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味、人生味,只有它能成就一份常州炒飯的靈魂!|新聞中心|中國...

2020-12-19 中國常州網

一方水土成就一方滋味

常州著名特產蘿蔔乾

◆◆◆

就是常州人心中最不願割捨的家鄉味和人生味

●●●

常州蘿蔔乾是詩意的。

它是鹽的味道、風的味道、土地的味道、陽光的味道

也是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這些味道在漫長的時光中

與故土、鄉親、念舊、勤儉、堅韌

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

才下舌尖,又上心頭。

●●●

常州蘿蔔乾是有韻味的。

古運河邊、青磚黛瓦,一碟蘿蔔乾、一碗老陳酒。

細嚼、慢飲、閒品,那是喧囂都市中久違的民俗風情畫。

●●●

常州蘿蔔乾更是質樸的。

弄幾片自醃蘿蔔乾搭搭白粥

「嘎啦嘣脆」的聲音是常州人一天生活的開始。

切一點蘿蔔乾小丁炒炒隔夜飯

回味無窮的香味,更讓人懂得家常美味

也是人生百味。

它的故事,我們可以先從這一段視頻開始進入。

常報視覺中心+常報尋味記團隊

合力打造

十大常州美味 十大「舌尖上的誘惑」

嘎啦嘣脆蘿蔔乾

常州招牌蘿蔔乾

是在1000多年歲月和風雨中沉澱下來的美味。

過去,常州城西北港和新閘一帶

幾乎家家戶戶都有製作蘿蔔乾的習慣。

常州民俗專家季全保說

蘿蔔乾要想好吃,原料是關鍵。

    「醃正宗常州蘿蔔乾必須用新閘鎮獨有的鴨蛋形『新閘紅』,這蘿蔔皮色鮮紅光滑、個頭勻稱、肉質清脆、甘甜爽口,所以民間才有『小雪蘿蔔賽鴨梨』的說法。」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常州蘿蔔乾就蜚聲中外,上百家蘿蔔乾廠應運而生。

    一片片蘿蔔乾如同一張張名片,將常州那份質樸的美食精髓灑向全國。

 

    這其中,就有五代傳承經典手藝的玉蝶蘿蔔乾。

    這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保護單位,目前已成為常州地區最大的蘿蔔乾生產企業,不僅產品暢銷全國,更獲得江蘇省老字號等榮譽。

玉蝶蘿蔔乾掌門人陳建新

是常州蘿蔔乾醃製技藝的非遺傳承人。

做了50多年蘿蔔乾的他

一生都在琢磨怎麼把小小的蘿蔔乾做得更「藝術」。

在陳建新眼裡,蘿蔔乾是平民化的

卻又是值得常州人驕傲的響亮牌子。

    「為保證原材料品質,我們自己培育『新閘紅』種子;為保證香、甜、脆、嫩、鮮、細嚼無渣的極佳口感,我們從洗、切、初醃,再到曬、調味、成品醃製,都靠著幾十年如一日的嚴謹與從容。」

蘿蔔乾炒飯的本味

來自土地、雨露、陽光、風的溫柔

來自竹匾的香、來自食鹽的鮮。

這一切糅雜交融,便是陳建新心中常州蘿蔔乾的魅力。

看似不起眼的蘿蔔乾也是常州老百姓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角之一。

蘿蔔乾搭粥舒服、蘿蔔乾下老酒愜意,蘿蔔乾炒個飯,舌尖飄香。

100個家庭就有一百種蘿蔔乾炒飯的做法。

在雙桂坊美食城裡,在市民日常的生活裡

都有過這種脆嫩與香糯的搭配。

    而常州都喜天麗富都青楓苑酒店,通過10年苦心鑽研,竟然將一道蘿蔔乾飯「炒」出大名聲。

    不僅本地老饕鍾愛桌桌必點,更收穫外地賓客無數點讚,去年還榮獲省公務接待系統主食類一等獎。

這道蘿蔔乾炒飯的傳奇

且聽中餐廳廚師長王斌娓娓道來。

    10年前餐飲圈揚州炒飯是主流,我們便想有一道常州拿得出手的經典主食。受醬油炒飯啟發,經過幾十次嘗試,才有了如今的這一口色澤金黃、香糯回甘的蘿蔔乾炒飯。

王斌說,很多人關心蘿蔔乾炒飯的秘訣。

    因地制宜、讓本地食材得到充分結合。我們選了金壇有機軟米,味香性糯,用水分得到充分揮發的隔夜飯才能有粒粒飽滿、晶瑩剔透的口感。常州蘿蔔乾是點睛之筆,讓炒飯吃起來口感脆爽,還有回甘。老牌仙鶴醬油的使用,為滾熱出鍋的炒飯增了一絲鮮,又專門加了點薺菜末讓炒飯帶點清香增色。

    「本地食材、一菜一味、粗菜精做、突出本味,一直是我們堅守的原則,唯有這樣才能讓經典常州味道保留傳承下去,」酒店總經理陳勇華如是說。

經典常州代表菜餚

一道蘿蔔乾炒飯

是勤勞主婦的看家本事;

是星級酒店的開創傳承;

更成為質樸經典的常州代表菜餚。

    如今它是常州廚師培養搖籃——常州旅遊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烹飪專業學生的必學菜之一。

    位於校園內的常州菜研究院還為其制定了配方和技術標準。

本地米、地產蘿蔔乾、土雞蛋、仙鶴醬油

還有出鍋時撒的那一把青蒜

成了最地道的常州蘿蔔乾炒飯▼

    常州旅遊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常州菜研究院副院長王勁說:「好吃的蘿蔔乾炒飯可用色澤金黃、香氣撲鼻、米粒軟糯、回味甘甜來形容。」

◆◆◆

它非常生活化、非常接地氣、非常符合本地飲食習慣。

因此一直以來都深受大家喜愛

也體現了常州菜的精髓所在。

    來源:尋味記

 

相關焦點

  • 常州,到底有沒有一碗好吃的炒飯?
    炒飯,是美食界的靈魂百搭。它平凡而普通,卻能依據食材搭配出千變萬化的色彩。常州蘿蔔乾炒飯,是一道特色的家鄉主食,選用了本地大米,顆粒飽滿,軟糯筋道,色澤白亮,營養豐富,每一粒大米都經得起細嚼,加工中又加入了地產仙鶴老牌醬油,更是回味無窮。老百姓都稱讚「瓜啦崩脆蘿蔔乾,回味無窮來炒飯」。蘿蔔乾是靈魂所在常州的蘿蔔乾,素來是走親訪友送禮饋贈佳品。
  • 能讓全世界都上癮的中國味,只有它
    可不分冬夏,中外通吃的川味,難道只有花椒一味?這也太小看川菜了。讓全世界愛上的中國味道為什麼外國人了解中國味道的第一筷子,都伸向了川菜?這就不得不提到在美劇中頻繁刷臉的一道菜——宮保雞丁。川菜的魅力,或許就像開篇「舔電池」的BBC記者所描述的那樣:「不適和滿足交替出現,川菜,是在以味道詮釋潮起潮落的人生吶。」川菜是如何煉成的川味讓人上頭的根源,還得從川菜的歷史說開去。
  • 賭王何鴻燊愛吃的食神炒飯,一份5000元,號稱全世界最貴的炒飯
    賭王不是真的靠「賭博」,但他的人生何嘗不是一場賭局。正所謂有錢人的生活我們想像不到,連賭王吃的一份炒飯,都和我們吃的不一樣。賭王何鴻燊愛吃的炒飯,1份就要5000元,號稱全世界最貴的炒飯,是我們平頭老百姓絕對想像不到的。我們平常吃炒飯,最好的那就是揚州炒飯了,一份十幾塊錢,要是一份50塊錢的炒飯,我們都覺得非常奢侈,更別說5000元一份的炒飯了。
  • 一碗有靈魂的海膽炒飯
    炒飯的魅力就在於它做起來很簡單,
  • 你知道嗎,這些小吃只有在常州吃才夠味!
    加蟹小籠包提起加蟹小籠包,口水立馬就流出來了。話說清道光年間,加蟹小籠包由小河沿浮橋南堍萬華茶樓首創。其特點是:蟹油金黃閃亮,肥而不膩,蟹香撲鼻,汁水鮮美,皮薄有勁,餡心嫩滑爽口,配以香醋、薑絲佐食,其味甚佳。
  • 十大常州美味:掀起一座城市的味蕾誘惑
    「這也成就了今天的常州菜,傳承本味,融合創新諸多菜系,匯成了這座城市的獨家味道,真正做到博採眾長。」王勁如是說。2002年,常州人一定都記得紫緣飯店的橫空出世。那時紫緣的服務員是全常州最美的一道風景,精緻的裝修叫人眼花繚亂,精益求精的菜餚也將食客味蕾帶到極度挑剔的狀態。
  • 味——人間至味 家鄉年味
    >五味俱全代表五種最基礎的味道津津有味這個很有「味道」的成語常用來形容人們沉迷於美好事物的樣子無論離家多遠無論身處何方最是一道「家鄉味」讓人念念不忘牽絆一生香脆的麻花勁道的麵筋清亮的粉皮香噴噴,辣酥酥看似粗糙但卻把地道、實在、醇厚濃濃地融在鍋裡手抓羊肉羊肉在甘肅人的年味大餐裡不可缺少手抓最能彰顯豪爽說起手抓想起臨夏
  • 五號樹洞 | 眾生百味·百味人生
    @Jessica 想念遠在300多公裡外的黔味,想念每每只有中秋才能品嘗到的省醫雲腿月餅,鬆軟可口的酥皮,點綴少許油星的火腿,正是作者的那句話,鄉味之所以是鄉味,味在其次。遠方月餅的配料可以複製,但包含在其中的家人團聚的歡喜,一起賞月的樂趣無可替代。可能以後四年的中秋節都不能與家人團聚了。可能家人一起吃著月餅,敞懷大笑的時光只能暫時定格,保存於心中。
  • 【幸福味】遠行,請帶上家鄉的味道!
    HAPPY NEW YEARchu初六六歸途今天是農曆大年初六,隨著春節小長假的結束,許多常州遊子又要揮別家鄉的親友奔向夢想的遠方在他們攜帶的大包小包裡,少不了帶點家鄉的「禮物」,這些「禮物」雖然不貴重,但都寄託著對家鄉的一份濃濃情誼。
  • 最是家鄉味 撫慰人間心
    -所以那些故事,恰恰蘊含在平凡的食材裡,同時在烹飪時被濃縮成一個個多彩人生。-是的,並且這些人生歸根到底,都長在家的地方。擁擠的早晚高峰,一日三餐的外賣,一個接一個的項目,紛繁複雜的酒局和那些不得不維持的人際關係,成為大部分當代人的生活寫照。
  • 央視《探索·發現》聚焦揚州「家鄉至味」,這些美食亮相
    21日下午,央視十套科教頻道《探索·發現》子欄目《家鄉至味》播出,通過倪秋香、劉順保、程發銀、王恆餘等多位揚州大廚的視角,聚焦揚州人的「家鄉至味」。昨天,央視《探索·發現》子欄目《家鄉至味》第17集,通過揚城多位大廚的視角,聚焦揚州人的家鄉至味,詳細記錄了揚州翡翠燒賣、燙乾絲、豆腐羹、陽春麵、炒飯、瓜雕等製作技藝。
  • 周二早上好陽光問候語:不嘗過人生百味,哪能懂得人生真諦
    不經歷了風雨,哪能見到彩虹,不嘗過人生百味,哪能懂得人生的真諦。早上好,周二!奮鬥的意義,不在於一定會讓你取得多大的成就,只是讓你在平凡的日子裡,活得比原來的那個自己更好一點。讓你與生活少一點妥協,讓你有更多的力氣保護你所喜歡的東西,讓你對一切美好的事物力所能及,更重要的是讓你在最美的韶光裡,為了成為最好的你,沒有辜負努力奮鬥的自己!早上好,周二!
  • 華理四味,人生百味~饞哭了
    華理四味,人生百味~饞哭了 華理 甜|鮮|鹹|辣 四味 徐匯校區美食
  • 央視《探索·發現》播出世界美食之都揚州人的「家鄉至味」!
    揚州炒飯央視科教頻道《探索·發現》前天播出「家鄉至味」第17集,倪秋香、劉順寶、程發銀、王恆餘、王春榮等多位揚州大廚的出鏡,講述揚州人的「家鄉至味」。多位大廚入鏡聚焦揚州人的家鄉至味「巧技是淮揚菜名揚天下的根本,對吃極為挑剔的揚州人催生出了極其嚴苛的工藝要求,凡魚野蔬如何變為人間至味,答案就在烹飪的技藝裡。」
  • 《于謙小酒館》|小酒館裡不品酒,咱聽故事,念家鄉,感百味人生
    大家連吃帶喝,總能吃得叫一個乾淨。那段雖清苦卻美好的日子,大概也浸在了那些鮮美的魚湯裡。那些親自掌勺款待朋友的悠閒日子,也常常叫于謙懷念。說起回憶,一碗蛋炒飯裡也包含著辛酸與甜蜜。于謙小時候,吃炒米飯的時候多,裡面加雞蛋的日子並不多見。一種是春遊秋遊,家長們為了省錢,大都不給買麵包火腿腸,都給炒上一大盒蛋炒飯帶上。
  • 【早安 早餐】來一份香噴噴的香腸炒飯,這個冬天幸福感滿滿
    【早安 早餐】來一份香噴噴的香腸炒飯,這個冬天幸福感滿滿 2020-12-16 0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美食】好味「臺」味
    在成百上千種風味各異的臺灣小吃中,卻只有油飯在臺灣人的人生大事中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細細咀嚼,記者不得感嘆它選用糯米作為炒飯的「主角」可謂獨具匠心,一掃大米以往幹硬的口感,軟硬適中而糯香彈牙。正宗的油飯用以黑芝麻萃取的麻油炒制,令香氣中都飄散著濃濃的臺灣味道。水晶餐廳主廚黃先生說,在臺南,從男女雙方結婚前的安床、歸寧、祈求平安生子,直到孩子出生滿月,甚至做十六歲成年禮,都用得到油飯。
  • 念念不忘的家鄉味
    乾鍋臘雞小時候一直跟著爺爺奶奶長大,那時的爺爺奶奶每天都特別忙碌,每天要做很多農活,就沒有那麼多時間照顧我們,餓了我就自己做吃的,填飽肚子,一碗簡單的酸菜炒飯,炒洋芋片,都吃的津津有味,總想著不讓爺爺奶奶做農活還要擔心我沒有飯吃,自己洗衣做飯
  • 一碗賣了6年的炒飯到底有何特別,大概是所有潮汕遊子的家鄉味道
    據說曾經學過廚師,來深圳之後想念家鄉的炒飯了,於是,就有了這家「棉湖蝦飯」~潮汕的炒飯跟別的地方不太一樣,是屬於比較幹的,以鮮蝦、肉餅、芋頭等食材為主,再用純豬油猛火爆炒,一出鍋,聞著香氣就快把持不住了!店裡招牌Top1的蝦飯,老闆每天下午去市場挑活蝦現炒,所以蝦的味道都很鮮甜的,口感也夠彈。
  • 2019年度常州新聞獎評獎結果公示|新聞中心|中國常州網 常州第一...
    2019年度常州新聞獎評選於7月24日揭曉,今起在中國中國常州網和中吳網評後公示5個工作日。如有疑義,請致電0519- 68868019反映。  》     溧陽融媒體中心 謝立新、馮國智、李向東、張昕    10、廣播系列報導《援疆紀實·走進尼勒克》    常州廣播電視臺 唐新衛、匡珏、馮葉、牟佳明、晨露    11、廣播節目編排《846早新聞》    常州廣播電視臺孫輝、裴玲、陳珺    12、廣播訪談節目《我們都是長三角人——對話長三角市長常州篇》