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9月30日 全國人大關於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

2020-12-17 新東方網

1981年9月30日 全國人大關於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

2014-03-14 09:15

來源:人民網

作者:

  • 新東方網
  • 高考微信

1981年9月30日 全國人大關於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
  1981年9月30日,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葉劍英代表中國共產黨、人大常委會、國務院,進一步闡明關於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9條方針政策。其要點是:(1)建議舉行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兩黨對等談判,實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國統一大業。(2)建議雙方共同為通郵、通商、通航、探親、旅遊以及開展學術、文化、體育交流提供方便,達成有關協議。(3)國家實現統一後,臺灣可作為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並可保留軍隊。中央政府不幹預臺灣地方事務。(4)臺灣現行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同外國的經濟、文化關係不變。(5)臺灣當局和各界代表人士,可擔任全國性政治機構的領導職務,參與國家管理。(6)臺灣地方財政遇有困難時,可由中央政府酌情補助。(7)臺灣各族人民 、各界人士願來祖國大陸定居者,保證妥善安排,不受歧視,來去自由。(8)歡迎臺灣工商界人士回祖國大陸投資,保證其合法權益和利潤。(9)執誠歡迎臺灣各族人民、各界人士、民眾團體提供建議、共商國事。
  9條方針發表之後,中央黨政領導人和各方面知名人士、愛國同胞,紛紛發表談話表示擁護 。有關機關團體還提出了相應措施,準備對臺灣各方面人士歸來予以優厚的接待。

(編輯:張健)

【山東初高中學生專屬】

山東高考近五年真題,高考複習資料,初中期末試卷,更多資料

掃碼即可獲取

6月13-7月5日

2020中高考主題活動陪伴考生備考、擇校

掃碼或微信打開連結長按關注二維碼

立即獲取


掃碼獲取2020年河南高考志願填報講座入場券

掃碼添加新東方廣州學校老師

發送「2020高考」

獲取更多資訊

成都學校二維碼展示

長沙學校二維碼展示

2020湖北高考解析直播

長按識別掃碼 進入直播群

交流高考心得,獲取更多內容

名稱名稱

300次下載

微信掃碼關注"新東方網"服務號

回復""立刻獲取!

版權及免責聲明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

相關焦點

  • 今天|9月30日,38年前,「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方針發表
    1981年9月30日臺灣回歸祖國九條方針發表>1981年9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葉劍英代表中國共產黨、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發表了關於「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九條方針。這九條方針既考慮到國家、民族的根本利益,也充分考慮到臺灣的現狀,保證了臺灣當局和各界人士的利益,是最合情合理的。此前,1979年元旦,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宣布了爭取和平統一祖國的大政方針,得到全中國各族人民,包括臺灣同胞、港澳同胞以及國外僑胞的熱烈擁護和積極響應。臺灣海峽出現了和緩氣氛。
  • 政治關鍵詞·一國兩制|中國收回香港、澳門是怎樣實現的?
    10月1日上午,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表示,前進徵程上,我們要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推動海峽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團結全體中華兒女,繼續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而奮鬥。
  • 1983年6月,鄧小平會見美國新澤西州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一直把實現臺灣與大陸的統一作為自己神聖的歷史使命,並根據國內形勢的變化,順應民心,適時制定和調整對臺方針政策。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不僅決定了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來,而且確立了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創造性地提出了「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對臺方針政策的重要宣示,標誌著對臺方針政策的重大轉變。1981年9月30日,葉劍英委員長提出和平統一祖國的九條方針政策。
  • 「一國兩制」和香港、澳門回歸
    12月11日電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黨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    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表達了大陸人民對臺灣同胞的思念之情,宣布了尊重臺灣現狀,爭取用和平方式統一祖國的方針,並建議兩岸實行通航、通郵、通商,以利雙方同胞直接接觸,進行交流。1981年8月26日,鄧小平在會見臺灣、香港知名人士時進一步指出:「我們要力求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但是也不能排除在某種情況下被迫使用武力。
  • 紀念告臺灣同胞書四十周年
    1978年12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討論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臺灣同胞書》,《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布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臺灣回歸祖國、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其要點是:    (1)強調堅持一個中國的立場,反對臺灣獨立。這是我們與臺灣當局「共同的立場,合作的基礎」。
  • 港媒:大陸對臺「和平統一」方針未變
    上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重要理念、目標任務、原則方針和主要措施,體現了大陸對臺大政方針一以貫之的堅定性、與時俱進的開創性,集中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新理念、新主張、新要求,構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做好新時期對臺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思想和深遠歷史意義。
  • 1981年10月7日 郵電部決定 準備與臺灣通郵通電
    1981年10月7日,郵電部部長文敏生說,為貫徹執行葉劍英委員長進一步闡明的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郵電部作出了六項決定,準備隨時與臺灣通郵、通電。  這六項決定是:   一、準備通過海運和空運,開通大陸到臺灣的直達郵路,實行直接交換郵件。
  • 從「葉九條」到「鄧六條」:鄧小平殫精竭慮解決臺灣問題
    1977年8月中共十一大政治報告和1978年3月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也都明確規定「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的方針。這個方針的調整緣起1978年5月美國總統卡特對華政策的轉變。1978年5月,卡特表示接受中國關於中美關係正常化的三項基本條件,年內採取行動。從7月開始,中美就建交問題進行艱苦的談判。
  •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解決臺灣問題,實現國家統一,是全體中國人民一項莊嚴而神聖的使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為之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中國政府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的形成。早在五十年代,中國政府就曾設想以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
  • 習近平談堅持「一國兩制」和推進祖國統一
    廣大臺灣同胞和大陸同胞要攜起手來,支持、維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共同開創中華民族新的前程。  ——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講話時強調  優勢互補、共同發展,守望相助、攜手共進  香港、澳門與祖國內地的命運始終緊密相連。
  • 【統戰史話(76)•人民民主統一戰線】 對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探索...
    為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中共中央在20世紀40年代末確立了解放臺灣的方針。但1950年韓戰爆發,阻止了解放臺灣的進程。20世紀50年代中期,國際形勢緩和,亞太國家求和平的呼聲高漲。同時,中國開始進入全面社會主義建設的時期,客觀上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中央根據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了對臺方針,開始爭取和平解放臺灣。
  • 資料:臺灣當局被迫開放島內民眾赴大陸探親
    自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之後,中國政府在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偉大方針的基礎上,採取了一系列靈活積極的對臺政策和措施,大大推動了兩岸關係的全面發展與祖國的和平統一進程。20多年來,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指引下,經過海峽兩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共同努力,兩岸人員往來以及在科技、文化、學術、體育等各領域的交流蓬勃發展。
  • 新中國成就檔案:兩岸多地實現「三通」
    圖為2008年12月18日12時40分,搭乘著196名乘客的兩岸空中直航包機從福州長樂國際機場首飛臺北松山機場。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建議兩岸實行通航、通郵、通商,以利雙方同胞直接接觸,進行交流。1981年9月30日,葉劍英發表談話,就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問題提出九條方針政策,呼籲雙方共同為通郵、通商、通航、探親、旅遊以及開展學術、文化、體育交流提供方便,達成有關協議。
  • 習近平: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 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在...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為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推進祖國和平統一而共同奮鬥——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同志們,同胞們,朋友們: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紀念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值此新年之際,我代表祖國大陸人民,向廣大臺灣同胞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祝福!  海峽兩岸分隔已屆70年。臺灣問題的產生和演變同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命運休戚相關。
  • 徐曉全:鄧小平關於和平統一後臺灣高度自治權的構想
    作者 徐曉全     鄧小平在謀劃和平統一的同時,也在著手考慮統一後臺灣將享有怎樣的自治權。在充分尊重臺灣經濟、政治、社會現實的基礎上,鄧小平承諾和平統一後臺灣作為中國的地方政府,將享有不危害國家主權統一利益的高度自治權。
  • 鄧小平關於和平統一後臺灣高度自治權的構想
    鄧小平多次強調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環境,是大陸謀劃祖國統一方略的立足點。    1979年1月1日,鄧小平在全國政協舉行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告臺灣同胞書》座談會上指出:「臺灣回歸祖國、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事情能提到具體日程上來,也是由於在國內和國際的工作中取得重大成就的結果」。
  • 「兩岸的事是家裡事」——全國人大臺灣團開放日側記
    (兩會現場)「兩岸的事是家裡事」——全國人大臺灣團開放日側記中新社北京3月9日電 題:「兩岸的事是家裡事」——全國人大臺灣團開放日側記中新社記者 陳林3月9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臺灣省代表團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並對媒體開放。 中新社記者 王駿 攝9日,人民大會堂臺灣廳,全國人大臺灣代表團舉行開放日活動。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黃志賢就廣受關注的「探索『兩制』臺灣方案」如是表示。
  • ...也表明祖國統一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蘊含反分裂、護發展、促統一的制度功能。   武漢大學副校長周葉中說,15年前,針對島內臺獨分裂活動猖獗,全國人大制定實施《反分裂國家法》,這是國家意志和人民利益的集中體現。這部重要法律是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我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挫敗臺獨分裂圖謀提供了法律依據,更為依法有序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提供了制度指引。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年10月-2019年9月)
    一九七九年1月1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同日,國防部長徐向前發表聲明,即日起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兩岸關係由此揭開新篇章。1月18日-4月3日 黨的理論工作務虛會召開。
  • 陸生問如何讓臺灣回歸祖國馬英九:和平統一是最起碼
    馬英九回答學生提問據中國臺灣網微博消息,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24日赴聖約翰科技大學演講時,有大陸學生提問,未來會有什麼實際行動,為臺灣回歸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做出貢獻?以及對未來兩岸和平統一的看法。馬英九表示,和平統一是最起碼,但應進一步調整成民主統一,要讓雙方人民都能接受最重要。另據臺媒報導,馬英九頻到校園演講,無論主題為何,總是脫離不了被問到兩岸關係問題,對於陸生的發問,他先是笑回:「問題問得很好,同學把中共官方立場講得非常清楚」,引來現場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