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正在「毀掉」中國三代人……有餐廳偷偷在你的外賣APP消失

2020-12-26 21世紀經濟報導

你經常叫外賣嗎?

「吃飯時間到了,點個外賣吧!」

「有點餓了,叫個外賣吧!」

只需在手機上動動手指,熱騰騰的美食就送到門口,外賣儼然成為年輕人不可或缺的一種現代生活方式。

資料圖,圖文無關(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那些看上去色澤誘人香氣撲鼻的美食,真的就像它們的外表一樣嗎?

最近不少消費者反映,自己網上常光顧的餐飲店竟悄悄退出了網絡外賣平臺,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綜合自中國經濟網(ourcecn)、光明網、央視財經、央廣網、中國網財經、牛不耕(laoniu003005)

外賣佣金上漲

商家直呼送不起

近期,不少南寧的消費者發現,一些餐飲商家在網絡外賣平臺上下架了。

「想吃的東西就沒有了,就不方便了。」消費者小黃說。

南寧某品牌快餐店覃店長稱:「網站佣金兩個月之前是18個點,應該是從2018年11月份開始,就漲到22個點。 」

這位店長告訴記者,最初他們與美團外賣合作時,佣金是15%,後來調到18%,如今又上調到22%,他們感覺有點難以負擔了。

覃店長說:「比如賣出100塊,我給平臺22塊,那我還有人工還有房租,所以根本不賺什麼錢。」

一家螺螄粉店的店長說,他們的網絡外賣佣金也從20%上調到了21%,而餐飲業利潤一般是30%到40%,外賣佣金確實有點高了,可目前店裡主要做線上生意,所以只能扛著。

南寧某螺螄粉店賀店長表示:「比如100個人,來50個人,有50個人是在線上吃,那你要做另外50個人,一定要做平臺的生意。」

還有餐飲店主說:「我就是一個小小的賣水餃的商家,對外賣平臺也是無可奈何,小兩口24小時守著一個小店,提點從18加到22。並且美團還讓我們二選一,只做他一個平臺。

本來還做了餓了麼,奈何美團就漲佣金,無奈之下只能把餓了麼平臺關了,美團才把佣金給我降到18,對此我們很無奈,不敢得罪,掙點血汗錢真不容易!」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一些奶茶店和咖啡店,商家們表示,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一些網絡外賣平臺確實上調了外賣佣金,所以一些店家就退出了外賣平臺。

對此,美團外賣的工作人員表示,提高佣金主要是因為公司運營成本以及人工費用增加,至於有商家退出平臺,一方面是由於店鋪轉讓以及合同到期,另外就是一些商家本身競爭力不強,退出是市場優勝劣汰的結果。

面對不斷提高的佣金,一些餐飲商家表示,將嘗試安排自己的騎手配送外賣。

南寧某連鎖品牌餐飲店主管:現在就在想辦法,看能不能在線下這一塊發展自己的業務。

外賣潛規則曝光:先提價再用紅包降價

資料圖,圖文無關(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大家都知道點外賣不僅便捷,而且還有紅包反現,點單滿減,價格肯定更優惠。

然而,在比對了多家餐飲店線上線下價格之後,記者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有媒體通過比對發現,不少外賣線上價格往往要比線下貴20%左右。

在北京房山某「香河肉餅」店,店鋪老闆表示,因為外賣平臺要扣20%,所以線上銷售只能漲價,但線下價格保持不變。線下賣10元的餅,線上賣12元。有時候會打折漲不了20%,但多少肯定會漲一點。

「線上價格貴」這種情況並不是個例,北京的多家餐館,很多都是這樣處理。有外賣送餐員也表示,店鋪線上加價的情況普遍存在,因為現在外賣平臺都要收店鋪佣金,店鋪為了收支平衡,線上外賣只能漲價。

先提價,再用滿減紅包抵扣,顧客並沒有得到實惠。一些商家也坦言,現在的食客越來越依賴外賣平臺,商家70%的營業額都來自外賣收入,不走套路,就沒有生意。

某飯店老闆告訴記者,不參加"滿減"的話,競爭對手大家都在做滿減,那樣的話單量會下滑,如果不參加,就會被外賣平臺排到很後面,基本上就是可能一天就一單,或者兩天一單,所以都要價錢高几塊錢,羊毛出在羊身上,這個沒辦法。

外賣平臺開啟競爭「下半場」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業內人士認為,網際網路外賣行業已經從早期的補貼大戰等初級立足方式。「收佣金」也是維持下去的一種手段,但只是「小錢」,未來外賣平臺最大的盈利可能是向店鋪供應鏈端和金融服務滲透。

根據市場分析機構艾媒諮詢此前發布的行業數據顯示,中國在線餐飲外賣市場規模每年保持兩位數增長。2018上半年中國在線餐飲外賣市場規模已超1250億元,預計2018年全年整體市場規模將達到2430億元。

從整個外賣市場來說,數位化、運營能力、生態協同等方面還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當市場角逐變得越發激烈,平臺之間的較量也從簡單的紅包補貼轉向硬實力比拼。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經過近幾年外賣服務的普及,在線餐飲平臺競爭重點應從增量轉向用戶存量的挖掘,逐步轉移到配送效率、服務體驗、食品安全的優化。

外賣市場的確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但外賣行業的食品衛生問題也一直是大家廣泛關注的。

前述有部分商家由於外賣平臺佣金提升、成本過高等各種問題而下架,與此同時,也有部分無良商家無視消費者權益,用廉價甚至過期速食包以次充好。

外賣行業,還存在很多我們看不見的真相......

外賣,正在「毀掉」中國三代人

來源:牛不耕(laoniu003005)

(原文有刪減)

外賣正在悄然改變著中國三代人的生活方式。

無論你是學生、白領、還是退休老人,外賣都可以讓生活變得更簡單:整個過程你無需做飯洗碗收拾廚房,想吃什麼,只要打開手機下個單,送餐小哥很快就將美食送到你手上。

可那些看上去色澤誘人香氣撲鼻的美食,真的就像它們的外表一樣嗎?

繼不久前曝光的酒店業亂象後,最近一個題為《廉價外賣速食包的秘密》又把食品安全問題帶到了公眾眼前。

01

不會做菜的餐館,日銷上百單

一個不會做菜的商家,在外賣平臺上一天還有幾百單的銷量,三個人忙不過來。

而且還能得到無數食客的好評,聽上去很扯對不對?

但這個時代,荒唐的事太多了。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你永遠想像不到你每天吃到的外賣是怎麼做出來的。

視頻在這裡:內容可能包含令人噁心的部分,慎點:

很多小夥伴看完視頻都表示:只知道外賣髒,但是沒想到這麼噁心!

以前在我們的認知中,很多無良餐廳和專做外賣的商家可能都是後廚很髒,蟑螂老鼠亂竄,或者是工作人員直接用手甚至用腳處理食材。

但是在曝光的視頻中,三觀又一次被刷新:原來很多外賣商家的菜根本就不是自己做的!只需要購買廉價速食包,然後將其澆在飯上再放入微波爐叮一下就算完事兒了。

估計整個流程不超過5分鐘吧。

甚至有使用速食包的商家坦言:「我自己也不會做飯啊!」看來現在想開餐館也很「簡單了」,不用找切菜員更不用請大廚,一鍋大米飯就能撐起一家店。

圖片來自視頻截圖,下同

據報導,這樣純靠速食包撐著的餐館,訂單量大的時候三個人都忙不過來——「我們賣過3000多塊錢一天。」

視頻中也明確指出,這樣的店主要做的就是美團、餓了麼等大型外賣平臺的生意。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如果這些外賣的速食料理包製作過程乾淨的話,是不是比商家本身在衛生條件髒亂差的廚房中做出來的食物好一些?

但視頻隨後曝光的真相,才讓人倒抽一口冷氣。

這些外賣速食包的製作過程,堪比「垃圾堆裡撿垃圾」。

「我們那個肉,便宜貨,遠低市場價……」外賣速食包的生產廠家內,一位工作人員正用鏟子從一池血水中往外撈排骨粒。

在拍攝者詢問這些肉是否能保存幾個月時,工作人員直接表示——這排骨粒都快放一年了。

我們的肉都便宜得很,進了十幾噸,賣給那些外賣商家——「就是圖便宜,買的多。」

這家位於安徽合肥的料理包生產廠家名為槓崗香,百度百科介紹稱,這家企業主要經營冷凍槓崗香料理包生產、研發、銷售業務,業務覆蓋安徽、江西、浙江、上海、山西、河南等20餘省份,形成了以安徽為中心,輻射全國的冷凍料理包銷售渠道。

來自百度百科截圖

根據簡介來看,這家企業的規模及戶已經快要擴散到全國了,可是無良商家用過期了不知道多久甚至也沒有表明來源的肉。

成噸成噸的進貨,再加工成料理包銷往全國各地。

爆料視頻中,拍攝者還找到了槓崗香的管理人員,該工作人員更是直接表示:

「我們這裡就一個冷庫,庫裡面就是零下七八度,行不行也就這樣了。

這個庫裡面,夏天進來都出汗,跟桑拿房一樣。很多原料買多了,不到保質期就壞了。」

那麼大家猜猜,在這樣的工廠中,那些保存不當,還沒到保質期就壞了的原料們,最後去哪兒了呢?

在這個鏡頭下,更顯諷刺的是,在槓崗香的百度百科頁面上,赫然寫著自己的優勢是:

斥資引進了領先國內的巴氏滅菌標準生產線,引進了荷蘭科麥速凍生產線,興建了約400平方的成品冷庫。

配料醃製車間,槓崗香的員工表示:

「我們往牛肉中注射大豆蛋白,就是為了增加重量,那牛肉其實根本就沒法吃了。」

在血水中反覆掏洗已經放置一年的排骨粒,還要在其中摻加一些大骨頭,連他們自己的工作人員都表示:「這排骨,只有骨頭沒有肉」。

用長時間冷凍的方式為已經產生異味的肉類祛味,無良商家似乎永遠有辦法將所有食材「變廢為寶」。

在槓崗香的生產車間內,原料都是過水解凍後直接醃製,掉在地上的肉片撿起來直接醃,而那些用來醃製食品的醬汁都是工作人員直接用手攪拌的。

屬於配料醃製車間的最後一個鏡頭,是工作人員正在用手和桶掏一些食物原料。

原諒實在看不出來那到底是一種什麼食物,只是那熟悉的黃色和質地,像極了人類每日在廁所中生產的廢料。

到了燒制車間,菜做起來就更簡單了——幾口大鍋放上油,所有食材都放進去一通炸:「就油炸就行,油炸3分鐘」。

最後這些食物進入包裝車間,工作人員將其包裝後銷往各地的餐館。

「我們的菜沒有一個是炒的,炒菜好麻煩,全都是炸過一遍的,我們包的我們自己都不想吃」,槓崗香的工作人員說道。

這裡的魚香肉絲生產出來成本只有五六毛錢,到了市場上轉手就賣十幾二十塊。

「目前,槓崗香料理包行業在全國是排在第一梯隊的,日產量我們是最高——我們一天40萬份,其中外賣超過50%,主要是做外賣的。

我們在每個省都有代理商,一個月華東地區銷售額大概一千多萬,其中有幾百萬份外賣」。

安徽槓崗香食品公司董事長助理、運營中心總監馮紅武表示,目前該公司年銷售額已達2.2億元。

其實這並不是餐飲業第一次被爆出來使用料理包了,早在今年八月就有媒體曝光稱外賣商家使用料理包,只是當時的網友們還並不知道原來所謂的料理包製作過程如此噁心。

而相關外賣平臺的負責人也聲稱:

從現行法律來看,並沒有禁止餐飲服務提供者對預包裝冷藏冷凍膳食進行復熱的規定。

所以平臺允許商家採用不同方式進行生產、售賣。

直到今日,料理包生產廠家的生產亂象被曝光出來,大家才明白——

原來難以接受的並非所謂的復熱食品,而是從食材選擇到製作過程的食品安全問題。

今天的曝光視頻中,還有一個細節讓人揪心——在使用料理包的商家中,有一份訂單上備註著:「微辣,孕婦吃,乾淨一點」,

只是這樣的備註毫無用處,商家依然會把料理包加熱後打包送出去。

目前,外賣使用速食料理包事件,合肥食藥監局已經作出回應:已經介入調查,正在取證。

而餓了麼方面也作出聲明,稱已經注意到平臺商家涉嫌使用劣質料理包的報導,並已經開始督促平臺所有商家對進貨渠道進行自查,且目前已經將發現有使用該品牌產品的商家全部下架。

11月23日,安徽槓崗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就「廉價料理包」事件發聲明致歉消費者,承認公司存在管理漏洞,並對合肥老廠進行停產整改。

聲明還稱,事發時公司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現場審查與產品檢測,結果均為合格,但公司在管理上有漏洞,對執行細節管控不足,因此不會逃避問題。

就生產操作中存在的不規範問題,聲明稱公司繼續配合監管部門的後續調查,目前已主動停產停業。而對於視頻中的涉事員工,安徽槓崗香表示企業管理上的漏洞不會由普通員工承擔。

關於食品安全,各方都已經喊了很久,但關於外賣並不安全的新聞我們還是依然能看到。

02

循環使用老油、回收剩菜

很多人覺得,點外賣只要點那些正規、高檔的全國連鎖飯店,就不會有什麼問題,但事實並非如此。

前段時間,某視頻網站爆出了一家「星級」火鍋店,在長春、南昌、哈爾濱三地的門店,循環使用老油、回收剩菜等問題。

圖片來自@一手調查

店中的工作人員將客人吃剩的鍋底端回後廚,直接倒進了一個大桶之中。

瀝一瀝、重新加熱一下,把裡面上桌客人剩下的肉末、菜葉過濾掉。

這樣一份「新的」四川老油就可以重新當作外賣出售,裡面不知道沾滿了多少上桌客人的唾液和細菌。

圖片來自@一手調查

會被吃進肚子裡的尚且被如此「對待」,那那些不會被吃的呢?

在執法人員之後的調查中,越來越多的令人作嘔的「貓膩」付出了水面:在飯店的天台上,成桶成桶的擺著過濾過得「口水油」、喝水的杯子、碗筷居然和拖把放在一個盆裡洗!

用這樣的餐具做出來的外賣,你敢吃嗎?

擺在飯店天台的「口水油」,圖片來自@一手調查

03

外賣店用炒菜的炒鍋洗拖把

你肯定沒見過炒鍋洗拖把。

廚房裡,堆放各種烹飪食材的地方竟然是老鼠們的糧倉。

今年初,在上海電視臺記者的調查下,發現了一個食品衛生監管盲區:外賣送餐箱。一些配餐場所,送餐箱不僅沒有專門的消毒櫃,甚至就和拖把、抹布等容易滋生細菌的物品放在一起。

談到送餐箱保潔消毒問題,一位外賣平臺相關業內人士說:「送餐箱沒法消毒,食品衛生監督部門不管,我們也沒有具體要求,髒的話就用紙巾、抹布擦一擦,外表看不出來就行了。」

或許,你永遠不知道,當一份熱氣騰騰的外賣放在你面前時,它經歷過什麼。

生活是自己的,健康是自己的。

所以,無論多麼忙碌,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垃圾食品,吃飯按時吃,睡覺準時睡。

其實自己動手做一頓飯,也許並不像你想像得那麼麻煩。

相關焦點

  • 日本訂外賣App推薦!
    畢竟中國的各種外賣平臺到日本都沒用啦,很多人到日本感覺日本這方面要落後於國內,很不方便的感覺。雖然這些的確不如國內發達,但是各種外賣app也有呀!寫一篇給大家介紹下:日本面積小,就例如東京,幾乎下樓就能看到各式各樣的餐廳,其實很是方便。但是真的遇到想要訂外賣的情況,打開你的 App store下載三款App就OK啦!
  • 有餐廳偷偷在你的外賣APP裡消失…
    一家螺螄粉店的店長說,他們的網絡外賣佣金也從20%上調到了21%,而餐飲業利潤一般是30%到40%,外賣佣金確實有點高了,可目前店裡主要做線上生意,所以只能扛著。南寧某螺螄粉店 賀店長:比如100個人,來50個人,有50個人是在線上吃,那你要做另外50個人,一定要做平臺的生意。
  • 正在「毀掉」中國人的外賣盒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過一篇文章《外賣,正在毀滅中國三代人》裡面講述了現在大多數外賣的製作過程,實際上,一個小小的作坊、一個電飯鍋、一個微波爐,三分鐘左右,一份外賣便當就好了。用很廉價的成本,製造者成千上萬份的外賣,甚至根本不在乎用料是否安全健康,一直在為外賣的講講問題擔憂,實質上,外賣包裝問題也更加的嚴峻。在今年的3.15打假,就曝光了一條醫療垃圾黑色垃圾生產鏈。
  • 中國職場人和外賣的「時間契約」
    如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吃大鍋飯的記憶,改革開放之初吃一頓KFC的喜悅,進入21世紀後餐餐有肉吃的滿足……外賣,可能就是屬於這代人的味覺記憶和精神財富。
  • 我們不一樣:看看中國外賣和韓國外賣有哪些區別?
    不論對於哪個國家的人,對於美食都是難以抗拒的,韓國作為外賣民族,十分熱衷外賣叫餐方式,在20多年前韓國外賣就已經得到了發展,只是當時的外賣並沒有形成規模。近年來,中國外賣的發展速度迅猛,在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的推動下,中國的外賣行業已經逐漸發展成熟。那中國外賣和韓國外賣到底有哪些區別呢?
  • 熱衷外賣的韓國與中國,外賣APP最大的區別有哪些?
    就連在外賣方面,韓國人也說自己的「外賣民族」,對外賣有著一種「痴迷」。事實上,早在20多年前韓國外賣就已經發展起來。不過當時的外賣還主要是韓國餐館自己僱人送餐,並沒有形成規模化。而近幾年在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的推動下,中國外賣呈現出迅猛發展之勢。因此,很多國人認為中國才是外賣的最強者!
  • 外賣佣金上漲,商家直呼送不起!已經有餐廳偷偷在你的外賣APP名單裡...
    一家螺螄粉店的店長說,他們的網絡外賣佣金也從20%上調到了21%,而餐飲業利潤一般是30%到40%,外賣佣金確實有點高了,可目前店裡主要做線上生意,所以只能扛著。南寧某螺螄粉店 賀店長:比如100個人,來50個人,有50個人是在線上吃,那你要做另外50個人,一定要做平臺的生意。
  • 外賣系統開發有哪些好處?0代碼迅速製作外賣app
    尤其是疫情下的今天,對於餐飲行業來說,外賣系統已經成為必不可匱乏的一部分。對用戶來說,經過外賣app軟體,可以迅速查看周邊的商家美食,不用跑腿,不用排隊等待,經過手機app軟體提前下單之後坐等送貨送貨上門。對商家來說,線上業務的不斷增長,開發自己的app軟體,搶佔市場,成立會員系統,提升用戶回頭率,已經成為時代所需。
  • 有哪些外賣軟體有首減 什麼app訂外賣更便宜
    當大家不會做飯、懶得做飯、沒時間做飯時,相信都會拿個手機點個外賣吧,而在外賣軟體上,通常新用戶是可以享受到比較大的優惠的,這就讓不少人都想知道有哪些外賣軟體有首減了。像一些經驗豐富的人,就會在各個外賣軟體上訂外賣以享受新用戶的專屬優惠了。所以現在生活中有哪些外賣軟體有首減的?
  • 滴滴外賣剛上線就「消失」,網友:這個APP有點「蠢」!
    大家好,我是hello姐,昨天滴滴外賣正式在無錫上線,但是據hello姐了解,今天滴滴外賣的灰度測試就出現了問題:外賣埠消失了!根據商家的說法,由於問題來的太突然,已經出餐的訂單只能由商家自己告知騎手,騎手按照小票的地址和電話進行配送。
  • 麥當勞外賣、堂食差11元!餐廳都有兩套價格?
    同樣的套餐,外賣價格比堂食價格貴11元,還要額外支付9元的外送費。近期,有讀者在微博稱,其在麥當勞app上發現同樣的產品外送和到店的價格差較多。其中某套餐價格相差11元。北京青年報記者7月22日晚間探訪發現,麥當勞app上確實存在此情況。而不僅是麥當勞,肯德基app上也存在類似的情況。
  • 最好吃的3種外賣,外賣小哥都想偷偷吃掉,你都點過哪些?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工作的忙碌,很多人沒有時間做飯,都是直接到餐館裡吃,或者用手機點外賣。但是,現在是夏季,外賣的天氣非常的炎熱,很多人在辦公室不敢出來,當然還是點外賣最划算了。外賣特別的方便,只需要提前的下單,在規定的時間就會給送到。
  • 外賣會毀掉我們的下一代?300萬外賣老闆:這鍋我們不背!
    ,正在毀滅我們的下一代。」外賣會不會毀掉下一代?我們認真地算了一筆帳。,正在毀滅我們的下一代》的文章刷屏了。▼《外賣,正在毀滅我們的下一代》這篇文章裡指出:中國外賣市場用戶規模達到6億, 2016年在線外賣用戶中每周消費
  • 加拿大主流外賣APP有哪些?
    首頁會把附近最受歡迎和送餐最快的餐廳推薦給你,選擇困難症的福音~Foodora送餐費大約為0~3.99加幣(部分餐館免運費)。源自德國的送餐APP,各項功能都比較靠譜,優點是首頁有折扣推薦,可以用中文顯示。如果餐館已打烊,可以預訂。
  • 逃離美團、餓了麼,自營外賣划算嗎?
    雖然餐飲品牌們自營外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向平臺繳納佣金,也可以讓利給消費者,但並非所有餐飲品牌都適合自營外賣。無論你身處北上廣深還是三四線城市,點外賣都已經成為日常就餐的選擇之一。億歐近期觀察到,隨著餐飲行業整體從粗放走向精細,自營外賣的品牌商家也逐漸多了起來——包括湯城小廚、望湘園、安妮義大利餐廳、魚眼咖啡等都在自營外賣。
  • 提價又減量 餐廳外賣菜品有貓膩
    針對綠茶餐廳崇文門店,有網友在外賣平臺上留言「千頁豆腐一半都不到」,「廣式芥蘭這個量好少好少」。南京大排檔崇文門店也有類似留言,如「菜量小,一份湯比米飯多不了多少」,「美齡粥分量比較少,比堂食少大概1/3-1/2」。  就外賣分量少的問題,新京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致電綠茶餐廳凱德晶品店,其店員解釋稱,對於具體的後廚製作並不知情。
  • ...記者調查:多家餐廳都有兩個價-外賣 食差 麥當勞與肯德基 定價...
    原標題:麥當勞被指外賣比堂食定價高,記者調查:多家餐廳都有兩個價  同樣的套餐,外賣價格比堂食價格貴11元,還要額外支付9元的外送費。近期,有讀者在微博稱,其在麥當勞app上發現同樣的產品外送和到店的價格差較多。其中某套餐價格相差11元。
  • 麥當勞被指外賣比堂食定價高,記者調查:多家餐廳都有兩個價
    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同樣的套餐,外賣價格比堂食價格貴11元,還要額外支付9元的外送費。近期,有讀者在微博稱,其在麥當勞app上發現同樣的產品外送和到店的價格差較多。其中某套餐價格相差11元。北京青年報記者7月22日晚間探訪發現,麥當勞app上確實存在此情況。而不僅是麥當勞,肯德基app上也存在類似的情況。
  • 食亨代運營、熊貓星廚…盤點外賣江湖「弄潮兒」
    合作與競爭、共生與博弈交織其中,一股股新生勢力正在生長。  一座數千億的金礦被發現後,總有不少嗅到商機來向淘金者「賣水」的人。  過去幾年,外賣市場長成一座約4000億的金礦。商家絡繹不絕地加入這場饕餮盛宴,依靠兩大平臺將餐食送至消費者的面前。
  • 外賣代運營商食亨 京津外賣商家賦能大會圓滿落幕
    中新網上海新聞5月28日電  2019年5月23日,由中國標杆外賣代運營服務商食亨主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