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為中國茶器具代言,大師為汝瓷茶器發聲

2020-12-16 998汝州之聲

10月18日上午,由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中國茶葉博物館、河南茶文化研究會以及河南茶葉商會聯合主辦的「2019中國茶器具發展論壇暨中原茶文化節」在中國茶文化傳播中心——河南國香茶城隆重開幕。中國陶瓷工藝大師、汝州市陶瓷協會名譽會長、弘寶汝瓷技術總監範隨州作為汝瓷行業的代表應邀出席會議並發表專題演講。汝瓷技藝非遺傳承人範隨州、王振芳設計製作的茶器具系列汝瓷產品亮相論壇,範隨州設計、弘寶汝瓷出品的「將軍杯」被指定為本次論壇官方用品。汝瓷成為本次論壇中國茶器具的「代言人。」

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傳承、創新、發展」。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國富做主題演講,6位專家分別從歷史角度、現代角度、藝術之美、流行趨勢、對傳統產業發展的意義以及產業健康發展路徑的視角論述了茶器具的發展;範隨州等6位國內各大歷史名窯技藝大師現場面對面,就茶器具的「傳承、創新、發展」進行了對話,全國各地茶行業120多名專家學者參與了本次論壇。開幕式上,國香·唐宋茶器具展特選具有北方窯口特色的百件茶具進行陳展。精緻有設計感的茶杯茶器,帶領大家見識了唐宋時期的精緻生活,感嘆中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千年的不期而遇,讓現場的觀眾穿越時空,感受濃厚的唐宋文明之風。

相關焦點

  • 神州大地上的汝瓷傳人——記國家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汝瓷大師楊聚斌
    中國汝瓷楊聚斌窯暨汝瓷文化交流中心在汝州市華汝總店舉行揭牌儀式。來自省內外200多名社會各界人士參觀了楊聚斌大師作品展。上午9時,燦爛的秋陽普照大地,山川一派明媚,會場內外,鑼鼓喧天,紅旗迎著秋風獵獵飄揚,主席臺上嘉賓代表胸前佩戴的紅花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那位頭髮花白,敦厚健碩的漢子就是汝瓷傳奇人物楊聚斌。他炯炯的目光掃描著臺上臺下的隊伍:好啊!
  • 劉欽瑩景德鎮汝瓷製作年表
    2005年:為推廣自己創作的汝瓷作品,傳播現代茶器的製作理念,劉欽瑩在景德鎮昌江廣場開設了景德鎮第一家現代茶館「茶人雅興」成為了景德鎮當代茶器創作思想的發源地之一,對景德鎮當代茶器創作風格的轉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相知恨晚話汝瓷
    □李自召  中國的英文名稱為China,而在英語中China的原意就是瓷器。中國與瓷器究竟有什麼關係?歷史追溯數百年,生活在歐洲的居民們很早便知道,在遙遠的東方,有一個神秘的國度,疆域遼闊,物產豐富,而最讓他們驚嘆的是,該國生產一種既實用、又可觀賞的器物,叫瓷器(China)。
  • 劉軍立:汝瓷藝術,低調中的奢華
    6月16日上午,記者走進華宇汝瓷公司展廳和廠房,第一次與剛剛晉升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的劉軍立面對面交談,聆聽他的藝術道路。從廠長到下崗職工 始終難捨汝瓷研發1985年5月,21歲的劉軍立通過招工進入當時的臨汝縣工藝美術汝瓷廠工作。
  • 汝瓷之鄉 千年汝州
    中國汝瓷小鎮項目依託嚴和店汝窯遺址和蟒川河宋代窯址群的歷史積澱,利用河兩岸的優美自然風光,積極打造具有汝州地域特色和承載歷史文化傳承的藝術小鎮。項目總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將建設中國汝瓷博物館、河南省陶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汝瓷文化遺址公園、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汝帖文化中心、蟒川河濱水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曲劇藝術大舞臺、汝石文化展示中心等。
  • 汝瓷大師孟玉松實至名歸!
    >1983年,她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獎;1986年,為改變廠裡虧損狀態,她主持研究了「汝瓷17號豆綠釉」投產後年淨增產值60萬元,節耗6萬元,直接使廠裡扭虧增盈。2018年6月9日,第七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座談與頒證大會召開,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成為汝州乃至平頂山第一個獲次殊榮的人。她,就是汝州市汝瓷大師孟玉松。
  • 寶豐縣註冊「寶豐汝瓷」商標,淺談寶豐和汝州的「汝瓷」之爭
    寶豐縣註冊「寶豐汝瓷」商標,淺談寶豐和汝州的「汝瓷」之爭百科上是這樣介紹汝瓷的:「汝瓷,河南省汝州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無論是從名字還是介紹上來看,汝瓷都應該是汝州的特產,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平頂山人,以前也是這麼看待此事的。
  • 走進汝瓷博物館
    館藏文物介紹 汝瓷博物館位於汝州學宮內,始建於1984年1月,經臨汝縣人民政府批准,在汝州文廟舊址成立,負責全縣文物普查、保護、發掘、收藏和陳列工作,並負責汝州文廟的日常管理和保護修繕工作。1988年8月,臨汝縣撤縣建市,臨汝縣博物館更名為汝州市汝瓷博物館。 汝瓷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佔地面積約20873平方米。
  • 追夢汝窯——汝瓷女傳人孟玉松的藝術人生
    2002年4月,《人民日報》刊載《雨過天晴雲破處-----記中國汝瓷女傳人孟玉松》。2002年11月,作品《弦紋尊》獲河南省工藝美術博覽會金獎。2004年,被評為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2006年10月,作品《孔雀洗》獲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頒發的全國陶瓷藝術設計評比銀獎。2006年10月,榮獲河南省「中原陶瓷文化藝術傳播貢獻獎」。2006年11月,榮獲河南省「有突出貢獻的陶瓷藝術大師」稱號;入選《中國一代大師》。
  • 到平頂山市汝州寶豐調研汝瓷文化工作
    希望汝州市創新發展、壯大汝瓷產業  5月17日,在汝瓷小鎮,宋麗萍一行聽取了汝州市委負責人關於中國汝瓷小鎮規劃和建設情況的介紹,並深入到河南省陶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遊客接待中心、中國汝瓷博物館等已建項目參觀考察。  汝瓷小鎮將山水納入其中的規劃格局和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建築風格給考察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首屆中國(國際)汝瓷文化節在河南汝州舉辦
    汝州市市委書記李全勝致辭9月18日,記者從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的首屆中國(國際)汝瓷文化節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首屆中國(國際)汝瓷文化節將於9月23日至26日在河南汝州舉辦,屆時,還將舉辦「中國日報網汝州英文頻道」開通儀式。
  • 為杰倫打榜的你,知道「天青色等煙雨」說的是汝瓷嗎?
    後來也確實也如章惇所言,宋徽宗重用奸佞蔡京,使北宋政權混亂;為滿足自己的奢靡生活而加收徭役,導致方臘、宋江等農民起義;在宋金對抗中臨陣脫逃,造成靖康之辱,他真的不是位好皇帝。如果說宋朝是中國古代藝術的巔峰,宋徽宗時期則屬於巔峰中的巔峰。宋 趙佶 《瑞鶴圖》 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宋徽宗自創的「瘦金體」汝瓷據說也與宋徽宗有關。傳說他曾做過一個夢,夢到大雨過後,遠處天空雲破處,有一抹神秘的天青色,格外令人著迷。
  • 喝茶為何用汝瓷茶具好?
    汝窯茶具確實屬於上乘飲茶器具,那麼究竟汝窯茶具適合喝什麼茶呢,是不是所有的茶品種都適合?這樣的問題大概是每一個喜歡汝窯茶具的朋友們都比較關心的,我們知道汝窯屬於青瓷,汝窯茶具通體素色,沒有花哨的裝飾,很特別的造型也不多見。
  • 朱氏汝瓷八卦鼎拍出 45萬善款(圖)
    朱文立作品天青釉汝瓷八卦鼎  特約通訊員李偉恆楊增強通訊員張中偉文圖  本報訊 昨天上午,記者從朱氏汝瓷公司獲悉,朱文立先生的汝瓷作品一號八卦鼎,在深圳舉行的真愛夢想
  • 陶瓷人物:\"瓷痴\"破解800年汝瓷懸案
    這位頭上頂著「中國民間工藝大師」、「汝瓷文化傑出傳承人」等諸多光環的60歲老人,破解了困擾人們多年的汝瓷懸案,續寫失傳800年之久的汝瓷文明。         12月10日,一場盛大的現代陶瓷名家精品拍賣會在鄭州舉行,在河南省陶瓷玻璃行業協會組織的這場拍賣會上,匯集了幾十件出自省內製瓷名家之手的作品。
  • 臺灣陶瓷文創勢頭迅猛 汝州重視海峽兩岸汝瓷交流
    鄭立中、王海鷹一行先後調研考察了汝瓷博物館、張公巷汝官窯遺址、玉松汝瓷有限公司、弘寶汝瓷有限公司等處。在汝瓷博物館和張公巷汝官窯遺址,鄭立中同志對汝州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汝瓷文化特色深表讚賞,對汝州市委、市政府採取積極措施,加強對汝官窯遺址保護和汝瓷博物館建設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對汝瓷博物館館藏文物和張公巷汝官窯遺址能得到較為完善的保護感到欣慰。
  • 探秘:汝瓷中的鳥食罐
    皇帝喜愛養蟋蟀,必須要有蟋蟀罐,於是景德鎮御窯廠便為朱瞻基燒造了一些精美俊倫的蟋蟀罐,因為一個皇帝的喜愛而帶紅了一個瓷器品種—宣德青花蟋蟀罐。這一點與宋徽宗極其相似,宋徽宗喜歡養鳥,汝窯為他燒制了一定數量的汝瓷鳥食罐,從而也使這批汝瓷鳥食罐神秘而又珍貴。宋朝不但經濟繁榮而且文化發達,宋代名士喜歡養鳥,有專門養鶴,有調教鸚鵡,有訓練八哥,還有養鳥放生。
  • 東溝窯瓷器有的類似汝瓷嗎?
    1983 年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1986年11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第三期』 為東溝窯燒造的晚期產品。遺物多而碎, 瓷器類佔98% 以上, 幾乎不見有窯具, 能復原的器物極少。胎質粗糙, 厚重, 含雜質多。釉色黯淡無光澤, 釉面多氣泡棕眼, 無開片紋。器物種類少, 形制單一, 主要為碗類器。
  • 汝瓷——「五大名瓷」之首,堪稱絕世之美
    「縱有家財萬貫,不值汝瓷一片。」汝瓷,始燒於唐朝中期,盛名於北宋,位居宋代「五大名瓷」之首,因產於汝州市而得名,形成過「汝河兩岸百裡景觀,處處爐火連天」的繁榮景象,在中國陶瓷史上佔有顯著地位。現今存世的古代汝瓷極少,一般認為有65件。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23件,北京故宮博物院17件,上海博物館8件,英國戴維基金會7件,其他散藏於美、日等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約10件。
  • 汝瓷鑑賞|從「碗泡法」一窺宋代器物美學
    汝瓷與綠茶,與茶色相映,襯出千古佳色的容顏,蕩漾了茶色的漣漪,叫人如何不覺春天氣息儼然在一碗茶盞中散發......碗泡法靈感應來源於中華茶唐宋的飲茶方式,那時就一直流行用碗分茶、點茶,最早茶器與酒器、食器也是不分的,碗泡便是日常飲茶的絕佳器物。碗泡法的歷史唐人煮茶以青盞為尚,宋人點茶以黑盞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