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菩薩送來的金鳳凰」,父母對孩子認可就是全世界對孩子認可...

2020-12-12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你見過最笨的小孩有多笨?

曾經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在哈佛大學獲得法學博士學位的詹青雲,曾經準備了一個月,就通過了哈佛法學院考試,在很多人心目中是學霸,甚至是學神。

然而詹青雲說,小時候她是學渣,學渣到什麼程度呢?

小學時候,老師說2>1,3>2,……10>9的時候,別的小朋友一下子就能接受這個設定,但是詹青雲不明白,她以為「大」的意思是字體要寫的更大一些。

學校老師找到她的媽媽說「我教不了你家孩子」,還被老師叫「笨豬」。

這算是很笨的小孩了吧,真笨,都不懂大的數字>小的數字這麼簡單的事情。

但是詹青雲的媽媽跟詹青雲說:「你是特別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那一個,是觀音菩薩送來的金鳳凰,你一定可以超越很多人,成為最棒的你自己。」

詹青雲說這句話的時候,彈幕上很多人在說:「這就是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父母對孩子的認可和鼓勵,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並且,孩子年齡越小,父母的評價對孩子的影響就越大。

最近幾年,我們常常說「原生家庭」,父母們也越來越重視原生家庭對孩子未來的影響。

在孩子小時候,父母是唯一可以信賴的人,父母在孩子心目中也是極具權威的人,甚至在孩子心目中,父母是完美的人。

當孩子表現的沒有那麼好,比如說「學習不好」、「調皮搗蛋」、「不夠聰敏」、「不夠機靈」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評價,往往能影響到孩子對自己的評價和認同。

在《孩子,請把你的手給我》這本書中,兒童心理學家有這樣一段話:「如果父母不斷重複說一個孩子愚蠢,漸漸地,孩子就會相信。他會認為自己的確是愚蠢的。」

父母認同孩子,認為孩子「是觀音菩薩送來的金鳳凰」,孩子就可能像詹青雲一樣,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和認可。

父母不認同孩子,認為孩子「你就是太笨了」、「你就是不行」,那麼孩子真的會像父母評價的那樣,變得「愚蠢」,變得不敢認可自己,不敢去嘗試。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是人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家庭會對孩子有不同的引導和教育,導致了孩子在未來面對相同情況時,不同的選擇和心理。

很多年輕人會遇到「缺乏自我認同感」的問題,比如說,不明白自己生活的意義,經常感到空虛、迷茫和焦慮,整個人處在混沌不清的狀態中。

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這個階段,但是孩子是否能夠順利「找到自我」,順利獲得「自我認同」,卻和原生家庭對孩子的評價有著非常重要的關聯。

著名的發展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愛利克·埃裡克森提出:「自我認同的形成,是人們做出很多重要人生選擇的基礎。」

孩子的自我認同對未來的生活和發展都是息息相關,並且會起到很大作用的。

很多父母再教育孩子的時候,喜歡用否定的方式來「激勵」孩子變得更好,比如說:孩子承諾下次考更高的分數,父母卻說』我不相信你能考的更好,就你?能及格就不錯了。』

父母以否定的方式教育孩子的時候,會讓孩子缺乏自我滿足感,形成「自我厭惡」。

在一個優秀的心理學帳號KnowYourself中,提到「自我厭惡」會出現的6種表現:

·總把目標設得很低,降低自己的渴望,主動放棄追求更好的東西。

·習慣以負面的方式來激勵自己,通過厭惡當下的自己,來促使自己改變。

·很容易把他人的看法當做對自己的指責。

·很難原諒自己的失誤或失敗。

·總是活在對他人的羨慕或嫉妒中。

·來自他人的肯定會讓自己感到不適,認為善意是對自己「自我認知」的挑戰。

「自我厭惡」也是一種「隱形的自我攻擊」,通過不斷的否定自己,通過阻止自己去獲得更好的東西,這樣的人更傾向於留在一段不健康的關係裡,來獲得安全感。

父母的評價——認可或否定,對孩子的「自我認知」、「自我厭惡」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

如果父母也在遭遇或者曾經遭遇過「被否定」、「缺乏自我認同」、「產生自我厭惡」等這樣的經歷,那麼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要重視起來,不要讓自己的一些「無心之失」,對孩子的未來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上面提到詹青雲,小時候的學習情況十分糟糕,但是現在卻是公認的學霸。

很多孩子並沒有父母想像的那麼不堪:說謊、不努力、懶、笨……

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糟糕的一面,也有屬於他們獨有的「不凡」的一面。

他們在不斷發展,他們「開竅」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比如說,有的寶寶在3個月會翻身,而有的寶寶在7、8個月的時候才開始翻身;有的寶寶在1歲之前就會說話,有的寶寶到2歲多的時候仍舊「懶得開口」……

每一棵草都會開花,但開的時間不一樣,開的花也各不相同,父母要有耐心,等等孩子,欣賞孩子。

當然了,父母認同孩子,要通過語言或其他形式表達出來,才能讓孩子感受得到。

在孩子還未「開花」時,父母對孩子的正面教育和鼓勵,就是在給孩子「施肥」,這樣可以讓孩子在將來能夠有好的習慣、心態和健康的心理,來迎接「開花」時刻。

①鼓勵、讚揚孩子的進步過程

誇獎孩子,很多父母都會做,但是也有一個部分父母會做錯。比如誇獎孩子的時候,說「你真漂亮」、「你真聰明」等。

這種誇獎人天生存在的東西,會讓孩子自傲,但是卻無法獲得不斷進步的自我滿足。

父母在誇獎孩子的時候,可以誇過程「剛剛你寫作業的狀態很好,下次可以繼續」、「你做出的手工太棒了,一看你就是用了心的」、「這次考得很棒,你這段時間的努力沒有白費」……

這種鼓勵是有過程的,孩子能夠根據自己這次的狀態得到經驗,從而在下次做到更好。

在孩子不斷進步的過程中,孩子能得到「自我滿足」、「自我認同」,儘管這時候孩子可能並沒有十分大的進步,但父母要相信「厚積薄發」。

②批評要及時,不要嘮叨,不要上升價值

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父母切忌「嘮叨」,不嘮叨是對孩子的善意。

父母對孩子的批評要及時,及時告訴孩子「你現在的行為是錯的、不對的」,並且要求孩子改正。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不要「牽扯舊帳」,也不要上升價值,從孩子的性格、氣質上否定孩子。

比如說,孩子丟三落四,父母要讓孩子意識到「丟三落四不好」,並且可以教給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你撞倒瓶子,是因為轉身太猛,下次路過這裡的時候,要多注意一些」。

不要跟孩子說「你看看你,我說了多少次了,不要亂丟東西,不要亂丟東西,你哪一次聽了!你就是一個邋遢、馬虎、不操心的孩子」。

③要求孩子做事,要正面說

「你就不能收拾一下?」「你就不能把地掃掃?」……

不光是父母對孩子,在家庭中,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

在讓孩子做事的時候,父母可以用更加直接的方式來表達:「你房間的地太髒了,現在不忙,你可以掃一下」。

這樣的方式更能讓孩子接受。

父母跟孩子的關係是相互的,父母用正面的態度、認可的態度教育孩子的時候,孩子通常會給予父母正面的反饋。

如果父母用打壓、否定的態度來傷害孩子,孩子也會被激起負面情緒,從而對父母產生對抗關係。

父母對孩子的評價,關係到未來孩子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父母在處理孩子的事情時可以做的更對,讓孩子變得更好。

相關焦點

  • 父母要注意:你對孩子的評價,就是孩子對自己的暗示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在陪伴過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對孩子產生深深的影響。孩子的性格與思想更是會因為父母的評價而產生影響。你對孩子的評價,就是孩子對自己的暗示北京大學心理諮詢與治療中心主任方新曾說:人的一生都是催眠的結果,想一想你對孩子說話的高頻詞是什麼,你就是在暗示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當家長對孩子說:「你怎麼這麼慢」就是在暗示孩子是一個「慢」的人;所以爸爸媽媽在評價孩子的過程當中,要反思一下自己對世界的看法
  • 父母要如何表達對孩子的愛?如何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
    血濃於水的親情是天生的,父母對孩子的愛也是天生的,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父母如何去表達自己對孩子的感情、如何理性地去愛孩子,卻是需要所有的父母學習和重視的。我們對孩子的愛有很多方式,但請記住要表達出來!比如日常生活中,寶爸寶媽們可以通過這些形式,來表達我們的愛,也更能讓孩子深刻感受我們的溫暖,培養出有「愛」的孩子。
  • 「你乖我才愛你」?父母對孩子「有條件」的愛,其實是「傷害」
    相信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父母在表達對子女的愛時,總是會出現一些附加條件。當孩子淘氣的時候,父母往往會說:"你再這樣,爸爸媽媽就不愛你了,不要你了"。作為家長,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面對不聽話的孩子,不知道該用什麼辦法,所以才會使用這種短暫有效,但是在長期會有明顯反作用的方式。與此同時,家長也很難意識到這種方法正在對孩子造成無限的傷害。
  • 當父母變成傭人,百依百順,對孩子是一件好事嗎
    但是這份愛是但是太沒有原則,你至於讓孩子忘記了,自己的父母是父母,而不是傭人。孩子會變得更加的嬌縱無禮,而且難以管教。當孩子不尊重你的時候,你就算在後面打他,也沒有辦法讓他聽你的,反而會處處和你對著幹。
  • 父母的穿著打扮,對孩子的成長重要嗎?
    很多網友批評李嘉欣,覺得這樣的穿著非常不適合逛街,尤其還有小朋友在旁邊,對孩子的影響非常不好。 事後,老師知道了此事,也找這位睡衣媽媽談過話,大意就說你看看整個學校,還有哪個家長和你一樣,直接穿個睡衣就來接孩子了,你不在乎自己形象,也要為孩子考慮下,這樣他以後怎麼面對其他小朋友的指指點點
  • 哪些話不能直接對孩子講?父母要記牢,不然早晚要吃虧
    皮皮是一個特別調皮的孩子,經常會欺負別的小朋友,甚至還會對別人說髒話,原來皮皮的爸爸媽媽感情不太好,平時在家經常會吵架,有時候皮皮還在家,爸爸媽媽就開始在那吵,有時候還會順嘴說一些髒話,我想皮皮會說髒話大概就是在這個時間學會的吧。畢竟,幼兒園老師肯定不會去教孩子說髒話,那他能學會說髒話,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可能就是受他父母的影響。
  • 父母是孩子將來的一面鏡子——談談怎樣對孩子做到言傳身教
    「爸爸,你不可以扔垃圾在地上。」小女兒一副很嚴肅的樣子說道,「你要把垃圾扔進垃圾桶裡。」 我低頭看了看,原來我剛才在剝橘子的時候無意中丟了一塊橘子皮在地板上。 「我的小公主,爸爸的手現在沒空,請你幫忙把橘子皮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裡,謝謝。」我正吃著橘子,想考驗一下小女兒。
  • 父母喜歡拿孩子和別人比較:攀比,對孩子傷害有多大,你知道嗎?
    #什麼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我國著名家庭教育專家盧勤教授曾經說:你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昨天進步,你就應該祝賀他,這就是母親對孩子的賞識。有這樣兩位媽媽在一起談論自己的孩子,一位媽媽說:「我兒子最近會背30首古詩了,你的兒子呢?」另一位媽媽皺了皺眉頭,說:「別提了,我兒子最近不努力,只記20多個單詞,我還得讓孩子再加把勁兒呢!」
  • 各國父母都如何對孩子講性
    教男孩要有男人氣,教女孩更細心,是美國父母心中已成為約定俗成的育兒觀。假如母親送兒子上幼兒園,而孩子哭著纏住媽媽不肯放,媽媽只要對兒子說:「你是男子漢,男子漢是不能哭的。」男孩就會強忍著哭,鬆開手。  新加坡對低齡兒童的性別教育  新加坡對低齡兒童的性別教育,不是在課堂上,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 對孩子過度比較和培養 會危害其大腦發展!
    其實每個孩子的發展進程都是不同的,不要著急,也不要和別人比,如果當你急於讓孩子追趕上別人的步伐而過度培養他們的時候,很可能會危及到孩子本身大腦的發展。有的父母喜歡將孩子進行比較,比如比較孩子什麼時候學會走路、說話、上廁所。這種比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與神經科學現有的研究成果背道而馳,由此帶來的壓力對孩子的大腦是有害的。
  • 解析電影《小鞋子》: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相愛」
    父母能夠給予孩子一定的支持和鼓勵。相反,孩子像驚弓之鳥,要看著別人的眼神戰戰兢兢的過著生活。總是思前想後的,想著別人卻沒有把自己放在第一位,這種孩子在原生家庭中可能經常看到父母吵架,感受不到父母之間的愛。今天,我們就來從《小鞋子》這部電影中,從育兒角度來談談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相愛"。
  • 對孩子應該嚴厲地管教,還是無條件地去愛?
    通常提出這個問題的,是那些擔心孩子沒有實現自己潛力的父母。  當我反過來問提問者,他們覺得應該怎樣「培養堅毅的品格」時,我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有些人相信,堅毅是在逆境的熔爐中冶煉出來的;有些人則搬出了尼採的話:「那些殺不死你的,使你更強大。」
  • 「黃磊含淚表達不想女兒長大」:父母對孩子的愛,最終指向分離
    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並非無窮,因為孩子終究有一天要離開父母的懷抱,自己去闖天涯。從這個角度來說,父母要意識到自己的分離焦慮,然後才能慢慢緩解它。因為有時的意識到,就是在解決問題。2.父母與孩子無法「分離」,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前面說了,父母對孩子會有分離焦慮,但這個分離是必須要完成的,否則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 睿智燈塔-父母的及時「閉嘴」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不少網友吐槽「很多話講一遍就足夠了,雖然知道父母是為了自己好,但父母說的次數多了,心裡不知不覺就煩了。」「父母說多了,自己會產生逆反情緒。天天懷疑我早戀,後來我故意早戀,就是為了氣他們。」「超限效應」,讓父母對孩子說的話大打折扣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講過一個有趣的故事,很形象地描述了自己在「超限效應」影響下的心理變化。
  • 父母認為對孩子好的東西,你們真的認為適合他們嗎
    父母認為對孩子好的東西,你們真的認為適合他們嗎身為父母的一心都想將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的孩子,但是你們真的覺得這些最好的東西適合給孩子們嗎?其實通過這件事情我相信大家也看出來了,這位母親確實為了自己的孩子做了很多的事情,甚至不惜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可是她認為對孩子好的東西,最終卻沒有能夠給孩子帶來任何的幫助,反而還害了孩子的一生。
  • 「打罵式」教育對孩子的傷害,比你想像中的還要大,父母可要重視
    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不少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免不了非打即罵,認為這種方式才能夠真正讓孩子得到教訓,把父母的教導記在心裡。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演變,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這種教育方式並不可取,對孩子的成長有著極為不利的不良影響。
  • 玩具說的話,正是每位父母想要對孩子說的
    玩具對於孩子的守護,正像是每位父母對孩子的守護。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玩具總動員」系列動畫電影中的經典英文臺詞,聽一聽玩具們對孩子的暖心「表白」。
  • 新年寄語展望 2019最新老師父母對孩子的簡短寄語祝福語
    新年寄語展望 2019最新老師父母對孩子的簡短寄語祝福語  新的一年已經來臨,很多父母都為給孩子寫新年寄語,寄託今年的情感。大概在所有的父母心裡,無論年紀大小,始終都是父母心裡的寶貝,一句寄語,寄託了一生祝福。新年祝福,願你所求皆如願,所行化坦途,多喜樂,長安寧。
  • 傅首爾兒子調侃老劉貸款,黃多多自律,父母恩愛是對孩子最好教育
    在傅首爾問老劉這婚紗是不是租的時候,老劉說是買的,劉多樂還會調侃老劉「爸,你不會貸款了吧」。這一家子的相處方式真的是很輕鬆,孩子和父母的關係很親。在老劉拿出去三亞的飛機票,沒有自己的時候,劉多樂是心碎到了極點,但是還會調侃父母「你們倆走開」,果然父母都是真愛,孩子才是贈送的。
  • 原生家庭對孩子有多重要?對孩子性格、未來生活和婚姻都有影響
    「你不生孩子,我們會被別人背地裡說閒話的,大不了你把孩子生了,我們幫你帶!」不過面對父母的催生,小雨卻很堅持,「生不生孩子是我自己的事,和別人沒有關係,誰也不能夠左右我的選擇。」一次小雨實在是受不了父母的催生了,於是她便把壓在心底裡的話說了出來。「我之所以不生孩子,主要還是因為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