百姓提供便利的生活服務;業務諮詢:13393160066 ---喚醒內在智慧,激活生命能量--- 世界上最慷慨的人是父母
  • 父母要注意:你對孩子的評價,就是孩子對自己的暗示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在陪伴過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產生深深的影響。孩子的性格與思想更是會因為父母的評價而產生影響。你對孩子的評價,就是孩子對自己的暗示北京大學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主任方新曾說:人的一生都是催眠的結果,想一想你對孩子說話的高頻詞是什麼,你就是在暗示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當家長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慢」就是在暗示孩子是一個「慢」的人;所以爸爸媽媽在評價孩子的過程當中,要反思一下自己對世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