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票越搜越貴,是大數據殺熟嗎?

2020-12-21 財經情報社

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大數據「殺熟」調查結果顯示,網購平臺、在線旅遊和網約車等領域成為大數據「殺熟」的重災區。

其中,OTA平臺等根據用戶的搜索頻率、消費習慣等判斷用戶對於機票、酒店的迫切程度,從而進行動態浮動加價,被列為了「大數據殺熟」的主要表現之一。

現實生活中,也的確有消費者反映,搜索時明明看到的機票價格很便宜,臨到付款時票價卻漲了,或者兩個人同時搜索同一個時間的同一航班,看到的價格卻不一樣。

到底是不是「大數據殺熟」?這要從機票價格的變化原理說起。

一張機票的價格由票價、燃油附加費、機場稅等組成。其中機票價格主要是由航空公司根據季節、運力、供需關係等因素統一調控。

航空公司是在民航局的審批下,制定每條航線的全價機票票價,並在全價機票的基礎上劃分出不同折扣的艙位。

這裡說的艙位,並不是頭等艙、經濟艙這樣乘坐飛機時服務不同的物理艙位,而是指銷售機票時用來區別票價的銷售艙位(一般用不同的字母來劃分不同的子艙位),它是航空公司進行運價管理、控制機票價格的直接工具。

比如不久前國家公布「五一」小長假增加到四天後的1小時裡,去哪兒網上的機票搜索量就直線上升,機票價格也像火箭般迅速增長,1000多元的差價就發生在重新刷新搜索的短短零點幾秒之間。

這其實就是航空公司的航線收益管理員在後臺修改了熱門目的地的機票價格,也是他們工作的日常——在機票被瘋搶時放出價格高的子艙位、沒人買時放價格低的子艙位,追求的是每條航線上座率和收益之間的平衡。

再來說說機票價格是如何在攜程、去哪兒網等平臺上顯示出來的。消費者從搜索到下單,背後的過程其實很複雜。

確定不同的子艙位數量後,航空公司會將運價數據錄入GDS,包括攜程、去哪兒等平臺以及機票代理商,會從GDS系統查詢艙位及價格,並將結果展示給消費者。

GDS是全球分銷系統(Global Distribution System)的簡稱,專門幫航司提供庫存、運價和訂單的管理,國內航空使用的是中航信,國際較多是三大GDS運營商amadeus、sabre、travelport。

當消費者在平臺上輸入日期和出發及目的地後,平臺就需要向GDS調取相關數據,GDS隨後會展示所需航線下所有航班和這個航班每個艙位的剩餘艙位數量給平臺或代理,而平臺給消費者顯示的,則是不同航司提供的不同航班。

消費者選定某一航班後,平臺需要再次向GDS反饋數據信息,GDS也需要和航司核對價格及艙位信息,航司會將最新的價格和艙位信息反饋給GDS,再通過GDS反饋給平臺,進而顯示到用戶手機上。

GDS數據準確率也不是100%,每一家航空公司都會選擇一家GDS做Host,做Host的這家GDS能拿到這家航空公司的數據是最準確的,而其他GDS都得通過做Host的GDS才可以拿到數據,這就存在二次數據傳輸和處理,就可能在數據傳輸或計算的環節出現差錯。

以去哪兒網為例,平臺上覆蓋68萬多條航線,每天有上億次查詢量,每次查詢需要搜索1萬個左右的艙位,對於艙位查詢來說,每天就有千億次查詢量。這些數據會在航空公司、GDS、代理商,甚至GDS與GDS之間流轉,每次請求數據都會依據節點的多少,速度有所不同,有時一個單向請求(比如需要不同航司不同航線組合的複雜拼接航班)就可能長達一分多鐘。

也就是說,如果你正在搜索的是一條熱門航線的熱門時段,如果從搜索到下單的時間過長,價格的確有變高的可能,因為在你考慮下單的這段時間,相對低艙位的機票已經被別人搶走(下單)了。

當然,變價不只是價格變高,也會發生價格變低的情況,比如航司發現銷售客座率低於預期時,就可能降價促銷。

此外,平臺每一次向GDS請求查詢數據,都是要支付查詢費用,並且價格很貴(比如去哪兒網每年支付的數據費用就是千萬元級別),所以很多平臺都會選擇隔一段時間查詢一次,並將查詢的數據放入緩存供給用戶。

這樣,消費者在OTA平臺搜索某一航班時,最先看到的可能就是系統中緩存的數據。而當他來到支付環節時,平臺會通過GDS,與航空公司的最新「庫存」進行匹配。如果該航班的相關艙位已售完,就會發出「該價位艙位已售完,請重新搜索」的提示,這樣一來也可能造成搜索時有票,支付時無票的問題,也就是技術緩存導致的庫存更新不同步。

因此,對去哪兒網等平臺來說,主要精力實際上是通過技術手段從GDS拿到更準確的數據,並減少從搜索到最後支付的時間段中變價的情況。比如對於一些用戶預訂比較多的熱門航線,會根據遠近時間或剩餘艙位數量來控制緩存的時間,也就是增加向GDS數據請求的頻率,當然也意味著查詢成本的上升。

總體來看,在如今機票價格越來越透明的時代,依靠所謂的「大數據殺熟」進行加價銷售,越來越沒有生存空間,尤其是對主要依靠流量、航司佣金和信息服務費變現,獲客成本越來越高的平臺來說。

當然,不用大數據「殺熟」,卻可以用大數據進行精準營銷。據筆者了解,已經有航司和平臺在研究用戶畫像,根據每個用戶的需求偏好、購買習慣、購買偏好、行為特點,對特定產品進行定向投放,吸引購買和出行。

相關焦點

  • 機票為何越搜越貴 是大數據殺熟嗎?
    (原標題:機票越搜越貴,是大數據殺熟嗎?) 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大數據「殺熟」調查結果顯示,網購平臺、在線旅遊和網約車等領域成為大數據「殺熟」的重災區。
  • 春運槽點議起來|機票越搜越貴,是大數據在殺熟嗎?
    來源:時代財經「機票越搜越貴」的事情,你遇到過嗎?春節臨近,「返家票」開始牽動消費者的心。時代周刊關注到,近期以來,關於「機票價格」的討論十分火熱,不少讀者也來問詢:春節的機票越搜越貴,是不是旅行網站的大數據在殺熟?
  • 春節機票價格越搜越貴,90%人都有遇到過,真的是大數據殺熟?
    相信對於經常出差的商旅人士來說,都可能遇到過「機票價格越搜越貴」的情況。在近期的一項調查中,數據顯示:91%的人都有遇到「機票越搜越貴的」情況,61%的人對「大數據殺熟」深信不疑。各類機票發售平臺是否真的存在大數據殺熟現象?真相又是如何?
  • 機票越搜越貴?大數據殺熟,如何才不被坑?
    可能會有好奇寶寶問,機票價格不是實時變動嗎?會不會是航空公司漲價了?喝喝,天真。這個網友去海航官網查了,還更便宜,只賣16890……很快,攜程就出來道歉了:這是 App 出了 Bug ,絕對沒有大數據殺熟。好吧,你說什麼就是什麼,小雷反正不信。
  • 機票價格越搜越貴、酒店起價越看越高……旅遊平臺「大數據殺熟...
    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旅遊服務體驗旅遊平臺「大數據殺熟」,該治了!「被大數據狠狠『宰』了一刀」隨著在線旅遊平臺的普及,「機票價格越搜越貴、酒店起價越看越高」已經不是新鮮事,「大數據殺熟」也成為消費者普遍熱議的話題。去年暑期,家住北京的周女士準備帶家人到海南旅行。
  • 機票價格越搜越貴、酒店起價越看越高……旅遊平臺「大數據殺熟」該治了
    「被大數據狠狠『宰』了一刀」隨著在線旅遊平臺的普及,「機票價格越搜越貴、酒店起價越看越高」已經不是新鮮事,「大數據殺熟」也成為消費者普遍熱議的話題。去年暑期,家住北京的周女士準備帶家人到海南旅行。為節省開支,周女士提前一個月就開始通過某在線旅遊平臺關注航班動態和價格信息。
  • 機票越搜越貴,是大數據殺熟嗎 | 姍言兩語
    近日,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大數據「殺熟」調查結果顯示,網購平臺、在線旅遊和網約車等領域成為大數據「殺熟」的重災區。其中,OTA平臺等根據用戶的搜索頻率、消費習慣等判斷用戶對於機票、酒店的迫切程度,從而進行動態浮動加價,被列為了「大數據殺熟」的主要表現之一。
  • 春運避坑指南〡機票越搜越貴「真兇」原是它
    為了買春運的返家機票,大明和女朋友在手機上刷了兩天了,但兩個人都覺得:機票越搜越貴!越搜越貴! 「哼! 兩人對視一眼,火冒三丈,「肯定是旅行網站用大數據殺熟,這也太坑爹了!」 「機票越搜越貴」的事情,你遇到過嗎?
  • 機票越搜越貴、退票費還那麼貴……究竟誰在「坑」你?
    近年來,航空客運的乘坐人數逐年攀升,與機票相關的話題也不斷火熱,「退票費」「大數據殺熟」等和消費者錢包息息相關的詞語不斷吸引著大眾目光。除此之外,「多段機票」的乘坐規則、「超售」帶來的乘機不確定性等話題,也跟著出行高峰同步到來。
  • 大數據「殺熟」,黃金周機票越刷越貴?!10月1日起明令禁止!
    經常使用某個APP卻發現自己預訂酒店機票的價格比「新手」貴、給商家的差評無法顯示……近日,國家文旅部發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對上述現象均作出了具體規定,利用大數據「殺熟」等行為被明令禁止。據悉,《規定》將於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
  • 攜程議事廳|機票越搜越貴?
    那些還沒有實現夏日旅行的人,開始覺得涼涼:越來越少的假期,越來越癟的錢包,以及,越搜越貴的機票。等等!越…搜…越……貴……的嗎?假期有沒有變少,錢包有沒有變癟並不太清楚,然而,「機票越搜越貴」這件事,今天想化身小喇叭和大家掰扯掰扯。首先,讓我們正視這個問題:一個企業選擇殺熟、玩小伎倆來賺錢,是不是在自尋死路?
  • 網上訂機票價格越搜越高?如何避免被大數據殺熟——大千生活
    網上訂機票價格越搜越高?如何避免被大數據殺熟——大千生活近日,月活躍用戶數超過2億,去年第四季度淨營收76億元人民幣的某大型旅遊APP陷入了大數據殺熟風波,且不說是否屬實,但是在臨近315的重要日子裡,該平臺瞬時間成為了千夫所指的對象。
  • 機票「越搜越貴」?媒體調查發現網傳說法大多不正確
    機票「越搜越貴」?媒體調查發現網傳說法大多不正確 原標題: 加之前不久,一篇「機票半夜買,不要瘋狂搜」的微博被許多網友轉發評論,「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看降價了」等說法更是引發討論: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是不是真的存在「越搜索越貴」「大數據殺熟」等情況?對此,北京青年報財經實驗室進行了實驗。
  • 五平臺測機票"越搜越貴":啥時買機票最便宜無規律
    (原標題:五大平臺實測機票「越搜索越貴」「大數據殺熟」等網絡傳言 啥時候買機票最便宜並無規律)
  • 五平臺測機票「越搜越貴」:啥時買機票最便宜無規律
    加之前不久,一篇「機票半夜買,不要瘋狂搜」的微博被許多網友轉發評論,「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看降價了」等說法更是引發討論: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是不是真的存在「越搜索越貴」「大數據殺熟」等情況?對此,北京青年報財經實驗室進行了實驗。
  • 機票「越搜越貴」「凌晨買最便宜」?真相是...
    近日 作家王小山的一篇 懷疑被網際網路訂票網站「大數據殺熟」的微博 再次引發關注
  • 機票「殺熟」越刷越貴,攜程的鍋為什麼甩不掉?
    機票價格越刷越貴?近日,有網友稱在攜程購買了一張總價為17548元的機票,發現沒有選擇報銷憑證退回重選,卻提示已無票。待重新搜索,價格猛漲到18987元,貴了近1500元,而另一家官網只需16890元。面對質疑,攜程方面致歉稱,這是程序漏洞所致,絕無「大數據殺熟」行為。
  • 機票越搜索越貴、凌晨買最便宜?這是真的嗎?
    日前,一篇懷疑被網際網路訂票網站「大數據殺熟」的微博引起熱議,儘管網站及時出面澄清,不少網友依舊對價格波動較大的機票表示不滿,機票價格變化如此之快,真的不是航空公司在搗鬼?加之前不久,一篇「機票半夜買,不要瘋狂搜」的微博被許多網友轉發評論,「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看降價了」等說法更是引發討論: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
  • 越搜越貴大數據殺熟?五大平臺實測:啥時買機票最便宜無規律
    加之前不久,一篇「機票半夜買,不要瘋狂搜」的微博被許多網友轉發評論,「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看降價了」等說法更是引發討論: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是不是真的存在「越搜索越貴」「大數據殺熟」等情況?對此,北京青年報財經實驗室進行了實驗。
  • 機票「越搜索越貴」「凌晨買最便宜」?記者實測發現……
    日前,一篇懷疑被網際網路訂票網站「大數據殺熟」的微博引起熱議,儘管網站及時出面澄清,不少網友依舊對價格波動較大的機票表示不滿,機票價格變化如此之快,真的不是航空公司在搗鬼?加之前不久,一篇「機票半夜買,不要瘋狂搜」的微博被許多網友轉發評論,「搜一次漲價一次」「半夜一看降價了」等說法更是引發討論:機票價格到底什麼時候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