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越搜越貴?大數據殺熟,如何才不被坑?

2020-12-11 雷科技

今天中午小雷在外面吃飯,發現周圍都在說攜程殺熟的事。

我打開微博一看,嚯,還真是今天的新聞。

事情是這樣的:

一位叫「陳利人」的網友爆料,他本來打算在攜程買一張機票,價格 17548 元。他只是退回去改了下報銷憑證,就顯示沒票了。

更讓他不敢置信的是,他重新搜索,票價已經變成了18987元。

半小時漲1500+塊,小雷看了也會嚇尿。

可能會有好奇寶寶問,

機票價格不是實時變動嗎?會不會是航空公司漲價了?

喝喝,天真。

這個網友去海航官網查了,還更便宜,只賣16890……

很快,攜程就出來道歉了:

這是 App 出了 Bug ,絕對沒有大數據殺熟。

好吧,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小雷反正不信。

大數據殺熟已經不是什麼新鮮詞了,類似的例子小雷可以說個三天三夜↓↓↓

同一時間買同樣的票,兩個帳號價格不一樣。

(常用的帳號&不常用的帳號)

除了訂機票,還有點外賣買電影票訂酒店……

(登錄後反而貴了 4、5 塊)

老用戶與狗不得參與活動……

別說帳號了,用的設備也會影響價格。

小雷之前想充個視頻會員,發現iPhone比安卓貴40塊。

之所以存在這麼大的差距,就是購物平臺看準了你一直在這消費,買貴了你可能發現不了,也不需要用低價來留住你。

而且,你買的貴東西越多,帳戶等級越高,會認為你越有錢。

那要怎麼避免被殺熟呢?小雷是時候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了。

1.能用瀏覽器就別用 App

細心的網友肯定發現了。

淘寶首頁,永遠有你想要的東西。

那是因為,從你註冊帳號起,淘寶就在收集你的搜索記錄、購買歷史和收藏夾。

為了減少它對我們的判斷,小雷建議儘量

少用 App ,多用瀏覽器進行搜索。

(京東蘇寧等同理)

2.關閉 Cookie 追蹤

光換成瀏覽器還不夠。

第三方平臺還是可以通過 Cookie 收集你的瀏覽信息。

( chrome 瀏覽器可以單獨阻止某一網站)

它讓我們用網頁更方便,比如之前保存的密碼、選擇的語言等等……

3.開啟無痕瀏覽

很多瀏覽器都有無痕瀏覽/隱身模式。

小雷的態度是:能用就用吧。

4.禁止軟體獲取隱私權限

又回到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軟體權限。

但這確實是購物平臺採集我們信息的一個渠道。

「它要這個權限幹嘛。」

外賣軟體要位置權限我還能理解,但要我的聯繫人權限?

5.換個設備

這條是針對 iPhone 用戶的。

打車、買會員、訂機票最好還是用安卓機或電腦端吧。

6.不要只在一家買

先說一個我最近的經歷:

小雷很久不用某團外賣。最近用了一次,它連續送了我一星期的「滿25減5」優惠券,可把我高興壞了。然後第二周就沒有了。

這件事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不要長期只在一家買。

倒不是說為了薅羊毛,無數案例已經證明,老用戶就是比不上新用戶。

7.比價軟體

貨比三家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小雷曉得你們懶得搜。

慢慢買(網購比價)

小手一點,全網最低價就出來了。

關鍵是,無良商家搞的那些先升後降的把戲,一眼就能看穿。

天巡旅遊(機票比價)

這個軟體還有人不知道嗎?買機票必備。

它默認按最低價排序,超級貼心。

趣滿滿(電影票比價)

沒想到吧?

小雷還算良心吧。

最後,補充一個網友提供的小妙招↓↓

真是個小機靈鬼。

相關焦點

  • 機票為何越搜越貴 是大數據殺熟嗎?
    (原標題:機票越搜越貴,是大數據殺熟嗎?)總體來看,在如今機票價格越來越透明的時代,依靠所謂的「大數據殺熟」進行加價銷售,越來越沒有生存空間,尤其是對主要依靠流量、航司佣金和信息服務費變現,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的平臺來說。
  • 春運槽點議起來|機票越搜越貴,是大數據在殺熟嗎?
    來源:時代財經「機票越搜越貴」的事情,你遇到過嗎?春節臨近,「返家票」開始牽動消費者的心。時代周刊關注到,近期以來,關於「機票價格」的討論十分火熱,不少讀者也來問詢:春節的機票越搜越貴,是不是旅行網站的大數據在殺熟?
  • 春節機票價格越搜越貴,90%人都有遇到過,真的是大數據殺熟?
    相信對於經常出差的商旅人士來說,都可能遇到過「機票價格越搜越貴」的情況。在近期的一項調查中,數據顯示:91%的人都有遇到「機票越搜越貴的」情況,61%的人對「大數據殺熟」深信不疑。各類機票發售平臺是否真的存在大數據殺熟現象?真相又是如何?
  • 機票價格越搜越貴、酒店起價越看越高……旅遊平臺「大數據殺熟...
    「被大數據狠狠『宰』了一刀」隨著在線旅遊平臺的普及,「機票價格越搜越貴、酒店起價越看越高」已經不是新鮮事,「大數據殺熟」也成為消費者普遍熱議的話題。去年暑期,家住北京的周女士準備帶家人到海南旅行。而令她沒想到的是,自己的精心策劃竟然被平臺大數據「盯」上了。「機票第一次搜是一個價格,過一段時間再搜價格就漲了。」周女士向記者表示,最後訂單票價比初次搜索票價高了近1000元,朋友在同天定到的同航班價格也比自己低幾百元。即使考慮機票餘量導致價格變動,自己「顯然也是被大數據狠狠『宰』了一刀」。
  • 機票越搜越貴,是大數據殺熟嗎?
    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大數據「殺熟」調查結果顯示,網購平臺、在線旅遊和網約車等領域成為大數據「殺熟」的重災區。其中,OTA平臺等根據用戶的搜索頻率、消費習慣等判斷用戶對於機票、酒店的迫切程度,從而進行動態浮動加價,被列為了「大數據殺熟」的主要表現之一。
  • 機票價格越搜越貴、酒店起價越看越高……旅遊平臺「大數據殺熟」該治了
    「被大數據狠狠『宰』了一刀」隨著在線旅遊平臺的普及,「機票價格越搜越貴、酒店起價越看越高」已經不是新鮮事,「大數據殺熟」也成為消費者普遍熱議的話題。去年暑期,家住北京的周女士準備帶家人到海南旅行。為節省開支,周女士提前一個月就開始通過某在線旅遊平臺關注航班動態和價格信息。
  • 機票越搜越貴、退票費還那麼貴……究竟誰在「坑」你?
    近年來,航空客運的乘坐人數逐年攀升,與機票相關的話題也不斷火熱,「退票費」「大數據殺熟」等和消費者錢包息息相關的詞語不斷吸引著大眾目光。除此之外,「多段機票」的乘坐規則、「超售」帶來的乘機不確定性等話題,也跟著出行高峰同步到來。
  • 機票越搜越貴,是大數據殺熟嗎 | 姍言兩語
    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大數據「殺熟」調查結果顯示,網購平臺、在線旅遊和網約車等領域成為大數據「殺熟」的重災區。其中,OTA平臺等根據用戶的搜索頻率、消費習慣等判斷用戶對於機票、酒店的迫切程度,從而進行動態浮動加價,被列為了「大數據殺熟」的主要表現之一。
  • 網上訂機票價格越搜越高?如何避免被大數據殺熟——大千生活
    網上訂機票價格越搜越高?如何避免被大數據殺熟——大千生活近日,月活躍用戶數超過2億,去年第四季度淨營收76億元人民幣的某大型旅遊APP陷入了大數據殺熟風波,且不說是否屬實,但是在臨近315的重要日子裡,該平臺瞬時間成為了千夫所指的對象。
  • 大數據「殺熟」,黃金周機票越刷越貴?!10月1日起明令禁止!
    經常使用某個APP卻發現自己預訂酒店機票的價格比「新手」貴、給商家的差評無法顯示……近日,國家文旅部發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對上述現象均作出了具體規定,利用大數據「殺熟」等行為被明令禁止。據悉,《規定》將於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 春運避坑指南〡機票越搜越貴「真兇」原是它
    為了買春運的返家機票,大明和女朋友在手機上刷了兩天了,但兩個人都覺得:機票越搜越貴!越搜越貴! 「哼! 兩人對視一眼,火冒三丈,「肯定是旅行網站用大數據殺熟,這也太坑爹了!」 「機票越搜越貴」的事情,你遇到過嗎?
  • 機票「越搜越貴」?媒體調查發現網傳說法大多不正確
    機票「越搜越貴」?媒體調查發現網傳說法大多不正確 原標題: 加之前不久,一篇「機票半夜買,不要瘋狂搜」的微博被許多網友轉發評論,「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看降價了」等說法更是引發討論: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是不是真的存在「越搜索越貴」「大數據殺熟」等情況?對此,北京青年報財經實驗室進行了實驗。
  • 攜程議事廳|機票越搜越貴?
    今天,我們來看第二期八月將過半,留給夏天的時間不多了。那些還沒有實現夏日旅行的人,開始覺得涼涼:越來越少的假期,越來越癟的錢包,以及,越搜越貴的機票。等等!越…搜…越……貴……的嗎?我們知道,越是壯語豪言,越是能暴露出廣大瓜眾的篤定與堅毅——心裡酸酸的,那種不被理解的酸檸檬在狠狠碾壓我的心。假期有沒有變少,錢包有沒有變癟並不太清楚,然而,「機票越搜越貴」這件事,今天想化身小喇叭和大家掰扯掰扯。
  • 機票酒店越搜越貴 面對大數據殺熟教你如何避坑
    而出現過被大數據殺熟顯然不是1、2位用戶,根據2019年3月27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大數據「殺熟」調查結果顯示,有56.92%的被調查者有過被大數據殺熟的經歷,其中被調查者主要在網購、旅遊平臺、網約車等平臺被大數據殺熟。那麼這些大數據殺熟的問題是如何產生的呢?
  • 機票「殺熟」越刷越貴,攜程的鍋為什麼甩不掉?
    機票價格越刷越貴?近日,有網友稱在攜程購買了一張總價為17548元的機票,發現沒有選擇報銷憑證退回重選,卻提示已無票。待重新搜索,價格猛漲到18987元,貴了近1500元,而另一家官網只需16890元。面對質疑,攜程方面致歉稱,這是程序漏洞所致,絕無「大數據殺熟」行為。
  • 五平臺測機票"越搜越貴":啥時買機票最便宜無規律
    (原標題:五大平臺實測機票「越搜索越貴」「大數據殺熟」等網絡傳言 啥時候買機票最便宜並無規律)
  • 五平臺測機票「越搜越貴」:啥時買機票最便宜無規律
    加之前不久,一篇「機票半夜買,不要瘋狂搜」的微博被許多網友轉發評論,「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看降價了」等說法更是引發討論: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是不是真的存在「越搜索越貴」「大數據殺熟」等情況?對此,北京青年報財經實驗室進行了實驗。
  • 越搜越貴大數據殺熟?五大平臺實測:啥時買機票最便宜無規律
    加之前不久,一篇「機票半夜買,不要瘋狂搜」的微博被許多網友轉發評論,「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看降價了」等說法更是引發討論: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是不是真的存在「越搜索越貴」「大數據殺熟」等情況?對此,北京青年報財經實驗室進行了實驗。
  • 機票「越搜越貴」「凌晨買最便宜」?真相是...
    近日 作家王小山的一篇 懷疑被網際網路訂票網站「大數據殺熟」的微博 再次引發關注
  • 機票「越搜索越貴」「凌晨買最便宜」?記者實測發現……
    日前,一篇懷疑被網際網路訂票網站「大數據殺熟」的微博引起熱議,儘管網站及時出面澄清,不少網友依舊對價格波動較大的機票表示不滿,機票價格變化如此之快,真的不是航空公司在搗鬼?加之前不久,一篇「機票半夜買,不要瘋狂搜」的微博被許多網友轉發評論,「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看降價了」等說法更是引發討論: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