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避坑指南〡機票越搜越貴「真兇」原是它

2020-12-12 騰訊網

為了買春運的返家機票,大明和女朋友在手機上刷了兩天了,但兩個人都覺得:機票越搜越貴!越搜越貴!

「哼!肯定是商家看出我們要買票,漲價了!」

女朋友十分生氣,大明在網上一查,也很吃驚:遇到「越搜越貴」的人特別多!

兩人對視一眼,火冒三丈,「肯定是旅行網站用大數據殺熟,這也太坑爹了!」

「機票越搜越貴」的事情,你遇到過嗎?

春節臨近,「返家票」開始牽動消費者的心。南方+關注到,近期以來,關於「機票價格」的討論十分火熱,不少讀者也來問詢:春節的機票越搜越貴,是不是旅行網站的大數據在殺熟?

為了解開這個謎題,記者走訪後發現:機票價格的影響因素非常多,「越搜越貴」背後其實是看不見的「時間差」在作怪

買機票:路徑其實很複雜

和消費者的感知相反,一張機票從誕生到被買下,路徑其實非常複雜

首先,機票價格由航空公司制定,然後通過官方網站、代理公司、OTA(在線旅遊服務提供商)平臺等向外售賣。

售賣之前,機票信息會先存儲在「GDS(全球分銷系統)」當中。

也就是說:

1.航空公司制定機票的數量、價格,上傳到GDS系統當中;

2.OTA等渠道從GDS系統中查詢機票的數量、價格等信息,展示給消費者。

形象比喻的話:航空公司類似生產廠家、GDS類似倉庫、OTA等渠道類似賣貨的小商鋪

從航空公司到消費者的整條路上,就藏著機票「越搜越貴」的世紀謎題。

蝴蝶效應:價格變動從源頭開始

航空公司是機票價格的制定方,在全球航空公司裡,都有名為「航線收益管理」的部門,部門的核心任務就是保證每個航班的收益最大化。

為了實現目標,航線收益管理通常會在賣出所有的座位的基礎上,爭取把每個座位賣到最好的價格

因此,機票價格並非定下就不改,而是根據各種因素,時刻變動,其中,供需關係是核心因素。其他突然事件、熱點新聞等也會蔓延到機票價格上。

根據旅遊網站的數據顯示:《長安十二時辰》讓西安機票搜索暴漲130%;周杰倫發一首新歌,直接帶動了飛東京的機票價格。

當市場變化被系統納入時時考量,航空公司會不斷調整機票的價格,再上傳到「GDS」系統中。

從供求關係的角度來看,全民參與的春運無疑是旺季中的旺季,受此影響,機票價格的變動趨勢只會是越來越貴。

「越搜越貴」的感受源於看不見的「時間差」

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機票的路徑和變動源頭已經很難察覺,但更難察覺的還有貫穿整條售賣路徑的「時間差」

時間差作用在哪幾個地方?

1.作用在航空公司與GDS之間。

航空公司制定、修改機票價格後,傳到GDS系統中,再由系統刷新,這個過程需要一點時間。

2.作用在OTA和GDS之間。

以前,消費者每次在APP上搜索機票時,OTA才會去GDS上去「搬」最新的價格。

後來,為了跟上機票價格變動的速度,OTA會定期去GDS上更新價格,同時在接到搜索指令後,再確認一次。不同平臺的獲取頻率並不相同,如果假設頻率是1分鐘,「時間差」已經十分複雜。

比如:

10點10分:OTA通過GDS獲取了機票價格:500元;

10點10分20秒:用戶進行搜索,他看到的是500元;

10點11分:OTA通過定期查詢,發現價格變成了600元,於是將價格更新為600元;

10點13分:用戶又進行了一次搜索時,就會發現價格漲了100元。

這就是許多人感受到的「越刷越貴」

3.作用在下單後的整個過程

在實際購買中,價格變動往往在毫秒間。用戶搜索下單後,OTA要和GDS再次核對實時價格,有時,GDS也需要和航空公司核對實時價格。

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存在兩個「時間差」——OTA獲取的價格不是最新價格,或GDS存儲的價格不是最新價格。

對用戶來說,「明明前一秒還是500塊刷新一下就變成了600」,或者「明明下單時還是500付款時就變成了600」……這種情況被稱為「瞬時變價」,也就是俗稱的「價格秒變」

隨著技術的發展,「瞬時變價」概率正在不斷降低,但結合數以億計的飛機乘坐人數來看,它依然是消費者無法理解的「痛」。

你還可以點擊這個小視頻,2分鐘讀懂乾貨!

專家解讀「越搜越貴」

針對消費者的疑問,北京聯合大學在線旅遊研究中心主任楊彥鋒表示:「隨著航空公司產品供給的增加,收益管理日益成為一項複雜的商業藝術,機票的實時變動也已經廣為消費者所接受。

OTA和代理商也遇到航空公司票價變動更快更頻繁的問題,一般是由於B端查詢票價大多有一定時間的緩存間隔,以及消費者下單流程時間花費,導致的價格變化。隨著航空公司產品的增加,消費者遇到票價變動的情況也相應增加,特別是在國際機票預定情形之下。

如果多個分銷渠道和OTA在同一查詢時間沒有大的票價出入,消費者遇到的票價變動情況就屬於正常,而非遇到了傳說的『大數據殺熟』。」

正是「時間差」讓不少消費者相信「越搜越貴」就是「大數據殺熟」,記者調查後也發現,許多人如此堅信,是覺得機票價格貴一點,OTA就能賺差價。

情況並不如此

根據民航總局的規定,OTA代理航空公司機票,只能收取固定的代理費。也就是說,不管機票價格是多少,OTA收到的代理費都是一樣的。相關訂票平臺的負責人也表示:作為出行的第一步,機票對OTA的導流作用比盈利作用要大得多。

春運團圓、出去旅遊,到底要怎麼購買機票呢?

楊彥鋒建議:「機票的價格變動是上下浮動的,並非一味越來越貴;越搜越貴是基於收益管理和時間差導致的。相反大型OTA從GDS獲取價格的頻率更高,價格秒變的比例更小;旺季出行,機票價格的大趨勢就是漲價,一般來說越早買票越好。」

記者還發現,航空公司會和大型OTA平臺一起,通過優惠券、折扣等措施,對部分航線進行補貼,消費者也能買到更便宜的機票。

【記者】蔡華鋒

【作者】 蔡華鋒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焦點

  • 機票越搜越貴、退票費還那麼貴……究竟誰在「坑」你?
    我們會在「春運避坑指南」裡繼續為你解答。&nbsp&nbsp&nbsp&nbsp案例三&nbsp&nbsp&nbsp&nbsp機票「越搜越貴」,六成人相信「大數據殺熟」&nbsp&nbsp&nbsp&nbsp返家腳步的日益臨近,機票訴求持續高漲
  • 春運槽點議起來|機票越搜越貴,是大數據在殺熟嗎?
    來源:時代財經「機票越搜越貴」的事情,你遇到過嗎?春節臨近,「返家票」開始牽動消費者的心。時代周刊關注到,近期以來,關於「機票價格」的討論十分火熱,不少讀者也來問詢:春節的機票越搜越貴,是不是旅行網站的大數據在殺熟?
  • 攜程議事廳|機票越搜越貴?
    那些還沒有實現夏日旅行的人,開始覺得涼涼:越來越少的假期,越來越癟的錢包,以及,越搜越貴的機票。等等!越…搜…越……貴……的嗎?假期有沒有變少,錢包有沒有變癟並不太清楚,然而,「機票越搜越貴」這件事,今天想化身小喇叭和大家掰扯掰扯。首先,讓我們正視這個問題:一個企業選擇殺熟、玩小伎倆來賺錢,是不是在自尋死路?
  • 網上淘機票為啥越搜越貴?
    不過,一些消費者在搜索便宜機票時發現,開始報價很便宜的機票,會隨著搜索次數增多而「越搜越貴」,可是下單購買之後,再去搜索還會搜到低價機票,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上次去香港玩,我就是提前在好幾家旅行網站上搜索機票,搜到的價格一次比一次貴,我怕再漲價就趕緊下單了!」提起上次的香港之行,家住濱海新區的劉女士有些遺憾。
  • 春節機票價格越搜越貴,90%人都有遇到過,真的是大數據殺熟?
    相信對於經常出差的商旅人士來說,都可能遇到過「機票價格越搜越貴」的情況。在近期的一項調查中,數據顯示:91%的人都有遇到「機票越搜越貴的」情況,61%的人對「大數據殺熟」深信不疑。各類機票發售平臺是否真的存在大數據殺熟現象?真相又是如何?
  • 機票「越搜越貴」?媒體調查發現網傳說法大多不正確
    機票「越搜越貴」?媒體調查發現網傳說法大多不正確 原標題: 加之前不久,一篇「機票半夜買,不要瘋狂搜」的微博被許多網友轉發評論,「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看降價了」等說法更是引發討論: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是不是真的存在「越搜索越貴」「大數據殺熟」等情況?對此,北京青年報財經實驗室進行了實驗。
  • 機票「越搜越貴」「凌晨買最便宜」?真相是...
    在此之前 也有很多網友表示 機票「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看降價了」 是不是真的存在 「越搜索越貴」、「大數據殺熟」等情況呢? 對此 記者進行了實驗 一起來看看具體情況
  • 五平臺測機票"越搜越貴":啥時買機票最便宜無規律
    (原標題:五大平臺實測機票「越搜索越貴」「大數據殺熟」等網絡傳言 啥時候買機票最便宜並無規律)
  • 機票為何越搜越貴 是大數據殺熟嗎?
    (原標題:機票越搜越貴,是大數據殺熟嗎?)一張機票的價格由票價、燃油附加費、機場稅等組成。其中機票價格主要是由航空公司根據季節、運力、供需關係等因素統一調控。航空公司是在民航局的審批下,制定每條航線的全價機票票價,並在全價機票的基礎上劃分出不同折扣的艙位。
  • 五平臺測機票「越搜越貴」:啥時買機票最便宜無規律
    加之前不久,一篇「機票半夜買,不要瘋狂搜」的微博被許多網友轉發評論,「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看降價了」等說法更是引發討論: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是不是真的存在「越搜索越貴」「大數據殺熟」等情況?對此,北京青年報財經實驗室進行了實驗。
  • 機票早訂比晚訂貴? 釋疑:銷量不理想越賣越便宜
    機票早訂比晚訂貴?  同一線路機票早訂比晚訂竟然貴690元!1月26日是春運第一天,返鄉人群拎著大包小裹的身影又集中出現在各汽車站和火車站,售票窗口前不時地還有人感慨買車票難的問題。
  • OTA上的機票為什麼「越搜越貴」
    網傳在OTA購買機票時,搜索次數越多機票價格越貴,原因是OTA認為多次查尋搜索的用戶「不差錢」,所以抬高了售價。搜索次數多的確會造成價格上浮,但原因不像普通網友猜測的那樣。為一千來塊錢的機票查來找去,幾乎把屏幕都戳破,會是「不差錢」的主兒嗎?中國的國內機票價格實行的是公布運價、明折明扣銷售。這意味著機票代理商拿到特定航班、特定艙位機票的價格是透明的。
  • 機票越搜越貴?大數據殺熟,如何才不被坑?
    (常用的帳號&不常用的帳號)除了訂機票,還有點外賣買電影票訂酒店……(登錄後反而貴了 4、5 塊)小雷之前想充個視頻會員,發現iPhone比安卓貴40塊。之所以存在這麼大的差距,就是購物平臺看準了你一直在這消費,買貴了你可能發現不了,也不需要用低價來留住你。而且,你買的貴東西越多,帳戶等級越高,會認為你越有錢。
  • 機票價格越搜越貴、酒店起價越看越高……旅遊平臺「大數據殺熟...
    「被大數據狠狠『宰』了一刀」隨著在線旅遊平臺的普及,「機票價格越搜越貴、酒店起價越看越高」已經不是新鮮事,「大數據殺熟」也成為消費者普遍熱議的話題。去年暑期,家住北京的周女士準備帶家人到海南旅行。「機票第一次搜是一個價格,過一段時間再搜價格就漲了。」周女士向記者表示,最後訂單票價比初次搜索票價高了近1000元,朋友在同天定到的同航班價格也比自己低幾百元。即使考慮機票餘量導致價格變動,自己「顯然也是被大數據狠狠『宰』了一刀」。
  • 機票越搜索越貴、凌晨買最便宜?這是真的嗎?
    日前,一篇懷疑被網際網路訂票網站「大數據殺熟」的微博引起熱議,儘管網站及時出面澄清,不少網友依舊對價格波動較大的機票表示不滿,機票價格變化如此之快,真的不是航空公司在搗鬼?加之前不久,一篇「機票半夜買,不要瘋狂搜」的微博被許多網友轉發評論,「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看降價了」等說法更是引發討論: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
  • 機票「越搜索越貴」?「凌晨買最便宜」?實測發現...
    加之前不久,一篇「機票半夜買,不要瘋狂搜」的微博被許多網友轉發評論,「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 看降價了」等說法更是引發討論: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是不是真的存在「越搜索越貴」「大數據殺熟」等情況?
  • 機票價格越搜越貴、酒店起價越看越高……旅遊平臺「大數據殺熟」該治了
    「被大數據狠狠『宰』了一刀」隨著在線旅遊平臺的普及,「機票價格越搜越貴、酒店起價越看越高」已經不是新鮮事,「大數據殺熟」也成為消費者普遍熱議的話題。去年暑期,家住北京的周女士準備帶家人到海南旅行。為節省開支,周女士提前一個月就開始通過某在線旅遊平臺關注航班動態和價格信息。
  • 機票「越搜索越貴」「凌晨買最便宜」?記者實測發現……
    日前,一篇懷疑被網際網路訂票網站「大數據殺熟」的微博引起熱議,儘管網站及時出面澄清,不少網友依舊對價格波動較大的機票表示不滿,機票價格變化如此之快,真的不是航空公司在搗鬼?加之前不久,一篇「機票半夜買,不要瘋狂搜」的微博被許多網友轉發評論,「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看降價了」等說法更是引發討論: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
  • 【總而言之】機票「越搜索越貴」「凌晨買最便宜」?真相來了……
    加之前不久,一篇「機票半夜買,不要瘋狂搜」的微博被許多網友轉發評論,「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看降價了」等說法更是引發討論: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是不是真的存在「越搜索越貴」「大數據殺熟」等情況?對此,記者進行了實驗。
  • OTA上的機票為什麼「越搜越貴」-虎嗅網
    網傳在OTA購買機票時,搜索次數越多機票價格越貴,原因是OTA認為多次查尋搜索的用戶「不差錢」,所以抬高了售價。 搜索次數多的確會造成價格上浮,但原因不像普通網友猜測的那樣。為一千來塊錢的機票查來找去,幾乎把屏幕都戳破,會是「不差錢」的主兒嗎? 中國的國內機票價格實行的是公布運價、明折明扣銷售。這意味著機票代理商拿到特定航班、特定艙位機票的價格是透明的。代理商跑到OTA上出售拿到的機票,好比到證券交易所開了個股票帳戶,不過他們只賣股票給散戶,從來不會從散戶那裡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